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一册课后习题(打包31套)
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水)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C.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2.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银与稀盐酸 B.铁与硫酸锌溶液C.硝酸钾溶液与食盐水 D.硫酸与氯化钡溶液3.下列离子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Fe3+、Mg2+、Cl-、SB.K+、Na+、S、NC.Na+、Mg2+、N、Cl-D.H+、Cl-、K+、N4.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水等物质,制作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A.1个 B.2个C.3个 D.4个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粉(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B.H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6.★某固体可能含有CaCl2、Na2SO4、CuSO4、KN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Na2CO3和Na2SO4,可能有KNO3、CuSO4、CaCl2B.一定有Na2CO3,Na2SO4和CuSO4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C.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aCl2,可能有KNO3、CuSO4D.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有KNO37.A、B、C、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四种物质中都含有X元素,已知:①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②A为单质,B、C、D为化合物③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④C大量用于建筑业;C与稀盐酸反应可产生B⑤D是一种正盐,D与饱和石灰水反应可生成C和另一种碱请回答:(1)X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C的化学式为 。 (3)写出A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D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D的一种用途 。 8.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溶液,只知道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请参与下列实验:(1)不用化学实验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溶液。 (2)取另外的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如下:【实验步骤】任取少许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再用滴管取另一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上述两支试管中。【现象和结论】①若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 溶液,产生的气体是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实验现象为 ,则滴管中所取的是碳酸钾溶液。 (3)某同学将(2)中实验后的所有废液倒入一个烧杯中,最后烧杯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9.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若B为纯碱,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B、C的化学式分别是 、 、 。 (2)物质A与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纯碱的一种用途是 。 探究创新10.★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含有Na2CO3猜想二:含有NaHCO3猜想三:含有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实验方案设计】序号实验步骤预设实验现象预设实验结论①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一 ②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猜想二不正确③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溶液 溶液变红色猜想三正确【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 。 【实验反思与拓展】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D2.D A项,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在H后面,所以Ag不会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项,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在Zn的后面,所以Fe不会把Zn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不符合题意;C项,盐溶液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要有沉淀生成时,反应才发生,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不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项,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可以发生,故D符合题意。3.B 溶液的pH=10,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OH-。A中含Fe3+的溶液呈黄色;B中离子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中OH-与M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D中H+与OH-反应生成水。4.B 相互混合后,Na2CO3、CaO、K2CO3和H2O可能发生如下反应: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K2CO3+Ca(OH)2CaCO3↓+2KOH,其中后两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B。5.C6.D 由于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盐酸;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了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钙、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和硫酸铜。通过上述实验不能确定硝酸钾是否存在。由以上分析可知,原固体成分中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不含CuSO4和CaCl2,可能含有KNO3,D项正确。7.答案:(1)非金属(2)CaCO3(3)3Fe+2O2Fe3O4(4)Ca(OH)2+Na2CO3CaCO3↓+2NaOH(5)用于洗涤剂的生产(合理即可)解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所以X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则A为O2;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B为CO2;C大量用于建筑业,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B(CO2),则C为CaCO3;D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碱,则D为Na2CO3,其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8.答案:(1)CuSO4(2)①HCl CO2 K2CO3+2HCl2KCl+H2O+CO2↑②一支试管中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3)K+、Cl-解析:(1)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因此不用化学实验就能鉴别出来的是CuSO4溶液。(2)①盐酸与碳酸钾反应产生气泡,和氯化钙混合无明显现象,因此若实验现象为一支试管产生气泡,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则滴管所取的溶液为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②滴管所取的溶液是K2CO3溶液,碳酸钾能够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因此观察到的现象为一支试管产生气泡,一支试管产生沉淀。(3)三种物质两两反应,其中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氢离子结合会产生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和水,而氯离子和钾离子不会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因此一定含有的离子是钾离子和氯离子。9.答案:(1)H2SO4 Na2CO3 Ba(OH)2(合理答案均可)(2)Ba(OH)2+H2SO4BaSO4↓+2H2O(合理答案均可)(3)作洗涤剂(合理答案均可)10.答案:【猜想与假设】NaOH 【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无明显现象 酚酞 【综合结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实验反思与拓展】NaHCO3+NaOHNa2CO3+H2O解析:【猜想与假设】根据猜想一、二、四分析可知,猜想三为含有NaOH。【实验方案设计】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氢钠;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实验反思与拓展】碳酸钠和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53∶9,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说明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时训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143,1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化学肥料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请结合下列四瓶溶液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