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
1. 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 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 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 滤渣中一定有Ag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水 B. “雪碧”汽水
C. 碘酒 D. 冰水混合物
3.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30g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g,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A. Zn和Fe B. Mg和Al C. Al和Zn D. Fe和Cu
4. 交警常用“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饮酒,其检测原理是让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与检测仪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2H5OH+4CrO3+6H2SO4=xCr2(SO4)3+2CO2↑+9H2O,其中x的数值和(CrO3)中的铬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A. 2,+3价 B. 4,+3价 C. 2,+6价 D. 4,+6价
5. 下列能组成溶液的混合物中,水是溶剂的是( )
A. 碘酒溶液 B. 医用消毒酒精 C. 植物油滴入水中 D.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6.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纯铜耐腐蚀
B. 加热不与空气反应
C. 硬度小于纯铜
D. 可以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
7.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O2+2NaOH═Na2CO3+H2O B. CuO+H2SO4═CuSO4+H2O
C. Fe+2HCl═FeCl2+H2↑ D. KOH+HNO3═KNO3+H2O
8.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分类
B
物质的检验和区别
纯碱、胆矾、生石灰—盐类
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
可用灼烧闻味的方法检验羊毛和涤纶
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概念的认识
D
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洗涤剂乳化作用—去油污
石墨优良导电性—作电极
A. A B. B C. C D. D
9.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A
H2SO4
H2
H2O
B
C
CO
CO2
C
Ca(OH)2
CaCl2
CaCO3
D
NaOH
NaCl
NaNO3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 鉴别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B. 除掉氯化钾中的少量氯酸钾: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加热
C. 检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D. 储存氧气:盖上玻璃片正立放在桌面上
11.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2.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下列山西文物中,不属于金属制品的是( )
A. 西周晋候苏钟 B. 春秋侯马盟书
C. 西周晋候鸟尊 D. 唐朝开元铁牛
13. 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 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 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
D. 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
14. 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一: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 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 实验三: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 实验四: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是110g
B. 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
C. 60℃时,100g水溶解了110g KNO3 ,即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
D. 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
16. 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
①溶液质量增加 ②溶质质量增加 ③溶剂质量不变 ④晶体质量不变 ⑤晶体质量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①②④
17. 为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SO4和CaCl2杂质,需进行下列4项操作: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加入稀盐酸调pH=7;③加入过量K2CO3溶液;④过滤。正确的先后次序是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④②
18.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A. CO B. C C. Mg(OH)2 D. MgCO3
19.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 菠菜 B. 鸡蛋
C. 香蕉 D. 馒头
20. 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 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 为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二、填空题
21. 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自然海区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海洋中有大量鱼、虾,食用海鱼、海虾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填序号)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
(2)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_________
上述过程得到的粗盐属于 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金属镁,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4)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
A 是可再生能源
B 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C 蕴藏量大,热值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
22.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___ 。
(2)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 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将t2℃时9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_____ g。
(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 ____ 。
23.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方法提纯A;
(3)t2℃时,在200g水中放入_____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4.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乙醇②食醋③生石灰④金刚石⑤小苏打⑥稀有气体
(1)能做装饰品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可用于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4)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可用于制作彩灯、霓红灯的是_______;
(6)驾驶员驾车前不能饮用含有______的饮料。
25.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现有以下方法:
A 加溶剂水 B 加溶质硝酸钾 C 升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1)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填字母序号)_____。
(2)能便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字母序号)_____,除上面可选择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_____。
(3)将12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则溶剂的质量是_____。
三、推断题
26.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常温下是液体,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F微溶于水。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C生成F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图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D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四、流程题
27.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溶质主要含NaCl和MgCl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工业生产中,加入试剂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剂②的名称为______;
(2)写出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五、实验题
2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查阅资料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 ;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①若用方案一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选用装置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下列关于以上两种方案制取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c.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装置D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选用)。
①从f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e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D装置的广口瓶中
29. 某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
试猜想:
(1)装置A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0. 下图是“盖房子”游戏示意图,规则是根据 “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或其溶液)之间在一定条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三种物质,其中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物,C、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A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物质确定后,下列物质中可用来替换图中“铁”的是_____(填标号)。
