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说明溶液呈中性的可靠依据是,相同条件下0,下列关于pH试纸的使用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分层作业15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物质或措施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加热 B.醋酸
C.乙醇 D.氯化钠
2.能说明溶液呈中性的可靠依据是( )
A.pH=7
B.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C.pH试纸不变色
D.c(H+)=c(OH-)
3.相同条件下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1 mol·L-1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 )
A.前者大 B.前者小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4.关于溶液的酸性及酸性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溶液中有H+,溶液就显酸性
B.H+浓度大于OH-浓度,溶液一定显酸性
C.H+浓度增大,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
D.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比弱酸溶液的酸性强
5.4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3.0×10-14,则在40 ℃时,c(H+)=1.0×10-7 mol·L-1的溶液( )
A.呈酸性 B.呈中性
C.呈碱性 D.无法判断
6.下列有关水的离子积常数KW和pH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小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变大
C.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pH变大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变小
7.下列关于pH试纸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HClO溶液的pH为3
B.测定某NaOH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中央,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C.用广泛pH试纸测出某NaOH溶液的pH为12.5
D.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测量结果可能没有变化
8.t ℃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2)该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该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 。
(3)给该NaOH溶液加热,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KW的溶液一定是中性
B.c(H+)=1.0×10-6 mol·L-1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同温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任何水溶液中,都一定同时存在H+和OH-
10.室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11.下列四种溶液中,室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H+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 )
①pH=0的盐酸 ②0.1 mol·L-1的盐酸 ③0.01 mol·L-1的NaOH溶液 ④pH=11的NaOH溶液
A.1∶10∶100∶1 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3
12.为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AG=lgc(H+)c(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纯水的AG=1
B.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C.25 ℃时,0.1 mol·L-1盐酸的AG=12
D.25 ℃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13.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t ℃时,NH3+NH3NH4++NH2-,NH4+的平衡浓度为1×10-15 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
B.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
C.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降温,可使液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c(NH4+)b>c
B.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a点变到c点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d>c
D.在b点对应温度下,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c(H+)=1×10-6 mol·L-1
15.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4,B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造成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化的原因是 。
(2)T ℃时,若向水中滴加盐酸, (填“能”或“不能”)使体系处于B点状态,原因是 。
(3)T ℃时,若盐酸中c(H+)=5×10-4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C级 学科素养拔高练
16.(1)温度为T ℃时,水的KW=1×10-12,则该温度 (填“>”“c(OH-)溶液一定显酸性,B项正确;将NaOH溶液适当加热,c(H+)增大,但溶液仍显碱性,C项错误;溶液酸性强弱是看溶液中c(H+)的相对大小,若强酸的浓度远小于弱酸的浓度,也有可能弱酸溶液的酸性强,D项错误。
5.C 解析 40 ℃时,溶液中c(OH-)≈KWc(H+)=3.0×10-7 mol·L-1。溶液中c(OH-)>c(H+),故溶液呈碱性。
6.D 解析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右移,KW增大,纯水中c(H+)和c(OH-)都变大,pH变小,A、B项均错误。新制氯水在光照时发生反应2HClO2HCl+O2↑,促使平衡Cl2+H2OHCl+HClO正向移动,溶液酸性增强,则pH减小,C项错误;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溶液中c(OH-)减小,则c(H+)增大,所以pH减小,D项正确。
7.D 解析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A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小,B错误;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只能取整数,故C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中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不变,D正确。
8.答案 (1)10-13
(2)10-b mol·L-1 10-a mol·L-1
(3)变小
解析 (1)KW=c(H+)·c(OH-)=10-a×10-b=10-(a+b)=10-13。
(2)c(NaOH)=c(OH-)=10-b mol·L-1;该溶液中c(H+)=10-a mol·L-1,NaOH溶液中H+全部是水电离的,则由水电离出的c(OH-)等于溶液中的c(H+)=10-a mol·L-1。
(3)温度升高时,KW变大,所以c(H+)变大,pH变小。
