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生物七上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53563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PT课件全套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精品课件ppt,共41页。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在严冬季节上市的茄子、黄瓜、番茄等,大部分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的。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在生产上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营养物质更多地积累在人们需求的植物器官中,使农作物获得丰收。
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调控
举例说出调控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使农作物增产。
1. 学生 2 人一组,观察图 6-13,说出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温室中的调控系统示意图
2. 尝试画出现代农民生产劳动的情景图。
为什么要在温室中调控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一般0.03%,当其体积分数增加到0.5%~0.6%,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例如,农业生产中常常通过增施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或直接施放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等方法增加农作物生活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更是植物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缺水不仅会导致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肉细胞,还会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及时运送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严重缺水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会停止。
除了二氧化碳和水之外,光照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生产中应用:夜间提供光源(延长光照时间)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最大程度地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对光、二氧化碳和水的需求,农业就有可能获得丰收。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提问:下列农产品是如何保存的?
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
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等都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对农作物来说,呼吸作用并不是越强越好。
适当减少氧气供给、降低温度或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农作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例如,我国从黑龙江、吉林到云南、贵州等省均栽培苹果树,但南北地区所产苹果的甜度不同?
因为在苹果生长的旺感时期,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远远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使得果实中有机物的含量比南方的高。
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瓜果蔬菜时,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能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例如:1、水果、蔬菜储藏在
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常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和水含量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
1. 被人们称为空中肥料的是 (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2. 从光合作用方面考虑,为了提高种植蔬菜的产量,应适量增加大棚温室的 ( )A、氧气浓度 B、二氧化碳浓度 C、肥料 D、土壤
3. 人们通过调节温室中的_______、_______、水分和_____________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___________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4. 为提高室内作物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B、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C、白天和夜晚都适当提高温度 D、白天和黑夜都适当降低温度
5. 我们对种植的作物进行松土,有利于根的生长和吸收无机盐,其原理是 ( )。A、减少根部水分,减弱呼吸作用 B、减少根部氧气,减弱呼吸作用 C、增加根部水分,增加呼吸作用 D、增加根部氧气,增强呼吸作用
6. 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在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测量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测量窖内氧气的含量C、主要是为了照明,以防跌倒 D、测量窖内的温度和湿度
7. 橘子等水果在销售前在其外面涂上一层食用蜡,这样可延长存放时间。为水果上蜡的目的是 ( )。A、减少水果光合作用 B、增加水果光合作用C、减少水果呼吸作用 D、增加水果呼吸作用
8.新疆吐鲁番的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_____作用旺盛,_______制造的多;夜间气温低,______作用微弱,_______消耗少。所以,那里的哈密瓜产量好,品质好,特别甜。
施放二氧化碳的小窍门:
一般来说,绿色植物中午12点会进入二氧化碳饥饿状态,此时施放二氧化碳,下午5点左右停止供应,会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5%~0.6%最适宜。
1.“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表现了农作物丰收时的情景。下列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有关的条件是( )。①温度 ②光照 ③水分 ④二氧化碳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云南地区栽种的苹果比陕西地区栽种的同种苹果甜度要低。其主要原因是( )。A.陕西地区昼夜温差较大B.陕西地区较为寒冷C.云南地区苹果树的呼吸作用较弱D.云南地区苹果树吸收的水分较少
3.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1) 贮藏农产品的地方越封闭越好。
储存农产品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并不是越封闭越好,还需要满足农产品本身干燥,储存的地方必须满足低温、干燥、封闭等条件,故 (1) 不正确。
(2) 低温、少氧等环境因素有利于延长农产品贮藏的时间。
在低温、干燥、少氧等环境因素下,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延长农产品贮藏的时间,故 (2) 正确。
4.日常生活中一般采取哪些简单的方法延长新鲜苹果的贮藏时间? 原理是什么?
可以采取降低环境温度和减少周围氧气含量的方法延长新鲜苹果的贮藏时间。其原理是降低温度和减少氧气含量,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金银花有药用价值。培育金银花的方法是:秋天果实采收后,洗净果皮,晒干后贮藏;第二年 4 月上旬,将种子放在 25℃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再与细沙混合,放在室内催芽;播种后用细眼喷壶洒水,10 天左右即可出苗。
(1) 与金银花种子贮藏关系最密切的条件是________; (2) 与金银花种子萌发有关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示范课课件ppt,共19页。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完整版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完美版ppt课件,共5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