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西青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西青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西青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
1.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人类和已灭绝古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 森林古猿 B. 狒狒 C. 黑猩猩 D. 长臂猿
2. 人体内完成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卵巢和输卵管 B. 输卵管和子宫 C. 卵巢和子宫 D. 输卵管和胎盘
3. 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你认为他们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身体健康、血型为AB型的小明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在安全输血的原则下,他捐献的血液可大量输送到下列哪种血型的人体内?( )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O型血
5. 图中曲线X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和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A. 淀粉葡萄糖 B.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C. 蛋白质氨基酸 D. 淀粉麦芽糖
6. 现在提倡义务献血,是因为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A. 400 B. 1200~1500 C. 200~300 D. 800~1000
7. 下列叙述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长5~6米
B. 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D. 肠腔中有消化酶
8. 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肺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B. 肺泡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C. 肺泡壁外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9. 血液中的成分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着相应的作用,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B. 图中④为淡黄色液体,主要起运输作用
C. 细胞②可以运输二氧化碳
D. 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从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10.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眨眼反谢 B. 谈虎色变 C. 排尿反射 D. 膝跳反谢
11. 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 )
①糖类②无机盐③维生素④脂肪⑤蛋白质⑥水.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⑥
12. 关于排尿的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调节细胞内葡萄糖和血糖的平衡 B.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 排出尿素等含氮废物
13. 因感冒鼻腔堵塞或夜间有张嘴呼吸习惯的人,早上醒来会觉得嗓子非常干痒。这是因为( )
A. 空气太干燥 B. 鼻腔的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大大减弱
C. 空气中灰尘太多 D. 空气中有病菌
14.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B. “我的世界,我做主”,不与家人朋友交流
C. 同学间互帮互助,集中精力学习
D. 适当释放情绪,保持乐观心境
15. 为了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模拟“酸雨”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pH值越小酸性越大),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A
B
C
不同pH的溶液
pH=3的醋酸模拟液
pH=5的醋酸模拟液
pH=7的水
温度
25℃
25℃
25℃
种子数
100粒
100粒
100粒
种子发芽率
45%
70%
99%
A. 实验中,每个装置都用100粒种子而不能用1粒种子
B.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不同pH的醋酸模拟液
C. 本实验说明,酸度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
D. 本实验启发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16. 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温室效应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环境的唯一措施
C. 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即指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7.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 避免呕吐 B. 减缓紧张情绪
C. 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 D. 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18. 合理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膳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 吃菜要多放盐才有味道 B.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
C.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D.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19. 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面包
B. 食用发霉的花生
C. 有“虫眼”的蔬菜一定没有农药,可放心食用
D. 水果食用前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
20. 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包粽子,粽子馅料多是糯米、小枣、豆沙、鲜肉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糯米富含淀粉,淀粉消化吸收后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B. 鲜肉富含蛋白质,在胃中初步进行消化
C. 粽子中的水和无机盐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D. 从食品安全角度分析,已经霉变的粽子不能再吃
21. 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很大程度上与其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而引起的肥胖有关。为了自身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不应采取的生活方式是( )
A. 清淡饮食,减少糖类及脂肪的摄入
B.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C. 必要时需遵医嘱服用处方药或者按时注射胰岛素
D. 经常吃烧烤、牛排、火锅等,尽情享受美食
22. 某人被检测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可以推测他肾脏出问题的结构是( )
A. 肾动脉 B. 肾小管 C. 肾小球 D. 肾小囊
23. 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如果将人体所有血管相连,可以绕行赤道两周半,其中绝大多数是比头发还要细的毛细血管。图中A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示意图,图B是显微镜下的观察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 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C.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 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0分)
24. 如图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血管①是 ______ 。
(2)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______ (填血管序号)。
(3)血管③的管壁特点是 ______ 。
(4)图中a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细胞,其内富含 ______ 可携带运输氧气。
(5)请写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填血管序号)。
25. 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 ______ 。
(2)膝跳反射属于 ______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中(填图中序号)。
(3)如果图中【②】 ______ 受损,则膝跳反射 ______ (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
(4)叩击韧带时能产生感觉。人体产生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
26. 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②模拟的结构是 ______ ,③模拟的结构是 ______ 。
(2)乙图中用手向下拉橡皮膜,表示当③处于 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时,模拟胸廓的体积 ______ ,外界的气体进入 ______ ,完成 ______ 过程,甲图则表示 ______ 过程。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材料二: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 ______ 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 ______ 。
(2)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碳”的“零排放”,从而维持生物圈的 ______ 平衡。请写出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式: ______ 。
(3)实现“碳达蜂”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请至少写出两种做法) ______ 、 ______ 。
28. 如图是人体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射后在图中【⑥】 ______ 所示结构上形成物像,图中对眼球的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 (填名称)。
(2)同学们从教室走到有阳光的室外做操【③】会 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
(3)放风筝时,当我们的眼睛看着风筝逐渐飞向远方时,结构【④】 ______ 曲度会发生变化。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 ______ 进行调节。
(4)为了预防近视,我们平时应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下列能预防近视的是 ______ 。(多选)
A.不躺卧看书
B.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C.做眼保健操
D.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29.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如下表是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三种液体的组成成分。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单位克/100毫升)
主要成分
血浆
肾小囊中液体
尿液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图中[a]是 ______ ;[d]是 ______ 。
(2)当血液流经[a]时,除 ______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说明肾小球具有 ______ 作用。
(3)肾小囊中的液体是 ______ ,与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相比,尿液中 ______ 和 ______ 的含量明显增多,葡萄糖没有了,是由于 ______ 的重吸收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30. 如下表是某同学做的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编号
A
B
C
D
加入物质
少量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少量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少量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少量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温度
37℃
37℃
0℃
10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变蓝
(1)若以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探究的目的是 ______ 。
(2)请你预测加入碘液后A和B的实验结果,A ______ ,B ______ 。
(3)若以B、C、D为一组对照实验,则该组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变量是 ______ 。
(4)通过本实验证明:淀粉在唾液中 ______ 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分解了。
31. 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小青蛙