①Ag ②Mg ③ NaOH ④ CO2
六、科学探究题
31.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________
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 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 观察到 ________ (填序号)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 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E装置中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讨论】
(1) 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装置E中玻璃管内的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
Ⅰ.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 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 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 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验证】 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_ 。
【数据处理】 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实验
人员
红色
固体/g
剩余红色
固体/g
实验结论
甲
7.2
3.2
① __________________
乙
4.08
2.48
② 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32. 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______。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八、科普阅读题
33. 认识氨气
材料:①氨气是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降温至-33.5℃可变为液态;④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氨气;⑤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⑥与氯化氢气体混合产生白烟(成分为氯化铵);⑦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⑧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⑨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1)和熟石灰[Ca(OH2)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并且生成氯化钙和水。
(1)氨气的组成与结构
根据上述材料⑤,可以确定氨气是由_______________(填符号)元素组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已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它所生成的氮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14:3,写出氨气的化学式并标注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负价元素在左)。
(2)氨气的性质
阅读上文,归纳氨气的化学性质(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的变化
Ⅰ.请分别写出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变化③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编号)_______________。
a.氨分子的能量 b.氨分子的运动速率; c.氨分子的质量; d.氨分子之间的间隔 e.氨分子的化学性质; f.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g.氨分子的构成
Ⅲ.描述变化⑤的微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的制备
Ⅰ.工业制氨气所用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若选择下图装置D进行收集,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处进入。
(5)氨气的化学性质再探究
将氨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
提出问题: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猜想1:氨气
猜想2:水;
猜想3: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纯净的氨气、蒸馏水、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若干)
请选择上述用品进行方案设计,将实验方案以及现象填写在下表中,仪器自选。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正确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 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 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 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 滤渣中一定有Ag
【答案】B
【解析】
【分析】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M和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把金属铜置换出来,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
A、溶液呈无色,M和硝酸铜溶液反应,则M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则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故A正确;
B、M的金属活动性最强,M和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银均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故滤渣中没有金属M,故B不正确;
C、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则滤液中含有M的盐溶液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故至少含有两种溶质,故C正确;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滤渣中一定有Ag,故D正确。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水 B. “雪碧”汽水
C. 碘酒 D. 冰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生理盐水、“雪碧”汽水、碘酒都是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选D。
3.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30g该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g,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A. Zn和Fe B. Mg和Al C. Al和Zn D. Fe和Cu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Zn+H2SO4=ZnSO4+H2↑
65 2
Fe+H2SO4=FeSO4+H2↑
56 2
Mg+H2SO4=MgSO4+H2↑
24 2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18 2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锌、铁、镁、铝的质量分别是65g、56g、24g、18g,
A.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锌、铁的质量分别是65g、56g,因此30g锌、铁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小于2g,故错误;
B.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镁、铝的质量是24g、18g,因此30g镁、铝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可能大于2g,故错误;
C.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铝、锌的质量是18g、65g,,因此30g铝、新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可能等于2g,故正确;
D.生成氢气质量为2g时,消耗铁的质量分别是56g,铜不和硫酸反应,因此30g铁、铜合金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质量小于2g,故错误。故选C。
4. 交警常用“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饮酒,其检测原理是让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与检测仪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2H5OH+4CrO3+6H2SO4=xCr2(SO4)3+2CO2↑+9H2O,其中x的数值和(CrO3)中的铬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A. 2,+3价 B. 4,+3价 C. 2,+6价 D. 4,+6价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5OH+4CrO3+6H2SO4=xCr2(SO4)3+2CO2↑+9H2O,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物中Cr原子个数为4,生成物中Cr原子个数为2x,反应前后Cr原子相等,则4=2x,x=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知CrO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2)×3=0,则x=+6。故选C。
5. 下列能组成溶液的混合物中,水是溶剂的是( )
A. 碘酒溶液 B. 医用消毒酒精 C. 植物油滴入水中 D.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
A选项,碘酒溶液中,溶质是碘单质,酒精是溶剂。
B选项,常用医用酒精,有两种75%和95%酒精溶液,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C选项,植物油滴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属于乳浊液。
D选项,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常见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
6.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纯铜耐腐蚀
B. 加热不与空气反应
C. 硬度小于纯铜
D. 可以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
【答案】A
【解析】
A、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比纯铜耐腐蚀,故A正确;
B、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铜与锌加热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B错误;
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大于纯铜,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黄铜不能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故D错误。故选A。
7.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O2+2NaOH═Na2CO3+H2O B. CuO+H2SO4═CuSO4+H2O
C. Fe+2HCl═FeCl2+H2↑ D. KOH+HNO3═KNO3+H2O
【答案】D
【解析】
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虽生成盐和水,但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A错误;
B、硫酸和氧化铜反应虽生成盐和水,但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且铁为金属单质,故C错误;
D、氢氧化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反应物为酸和碱的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要抓住反应物为酸和碱.
