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南开名校高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名校高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名校高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南开名校高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三第十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0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天宫二号”空间站使用了石墨烯存储器,石墨烯属于烯烃
B.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本中含有,与互为同位素
C. 印制货币票面文字、号码等处使用含的油墨,利用了的磁性
D. 重庆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中的白瓷观音坐像属于硅酸盐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石墨烯不属于烯烃,故A说法错误;
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种元素不同核素,3He、4He两者互为同位素,故B说法正确;
C.Fe3O4具有磁性,可将印有磁性编码的货币投入磁码识读器中辨识真伪,故C说法正确;
D.白瓷属于硅酸盐材料,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A。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Cl、NaI固体分别与浓硫酸反应生成HCI、HI
B. Fe和Al分别氯气中燃烧得到和
C. 将、NO分别通人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D. 工业上电解熔融NaCl、制单质Na、Al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Cl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HCl和Na2SO4,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I-具有强还原性,与浓硫酸反应生成I2,则NaI固体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HI气体,故A错误;
B.化合态Al只有+3价,Al在氯气中燃烧得到AlCl3,但化合态Fe具有可变化合价,Cl2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生成FeCl3,故B正确;
C.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NO2,但NO与NaOH溶液不反应,不能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尾气中的NO,故C错误;
D.熔融NaCl能导电,可用于电解法冶炼Na,但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不适宜电解法冶炼铝,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法冶炼铝,故D错误;
故选:B。
3. 溶液中存在、、、、,加入某物质后既产生了白色沉淀,又产生了无色刺激性气体,该物质可以是
A. B. C. CaO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铁离子和亚硫酸根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硫酸根,没有沉淀,也没有气体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氢离子与亚硫酸根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水,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CaO加入,可以理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根生成硫酸钙白色沉淀,和铵根反应生成氨气,故C符合题意;
D.加入生成硫酸钡、亚硫酸钡白色沉淀,没有气体放出,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 用光刻机制作计算机芯片的过程中用到的光刻胶由马来酸酐()等物质共聚而成,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冰片烯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 马来酸酐中键和键个数比为7:3
C. X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D. 降冰片烯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降冰片烯分子存在结构,具有四面体构型,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马来酸酐分子中含有9个σ键,3个π键,所以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9:3=3:1,B错误;
C.X中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该有机物能燃烧而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根据图知,降冰片烯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D正确;
故选D。
5. 2023年5月、神舟十六号载入飞船预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发射航天器的材料、常用的燃料及助燃剂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航天器材料
液体燃料
固体燃料
助燃剂
钢、钛合金、石墨纤维等
液氢、低级醇类、1,2-二甲基肼()
硼氢化钠()
液氧、五氟化溴()、高氯酸铵()
A. 基态Fe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B. 的阴离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C. 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为球形
D. 为非极性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基态Fe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故A错误;
B.NaBH4的阴离子时BH,中心原子B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因此阴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B正确;
C.基态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2p,其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或纺锤形,故C错误;
D.BrF5分子中5个σ键和一对孤电子对,应为极性分子,故D错误;
答案为B。
6. 金粉溶于过氧化氢-浓盐酸可以安全环保的制备氯金酸(),其化学方程式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消耗1molA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 消耗2molHCl生成的分子数为
C. 消耗85g,产物中形成的配位键数目为
D. 2mol液态水中含有的氢键数目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2molAu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因此消耗1molA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A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每消耗8molHCl生成1molO2,因此消耗2molHCl生成的O2分子数为0.25NA,B错误;
C.每个H[AuCl4]中含有4个配位键,85gH2O2的物质的量为:n===2.5mol,由方程式知,5molH2O2反应生成2molH[AuCl4],因此消耗85gH2O2,产物中形成的配位键数目为4NA,C错误;
D.1mol冰中含有2mol氢键,液态水中的氢键小于冰,因此2mol液态水中含有的氢键数目小于4NA,D错误;
故选A。
7.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
A. 图1制取乙酸乙酯 B. 图2检验乙炔的生成
C. 图3比较醋酸与硼酸的酸性 D. 图4灼烧碎海带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用饱和Na2CO3溶液提纯乙酸乙酯,为防止倒吸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A不符合题意;
