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教版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案
展开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条件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自行设计并动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完成一系列促进或阻止燃烧反应的实验,体会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实验方案的设计。
[师]燃烧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如果火势控制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研究燃烧的条件,并通过破坏燃烧的条件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一) 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需要有可燃物;
猜想二:需要空气或氧气;
猜想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收集证据]
1.实验用品:小木条、玻璃棒、酒精灯、滤纸碎片、燃烧匙、小煤块、蜡烛(两支)、烧杯。
2.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验证的猜想 | 原因解释[来源:学科网] |
①将小木条和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 小木条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 | 猜想一 | 玻璃棒不是可燃物 |
②点燃两支蜡烛,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 | 两支蜡烛都能燃烧,不久后用烧杯罩住的那支蜡烛熄灭 | 猜想二 | 用烧杯罩住后缺少空气(或氧气) |
③用燃烧匙取一滤纸碎片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 滤纸碎片很容易被点燃,煤过很久才被点燃 | 猜想三 | 煤的着火点高于滤纸 |
[结论与解释]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1)需要有可燃物;(2)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反思与评价]1.当我们对某一个燃烧条件进行探究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的可靠性、结论的科学性?
答:控制变量,确保探究的条件以外的变量保持一致。
2.你能想出多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这些方法分别破坏了燃烧的什么条件?
答:吹灭蜡烛——降低温度;用灯罩盖灭——隔绝氧气。
[表达与交流]你能用燃烧的条件解释“赤壁之战”中的以下问题吗?
①周瑜用带火的箭和风筝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的目的是什么?
②部分船只逃脱没有被烧的原因是什么?
③孔明借的东风起到了什么作用?
④曹军中有人向火上泼水,为什么木船上的火没有灭?
通过实验,认识控制燃烧剧烈程度的方法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
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1.燃烧对物质的要求。
2.温度的影响。
3.氧气浓度对燃烧现象的影响。
二、注意事项
1.小心不要将酒精灯碰翻。
2.盛有酒精的烧杯要远离燃着的酒精灯。
3.准备好一块湿抹布。
4.小心不要碰到刚加热完的铁圈。
5.做钢丝棉燃烧的实验时,不要趴在集气瓶上看。
本节课以实验为主,实验教学对学生各方面培养都有重大意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选择药品和装置的方法,能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结合生活中的物品和材料对实验进行改进,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生活中的废物利用,还可以提高学生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类型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
例1 “纸船烧水”的实验中,加了水的纸船比没有加水的纸船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燃烧,是因为( C )
- 水不是可燃物
- 加了水的纸船着火点更高
- 水会吸收纸上的热量,使其不易达到着火点
- 水隔绝了氧气
解析:A水不是可燃物是正确的但与题无关,A不符合题意B物质的着火点收本身影响,B不符合题意C根据水的比热大,吸收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C符合题意D根据水在船中没有隔绝氧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一、当堂反馈
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B )
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原因是隔绝氧气,不符合题意;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符合题意;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 )
-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解析:A①能燃烧,②不能燃烧,说明燃耗需要氧气,A不符合题意B白磷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B不符合题意C烧杯中的热水起到提高温度和隔绝氧气的作用,C符合题意D烧杯中注入的是80 ℃的水,①能燃烧③不能燃烧,说明这两种物质的着火点不同,D不符合题意
3.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A )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解析: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由于氧气更充足,使火着的更旺,A符合题意;B.着火时,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受热,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向上流动,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B不符合题意;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C不符合题意;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因隔绝氧气而灭火,D不符合题意。
二、课后练习
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B )
- 硝酸铵
- 氢氧化钠
- 蔗糖
- 食盐
解析:A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不能燃烧,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解放热,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且试管中白磷和氧气接触,B符合题意C蔗糖溶解时温度不变,不能使白磷达到着火点,C不符合题意D食盐溶解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白磷达到着火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C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解析:A魔棒不具有神奇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B酒精灯的着火点不能降低,B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和浓硫酸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了着火点,C符合题意D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也能燃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课时安排,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的提出,教学思路,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