8.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分类
B
物质的检验和区别
纯碱、胆矾、生石灰—盐类
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
可用灼烧闻味的方法检验羊毛和涤纶
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概念认识
D
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洗涤剂乳化作用—去油污
石墨优良的导电性—作电极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灭,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故选D。
9.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A
H2SO4
H2
H2O
B
C
CO
CO2
C
Ca(OH)2
CaCl2
CaCO3
D
NaOH
NaCl
NaN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A、稀硫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能与碱反应生成水,氢气燃烧生成水,电解水能生成氢气,正确;B、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正确;C、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正确;D、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但硝酸钠不能反应生成氯化钠,错误。故选D。
10.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 鉴别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B. 除掉氯化钾中的少量氯酸钾: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加热
C. 检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D. 储存氧气:盖上玻璃片正立放在桌面上
【答案】D
【解析】
A、白酒和白醋的颜色都是无色的,所以不能用看颜色的方法区别,错误;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是二氧化锰会与氯化钾混在一起,二氧化锰属于新的杂质,错误;C、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氮气,二氧化碳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错误;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盖上玻璃片正立放在桌面上的方法储存氧气,正确。故选D。
11.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锌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故最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
故选B。
12.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下列山西文物中,不属于金属制品的是( )
A. 西周晋候苏钟 B. 春秋侯马盟书
C. 西周晋候鸟尊 D. 唐朝开元铁牛
【答案】B
【解析】
西周晋候苏钟、西周晋候鸟尊是青铜器、唐朝开元铁牛,都是用合金制成;春秋侯马盟书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不属于金属制品。故选B。
13. 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
B. 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
C. 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
D. 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是碱性的物质,比如常见的有可溶性的碱、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A、氢氧化铜不可溶是沉淀,不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故A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但是不一定是纯碱,还有别的可能,故B错误;
C、测定pH,需要将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然后在pH试纸上测定,故C错误;
D、加入酸一定会和碱性物质反应,导致pH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14. 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一: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 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 实验三: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 实验四: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答案】B
【解析】
A、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或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两种物质相互刻划,痕迹明显的硬度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是110g
B. 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
C. 60℃时,100g水溶解了110g KNO3 ,即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
D. 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定义的相关知识
A选项,溶解度需要明确温度。
B选项,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
C选项,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D选项,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故选B。
【点睛】溶解度四要素:1.温度2.溶剂质量3.饱和状态4单位“克”
16. 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
①溶液质量增加 ②溶质质量增加 ③溶剂质量不变 ④晶体质量不变 ⑤晶体质量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在不改变温度的条件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氯化钠不会继续溶解,所以溶液的组成不会发生改变,晶体的质量也不会改变,溶液的质量也不会改变,溶剂的质量不变,分析题中所给的物理量可以知道③④是正确的。故选B。
17. 为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SO4和CaCl2杂质,需进行下列4项操作: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加入稀盐酸调pH=7;③加入过量K2CO3溶液;④过滤。正确的先后次序是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④②
【答案】A
【解析】
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尽硫酸镁,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钾除尽Ba2+、Ca2+,然后过滤,剩余的K2CO3溶液通过加入稀盐酸调pH=7,故选A。
18.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A. CO B. C C. Mg(OH)2 D. MgCO3
【答案】B
【解析】
从化学方程式为看,反应前有2个镁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2个镁原子和2个氧原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中只有1个碳原子,所以X化学是为C;
故选B。
19.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 菠菜 B. 鸡蛋
C. 香蕉 D. 馒头
【答案】B
【解析】
A、菠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B、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C、香蕉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馒头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 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可以尽量多用
C. 为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答案】D
【解析】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要合理开采利用,不能无限制的利用,故错误;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我们要合理的使用,如过量的不加节制的使用,会污染空气,破坏土壤,故错误;
C、汽车运行需要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要尽量少开私家车,故错误;
D、生活中的污水有可能造成水体污染,故生活污水要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故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
