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3届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核酸是一类含磷的高分子化合物
B. 用石墨烯材料制作衣服里料,保暖御寒效果好,石墨烯为有机功能高分子材料
C. 舰艇隐形涂料中含掺杂态聚乙炔,聚乙炔可通过乙炔经缩聚反应制得
D. “墨子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光纤量子通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晶体硅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酸是一类含有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石墨烯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聚乙炔可通过乙炔经加聚反应制得,故C错误;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A。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 吸收产生,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C.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O2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该物质能杀菌消毒,故A错误;
B.吸收产生,所以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B正确;
C.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故C错误;
D.熔点较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两性氧化物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
B. 通入足量的溶液:
C. 通入足量的溶液:
D. 水电离的的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 具有还原性,能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通入足量NH3的溶液中:Cu2+会反应生成[Cu]NH3)2]2+,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电离的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存在,当溶液呈碱性时,该平衡正向移动,主要以形式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4. 与汞共热可得到和一种汞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B. 分子中的原子是杂化
C. 的键角大于的键角 D. 分子存在和两种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A错误;
B.分子的结构式为F-N=N-F,原子是杂化,故B错误;
C.和中心原子都是N原子,都为杂化。但F的电负性大于N,所以分子中成键电子离N原子更远,三个N-F键间的斥力减小,可以靠的更近,其键角更小,故C错误;
D.分子的结构式为F-N=N-F,存在顺反异构,分别为和,故D正确;
故选D。
5.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B. 向盐酸中通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此时的数目为
C. 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当有被氧化时,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当阴极生成气体(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况下,二氯甲烷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
B.向1L 0.5mol/L盐酸溶液中通入NH3至中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 =n(Cl-) =,此时的数目为,B正确;
C.还原性:I->Fe2+,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I-优先被氧化,当有1mol Fe2+被氧化时,被氧化的I-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C错误;
D.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上Cu2+放电,产生Cu;阳极上,OH-放电生成氧气,标况下当阳极生成22.4L (1mol) 氧气时,转移4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D错误;
故选B。
6. 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蒸发结晶NaCl B. 除去中的
C. 干燥 D.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蒸发NaCl溶液需要使用蒸发皿,不能使用坩埚,坩埚用于灼烧固体药品,A错误;
B.Br2与NaOH反应为Br2+2NaOH=NaBr+NaBrO+H2O,NaBr、NaBrO都易溶于水,CCl4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CCl4中的Br2,然后进行分液进行处理,B正确;
C.NH3可以与CaCl2发生反应生成CaCl2•8NH3,因此不能用CaCl2干燥NH3,应该用碱石灰干燥,C错误;
D.H2O2分解生成的O2会从长颈漏斗中溢出,无法测量反应速率,应使用分液漏斗,D错误;
故答案为:B。
7. 卤素原子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和原子核间距变化如图所示,其中Cl2、Br2、I2均为气态分子,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子半径:Cl
8. 氮化铬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点分数坐标为。氮化铬的晶体密度为,摩尔质量为,晶胞参数为,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B. 点的分数坐标为
C. 距离原子最近的原子有8个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其价电子排布图为,A错误;
B.A点分数坐标为(0,0,0),根据坐标系,B点位于棱心上,则B点分数坐标为(,1,1),B错误;
C.以位于体心的Cr原子为例,距离原子最近的原子位于棱心,共有12个,C错误;
D.该晶胞中,位于顶点和面心的N原子个数为,位于体心和棱心的Cr原子个数为,则,解得nm,D正确;
故选D。
9. 化合物M(如图所示)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防腐蚀涂料。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种元素均在元素周期表的区
B. 工业上电解熔融化合物制备单质
