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90份)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47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47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共4页。
A.政治局势动荡不已
B.家族血缘关系不断强化
C.宗法制度已具雏形
D.王位继承制度尚未形成
2.[202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校考高三三模]西周前期,通过对反叛势力的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周朝国家实力迅速发展,影响波及山东、辽河、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为外缘的广大地区。这客观上促进了( )
A.周朝疆域的扩大
B.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控制
C.华夏文明的认同
D.宗法分封制的全面推行
3.[2023·山东枣庄三模]据下表可知,周朝( )
齐国世系表(部分)
(注:①吕姜尚,字子牙 ②前386年~前384年,田和)
A.通过分封实现了地方长治久安
B.诸侯国王位更替沿袭嫡长子继承制
C.利用分封宗法来巩固贵族政治
D.政治构建秩序在社会转型中嬗变
4.[2023·福建高三模拟预测]中国古代的一级行政区多有变动,如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化 B.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C.历代国土面积的变化 D.国家人口数量的激增
5.[2023·湖北高三模拟考预测]《太平寰宇记》记述:福建尤溪之地“山洞幽深,溪滩险峻,向有千里,其诸境逃人,多投此洞”。唐开元二十八年,经略使唐修忠用书信招抚“洞”中的“土地人民”,地方“洞豪”率千余户百姓要求纳入唐朝版籍,置县设治。这一举措( )
A.推动了唐朝的赋税制度变革
B.有效拓展了唐朝政府的统治疆域
C.有利于民众向边疆移民垦荒
D.使唐代的政治控制体系更趋完善
6.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7.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8.[2023·抚顺市二模]宋初,文官以“职”为衔,如殿阁学士、修撰之类只是荣誉头衔,实际工作、权力则由“差遣”决定,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这种现象自唐中叶以来已经大量出现,宋初更加普遍化。此举意在( )
A.避免权臣专擅权力 B.保障政策的延续性
C.落实重文轻武政策 D.确保政权的合法性
9.[2023·辽宁沈阳高三三模]《元史·百官志》记载: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而宣徽院掌管诸王宗戚、蒙古万户的粮食和差发;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但大宗正府掌管诸王驸马的刑事词讼;兵部和枢密院分掌屯田和兵甲征调,但无法介入诸王驸马私属军队的管领。由此可见当时( )
A.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 B.因俗而治分配合理
C.官制设置有职能重叠 D.汉化程度不断提高
10.[2023·大连市一模]督抚起源于明朝,初为临时性的差遣官,以后逐步向常设的地方官转化。清朝建立之后,因政治、军事的需要,不但全面继承了这一制度,并通过不断地调整,使其日趋完善,总督、巡抚遂成为总掌地方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由此可见( )
A.明清督抚制度的设立具有偶然性
B.汉族地主渐渐掌握地方督抚实权
C.督抚制度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
D.督抚制度加强了明清的地方治理
第47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C 由材料“而父子相继现象者为十世十七王”可知,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这说明宗法制度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其已具雏形,故选C;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逐步被父子相继的继承方式所取代,这说明权力传承相对稳定,故A项错误,排除;“兄终弟及”和“父子相继”都是以血缘关系为标准的,故材料所示的继承方式的转变无法体现家族血缘关系不断强化的特点,排除B;王位继承制在夏朝就已形成,排除D。
2.C 根据材料“西周前期,……影响波及山东、辽河、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为外缘的广大地区。”可知,周王室通过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扩大了周王室的统治疆域,这在客观上有助于周文化向边远地区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C项正确;“西周对于反叛势力的征服和方国纳贡体系的建立”确实促进了周朝疆域的扩大,但这是主观上的影响,排除A项;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分封制是间接管理地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法制的相关内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D 根据材料可知,按照分封制的原则,分封齐国的诸侯是姜尚,但是在传承过程中被大夫田氏取代了政权,夺取了诸侯之位,故政治构建秩序在社会转型中嬗变,D项正确;周朝并没有通过分封制实现地方长治久安,排除A项;诸侯国王位更替一般沿袭嫡长子继承制,但是传承过程中也会出现非嫡长子继承王位或者是权臣夺权,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利用分封宗法来巩固贵族政治,排除C项。
4.A 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一级行政区多有变动,如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可知,地方容易产生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力量,行政区的变动本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也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化,A项正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土面积的变化、人口数量的激增都是表面现象,而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
5.D 根据材料可知,福建南方的“洞主”和“洞民”主动要求纳入唐朝版籍,置县设治,从而强化了政府对疆域内各种“隙地”的控制,体现出唐代边疆地区社会控制的加强和基层治理的完善,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赋税制度改革,排除A项;材料所指是唐代政治控制体系的完善,并非统治疆域扩大,排除B项;材料所指是“洞民”的归附,并非往边疆移民,排除C项。故选D项。
6.D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
7.D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
8.A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朝的“差遣”制度使得官员的权力和工作带有“临时”的性质,其目的是避免权臣专擅权力,A项正确;“差遣”制度使得官员的权力和工作带有“临时”性,这不利于政策的延续性,排除B项;“重文轻武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差遣”制度和“确保政权的合法性”无关,排除D项。
9.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元朝在财富钱粮管理方面、刑事方面以及军事方面,同一职能都由多个机构掌管,可见当时官制机构的职能重叠,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元朝中央实行一省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僚机构的职能,与因俗而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汉化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从题干表述来看,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督抚制度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C项正确;明清督抚制度是加强地方治理的措施,并非偶然,排除A项;汉族地主在晚清时期确实掌握实权,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出来的,排除B项;督抚制度对明清治理的作用也不是材料所能反映的,排除D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3练法律与教化,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68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51练中国古代及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