21. 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自然海区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海洋中有大量的鱼、虾,食用海鱼、海虾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填序号)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
(2)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资源,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_________
上述过程得到的粗盐属于 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金属镁,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4)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
A 是可再生能源
B 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C 蕴藏量大,热值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
【答案】 ①. B ②. 海水晒盐 ③. 混合物 ④. 将氯化镁富集起来 ⑤. C
【解析】
(1)食用海鱼、海虾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2)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海水晒盐,粗盐中还含有泥沙等,属于混合物;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加入石灰乳和盐酸的作用是将氯化镁富集起来;(4) A、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B、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物不只有水,错误;C、蕴藏量大,热值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被誉为“未来能源”,正确。故选C。
22.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___ 。
(2)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 _____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将t2℃时9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_____ g。
(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 ____ 。
【答案】 ①. 甲=丙<乙 ②. 蒸发结晶 ③. 27.5g ④. 乙>甲>丙
【解析】
(1)根据图像可知,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均为25g,而乙的溶解度大于25g。则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甲=丙<乙。故答案为:甲=丙<乙;
(2)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乙的溶解度虽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变化趋势不明显,所以为了提纯乙物质,可以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乙物质。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t2℃,甲的溶解度为80g,则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则9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90g×=40g,则水的质量为:90g-40g=50g。现在,将该溶液降温到t1℃,t1℃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则在5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甲12.5g,而该溶液原有的溶质的质量为40g,降温后,最多只能溶解12.5g,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为:40g-12.5g=27.5g。故答案为:27.5g;
(4)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则丙的溶解度增大,则没有晶体析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降温到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则甲和乙均有晶体析出,且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但是由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则降温到t1℃时,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且二者t1℃时的溶解度均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则降温后,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大于丙。故答案为:乙>甲>丙。
23.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方法提纯A;
(3)t2℃时,在200g水中放入_____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 ①. C>B>A ②. 降温结晶 ③. 120 ④. 37.5%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图的相关知识
(1)由图像可知,t℃ A、B、C、三点的高低位置关系即溶解度大小顺序:C>B>A(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提纯A物质。(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A物质,则200g水中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602=120g。溶质质量分数==100%=37.5%。
【点睛】通过溶解度计算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乙醇②食醋③生石灰④金刚石⑤小苏打⑥稀有气体
(1)能做装饰品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可用于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4)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可用于制作彩灯、霓红灯的是_______;
(6)驾驶员驾车前不能饮用含有______的饮料。
【答案】 ①. ④ ②. ⑤ ③. ② ④. ③ ⑤. ⑥ ⑥. ①
【解析】
(1)打磨后的金刚石呈现璀璨夺目的光泽,能做装饰品;
(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酸反应,能治疗胃酸过多;
(3)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可用于除水垢的物质是食醋;
(4)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5)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作彩灯、霓虹灯;
(6)司机驾车前不能饮酒,驾驶员驾车前不能饮用含有酒精(乙醇的俗称)的饮料。
25.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现有以下方法:
A 加溶剂水 B 加溶质硝酸钾 C 升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1)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填字母序号)_____。
(2)能便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字母序号)_____,除上面可选择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_____。
(3)将12g硝酸钾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则溶剂的质量是_____。
【答案】 ①. D ②. BD ③. 蒸发溶剂 ④. 88g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硝酸钾溶解度的相关知识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降低温度能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2)能把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1.加入硝酸钾固体2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3蒸发溶剂,减少水的质量。(3)硝酸钾溶液质量==100g,溶剂质量=100g-12g=88g。
【点睛】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三、推断题
26.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常温下是液体,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F微溶于水。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C生成F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图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D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①. H2O2 ②. 放出 ③. 置换反应 ④.