B.电石中含有硫化钙杂质,所以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往往含有少量的H2S气体,硫化氢气体具有还原性,也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应当加入除杂装置,B不符合题意;
C.相同条件下,醋酸滴入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硼酸滴人NaHCO3溶液无气泡产生,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的原则,可推知酸性:醋酸>碳酸>硼酸,C符合题意;
D.灼烧碎海带应当用坩埚,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以甲醇为溶剂,可与色胺酮分子配位结合,形成对DNA具有切割作用的色胺酮钴配合物(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色胺酮分子中所含元素电负性大小关系为:HX
B. 化合物WX的熔点比金刚石的高
C. 同周期基态原子中,R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X
【答案】C
【解析】
【分析】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非稀有气体元素,基态X原子核外有4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核外电子数为6,为C元素,且与Y、W相邻,判断Y为N元素,W为Si元素,R基态原子次外层最高能级上的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价电子排布为3d54s1或3d104s2,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的价电子数,若R的价电子3d54s1,Z的最外层电子数6-4=2,Z为Mg,若R的价电子3d104s2,Z的最外层电子数12-4=8,不符合,判断Z为Mg,R为Cr,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半径:Z>W>X>Y,故A错误;
B.化合物WX为SiC,和金刚石相比,共价键的键长Si-C>C-C,则SiC的熔点比金刚石的低,故B错误;
C.R的未成对电子数为6,同周期基态原子中最多,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C>Si,酸性:Y>X>W,故D错误;
故选:C。
12. 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在电催化下产生合成气(CO和)的一种方法(不考虑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源
A. 电极a与电源正极相连
B. 每消耗22.4L(标况下),个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b极区
C. a极区中逐渐增大,b极区逐渐增大
D. 外电路转移1mol电子,阳极区溶液质量增加48g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装置有外加电源,因此属于电解装置,根据装置图,a电极上CO2→CO,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因此a电极为阴极,b为阳极,根据电解原理进行分析,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a电极为阴极,根据电解原理,a电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A错误;
B.根据装置图,a电极上生成CO和氢气,消耗1moLCO2时,由于生成氢气的量未知,无法判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即无法确定透过离子交换膜的SO粒子数,故B错误;
C.电解过程中,a极电极反应式为2HCO+2e-=H2↑+2CO、CO2+2e-+2HCO=CO+2CO,电极区c(CO)逐渐增大,b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6H5CH2OH-2e-+2CH3COO-=C6H5CHO+2CH3COOH,c(CH3COO-)逐渐减小,故C错误;
D.由电荷守恒可知,外电路转移1mol电子,有0.5molSO由左侧向右侧迁移,阳极区溶液质量增加0.5mol×96g/mol=48g,故D正确;
答案为D。
13. 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也产生突跃,从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常温下,利用盐酸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其电位滴定曲线与pH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需先后用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
B. a点:
C. 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
D. b点:比值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指示电极电位也产生突跃,从而确定滴定终点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因此该实验中不需要用指示剂,故A错误;
B.a点溶质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且两者浓度相等,碳酸氢根既要电离又要水解,因此,故B正确;
C.a点溶质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促进水的电离,而b点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故C正确;
D.b点:,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A。
14. 一定温度下,将足量加入含有催化剂的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下面两个反应:
反应1:
反应2:
测得平衡时容器中气体总压为33kPa,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平衡时,
C. 该条件下,
D. 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再次达到平衡后,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1×3-反应2,得到4NH3(g)2N2(g)+6H2(g) ΔH=3ΔH1-ΔH2,氨气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ΔH>0,得出3ΔH1-ΔH2>0,3ΔH1>ΔH2,反应1、反应2均为放热反应,,故A说法正确;
B.令反应1中氮气的分压为xkPa,则氢气分压为2xkPa,因为p(H2)=p(NH3),因此反应2中氨气分压为2xkPa,则反应2中氮气分压为0.5xkPa,总压为33kPa,有x+2x+2x+0.5x=33,解得x=6,则氮气分压为(6+0.5×6)kPa=9kPa,故B说法正确;
C.根据B选项分析,=144kPa2,故C说法正确;
D.适当压缩体积时,两个反应均逆向移动,因反应物无气体,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也不变,因此再次达到平衡后压强依然为33kPa,各气体分压不变,c(H2)∶c(N2)=4∶3,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 锑白(,性质类似)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一种从含锑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含有CuO、和等杂质)中制取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锑元素原子序数为51,基态锑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还原”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转化为 b.将转化为 c.将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
(3)“滤饼”的成分是SbOCl,“稀释水解”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操作中需要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酸洗”后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
(5)“中和”时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中和”时不宜将氨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
(6)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位,而锑的化合物也用途广泛。
氟锑酸化学式为,酸性比纯硫酸强倍,称为超强酸,其与HF作用生成,则其阳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阴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答案】(1) (2)abc
(3) ①. Sb3++H2O+Cl-=SbOCl↓+2H+ ②. 防止水解生成胶体,不利于过滤分离
