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内地西藏班(校)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内地西藏班(校)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人类从哪里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C. 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D. 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使部分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2. 岁月无声,母爱永恒。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伟大的母亲十月怀胎,孕育了幸福的我们。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B. 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种子”指的是胚泡
C.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D. 胎儿发育38周左右成熟后分娩,然后开始个体发育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满江红》中的诗句体现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注意合理营养
B. 通常男孩比女孩早进入青春期
C. 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D. 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
4. 下列关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B.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C. 维生素是能提供能量的有机物
D. 脂肪是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
5. 扎西同学尝试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表格中的选项与如图相符的是( )
选项 | 1 | 2 | 3 |
A | 消化系统 | 消化腺 | 肝脏 |
B | 呼吸系统 | 呼吸道 | 肺 |
C | 血液 | 血浆 | 红细胞 |
D | 肾单位 | 肾小球 | 肾小囊 |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人体器官的“自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7.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神经组成
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纤维
C. 神经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纤维
D. 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8. 顿珠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如图是该缩手反射活动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
B. ③神经中枢中的神经元接受了针刺信号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④
C. 该反射活动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
D. 若④受损,此人既没有感觉也不能运动
9. 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甲状腺素 C. 生长激素 D. 性激素
10.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哪一个做法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相违背的?(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将垃圾分类回收 C. 将秸秆焚烧还田 D. 使用充电式电池
11. 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模拟的是气管
B. ③模拟的是肺
C. ⑤模拟的是膈肌
D. 甲装置模拟的是吸气,乙装置模拟的是呼气
12.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血液永久涂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能将病菌包围、吞噬,是人体的“卫士”
B. 如果某人有炎症应该是①的数量高于②
C. 如果某人贫血,可能是②的数量低于正常值
D. ③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能止血和凝血
13. 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
A. B.
C. D.
14. 某校学生进行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如图,每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三层湿润的纱布,并均匀地摆放30粒大小一致且新鲜的绿豆种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结果:一周后,甲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多,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较少,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少。
A. 可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B. 三组需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C. 甲为实验组 D. 该实验能说明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15. 卓玛和央宗一起做膝跳反射实验,卓玛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央宗则用小橡皮锤快速地叩击卓玛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方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下列对她们的膝跳反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迅速前伸,这种反射不是生来就有的
B. 膝跳反射不受大脑控制
C. 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望梅止渴”和膝跳反射一样,都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是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1是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的相关器官的示意图,如图2表示人体某结构内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3] ______ 分泌的消化液中因含有 ______ ,故能将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5] ______ 。观察其内壁结构模式图,写出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______ 。(写出1条)
(3)器官[4]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 ______ 。剩余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通过器官[6]排出体外的过程是否属于排泄? ______ (填写“是”或“否”)
17. 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①~⑥表示结构名称)。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物质 | 样本A | 样本B | 样本C |
水 | 98 | 90 | 96 |
葡萄糖 | 0.1 | 0.1 | 0 |
无机盐 | 0.72 | 0.72 | 1.1 |
蛋白质 | 0.03 | 8 | 0 |
尿素 | 0.03 | 0.03 | 1.8 |
(1)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 ______ 系统排出的。该系统中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 ______ (填写名称)。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本C是 ______ ,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3)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 作用。
(4)某人不幸患上了较为严重的肾病,时常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图中的[ ______ ] ______ 。若需要给此人输血,为了保证安全,应以 ______ 为原则。
18 2022年2月6日晚19点,第20届女足亚洲杯决赛在中国队和韩国队之间上演。比赛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比赛结果振奋人心。最终中国队3:2实现大逆转,第9次夺得亚洲杯冠军。这届亚洲杯上中国姑娘们不仅体现了“永不言弃、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的女足精神,也像整个亚洲诠释了“祖国至上、敢打敢拼、团结友好”的中华体育精神。当场上双方比分相持不下时,球迷们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后在图乙[⑦] ______ 上形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如图甲所示结构[ ______ ] ______ 的特定区域,产生视觉。
(2)运动员在发球的过程中,足球由近及远迅速离开,发球运动员密切注视时,图乙所示结构[②] ______ 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
(3)运动员完成精准的踢球动作,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主要靠的是 ______ 的调节作用。她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图甲中的 ______ (填写字母)。
(4)当看到女足姑娘进球得分时,球迷的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促使参与激素调节的 ______ 分泌增加,因而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等现象。
(5)随着裁判的终场哨响,比赛结束。哨音经过外耳道传到 ______ ,它的振动经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了 ______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某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19 如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 ______ 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 ______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 ______ ,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 ______ ,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路线叫 ______ (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另一条循环路线是血液从C出发经F回到B。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此时膈肌处于 ______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内的一种给药方式。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药物经b进入血液,最先出现在 ______ (选填“A、B、C或D”)。
(5)进入人体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 ______ (填结构名称)中被利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0. 某生物探究社团的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
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核桃仁 |
质量(克) | 0.5 | 0.5 |