C. 原子的末成对电子数是原子的2倍
D. W与X形成的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则W为第一周期主族元素,W为H,Z应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Z可形成3个单键和1个双键,因此,Z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Z为P,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X的质子数==8,则X为O,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Y可形成+3价阳离子,则Y为Al,以此解答。
【详解】A.O、P、Al均在元素周期表的区,故A正确;
B.工业上电解熔融化合物制备单质Al,故B正确;
C.P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2p3,含有3个未成对电子,Al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2p1,含有1个未成对电子,P原子的末成对电子数是Al原子的3倍,故C错误;
D.H和O形成的分子为H2O和H2O2,均属于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与结论
A
比较B元素和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向硼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若无明显变化,说明非金属性:
B
检验固体是否变质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滴加少量,再滴入KSCN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若溶液变红,说明样品已变质
C
证明蔗糖是否水解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
若无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未发生水解
D
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大量浓硫酸
若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则说明价和价硫可归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硼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硼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硼酸酸性弱于碳酸,因此说明非金属性:,A正确;
B.检验溶液中,滴加少量,具有氧化性,会将Fe2+氧化,因此若溶液变红,不能说明样品已变质,B错误;
C.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之前应先加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否则稀硫酸会与新制的发生反应,不能达成实验目的,C错误;
D.向和混合溶液中,加入大量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出现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价和价硫可归中,D错误;
故选A。
【点睛】用新制的悬浊液检验醛基应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11. 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 维生素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 维生素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D. 维生素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产物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维生素C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维生素分子中含有3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根据结构可知,其中含有1个酯基,则1mol维生素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可消耗1mol NaOH,另外维生素C是二元弱酸,1mol维生素C可以消耗2molNaOH,最多可消耗,故C正确;
D.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维生素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得到,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位置为,故D错误;
故选C。
12. 一种将电氧化法和电还原法联合处理含HCHO的酸性废水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为阳极 B. 反应前后数量不变
C. 消耗氧气,可得到 D. 外电路转移电子,能处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外电路有2mol电子通过,左边电极1molCl-失去2mol电子生成1molHCl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HClO刚好氧化1mol甲醛生成1molHCOOH,右边电极1molO2得到2mol电子生成1molH2O2,1molH2O2也正好把1mol甲醛氧化成1molHCOOH,在电解池中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氧化石墨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
【详解】A.在电极上C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故A正确;
B.在反应过程中循环利用,反应前后数量不变,故B正确;
C.消耗1mol氧气,外电路转移2mol电子,两极分别生成1molH2O2和1molHClO,又分别氧化1mol甲醛生成HCOOH,总共生成2molHCOOH,故C正确;
D.同样转移4mol电子,可以处理4mol甲醛,应该是120克,故D错误;
答案选D。
13.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还原的过程中可同时发生反应①②。
①
②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及,起始及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及总压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总压
起始
0.5
0.9
0
0
0
1.4p
平衡
m
0.3
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任意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B. 恒温恒容下,再充入和,反应①平衡右移,反应②平衡不移动
C.