【解析】
【分析】B能供给呼吸是氧气;C常温下是液体且能和氧气相互转化为水;A能生成氧气,也能生成水,A是过氧化氢;D是黑色固体且能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并且氧气能够生成D则D为氧化铜;E溶液呈蓝色为硫酸铜;水反应生成F,F微溶于水且能与硫酸铜反应,因此F为氢氧化钙。
(1)A物质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C生成F反应过程为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该反应放热。
(3)图中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为分解反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化合反应,因此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4)D生成E反应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 + H2SO4=CuSO4+ H2O。
四、流程题
27.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溶质主要含NaCl和MgCl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工业生产中,加入试剂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剂②的名称为______;
(2)写出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答案】 ①. MgCl2+Ca(OH)2=Mg(OH)2↓+CaCl2 ②. 稀盐酸 ③. MgCl2Mg+Cl2↑ ④. 分解
【解析】
【分析】流程图题,由图分析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通常加入氢氧化钙,通过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过滤可实现分离;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水氯化镁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
(1)、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氢氧化钙进行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结合流程图分析,由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需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因此试剂②为稀盐酸;
(2)、由流程图可知无水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故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点睛】本题为流程图题,解题时认真观察流程图,结合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选择合适的试剂,再正确书写方程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实现物质的分离。需要注意的时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时,加入碱液实现转化,工业上通常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溶液,成本比氢氧化钠要低,再利用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得到无水氯化镁之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可以得到单质镁和氯气。
五、实验题
2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查阅资料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 ;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①若用方案一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选用装置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下列关于以上两种方案制取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c.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装置D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选用)。
①从f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e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D装置的广口瓶中
【答案】 ①. 锥形瓶 ②. B ③. a ④. abc ⑤. ④①③①②③
【解析】
(1)仪器①是锥形瓶 ,故①填:锥形瓶;
(2)①若用方案一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的B,故②填:B。选用装置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该从下端即a端通入,故③填:a;
②a、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由于方案一需要加热,所以方案二更简便、节能,说法正确;
c、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说法正确。故④填abc;
(3)若用装置D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再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再验证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最后验证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⑤填:④①③①②③。
29. 某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
试猜想:
(1)装置A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中水结冰 ②. NH4NO3溶于水吸热,使形成的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木板与烧杯连在一起
(2) ①. B中石蜡熔化 ②. NaOH溶于水放热,使形成的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NH4NO3溶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导致木板上的水结冰。
【小问2详解】
NaOH溶于水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导致木板上的石蜡熔化。
30. 下图是“盖房子”游戏示意图,规则是根据 “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或其溶液)之间在一定条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三种物质,其中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物,C、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A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物质确定后,下列物质中可用来替换图中“铁”的是_____(填标号)。
①Ag ②Mg ③ NaOH ④ CO2
【答案】 ①.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或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②. 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或炼铁、作燃料等合理答案) ③.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或其它合理答案) ④. ②③(多选、错选、漏选不给分)
【解析】
【分析】根据 “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或其溶液)之间在一定条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无机物,C、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钙。
(1)A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或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氧化铁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2)B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其一种用途是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或炼铁、作燃料等)。
(3)D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Ca(OH)2 =CaCO3↓+2NaOH。
(4)A、B、C、D物质确定后,下列物质中可用来替换图中“铁”的是Mg或NaOH,镁比铁活泼,氢氧化钠与盐酸或硫酸铜均反应。
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六、科学探究题
31.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________
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 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 观察到 ________ (填序号)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 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E装置中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讨论】
(1) 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 装置末端酒精灯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装置E中玻璃管内的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
Ⅰ.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 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 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 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验证】 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_ 。
【数据处理】 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实验
人员
红色
固体/g
剩余红色
固体/g
实验结论
甲
7.2
3.2
① __________________
乙
4.08
2.48
②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CO2 ②. A ③. 石灰水变浑浊 ④. 黑色粉末变红 ⑤. H2C2O4CO↑+CO2↑+H2O ⑥. 吸收二氧化碳 ⑦. 吸收水分 ⑧. 点燃CO,防止对空气的污染 ⑨. 红色固体含Cu和Cu2O ⑩. Cu2O ⑪. 红色固体只含Cu2O (或假设二成立) ⑫. 红色固体含Cu和Cu2O(或假设三成立)
【解析】
[猜想]碳的氧化物可能是一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CO2
含有CO和CO2
[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故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证明有CO2气体。
(2)①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E装置中出现黑色粉末变红的现象。
[实验结论]草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CO↑+CO2↑+H2O。
[问题讨论]
(1) 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2) 为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装置末端酒精灯可以点燃尾气CO。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含Cu和Cu2O。
