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一册作业课件(打包56套)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共19页。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1.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7.5 m=7.5 m×100 cm=750 cmB.270 mm=270 mm÷1 000=0.27 mC.360 km=360×1 000=360 000D.45 m=45×100 cm=4 500 cm答案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2. 新情境如图,一名运动员正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图中冰墩墩的高度约为( )A.0.5 m B.1.0 m C.1.7 m D.2.5 m 答案2.C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3. 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B.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平行D.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必须与被测物体的左端对齐答案3.A 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C错误;测量物体长度时,可以从任一刻度线量起,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点刻度线的刻度值,故B、D错误.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4. [2020 益阳中考]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答案4.C 审题指导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5. 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 (填“甲”“乙”或“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铅笔的长度为 . 答案5.【答案】 乙 1 mm 3.30 cm 【解析】 由题图知,甲和丙读数时视线都没有与尺面垂直,所以都是错误的,读数正确的是乙;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铅笔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 cm刻度线对齐,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铅笔的长度为3.30 cm.知识点3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6. 图中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的示数分别为 s和 s. 答案6.【答案】 32 223.32【解析】 对于机械秒表,在小表盘上,1 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 min,指针在“0.5”和“1”之间,所以小表盘的示数为0.5 min=30 s.在大表盘上,指针在2 s处,所以大表盘的示数为2 s,即机械秒表的示数为30 s+2 s=32 s.对于电子秒表,示数为3分43秒32,即223.32 s.知识点3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7. 小刚从广州到深圳,乘坐上午9时30分的汽车从广州准时出发,到深圳时是上午11时42分,那么他所用的时间是 h= min= s. 答案 知识点4 误差8.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选项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观察刻度尺,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D.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答案8.D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是错误,不是误差.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这是误差.知识点4 误差9. 某同学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 cm,12.36 cm,12.34 cm,12.46 cm.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误差不可以被消除,所以四次测量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都存在误差B.第二个数据“12.36 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错误D.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5 cm答案 1. [2021山西中考]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A.0.5 m B.1 m C.2 m D.4 m答案1.C 答案2.B 题图乙测出纪念币的直径应为2.00 cm,故B错误.归纳总结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在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转换法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累积法: 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起来,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就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硬币的厚度等. (2)平移法:当一些物体的长度(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隐藏在物体内部时,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利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和圆锥高度. (3)化曲为直法: 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用一段不可伸长的细线与曲线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记号间的长度,也就是曲线的长度. (4)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花坛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的圈数就可得出花坛的周长.利用此方法还可测量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5)化整为零法:若被测量物体的长度远远超过了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如测一卷铁丝的长度),或不便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可先选取物体的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然后设法(如称重)测出整个物体与这一小部分的倍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求出整个物体的长度.3.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答案 归纳总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 新情境[2022郑州外国语中学期末改编]小明同学用饮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做了一个简易量雨器(如图所示) . 他测得某暴雨日一小时的降雨量为18.9 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结果不存在误差B.结果中的“9”是准确值C.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的D.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答案4.C5. 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叫 ,它的大表盘分度值是 .若要在体育课上测量400 m跑的时间,应用 (填“甲”或“乙”)表;若要测量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应用 (填“甲”或“乙”)表. 答案5.【答案】 机械秒表 0.1 s 甲 乙 6.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甲、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测得的结果是 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测得的结果是 cm. 答案6.【答案】 1 2.7 0.1 2.70【解析】 甲刻度尺的每一小格刻度所代表的长度为1 cm,即其分度值为1 c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2.7 cm;乙刻度尺的每一大格刻度所代表的长度为1 cm,每一小格刻度所代表的长度为0.1 cm,即其分度值为0.1 c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2.7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