水(毫升) | 50 | 50 |
温度上升(℃) | 16.5 | 19.0 |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 ______ (选填“糖类”“脂肪”或“蛋白质”)较多的食物。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______ ,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物。
(2)该探究实验是否需要作出假设? ______ 。
(3)温度计的放置对实验结果是否准确非常重要。实验时,放置温度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 。
(4)在锥形瓶外套上易拉罐的目的是 ______ 。
(5)虽然本实验不要求测定的精确性,但需用数值进行分析,因此在花生仁、核桃仁燃烧前要称重。除此以外,还要记录 ______ ,才能得到表中结果。
(6)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 ______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 ______ 。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7)按照(6)的要求接着进行实验后,实验结果与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21. 某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保温 | 37℃水浴5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______ 。
(3)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相关酶,它能促进淀粉转化为 ______ 。
(4)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 ______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两组间的变量是有无 ______ 。
(5)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 ______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6)若用如图图一中A~E表示人体消化道各部位,则E代表 ______ ,可反映馒头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______ (选填“甲”、“乙”或“丙”),从图二“平衡膳食宝塔”中看,馒头属于 ______ 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比较全面的证据,因此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B正确。
C、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C错误。
D、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造成森林大量消失,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D正确。
故选:C。
(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解此题的关键理解掌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答案】D
【解析】解:A、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A正确。
B、胚泡从输卵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可见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种子”是指胚泡,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C正确。
D、个体发育是从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开始的,D错误。
故选:D。
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
3.【答案】B
【解析】解:A、进入青春期后,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注意合理营养,A正确。
B、男孩比女孩晚进入青春期2年,B错误。
C、进入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因此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正常的心理变化,C正确。
D、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D正确。
故选:B。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此答题。
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B正确;
C、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
D、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D正确.
故选:C。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5.【答案】A
【解析】解: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腺和肠腺。A符合题意。
B、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和肺是并列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不合题意。
D、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是并列关系。D不合题意。
故选:A。
由图可知,1包含2,2包含3,所以1、2、3之间是包含关系,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理解掌握生物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控制一些简单低级的活动,而大脑内的神经中枢控制一些复杂高级的活动,A错误;
B、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胃只对蛋白质起初步的消化作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B错误;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C正确;
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尿液中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等,D错误.
故选:C。
此题考查了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
B、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错误;
C、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正确。
故选:D。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8.【答案】D
【解析】解:A、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A正确。
B、③神经中枢中的神经元接受了传入神经的针刺信号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④传出神经,B正确。
C、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C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④传出神经受损,此人有感觉但不能运动,D错误。
故选: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
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9.【答案】A
【解析】解:图中是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d~e),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可见A正确.
故选:A.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掌握胰岛素的作用,结合图形,即可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A、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生态文明理念,A不符合题意。
B、将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符合生态文明理念,B不符合题意。
C、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增多,污染环境,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提升,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违背,C符合题意。
D、使用充电式电池而不是一次性电池,可以将电池循环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符合生态文明理念,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胃 胃蛋白酶 小肠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或小肠内壁上有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肠腺可以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或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维生素 否
【解析】解:(1)3是胃,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彻底消化的器官是5小肠。观察小肠内壁结构模式图,小肠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为:①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②小肠内壁上有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肠腺可以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③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器官4大肠除形成粪便外,还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剩余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通过器官肛门排出体外的过程是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
故答案为:
(1)胃;胃蛋白酶
(2)小肠;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或小肠内壁上有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肠腺可以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或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维生素;否
图中:1是口腔、2是食道、3是胃、4是大肠、5是小肠、6是肛门。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泌尿 膀胱 尿液 样品C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为0,尿素含量高达1.8 肾小管的重吸收 ④ 肾小球 输同型血
【解析】解:(1)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正常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尿素含量较高,结合表格数据,样品C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为0,尿素含量高达1.8,故可判断其代表尿液。
(3)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有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量仅为1.5升这主要是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④肾小球有炎症,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输血前必需首先知道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故答案为:
(1)泌尿;膀胱
(2)尿液;样品C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为0,尿素含量高达1.8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④肾小球;输同型血