[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所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和Cu。
[数据处理]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亚铜质量为x
所以红色固体全部是氧化亚铜,假设二成立;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亚铜质量为y
所以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质量是2.88g、铜的质量是1.2g,假设三成立。
实验
人员
红色
固体/g
剩余红色
固体/g
实验结论
甲
7.2
3.2
①红色固体只含Cu2O (或假设二成立)
乙
4.08
2.48
②红色固体含Cu和Cu2O(或假设三成立)
七、计算题
32. 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______。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为z
NaCl+AgNO3=NaNO3+AgCl↓
58.5 170 85 143.5
1.17g z y x
x=2.87g
y=1.7g
z=3.4g
(1)、由于到B点,实际又加入了50g 硝酸银溶液,所以硝酸银的质量为3.4g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题中图像变化可知,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加入硝酸银,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反应方程式为:;随着硝酸银溶液加入,沉淀不断增加,当原溶液中氯化钠恰好反应完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即图像中的A点,此时加入的硝酸银溶液为50g;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不再发生化学反应,至B点时,加入硝酸银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即反应完毕后又加入了相同的硝酸银溶液50g,因此B点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即前50g反应过程中消耗的硝酸银质量,已知氯化钠质量,可以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设未知数求解;A点时,溶液的成分是硝酸钠溶液,可以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设未知数求出硝酸钠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得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见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及图像变化过程,再利用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综合计算;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图像去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注意图像中的拐点的意义,注意所求未知量在反应过程中的出现点;计算过程中按照计算的基本步骤,设未知数,列方程式与质量关系,列式求解,对于多个未知量,一个方程式的计算可以同时计算,最后再分开计算;还要注意题目中对计算结果的精确值即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
八、科普阅读题
33. 认识氨气
材料:①氨气是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降温至-33.5℃可变为液态;④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氨气;⑤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⑥与氯化氢气体混合产生白烟(成分为氯化铵);⑦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⑧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⑨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1)和熟石灰[Ca(OH2)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并且生成氯化钙和水。
(1)氨气的组成与结构
根据上述材料⑤,可以确定氨气是由_______________(填符号)元素组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已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它所生成的氮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14:3,写出氨气的化学式并标注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负价元素在左)。
(2)氨气的性质
阅读上文,归纳氨气的化学性质(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的变化
Ⅰ.请分别写出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变化③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编号)_______________。
a.氨分子的能量 b.氨分子的运动速率; c.氨分子的质量; d.氨分子之间的间隔 e.氨分子的化学性质; f.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g.氨分子的构成
Ⅲ.描述变化⑤的微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的制备
Ⅰ.工业制氨气所用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若选择下图装置D进行收集,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处进入。
(5)氨气的化学性质再探究
将氨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
提出问题: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猜想1:氨气
猜想2:水;
猜想3: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纯净的氨气、蒸馏水、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若干)
请选择上述用品进行方案设计,将实验方案以及现象填写在下表中,仪器自选。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猜想3正确
【答案】 ①. N、H ②. 氨气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或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 ③. ④. 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氮气和氢气;能够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 ⑤. ⑥. ⑦. ceg
⑧. (在高温条件下)构成氨分子的氮、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氮分子和氢分子 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⑩. B ⑪. 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 ⑫. 向下排空气法 ⑬. 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⑭. b ⑮. 氨水 ⑯. 将氨气分别通入装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的瓶中,和装有用蒸馏水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的瓶中; ⑰. 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
【解析】
(1) 因为氨气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氨气是由N、H元素组成的;它所生成的氮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14:3,因此氨气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3,设:氨气的化学式为:NxHy,则有:14x:y=14:3,x:y=1:3,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因此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因此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由题干中⑤⑥信息可知,氨气的化学性质有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氮气和氢气;能够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
(3) Ⅰ.由⑧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气可得工业上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⑨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1)和熟石灰[Ca(OH2)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并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知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Ⅱ.变化③是氨气降温至-33.5°℃可变为液态,不发生变化的是氨分子的质量、氨分子的化学性质、氨分子的构成,故选ceg。
Ⅲ.描述变化⑤的微观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构成氨分子的氮、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氮分子和
氢分子。
(4)Ⅰ催化剂在反应中加快或抑制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工业制
氨气所用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其原因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根据“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1)和熟石灰[Ca(OH)2]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可知,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因此选取的发生装置需要有热源因此选择B。因此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只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采用装置D进行收集, b处进入,以排出万能瓶中的空气。
(5)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色的是碱性物质,氨水是碱性物质,因此猜想三为氨水;
设计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变量是干燥的石蕊试纸和湿润的石蕊试纸,因此实验操作为将氨气分别通入装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的集气瓶中,和装有用蒸馏水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的集气瓶中,现象装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的集气瓶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蓝,装有用蒸馏水润湿的紫色石蕊试纸的集气瓶中石蕊变蓝。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沧州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结业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沧州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结业考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碳酸二甲酯,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