D.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且正反应是分子数减小的反应,ΔS<0,根据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恒温恒容下,再充入05molCO2和0.9molH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①和②平衡均正向移动,故B错误;
C.根据表中数据列出反应的三段式有:
,,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2+0.6-2m+m+0.3-m+0.3)mol=(1.4-m)mol,恒温恒容条件下,,解得m=0.2,故C错误;
D.平衡时n(CO2)=0.2mol,n(H2)=(0.6-2m)mol=0.2mol,n(CO)=(0.3-m)mol=0.1mol,n(H2O)=0.3mol,则反应②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4. 用溶液滴定溶液过程中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初始溶液中的电离度:
B. 时,混合溶液中有
C. 时,混合溶液中有
D. 该滴定过程选甲基橙作指示剂比选酚酞作指示剂,产生的误差更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图像突变范围出现的V(NaOH)=20mL,说明c(HA)= ,从图像起点看出HA为弱酸,强碱滴定弱酸生成强碱弱酸盐变色范围为碱性,应选酚酞作指示剂。
【详解】A.从图像起点可以算出电离度的范围,由于当pH=2时,100%=10%, 当PH=3时,100%=1.0%,因此,A正确;
B.时 溶质为HA和NaA,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溶液中同时存在这两种平衡,由于溶液显酸性 ,所以以HA的电离为主,因此,B错误;
C.时,溶质NaA,根据电荷守恒,C错误;
D.强碱滴定弱酸生成强碱弱酸盐变色范围为碱性,应选酚酞作指示剂误差更小,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铋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医药等领域。一种以氧化铋渣(主要成分是、、、和等)为原料,制取高纯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该工艺条件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
离子
开始沉淀
1.5
3.6
4.5
沉淀完全的
3.2
4.7
6.7
②不溶于稀硫酸
(3)常温下,,
③硫代乙酰胺()在酸性溶液中会水解为乙酰胺()和回答下列问题:
(1)与同族,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形。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沉铋”时,转化为沉淀。往“滤液1”中加入铁粉,可回收其中的_________金属。
(4)“洗涤”时先用水洗,再用稀硫酸洗涤。用稀硫酸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转化”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溶液将转化为。常温下,当该过程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溶液,则此时溶液中_________;
第二步受热分解为。
(6)“酸溶”工序通常会加入过量的盐酸,其作用为:①充分溶出;②_________。
(7)从“滤液3”中分离出乙酰胺以后,可返回“酸溶”或“酸浸”工序中循环使用,则“硫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1)哑铃 (2)
(3)铜或
(4)除去中的杂质
(5)0.04 (6)抑制的水解
(7)+3+
【解析】
【分析】铋矿渣(主要成分是、、、和等),加入盐酸酸浸,滤渣1为AgCl,溶液中含有Cu2+、Bi3+、 Fe3+、Al3+,加入NaOH调节pH=2.5,滤饼中含有BiOCl和Fe(OH)3,再加入NaOH生成Bi(OH)3,进而转化为Bi2O3,用盐酸溶解Bi2O3后加入硫代乙酰胺,得到Bi2S3,以此解答。
【小问1详解】
Bi与N同族,Bi原子处于基态时价层电子排布为6s26p3,占据最高能级的是6p,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小问3详解】
“沉铋”时加入NaOH溶液,Bi3+转化为BiOCl,“沉铋"所得滤液中含有Cu2+、Bi3+、Fe3+、Al3+,加入铁粉,发生反应:Fe+Cu2+=Cu+Fe2+,可回收其中的Cu。
【小问4详解】
加入NaOH溶液,调节pH=2.5,滤饼中含有BiOCl和Fe(OH)3,用稀硫酸洗涤的目的是除去中的杂质。
【小问5详解】
已知,用NaOH溶液将BiOCl转化为Bi(OH)3,离子方程式为:BiOCl+OH-+H2OBi(OH)3+Cl-,测得溶液的pH=13,c(OH-)= =0.1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4,c(Cl-)=0.04mol/L。
【小问6详解】
“酸溶”工序通常会加入过量的盐酸,其作用为:①充分溶出Bi3+;②抑制Bi3+的水解
。
【小问7详解】
从“滤液3”中分离出乙酰胺以后,可返回“酸溶”或“酸浸”工序中循环使用,说明滤液3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HCl,则和反应生成Bi2S3、HCl和,化学方程式为:+3+ 。
16. 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①
②的燃烧热为
则的燃烧热为_________。
(2)热分解可制:。
①在、反应条件下,将混合气进行热分解反应。平衡时混合气中与的分压相等,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在、反应条件下,对于分别为4∶1、1∶1、1∶4的混合气,热分解反应过程中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逆)_________(正)(填“>”、“<”或“=”)。_________(填“>”、“<”或“=”)。曲线中,在0~3s之间,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
(3)合成氨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
①传统铁触媒催化会面临两难问题:高温可增大反应速率,但的平衡产率较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Ti-H(Ⅱ)-Fe(Ⅰ)双温催化剂,通过光辐射产生温差,如体系温度为时,(Ⅰ)的温度为,而Ti-H(Ⅱ)的温度为,可解决该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ⅰ为氮氮三键的断裂过程,ⅰ、ⅱ、ⅲ在高温区发生
B.ⅳ为原子由Fe区域向Ti-H区域的传递过程
C.“热”高于体系温度,在表面断裂,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
D.“冷Ti”低于体系温度,氨气在其表面生成,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②以和为原料通过电化学方法也能实现合成氨,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同温同压下,相同时间内,若进口I的,出口I处气体体积为进口I处的倍,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__(用表示)。
【答案】(1)-382
(2) ①. ②. 208 ③. < ④. > ⑤.