(4)铁氰化钾溶液 (5) ①. ②. 碱性过强会导致溶解而降低产率
(6) ①. V形 ②. d
【解析】
【分析】含锑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含有CuO、和等杂质)加入盐酸,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与、、、反应,过滤,向滤液中加水稀释水解得到SbOCl沉淀,过滤,用盐酸洗涤,加入氨水得到。
【小问1详解】
锑元素原子序数为51,与N是同主族元素,基态锑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3,则基态锑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于最终要得到,说明整个流程中Sb要变为+3价,又由于铜离子、铁离子都与铁反应,因此单质“还原”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abc;故答案为:abc。
【小问3详解】
“滤饼”的成分是SbOCl,“稀释水解”主要Sb3+与水和氯离子反应SbOCl沉淀和氢离子,则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b3++H2O+Cl-=SbOCl↓+2H+;由于Sb3+水解易形成Sb(OH)3胶体,因此该操作中需要搅拌的原因是防止水解生成胶体,不利于过滤分离;故答案为:Sb3++H2O+Cl-=SbOCl↓+2H+;防止水解生成胶体,不利于过滤分离。
【小问4详解】
“酸洗”后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实际上是检验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所以“酸洗”后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试剂是铁氰化钾溶液;故答案为:铁氰化钾溶液。
【小问5详解】
“中和”时加入氨水,一水合氨和SbOCl反应生成,根据元素守恒,还生成氯化铵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信息锑白(,性质类似) ,则“中和”时不宜将氨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碱性过强会导致溶解而降低产率;故答案为:;碱性过强会导致溶解而降低产率。
【小问6详解】
氟锑酸化学式为,酸性比纯硫酸强倍,称为超强酸,其与HF作用生成,价层电子对数为,则其阳离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价层电子对数为,说明杂化前后有6个轨道,因此阴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故答案为:V形;d。
16. 以下为制备氧钒(Ⅳ)碱式碳酸铵的过程。
步骤Ⅰ.溶液
步骤Ⅱ.溶液氧钒(Ⅳ)碱式碳酸铵粗产品
已知:能被等氧化剂氧化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的反应装置如图(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下同)。
①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步骤I生成的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Ⅱ可在下图装置中进行。
①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右)为A→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先关闭___________(填“”、“”,后同),打开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时(填实验现象),再改变开关状态,待反应物充分反应后静置,得到固体。
③过滤后,先用___________(填序号)洗涤,再用乙醇洗。
a.水 b.溶液 c.
(3)测定产品纯度。
称取ng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后,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溶液,再加入适量尿素,最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为:),消耗体积为VmL。
①适量尿素是除去过量的,该过程符合绿色化学观念,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未加尿素,直接进行滴定,则会导致所测产品纯度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样品中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摩尔质量为)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球形)冷凝管 ②.
(2) ①. C→D→B ②. ③. ④.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 b
(3) ①. ②. 偏大 ③.
【解析】
【分析】为防止被氧气氧化为,先用二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滴入溶液。A制备二氧化碳、C装置除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等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空气已经排尽,再把溶液滴入碳酸氢铵溶液中反应生成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沉淀。
【小问1详解】
①根据装置图,仪器c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②步骤I中与盐酸、,微沸,生成的同时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V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化合价升降规律,生成的无污染的气体为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问2详解】
①A制备二氧化碳、C装置除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D装置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沉淀、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已经排尽,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右)为A→C→D→B。
②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打开,当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空气已经排尽,再改变开关状态,待反应物充分反应后静置,得到固体。
③为减小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溶解,过滤后,先用溶液洗涤,再用乙醇洗,故选b。
【小问3详解】
①尿素与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氯化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未加尿素,直接进行滴定,过量的也会消耗,使得消耗溶液的体积偏大,根据可知,会导致所测产品纯度偏大。
③根据滴定反应,得关系式~6~6~6,样品中氧钒(Ⅳ)碱式碳酸铵(摩尔质量为)的质量分数为 。
17.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代工业中常用天然气生产氢气、一氧化碳、甲醇等高附加值化学品,或是将其用于燃料电池。
(1)用天然气作原料制取氢气和一氧化碳的主要反应如下:
I.
Ⅱ.
Ⅲ.
①反应Ⅱ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为自发反应,反应Ⅲ的反应热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I的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反应Ⅱ的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则___________(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化学,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2月月考化学试题pdf、1_南开第六次联考-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化学,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4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南开第五次联考-化学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3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3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3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