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能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液相互转化条件的探究,加深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饱和与不饱和跟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关系,达到对知识的迁移,根据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你和伙伴们玩累了,满头大汗地跑回家,想喝糖水。于是取一个玻璃杯放在桌上,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一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你喝了一口以后觉得不甜!于是再加一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可你觉得还不够甜,再加入一勺糖,搅拌……如此反复。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向一杯水中加糖,是不是一直会溶解?(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后说:"不会,糖放多了就不能溶解了。")
师:是这样的吗?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我们用另一种物质──硝酸钾来实验。
生:举例子,体会,感觉似曾相识
(一)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播放视频]活动天地3-3
现象:①5g硝酸钾能在10mL水中完全溶解;②再加5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杯底有少许固体剩余。
[设疑]实验说明什么问题?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归纳]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设疑]1. 为什么在表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明确“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呢?2. 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3.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设疑]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播放视频]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3-2”
1.三步操作分别产生怎样的实验现象?
2.又说明什么问题?
[获得结论]引导学生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点拨]大多数固体物质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大的,但有少数物质(如:熟石灰)随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反而降低的。
[提出问题]生产生活中我们会听到人们常说某个溶液很“浓”或很“稀”,这里的浓溶液是不是就一定是指饱和溶液;这里的稀溶液是不是指的就是不饱和溶液?
[播放视频]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分别加人一定量的水,振荡。现象:氯化钠在水中全部溶解了,形成了不饱和溶液,但溶液较浓,;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已经饱和了,但溶液很稀。
[设疑]想一想饱和溶液跟溶液的浓、稀有关系吗?
[点拨]1、对于不同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对于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本课主要通过探究,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知道了如何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
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对于不同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对于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本节课的反思如下:1、饱和溶液存在恰好饱和状态,课堂未指明,给学生对于该部分知识的认知造成一定盲区。2、讲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时,应先明确给出浓溶液与稀溶液的定义,并引入数据作以说明,学生理解时更容易。3、简要说明溶液的分类方法,为下一节学习溶质质量分数做好铺垫。
类型一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例1 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解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不一定很多;可能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类型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例2 下列方法能使20℃时,200g较稀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BC )
A.降低温度至0℃
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
C.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
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
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在同样条件下可以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由此可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都和溶质的量、溶剂的量和溶液的温度有关,且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要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加入溶质、减少溶剂或降低溶液的温度等方法.故选BC.
一、当堂反馈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纯净水;溶液未必都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时蓝色的;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就很稀。选C。
2.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增加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液的质量增加
解析:A、在一定温度下,-瓶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了 饱和状态,说明了溶质的已经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了,所以晶体质量不会减少,故A错误; B、在-定温度下, -瓶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了,也不会有晶体析出,所以晶体质量应保持不变,故B错误C、加入固体前后,溶质和溶剂的量都没有变化,所以溶液质量就不变,故C正确;D、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不变,故D错误;
3.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B )
A.汽水
B.冰水混合物
C.稀盐酸
D.75%的酒精溶液
解析:A、汽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B正确;C、稀盐酸符合溶液的特点,属于溶液,故C错误;D、75%的酒精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错误.
4.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 A )
A.碘酒
B.澄清的石灰水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解析:A、在碘酒中碘是固体,为溶质,酒精是液体,为溶剂,所以正确.B、澄清石灰水中,水是溶剂,固体氢氧化钙为溶质,所以错误.C、稀硫酸中,水为溶剂,硫酸为溶质,所以错误.D、硫酸铜溶液中,固体硫酸铜为溶质,水为溶剂,所以错误
二、课后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D )
D.不会析出来
A.浮在水面
B.沉在底部
c.浮在中间
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不会析出来,并且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故选:D
2.溶液一定是 ( D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解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因此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
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故A错误;B、溶液有的有一定的颜色,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B错误;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故C正确;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不等于两种液体体积之和,因为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故D错误;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C.溶液是无色、均一、透明的液体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析: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溶液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思路,教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教法分析,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