(3) ①. BCD ②.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根据盖斯定律,结合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得NH3的燃烧热。
【小问2详解】
①设原混合气体中NH3、Ar各,达到平衡时,NH3有发生了反应,根据三段式得:
平衡时,解得,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则NH3、N2、H2的平衡分压分别是:、、,因此平衡常数。
②B、C点反应还在向正方向进行,在达到平衡前,。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因此。越小,NH3平衡转化率越高,因此曲线a表示为1:4时的反应,设两者起始量分别为nmol、4nmol,反应到3s时,NH3转化率为24%,根据三段式可知:
此时NH3的分压为,NH3的起始分压为,因NH3的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
【小问3详解】
①A.i为N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A错误;
B.根据图示,ⅳ为N原子由Fe区域向Ti-H区域的传递过程,B正确;
C.“热Fe”高于体系温度,可加快氮氮三键断裂,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C正确;
D.合成氨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冷Ti”低于体系温度,氨气在其表面生成,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D正确;
故选BCD。
②根据装置图可知阳极反应物是,电极反应式为:。
设进口I处进入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mol、bmol,设有反应了,根据三段式得:
则,解得:,因此的转化率为:。
17. 硼氢化钠是一种潜在储氢剂,在有机合成中也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实验室制备、提纯、分析纯度的步骤如下,请结合信息回答问题。
性质
固体,可溶于异丙胺或水,常温下与水缓慢反应,与酸剧烈反应,强碱环境下能稳定存在
固体,强还原性,与水剧烈反应产生
固体,难溶于异丙胺,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
Ⅰ.的制备
先打开,向装置中鼔入,然后升温到左右,打开搅拌器快速搅拌,将融化的快速分散到石蜡油中,然后升温到,关闭,打开通入,充分反应后制得。然后升温到,持续搅拌下通入,打开向三颈瓶中滴入硼酸三甲酯[分子式为,沸点为],充分反应后,降温后离心分离得到和的固体混合物。
(1)写出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鼓入可以防止等被氧化
B. 搅拌并将分散到石蜡油中可以加快与钠的反应速率
C. 取时的产物加入水中,观察是否有产生,从而判断中是否含有
D. 快速滴入有利于提高其转化率
Ⅱ.的提纯
(3)可采用索氏提取法提纯,其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和的固体混合物放入滤纸套筒1中,烧瓶中异丙胺(熔点:,沸点:)受热蒸发,蒸汽沿导管_________(填“2”或“3”)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再经导管_________(填“2”或“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连续萃取。当萃取完全后,在_________(填“圆底烧瓶”或“索氏提取器”)中。
(4)分离异丙胺和并回收溶剂的方法是_________。
Ⅲ.的纯度分析
步骤1:取产品(杂质不参与反应),将产品溶于溶液后配成溶液,取置于碘量瓶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反应为)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用溶液调节,使过量转化为,冷却后暗处放置数分钟。
步骤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缓冲溶液调约为5.0,加入几滴淀粉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反应为)
(5)溶液为_________,溶液为_________,缓冲溶液为__________。(填序号)【已知:,,两种混合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A.稀硫酸 B.溶液
C.和混合液 D.和混合液
(6)产品中的纯度为_________。滴入标准溶液时若长时间振荡可能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1) (2)AB
(3) ①. 2 ②. 3 ③. 圆底烧瓶
(4)蒸馏 (5) ①. B ②. A ③. D
(6) ①. 76 ②. 偏低
【解析】
【分析】装置中首先通入氮气排净空气,然后升温使得融化的快速分散到石蜡油中,再升温到,通入,充分反应后制得,然后升温到,持续搅拌下通入,滴入硼酸三甲酯充分反应后,降温后离心分离得到和的固体混合物;
【小问1详解】
由题干可知,与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问2详解】
A.空气氧气具有氧化性,鼓入可以排净空气,防止等被氧化,A正确;
B.搅拌并将分散到石蜡油中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与钠的反应速率,B正确;
