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评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评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评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评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评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评含答案,共15页。
    第一章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四川成都高二期中]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均是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风能、水能、电能均属于一次能源
    C.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属于新能源
    D.二次能源是指可再生的能源
    2.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①O2→2O ②2F→F2 ③SO3+H2OH2SO4
    ④2Na+2H2O2NaOH+H2↑ ⑤KOH+CH3COOHH2O+CH3COOK ⑥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
    ⑦食物腐败 ⑧液氨汽化
    A.①⑥⑧ B.①③⑥⑧
    C.③④⑥⑦ D.①⑥⑦⑧
    3.下列有关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能代替玻璃搅拌器,用于搅拌反应物
    B.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溶液中分几次加入碱(酸)溶液
    C.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中,读取混合溶液不再变化的温度为终止温度
    D.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为52.3 kJ,造成这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所用酸、碱溶液浓度过大
    4.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反应热。反应热(ΔH)又因化学反应的分类给予不同的名称。如我们学过的燃烧热(ΔHc),又如由稳定单质化合生成1 mo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生成热(ΔHf),断裂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键能(ΔHb)。下面两个图中的数据分别表示水与二氧化碳各1 mol分解时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图中的各数据均以kJ为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g)的生成热:ΔHf=24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ΔHc=-570 kJ·mol-1
    C.O—H的键能:ΔHb=436 kJ·mol-1
    D.CO(g)+H2O(g)CO2(g)+H2(g) ΔH=-42 kJ·mol-1
    5.[2021浙江1月高考真题]已知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表:

    共价键
    H—H
    H—O
    键能/(kJ·mol-1)
    436.0
    462.8
    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ΔH=-482 kJ·mol-1

    则2O(g)O2(g)的ΔH为(  )
    A.428 kJ·mol-1 B.-428 kJ·mol-1
    C.497.2 kJ·mol-1 D.-497.2 kJ·mol-1
    6.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s)+H2O(g)CO(g)+H2(g) Δ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d kJ·mol-1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s)+2H2O(l)CO2(g)+2H2(g)的ΔH=(a+b)kJ·mol-1
    D.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kJ·mol-1
    7.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I2(g)+H2(g)2HI(g) 
    ΔH=-9.48 kJ·mol-1
    (2)I2(s)+H2(g)2HI(g) 
    ΔH=+26.48 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反应(1)的产物比反应(2)的产物稳定
    D.反应(2)的反应物的总能量比反应(1)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8.已知:
    H2O(g)H2O(l) ΔH1
    C6H12O6(g)C6H12O6(s) ΔH2
    C6H12O6(s)+6O2(g)6H2O(g)+6CO2(g) ΔH3
    C6H12O6(g)+6O2(g)6H2O(l)+6CO2(g) Δ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57.3 kJ·mol-1,C项错误;由①和②可知,同质量的正丁烷(C4H10)转变为1,3-丁二烯(C4H6)所需要的能量可能不相同,D项错误。
    14.答案 (1)量筒 玻璃搅拌器 (2)B
    (3)①A、B中酸与碱的元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都相同,则反应的热效应也相同 NaOH是强碱,NH3·H2O是弱碱电离吸热,所以热效应不同 ②-56.9 kJ·mol-1 -52.7 kJ·mol-1
    解析 (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搅拌器、温度计。
    (2)量取反应物时,取50 mL 0.50 mol·L-1的盐酸,还需加入等体积但浓度略大的NaOH溶液,使碱过量、酸完全中和,并且根据酸的浓度和体积计算生成水的物质的量,答案选B。
    (3)①甲认为A、B中酸与碱的元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都相同,则反应的热效应也相同;而乙认为NaOH是强碱,NH3·H2O是弱碱电离吸热,所以热效应不同。
    ②ΔH1=-4.184×100×(19.8-13.0)1×0.05 kJ·mol-1≈-56.9 kJ·mol-1,
    ΔH2=-4.184×100×(19.3-13.0)1×0.05 kJ·mol-1≈-52.7 kJ·mol-1。
    15.答案 (1)BD (2)①-481.9 kJ·mol-1 ②EP+EQ-(EM+EN) ③Na2O2(s)+2Na(s)2Na2O(s)
    ΔH=-313 kJ·mol-1
    解析 (1)B、D反应均为放热反应,A、C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BD。
    (2)①根据键能计算可得,2H2(g)+O2(g)2H2O(g) ΔH=2×436 kJ·mol-1+497.3 kJ·mol-1-462.8 kJ·mol-1×2×2=-481.9 kJ·mol-1。
    ②反应M+NP+Q中M、N、P、Q所含能量依次可表示为EM、EN、EP、EQ,该反应的ΔH=EP+EQ-(EM+EN)。
    ③由Ⅰ.2Na(s)+12O2(g)Na2O(s) ΔH=-412 kJ·mol-1
    Ⅱ.2Na(s)+O2(g)Na2O2(s) ΔH=-511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由Ⅰ×2-Ⅱ得到Na2O2(s)+2Na(s)2Na2O(s) ΔH=-313 kJ·mol-1。
    16.答案 (1)①② 4NH3+5O24NO+6H2O
    (2)D 
    (3)①吸热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g)+N2(g) ΔH=(a+b) kJ·mol-1
    解析 (1)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因此属于氮的固定的是①②;反应③是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2)只有高锰酸钾能氧化NO,其余物质不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以用作氧化NO的是D;用NaClO溶液氧化NO的化学方程式和电子转移情况为。
    (3)①过程Ⅰ是断键,因此为吸热过程。过程Ⅱ生成的化学键有碳氧极性键和氮氮非极性键。
    ②已知过程Ⅰ的焓变为a kJ·mol-1,过程Ⅱ的焓变为b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g)+N2(g) ΔH=(a+b) kJ·mol-1。
    17.答案 Ⅰ.(1)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0.0 kJ·mol-1 (2)408.0 (3)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Ⅱ.(4)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5)391 (6)3b-a4 Ⅲ.(7)-198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肼与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由题意可知,0.4 mol 液态肼与0.8 mol H2O2恰好完全反应放出256.0 kJ的热量,则1 mol液态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6.0 kJ0.4=640.0 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0.0 kJ·mol-1。
    (2)将肼与液态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过程设为①,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设为②,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②×4得到N2H4(l)+2H2O2(l)N2(g)+4H2O(l) ΔH=-816.0 kJ·mol-1,16 g液态肼物质的量为0.5 mol,所以16 g液态肼与液态H2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6 g32 g·mol-1×816.0 kJ·mol-1=408.0 kJ。
    (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用于火箭推进的反应为肼与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时释放大量热,产物氮气和水是空气成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由题图可知,合成氨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生成1 mol氨气放出46 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5)设N—H的键能为a kJ·mol-1,由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差可得ΔH=946 kJ·mol-1+3×436 kJ·mol-1-6a kJ·mol-1=-92 kJ·mol-1,解得a=391。
    (6)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3×②可得反应4NH3(g)+6NO(g)5N2(g)+6H2O(g) ΔH=(3b-a) kJ·mol-1,1 mol NH3还原NO生成N2放出热量为3b-a4 kJ,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ΔH3=3b-a4 kJ·mol-1。
    (7)由1 mol SO2(g)氧化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1可知,2 mol SO2(g)氧化为2 mol SO3(g)的ΔH=-99 kJ·mol-1×2=-198 kJ·mol-1。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