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3《现代诗二首》 表格式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352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3《现代诗二首》 表格式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352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3《现代诗二首》 表格式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3《现代诗二首》 表格式 教案,共5页。
课题: 3* 现代诗二首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读准“眠、巢”等6个生字,读通句子,有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2. 边读边想象,找出诗中描绘的景物,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3.通过朗读与情景表演,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学习重点:边读边想象,找出诗中描绘的景物,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与情景表演,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花牛歌》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丛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备 注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主问题1. 扫清字词障碍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自读词语 归巢 芦苇 剪秋萝 睡眠 霸占。 3.出示停顿节奏,分小节读诗文。 第二步:展学要求 1.开火车读词语 2.点名读诗歌 ,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生易错: 巢(翘舌音) 眠(三拼音节) 景物: 鸟儿、斜阳、双翅、江上、芦苇 花牛、剪秋罗、草地、白云、小尾巴、太阳、青峰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主问题2. 指导阅读《秋晚的江上》,想象画面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 读《秋晚的江上》,说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第二步:互学要求 和同桌说说鸟儿、夕阳、芦苇是什么样的。 第三步:展学要求 点名回答问题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在初学诗歌时出示插图,让学生能够将文字与脑海中的画面连接起来。再通过关键词句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丰富他们的想象,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主问题2预设答案 预设1.斜阳的余辉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鸟巢一样。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主问题3. 学习《花牛歌》,想象画面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第二步:互学要求 1. 四人小组合作,组长主持,按照顺序,分工合作,完成导学单。 小节景物想象到的画面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我觉得这是一头 的花牛。 2.通过朗读,体现花牛的特点 第三步:展学要求 1.组长主持,按照顺序汇报 2.按照:“第一小节描绘的景物是 ,我想象到的画面是 ”, 这样的句式,回答问题。 3.四人轮流读诗,每人1小节。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想象画面,并通过朗读,读出对诗歌的感悟。 主问题3预设答案小节景物想象到的画面第一小节花牛、草地、剪秋罗花牛压扁了剪秋罗第二小节白云花牛在草地上睡觉第三小节小尾巴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上第四小节太阳、青峰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我觉得这是一头 悠闲、无拘无束 的花牛。 三、教学总结 四、板书设计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