C.钠也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气,不不能通过观察是否有产生,从而判断中是否含有,C错误;
D.快速滴入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会提高其转化率,D错误;
故选AB;
【小问3详解】
由装置结构可知,烧瓶中异丙胺受热蒸发,蒸汽沿导管2蒸汽导管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再经导管3虹吸管返回烧瓶,从而实现连续萃取。可溶于异丙胺、而难溶于异丙胺,故当萃取完全后,随异丙胺进入在圆底烧中。
【小问4详解】
异丙胺和沸点不同,分离异丙胺和并回收溶剂的方法是蒸馏;
【小问5详解】
在强碱环境下能稳定存在,故溶液为B氢氧化钠溶液;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故溶液为A稀硫酸;和混合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之比均为,可以认为,则,pH=5,故缓冲溶液为D;
【小问6详解】
过量转化为:,碘单质被标准溶液滴定:,则,则过量的为,则与反应的为,已知反应,故产品中的纯度为=76%;滴入标准溶液时若长时间振荡,则空气中氧气可能会参与反应,使得标准液用量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18. 二胺类有机物A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合成药物、塑料等。
I.由A合成某药物中间体H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
③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
(2)只含一种官能团,写出其与新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和_________。
(4)已知I为D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I共有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结构中含有(该结构类似于苯环)
②与足量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三组峰,峰面积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Ⅱ.由A合成PAI塑料的路线如下:
(5)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6)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邻苯二胺
(2) (3) ①. ②. 酰胺基
(4) ①. 4 ②. 或
(5)取代反应 (6)或
【解析】
【分析】I.结合E的结构简式可知A与B发生信息①中反应生成C,(2)中B只含一种官能团,可知B为OHC-CHO,则C为,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发生信息②中反应生成E,可推知D为,E与F发生信息③中反应生成G,G脱去1分子水生成H,对比E、H的结构简式,结合G的分子式,推知F为、G为;Ⅱ.结合K的分子式、PAI的结构简式可知,J中羧基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生成K,A与K发生信息③中反应生成L,L中-NH2与-COCl之间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合物M,M中-COOH与-CONH-之间脱水形成五元环得到PAI,可推知K为、L为(或)、M为(或),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A的结构简式为,其化学名称为邻苯二胺,故答案为:邻苯二胺;
【小问2详解】
B只含一种官能团,B与A发生信息①中反应,B中含有醛基,则B的结构简式为OHC-CHO,B与新制Cu(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CHO+4C
u(OH)2+2OH--OOCCOO-+2Cu2O+6H2O;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G的结构简式为,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和酰胺基,故答案为:;酰胺基;
【小问4详解】
已知I为D()的同分异构体,I满足下列条件:①结构中含有(该结构类似于苯环),②1molI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产生2molCO2气体,说明还含有2个羧基,符合条件的I有、、、共4种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三组峰,峰面积为1:2:1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4;(或);
【小问5详解】
J→K的过程中J的羧基中的羟基被氯原子替代生成K,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小问6详解】
M→PAI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本溪市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本溪市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75;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有关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