9.B 解析 c(H+)=KW的溶液中c(H+)和c(OH-)一定相等,溶液呈中性,故A项正确;升高至某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中性溶液中c(H+)和c(OH-)相等,都为1×10-6 mol·L-1,故B项错误;酸或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抑制程度与溶液中c(H+)或c(OH-)的大小有关,同温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酸溶液中的c(H+)等于碱溶液中的c(OH-),对水的电离程度抑制作用相同,故C项正确;温度一定,任何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是一个定值,溶液中一定同时存在H+和OH-,故D项正确。
10.B 解析 室温下,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则溶液的pH为0或14,即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或OH-,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在A选项中Al3+与OH-不能大量共存;在C选项中AlO2-与H+不能大量共存;在D选项中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B选项。
11.A 解析 ①中c(H+)=1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与溶液中c(OH-)相等,等于1.0×10-14 mol·L-1;②中c(H+)=0.1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 mol·L-1;③中c(OH-)=1.0×10-2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与溶液中c(H+)相等,等于1.0×10-12 mol·L-1;④中c(OH-)=1.0×10-3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1 mol·L-1。则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之比为(1.0×10-14)∶(1.0×10-13)∶(1.0×10-12)∶(1.0×10-11)=1∶10∶100∶1 000。
12.C 解析 任何温度下,纯水中c(H+)=c(OH-),故AG=0,A项错误;溶液酸性越强,H+浓度越大,OH-浓度越小,AG越大,B项错误;0.1 mol·L-1盐酸中,c(H+)=0.1 mol·L-1,c(OH-)=10-13 mol·L-1,则AG=12,C项正确;
lg[c(H+)c(OH-)]=-10,c(OH-)=1010c(H+),由c(H+)·c(OH-)=10-14可得,c(H+)=10-12 mol·L-1,pH=12,D项错误。
13.B 解析 由电离方程式知,NH4+与NH2-的平衡浓度都为1×10-15 mol·L-1,根据水的离子积可得液氨的离子积K=c(NH4+)·c(NH2-)=1×10-30,A项错误;由钠与水反应可推知Na与液氨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NH3===2NaNH2+H2↑,B项正确;恒温下向平衡体系中加入NH4Cl,可使溶液中NH4+的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项错误;因为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降温使电离平衡NH3+NH3NH4++NH2-逆向移动,导致c(NH4+)和c(NH2-)都同等程度地减小,减小后c(NH4+)=c(NH2-),D项错误。
14.D 解析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根据图中数据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c>a=d,温度关系为b>c>a=d,C项错误,A项错误;若纯水仅升高温度,c(OH-)与c(H+)都增大,而a点和c点的c(OH-)相等,B项错误;b点的KW=1×10-12,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则c(H+)=1×10-6 mol·L-1,D项正确。
15.答案 (1)1×10-12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离子积常数增大
(2)不能 滴加盐酸后,平衡左移,体系中c(H+)≠c(OH-),故体系不可能处于B点状态
(3)2×10-9 mol·L-1
解析 (1)B点KW=10-6×10-6=1×10-12,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离子积常数增大。
(2)向水中加入盐酸,体系中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小,c(H+)≠c(OH-),体系不会处于B点状态。
(3)T ℃时,KW=1×10-12,若盐酸中c(H+)=5×10-4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125×10-4 mol·L-1=2×10-9 mol·L-1。
16.答案 (1)> 升温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
(2)碱性 1×10-7
(3)向右 向右
(4)③=④>①=⑤>②=⑥
(5)等于
(6)c
解析 (1)升高温度,KW增大,题给温度下KW=1×10-12>1×10-14,因此温度大于25 ℃。
(2)该温度下,c(H+)=1×10-7 mol·L-1的溶液中c(OH-)=1×10-121×10-7 mol·L-1=1×10-5 mol·L-1,因为c(OH-)>c(H+),所以溶液呈碱性;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等于溶液中的c(H+),即为1×10-7 mol·L-1。
(3)Zn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中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平衡Cl2+H2OH++Cl-+HClO向左移动,溶液中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4)25 ℃时,0.1 mol·L-1的盐酸中c(H+)与0.1 mol·L-1 NaOH溶液中c(OH-)相等,故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同理,0.1 mol·L-1 H2SO4溶液和0.1 mol·L-1 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0.1 mol·L-1 CH3COOH溶液和0.1 mol·L-1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酸溶液中c(H+)越大,或碱溶液中c(OH-)越大,水电离出的c(H+)就越小,故6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关系为③=④>①=⑤>②=⑥。
(5)25 ℃时,pH=4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410-4 mol·L-1=10-10 mol·L-1,pH=10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
(6)乙酸的Ka小于氯乙酸的Ka,所以0.1 mol·L-1乙酸溶液中的c(H+)小于0.1 mol·L-1氯乙酸溶液中的c(H+),故0.1 mol·L-1乙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更大,加水稀释,两种酸溶液中的c(H+)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优秀第一课时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25℃时,在等体积的①0,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优秀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1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原卷版-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1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解析版-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3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 ℃时在c=0,1 m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25 ℃时,把1 mL 0,将浓度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