





所属成套资源:【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讲学案(全国通用)
【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2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讲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2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2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2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一、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全称量词全称量词:在指定范围内,表示整体或者全部的含义的量词称为全称量词.常见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每一个”、“一切”、“任给”等.通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对任意”.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一般形式:“对中任意一个,有成立”,记作:,(其中为给定的集合,是关于的语句).PS:有些全称命题在文字叙述上可能会省略了全称量词,例如:(1)“末位是0的整数,可以被5整除”;(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负数的平方是正数”;都是全称命题.要点二、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存在量词定义:表示个别或一部分的含义的量词称为存在量词.常见存在量词:“有一个”,“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的”,“有些”等.通常用符号“ ”表示,读作“存在 ”.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一般形式:“存在中一个元素,有成立”,记作:,(其中为给定的集合,是关于的语句).(1)一个特称命题中也可以包含多个变量,例如:存在使.(2)有些特称命题也可能省略了存在量词.(3)同一个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表述要点三、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的否定:,;从一般形式来看,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它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对结论部分p(x)进行否定,还需对全称量词进行否定,使之成为存在量词,也即“任意”的否定为“,”.对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 特称命题:,的否定:,;从一般形式来看,特称命题“,”,它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对结论部分进行否定,还需对存在量词进行否定,使之成为全称量词,也即“,”的否定为“,”.PS:(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2)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不同的. (3)正面词:等于、大于、小于、是、都是、至少一个、至多一个、小于等于;否定词:不等于、不大于、不小于、不是、不都是、 一个也没有、 至少两个 、 大于等于.要点四、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①要判定全称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对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证明成立;要判定全称命题“,”是假命题,只需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x0,使得不成立,即举一反例即可.②要判定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需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x0,使得成立即可;要判定特称命题“,”是假命题,必须证明在集合M中,使 成立得元素不存在.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1)xR,x2+1≥1;(2)所有素数都是奇数;(3)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 【解析】(1)有全称量词“任意”,是全称命题;(2)有全称量词“所有”,是全称命题;(3)有存在量词“有些”;是特称命题。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1)p:所有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都能被5整除;(2)p:每一个非负数的平方都是正数;(3)p: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大于;【解析】(1)存在未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但它不能被5整除,假命题;(2)存在一个非负数的平方它不是正数,真命题;(3)任何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不大于180°,真命题;例3:已知,,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q:x2-2x+1-m2≤0[x-(1-m)][x-(1+m)]≤0,又∵m>0,∴不等式的解为1-m≤x≤1+m,∵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的解集是x2-2x+1-m2≤0(m>0)的解集的子集,,∴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语句不是全称量词命题的是( )A.任何一个实数乘以零都等于零B.自然数都是正整数C.高一(一)班绝大多数同学是团员D.每一个实数都有大小【答案】C【解析】由全称命题的定义,全称命题应包含所有,任意的…等表示全部元素都满足的语句,如果含有存在、有一个…等表示非全部元素都满足的语句的命题为特称命题,由此对四个答案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中命题可改写为:任意一个实数乘以零都等于零,故A是全称量词命题;B中命题可改写为:任意的自然数都是正整数,故B是全称量词命题;C中命题可改写为:高一(一)班存在部分同学是团员,C不是全称量词命题;D中命题可改写为:任意的一个实数都有大小,故D是全称量词命题.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定义,熟练掌握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设,命题“存在,使方程有实根”的否定是( )A.对,方程无实根 B.对,方程有实根C.对,方程无实根 D.对,方程有实根【答案】A【解析】【分析】只需将“存在”改成“任意”,有实根改成无实根即可.【详解】由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知“存在,使方程有实根”的否定是对,方程无实根故选:A3.设命题,则的否定为( )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特称命题的否定可直接得到结果.【详解】命题,则的否定为:.故选:B【点睛】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存在)量词命题,特称(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4.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已知命题,则C.若复合命题是假命题,则都是假命题D.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若,则【答案】C【解析】对A,可利用子集法确定;对B,D直接利用定义;对C,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详解】对A, 或,所以“”“”,反之不成立,故A正确;对B,D都是可以直接判断为正确的.对C,复合命题假,只需至少有一假就可以了,所以C错误.故选:C.二、多选题5.已知下列说法:①命题“,”的否定是“,”;②命题“,,”的否定是“,,”;③“”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命题:对任意,总有.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CD【解析】【分析】①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即可判断;②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可判断;③根据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概念即可判断;④判断命题的真假.【详解】对于①,命题“,”的否定是“,”,故错误;对于②,命题“,,”的否定是“,,”,正确;对于③,“”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错误;对于④,当时,故错误.故选:ACD.6.下列命题的否定中,是全称量词命题且为真命题的有A.B.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C.D.至少有一个实数,使【答案】AC【解析】【分析】通过原命题的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且为真命题,确定原命题是特称量词命题且为假命题,根据此结论逐项分析.【详解】由条件可知:原命题为特称量词命题且为假命题,所以排除BD;又因为,,所以AC均为假命题,故选AC.