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含解析),共9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B.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2.如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⑤3.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C.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 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毒B. 可以燃烧C. 密度比空气的小D. 能还原氧化铁5.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B. 这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这四种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C. 常温下C60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 这四种物质原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也不同6.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 ①②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8.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C.D.9.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 碳素墨水B. 打印碳粉C. 低碳生活D. 石墨碳棒10.用排空气法收集CO2,下图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A. AB. BC. CD. D11.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 )A. 3:4B. 3:8C. 2:1D. 1:2
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1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 和 CO2B.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C. 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4.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其密度只有空气的1/7。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 具有吸附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15.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A. SO2B. CO2C. N2D. CH4二、填空题(共2小题) 16.如下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放几小块木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______(填“变深”“不变”或“变浅”),漏斗中液面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为木炭具有_______作用,使瓶中气体压强______外界大气压。
17.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D处点燃的目的是 。(3)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三、实验与探究(共1小题) 18.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有 (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内画出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 。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A的意图是想将混合气体中的CO通过点燃的方法使之转化为CO2而除去,但是因为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2,CO2不支持燃烧,因此很难点燃。另外要点燃就必须引入O2,而O2的量又很难控制,一旦过量,引入的O2就会成为新的杂质;B、D除去的是CO2气体;C利用CO的还原性而将其除去。2.【答案】C【解析】图示实验现象为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的蜡烛才熄灭,这一现象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是否具有还原性。3.【答案】D【解析】导致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选项A错误;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选项B错误;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选项C错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选项D正确。4.【答案】C【解析】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大于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5.【答案】A【解析】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完全燃烧时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这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常温下C60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这四种物质原子构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也相似。6.【答案】D【解析】结合装置图可以判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可以说明反应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把尾气再在酒精灯上燃烧,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所以以上四种说法都是正确的。7.【答案】A【解析】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作电极,与滑腻感无关,A说法不正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说法正确;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C说法正确;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D说法正确。8.【答案】D【解析】A中下面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不正确;B中二氧化碳与
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B不正确;C中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不正确;D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对二氧化碳倾倒,该操作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D正确。9.【答案】C【解析】“低碳生活”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0.【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将空气排净,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所以C中空气含量最少。11.【答案】C【解析】根据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气是生成一氧化碳消耗氧气的2倍,其质量比为2:1。12.【答案】C【解析】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C的解释不正确,其他各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13.【答案】A【解析】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才生成一氧化碳,选项A说法错误;C60的相对分子质量=12×60=720,选项B说法正确;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C说法正确;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选项D说法正确。14.【答案】A【解析】由于“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A说法不正确;“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B说法正确;碳单质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C说法正确;碳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说法正确。15.【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16.【答案】变浅 上升 吸附 小于【解析】由于木炭具有吸附性,会吸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气体的颜色会变浅,同时由于气体被吸附,瓶中的压强会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17.【答案】(1)CO+CuOCu+CO2(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散失到大气中污染空气 (3)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解析】(1)B中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与二氧化碳;(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处点燃的目的是防止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散失到大气中污染空气;(3)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所以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
的。18.【答案】(1)锥形瓶 (2)②④⑤⑥⑦ 催化作用 (3)CaCO3+2HCl═CaCl2+H2O+CO2↑(4)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解析】(1)结合装置图可以确定①是锥形瓶。(2)根据提供的药品可知,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此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②④⑤⑥⑦,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及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所以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