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4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29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4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299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4地表形态的塑造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4地表形态的塑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练24 地表形态的塑造(阶段练 专练20~专练23)一、选择题[2023·稽阳联考]雨岔大峡谷是黄土高原一处自然地缝奇观,有“中国的羚羊谷”之称。峡谷由红砂岩的山体构成,峡壁内凹凸不平、线条流畅。该峡谷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不足150 mm,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据此完成1~2题。1.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化学溶蚀C.断裂下陷 D.流水侵蚀2.按岩石成因分,雨岔大峡谷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C.沉积岩 D.变质岩[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3~5题。3.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4.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5.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3·山东期中]祁连山北坡酒泉盆地南缘发生过强烈褶皱活动,相邻的南部背斜向北推覆到如图所示地区地表之上(这种外来的地层称为推覆体),经长期复杂地质作用后,形成出露下伏地层的安门口构造窗、与周围岩石地质年代不连续的飞来峰——妖魔山,构造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6.透过安门口构造窗可以看到的构造地貌是( )A.背斜 B.向斜C.背斜谷 D.向斜谷7.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地区( )①O1与J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与外力侵蚀②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③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构造窗④北侧O1、O2为连续地层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23·台州质检]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甲岩石可能为( )A.大理岩 B.片麻岩C.石英岩 D.板岩9.岩层乙、丙和断层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丁 B.丙、乙、丁C.丁、丙、乙 D.丁、乙、丙[2023·河北张家口高三统考期末]团山子火山口位于山东潍坊昌乐县,此火山口是火山通道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相对高差30米,面积0.3平方千米。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向上收敛,向下辐射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有三、四、五、六边形不等,受冷却速度影响,越靠近火山口中心,边数越多。如图示意团山子火山口一侧。据此完成10~12题。10.火山口中玄武岩栓能够出露地表,主要是因为( )A.地壳抬升,表层岩石遭受剥蚀B.火山口长期遭到风化与剥蚀C.岩层断裂,玄武岩栓出露地表D.新的岩浆上涌顶托玄武岩栓11.玄武岩的柱状节理边数与冷却速度的关系是( )A.冷却凝固速度越慢,边数越多B.冷却凝固速度越快,边数越多C.冷凝速度先快后慢,边数越多D.冷凝速度先慢后快,边数越多12.团山子火山喷发塑造的地貌类型是( )A.熔岩高原 B.熔岩台地C.平顶山 D.火山锥二、综合题13.[2023·邢台月考]读甲、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甲图地质构造类型并简述其成因。 (2)判断乙图地貌类型,说明其形成原因。 (3)说明乙图所示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专练24 地表形态的塑造(阶段练 专练20~专练23)1.D 依据材料,雨岔大峡谷位于黄土高原,该地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黄土层深厚,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流水侵蚀而形成地缝景观。故D项正确。2.C 由材料可知,峡谷由红砂岩的山体构成,砂岩属于沉积岩,故C项正确。3.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未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4.A 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5.C 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内外力作用塑造形成的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内力作用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力作用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生物作用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作用力(从作用过程来看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寒区冰川冰缘作用占主导。内外动力都与重力有关,重力是形成地貌的前提,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决定地貌。6.C 本题考查构造地貌。从图中可以看出安门口构造窗下部岩层向上拱起,且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构造,顶部侵蚀为谷地,所以构造地貌为背斜谷,C正确。7.A 本题考查构造地貌的形成。由图可知,O1与J之间有不整合面且上部不平整,所以它们之间发生过地壳抬升和外力侵蚀,①正确;O2是推覆体,与O1并不连续,④错误;根据材料,推覆体是南侧地表岩层推移过来,然后在此被侵蚀了一部分,所以妖魔山是推覆体被侵蚀的残留物,②正确;依据材料,构造窗是南部背斜向北推覆到图示地区地表之上,经长期复杂地质作用后,形成出露下伏地层的安门口构造窗,所以构造窗不是下伏地层被侵蚀形成,③错误。故选A。8.C 读图可知,甲岩石位于花岗岩与砂岩的接触地带,甲处砂岩可能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发生变质形成石英岩,C项正确。9.D 乙、丙岩层没有发生断裂,故乙、丙岩层形成于断层丁之后;丙为花岗岩,丙岩层侵入了乙岩层,故乙岩层先形成,然后再是丙岩层侵入,故D项正确。10.B 玄武岩形成时已经位于地表或近地表,故地壳抬升不是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A错误;团山子火山口是矗立于地表的高地,位于地表或近地表的玄武岩能出露地表,是因为火山口遭到长期的风化和剥蚀,B正确;图中没有关于团山子火山口发生断裂的信息,C错误;材料未提及有不同形成年代的玄武岩,故新的岩浆上涌不是导致玄武岩栓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11.A 根据“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有三、四、五、六边形不等,受冷却速度影响,越靠近火山口中心,边数越多”的信息判断,越接近火山口中心,温度越高,冷却凝固的速度越慢,柱状节理的边数越多,反之边数越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D 流动性强的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流向广阔地区,形成熔岩高原或熔岩台地,团山子火山口的面积仅有0.3平方千米,不属于面积较广的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A、B错误;平顶山的顶部面积较广且地形相对平坦,团山子火山口不属于平顶山,C错误;根据“此火山口是火山通道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相对高差30米,面积0.3平方千米”的信息判断,团山子火山喷发的大量岩浆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成火山锥,D正确。故选D。13.答案:(1)褶皱、断层。水平挤压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同时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岩层发生断裂和错位,形成断层。(2)冲(洪)积扇。山区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流出山口后,流速突然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3)崩塌、滑坡、泥石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7非洲,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