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齿、嚼、吞、胃、悲、咽、泪、眯”,读准“答、应、骨”三个多音字。
2.梳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有条理地讲给别人听。
3.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童话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画路线图,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教学难点:通过读、画、讲等形式,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科普童话的趣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引入新课,书写生字】
1. 揭示课题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呢?
预设:青头和红头
(课件出示牛、青头、红头的照片)
2. 书写生字
提问:“旅”字在古时候的意思是军队。这是“旅”字的甲骨文。你觉得像什么?
预设:我觉得像许多人聚集在一面旗帜下面。
(出示“旅”的甲骨文图片)
总结:你观察得很仔细。你看,军队里军旗飘飘,许多士兵驻扎在这里。
示范书空:在书写“旅”字的时候,有粗心的同学会把军旗的飘带弄丢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吕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要注意右边的笔顺:撇,横,撇,竖提,撇,捺。(板书)
3.质疑激趣
提问:同学们,你第一次读课题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预设1:在牛肚子里怎么旅行呢?
预设2:蟋蟀是怎么到牛肚子里去的呢?
预设3:在牛肚子里旅行不会被牛的胃消化掉吗?
总结:是啊,在牛肚子里怎么旅行呢?这一定是一个奇妙的童话!
【设计意图】趣味性是科普童话类作品最大的特色。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阅读课题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同时以课题中的“旅”作为切入点,结合象形字的特点指导学生书写。在充满趣味的导入中,学生既对课文充满兴趣,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汉字的正确写法。
【板块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学习活动一
出示学习任务:自由读故事,看一看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学生自由读,交流故事内容
2.读绘本,知内容
用短语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捉迷藏、在牛肚子里旅行、相聚脱险
3.字词大闯关
读便签:青头给同学们留下了一张便签,谁来读一读?(想要加入这场特殊的旅行,先要完成多音字大闯关!)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闯过这道关卡?下面请你拿出作业本,完成第二题。
根据学生答案讲解部分读音:
① 对比读一读:骨碌、骨头
② 做一做动作读一读:细嚼慢咽、阿嚏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朗读的形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对故事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绘本的方式来呈现,将绘本的图片作为概括主要内容的支架,降低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难度,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字词大闯关”的趣味形式,集中排除字词难点,用对比读、做动作读等多样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汉字读音的正确记忆。
【板块三:聚焦牛肚子里旅行,理清旅游路线】
1.学习活动二
出示学习任务:同学们也太聪明了,青头和红头设置的关卡根本没有难倒你们!红头又来给同学们出难题了,请女生们读一读红头的要求:你知道我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吗?下面,请你默读课文,圈一圈文中表示旅行地点的词语。
预设: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牛胃、牛嘴、牛)
2.学习活动三
出示学习任务:这些旅行地点,红头都去了吗?请你在你的课作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提示:同学们可以用数字代表牛的四个胃,然后用箭头来表示它的旅行路线)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上画路线)
预设学生所画路线图出错:哪位同学同学来帮一帮他,我们可以从故事的第几自然段准确地知道红头的旅行路线?
再读17自然段:请同学们再读读第17自然段,修改旅行路线图。
3.探究关于牛胃的知识
提问:关于牛的这四个胃,你知道他们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请你去课文里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预设: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板书:贮藏食物、管消化)
读资料卡:摸一摸你自己的肚子,你知道你有几个胃吗?可是牛却有四个胃,它要这么多胃干嘛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资料卡,在资料卡里找一找答案。
(生读资料卡后交流牛胃的功能)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在牛肚子里旅行这部分的内容是最感兴趣的,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全文的重难点所在。在本板块中,通过画旅行路线图这一学习任务,使学生经历了“读——提取信息——输出信息”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配合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图示的板书,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象的图示,作为下一板块学习任务的支架。
【板块四:抓住关键信息,借助图示讲故事】
1.明确讲好故事的三要素
提问:要想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要讲清楚哪些内容呢?
预设1:故事的主人公
预设2:主要的故事情节
预设3:青头和红头的关键动作
2.抓关键动词
再读在牛肚子里旅行部分,找关键动词:抓住故事中的动词,可以帮助我们讲好这个故事。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找找关键的动词。
预设:卷、蹦、摔、喊、移动、蹭来蹭去、喷
(教师在板书中依顺序添加关键动词)
3.开展学习活动四
出示学习任务四及评价标准: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黑板上的示意图,自己来讲一讲这一段故事吧。如果你能用上关键动词,可以得到一颗星;讲清楚地点,再得一颗星;要是声音响亮啊,就能拿到满星——三颗星!
4.学生展示讲故事,学生间互评
【设计意图】经过前期的读、画、交流,学生已经突破了课文中的字词难点和内容难点。根据语文书上的课后练习: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前期所画的示意图,既作为前期的学习任务,也可以作为完成“讲故事”这一任务的支架。在本教学板块,要求学生借助板书,在故事的过程中用富有逻辑的语言复述内容,同时注重教学评一致,将复述故事的要求给予学生,使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板块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反刍的知识,还通过一张示意图讲好了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你觉得红头和青头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预设:它们之间的友谊很深厚。
预设:青头和红头是一对好朋友,青头帮红头脱离了生命危险。
2.布置任务
布置任务:课后请你去课文里找一找能证明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证据,我们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故事的基本内容。在第二课时中,将进一步通过朗读细节来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友情深厚。为此将这个主问题前置,先让学生课前思考,在第二课时中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超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比较阅读,引入科学童话,从词学文,梳理主要内容 师,角色朗读,读好人物对话,片段练习,讲好科学童话,角色互换,创编科学童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总结想象,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