(1)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位于人体的腹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组成。
(2)尿的形成要经过甲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乙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球、⑤是肾小管、⑥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解题关键是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13.【答案】视网膜 A 大脑皮层 晶状体 由大变小 神经系统 B 肾上腺素 鼓膜 耳蜗
【解析】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时,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A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2)人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晶状体凸度的变化,视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小,所以发球运动员密切注视排球由近及远迅速离开的过程中,图乙②晶状体的变化是曲度由大变小。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在运动员踢球过程中,能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B小脑。
(4)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张情况。这些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配合完成的。
(5)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郭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答案为:
(1)视网膜;A大脑皮层。
(2)晶状体;由大变小。
(3)神经系统;B。
(4)肾上腺素。
(5)鼓膜;耳蜗
(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图甲中A大脑皮层,B小脑,C脑干;图乙中: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虹膜,④睫状体,⑤巩膜、⑥视神经、⑦视网膜。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脑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时注意识图。
14.【答案】肌肉组织 房室瓣 左心室 主动脉 体循环 收缩 B 线粒体
【解析】解:(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左心室,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主动脉,流经全身后回到A右心房,这条循环路线叫体循环。另一条循环路线是肺循环,血液从C右心室出发经F肺部毛细血管网回到B左心房。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4)血液循环途径为: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内的一种给药方式。血液由①肺动脉→②肺静脉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药物由肺静脉→B左心房。
(5)进入人体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肌肉组织;房室瓣;
(2)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
(3)收缩;
(4)B;
(5)线粒体。
图中a二氧化碳、b氧气、c吸气、d呼气、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E主动脉、F肺部毛细血管网、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二氧化碳、④氧气。
掌握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BC、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模拟支气管,③模拟肺,④模拟胸廓,⑤模拟膈肌,ABC正确。
D、甲图所示的肺容积缩小,膈顶部上升,表示呼气;乙图所示的肺容积扩张,膈顶部下降,表示吸气,D错误。
故选:D。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6.【答案】B
【解析】解:A、①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是人体的“卫士”。A正确。
B、如果某人有炎症应该是①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但不会高于②红细胞的数量。B错误。
C、②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如果某人贫血,可能是②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C正确。
D、③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能止血和加速凝血。D正确。
故选:B。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白细胞、②红细胞、③血小板。
掌握血液的组成及各种血细胞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可见图中A表示动脉,B表示静脉,C表示毛细血管。
故选:C。
根据显微镜下血液流动特点和血管分支特点来判断三种血管。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
18.【答案】C
【解析】解:A、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被污染的一种表现。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A正确;
B、三组需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B正确;
C、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C错误;
D、据实验结果可见: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D正确。
故选:C。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
19.【答案】C
【解析】解:A、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迅速前伸,这种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A错误;
B、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C正确;
D、“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复杂(条件)反射;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2)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20.【答案】脂肪 有机物 需要作出假设 温度计下端要进入水中,但不要接触试管或锥形瓶瓶底 减少种子燃烧时的热量散失 水温的变化 不可靠 重复实验 平均值 同质量的核桃仁比同质量的花生仁所含的能量多
【解析】解:(1)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脂肪较多的食物。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所以,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物。
(2)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不同食物的能量多少,需要假设。
(3)实验过程中借助温度计测量水温需要注意:温度计下端要进入水中,但不要接触试管或锥形瓶瓶底,使实验更加准确。
(4)实验中,锥形瓶外面套易拉罐的目的是减少种子燃烧时的热量散失,使实验数据更接近准确值。
(5)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种子的质量外,还要根据燃烧前的水温和燃烧后的水温,记录水温的变化,才能得到表中结果。
(6)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只做一次,实验结果不可靠,有偶然性。
(7)按照(6)的要求接着进行实验后,实验结果与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根据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可以得出1克花生仁释放出的能量是:Q=4.2×水的体积×水升高的温度÷种子的质量=4.2×50×16.5÷0.5=6930(焦)。1克核桃仁含有的能量是:Q=4.2×水的体积×水升高的温度÷种子的质量=4.2×50×19÷0.5=7980(焦)。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质量的核桃仁比同质量的花生仁所含的能量多。
故答案为:
(1)脂肪;有机物。
(2)需要作出假设。
(3)温度计下端要进入水中,但不要接触试管或锥形瓶瓶底。
(4)减少种子燃烧时的热量散失。
(5)水温的变化。
(6)不可靠;重复试验;平均值。
(7)同质量的核桃仁比同质量的花生仁所含的能量多。
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
2、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设置重复组的必要性。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掌握探究某种食物所含能量的实验步骤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口腔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mL清水 麦芽糖 对照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唾液 牙的咀嚼 小肠 甲 a
【解析】解:(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口腔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里应加2ml清水,这样就与1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1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4)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可以形成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5)1号试管和3号试管可以形成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对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是化学性消化;因此口腔对食物既能进行物理性消化,又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6)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始自胃,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分析图示可知: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如果用如图一中A~E表示人体消化道各部位,则E是小肠,因为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都在E小肠。食物X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所以可反映馒头消化过程的曲线是甲。为保证身体健康,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a谷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所以食材X属于图二“平衡膳食宝塔”图中的a层。
故答案为:
(1)口腔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2)2mL清水
(3)麦芽糖
(4)对照;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唾液
(5)牙的咀嚼
(6)小肠;甲;a。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
(2)图一中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A代表口腔,BC代表咽和食道,D代表胃,E代表小肠。图二中各字母表示:a谷类,b果蔬类,c肉蛋类,d豆类和奶类,e油脂类。
掌握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实验可解答。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潜江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潜江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