【点睛】(1)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方法:改变量词,否定结论;(2)常见的:含有全部、都、所有等词时,对应的是全称命题;含有存在、有一个等词对应的是特称命题.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命题“所有的四边形都是矩形”是存在量词命题;B.命题“”是全称量词命题;C.命题“,”是存在量词命题.D.命题“不论取何实数,方程必有实数根”是真命题;【答案】BC【解析】【分析】根据存在量词命题和全称量词命题的定义判断ABC,根据判别式判断D.【详解】A中命题“所有的四边形都是矩形”是全称量词命题,故A错误;B中命题“ ”是全称量词命题,故B正确;C中命题“,”是存在量词命题,故C正确;D中选项中当时,即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因此,此命题为假命题.故选:BC8.使“”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B., C., D.,【答案】BCD【解析】根据不等式的关系结合必要不充分条件分别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若,,则,,,即,则不一定成立;故错误,若,当,,,有成立,反之不一定成立;故满足条件.,由得,,,即则成立,故满足条件,若,当,,,有成立,反之不一定成立;故满足条件.故选:B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属于基础题.三、填空题9.命题“所有无理数的平方都是有理数”的否定是__________.【答案】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解析】【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形式,即可求解结论.【详解】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全称性命题的否定是先改变量词,然后否定结论,故所求的否定是“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故答案为: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形式,要注意量词之间的转化,属于基础题.10.已知命题,.若为假命题,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首先写出命题的否命题,根据为假命题即可得出为真命题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详解】为假命题 为真命题,故在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11.已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求得原命题的否定,根据其为真命题,即可结合二次不等式恒成求得参数范围【详解】若命题“”是假命题,则“”为真命题,显然时,不满足题意,故只需满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含量词命题的真假求参数范围的问题,涉及二次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参数的问题,属综合基础题.12.若命题“,使得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命题“,使得成立”是真命题,可得出,结合基本不等式可解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若命题“,使得成立”是假命题,则有“,使得成立”是真命题.即,则,又,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故答案为:四、解答题13.已知命题p:,命题q:.(1)若命题p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命题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若命题p、q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2)或;(3)或.【解析】(1)p为真命题,可得判别式;(2)q为真命题,可得判别式;(3)m的范围为(1)和(2)中m的并集.【详解】(1)若命题p:为真命题,则,解得.(2)若命题q:为真命题,则,解得或.(3)若命题p、q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则,或,或,∴或.14.已知集合(1)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命题q:“,使得”是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分析】(1),分B为空集和B不是空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2)由,使得,可知B为非空集合且,然后求解的情况,求出m的范围后再求其补集可得答案【详解】解:(1)①当B为空集时,成立.②当B不是空集时,∵,,∴综上①②,.(2),使得,∴B为非空集合且.当时,无解或,,∴.15.选择合适的量词、,加在的前面,使其成为一个真命题:(1);(2);(3)是偶数;(4)若x是无理数,则是无理数;(5)这是含有三个变量的语句,用表示【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等知识,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改写命题,使其成为真命题即可.【详解】(1),.(2),;,都是真命题.(3),x是偶数;(4),若x是无理数,则是无理数;例如.(5),b,,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改写命题,属于中档题.16.设命题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命题q: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1)若p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命题p、q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2)或【解析】【分析】(1)命题为真,只需,根据一次函数的单调性,转化为求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2)命题为真,只需,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的范围,依题意求出真假,和假真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详解】(1)对于命题p: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而,有,,,所以p为真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命题q: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只需,而,,,,即命题q为真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依题意命题一真一假,若p为假命题, q为真命题,则,得;若q为假命题, p为真命题,则,得,综上,或.【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恒(或存在)成立与函数最值关系,以及命题真假关系求参数范围,考查等价转化思想,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7.已知集合,(1)若命题是真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2)命题是真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分析】(1)由命题是真命题得,再根据集合关系求解即可;(2)由命题是真命题得,故,进而得,再根据集合关系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解:(1)因为命题是真命题,所以,当时,,解得;当时,,解得.综上,m的取值范围为.(2)因为是真命题,所以,所以,即,所以,所以只需满足即可,即. 故m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命题真假求参数取值范围,解题的关键在于将命题关系转化为集合关系,考查化归转化思想,是中档题.18.设证明:的充要条件是.【答案】见解析【解析】分别证明充分性与必要性即可.【详解】证明:(1)充分性:如果,那么,.(2)必要性:如果,那么,,.由(1)(2)知,的充要条件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证明,需要分别证明充分性与必要性,属于中等题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8《集合间的运算》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7《集合间的运算》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7《集合间的运算》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7《集合间的关系》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6《集合间的关系》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6《集合间的关系》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6《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5《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初高衔接初三数学暑假预习-专题15《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