乙
切除甲状腺
1000mL自来水
等量食物
长成巨型蝌蚪,不能发育成青蛙
丙
不做处理
1000mL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一一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饮食中可能缺乏 ______ ,婴幼儿易患 ______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科普小组为什么要每小组各用10只蝌蚪,而不是1只呢?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为适应地面生活,森林古猿慢慢直立行走,把前肢解放出来,从会使用工具逐渐发展到制造工具,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进化成了古人类,所以人类和已灭绝古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A正确。
故选: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掌握人类和已灭绝古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内。
故选:B。
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关键掌握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3.【答案】C
【解析】解: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干眼症;缺乏维生素B1会得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他们得的是坏血症。所以他们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维生素C。
故选:C。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维生素的缺乏症。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干眼症;缺乏维生素B1会得神经炎、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的缺乏症是个容易被忽视的知识点。
4.【答案】C
【解析】解: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由题可知,小明的血型为AB型,因此他捐献的血液可大量输送到AB型血的人体内。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安全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解答此题要掌握安全输血的原则。
5.【答案】A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有唾液,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图中的曲线X表示淀粉的化学消化的过程,最终产物是葡萄糖。A正确。
故选:A。
(1)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有唾液,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中有胃液,在小肠内蛋白质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脂肪在小肠里在胆汁、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2)图中的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淀粉的消化曲线。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6.【答案】C
【解析】解:无偿献血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不仅能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保证输血安全,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它还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行为,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科学研究表明,平均每个成年人有4000~5000毫升血液,其中,80%左右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20%左右在体内贮存用于补充,一般每次献血抽取的血液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20以下,这不但不影响健康,还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凡男性体重大于或等于50kg,女性大于或等于45kg年龄在18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每次献血200~400毫升。
故选:C。
根据无偿献血的原则、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解答。
此题是基础题,解题关键是理解一个健康的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7.【答案】D
【解析】解:根据分析,ABC选项都是和吸收有直接关系的。D选项:“肠腔中有消化酶”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小肠有着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结构特点。
8.【答案】D
【解析】解:A、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扩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A正确。
BC、肺泡的数量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C正确。
D、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这样,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增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D错误。
故选:D。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掌握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③是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细胞③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A错误。
B、④是血浆,为淡黄色液体,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B正确。
C、①是红细胞,可以运输二氧化碳;细胞②是白细胞,能吞噬细菌,防御疾病,C错误。
D、细胞①是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从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观图可知: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掌握血液的成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C、D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B、谈虎色变是通过语言文字,有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后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B正确;
故选:B。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
11.【答案】C
【解析】解:①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②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但不提供能量。
③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但不提供能量。
④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
⑤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⑥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但不提供能量。
可见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
关键点: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12.【答案】A
【解析】解:人体排出尿液,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选项中BCD观点正确;而“调节细胞内葡萄糖和血糖的平衡”是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因此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排尿的意义:①排出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③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掌握排尿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口腔在温暖湿润空气时失去水分,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因此,小军患流行性感冒鼻腔堵塞,只好用口呼吸,早上醒来嗓子非常干痒,这是因为鼻腔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故选:B。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知道鼻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的作用
14.【答案】B
【解析】解:A.经常熬夜会占用睡眠时间,导致白天打瞌睡、精神不集中,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不利于身体健康,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A恰当。
B.根据分析可知,青春期应多沟通,争取师长的帮助,促进心理转化;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心理,B不恰当。
C.青春期应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建立团结互助的男女同学关系,互帮互助,集中精力学习,C恰当。
D.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感到浑身放松,心情愉悦,干起事来也觉得得心应手,学习效率也会提高,适当释放情绪,保持乐观心境是正确的做法,D恰当。
故选:B。
青春期是一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身体变化。①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这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②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③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2)心理变化。①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②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③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3)心理卫生。①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②争取师长的帮助,促进心理转化;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心理。③建立团结互助的男女同学关系。
解答此题要掌握青春期的相关知识。
15.【答案】B
【解析】解:A、如果只用几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0粒种子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A正确。
B、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模拟“酸雨”对菜豆种子萌发影响,其变量是:不同pH的醋酸模拟液,施加变量的AB组是实验组,没有施加变量的C组是对照组。对照组起对照作用,B错误。
C、当把种子放入pH=3.8的醋酸模拟液中时,种子的萌发率是45%,当把种子放入pH=5的醋酸模拟液中时,种子的萌发率是70%,萌发的种子放入pH=7的水,其萌发率是99%;本实验说明,酸度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C正确。
D、本实验证明酸度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因此启发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D正确。
故选:B。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同学以模拟酸雨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
16.【答案】C
【解析】解:A、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因此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加重温室效应,A错误。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还有迁地保护、法律保护等等,B错误。
C、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和土地沙漠化,因此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C正确。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熟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是解题关键。
17.【答案】C
【解析】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
18.【答案】A
【解析】A、盐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缺了盐,生理平衡就会紊乱,会有头昏等现象,甚至死亡,但是多吃食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因此饭菜多加盐,虽然菜有味道但不利于健康。故错误。
BCD、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这些都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有利于身体健康。故正确。
故选:A。
膳食要合理搭配才有利于身体健康,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最基本的营养物质。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
19.【答案】D
【解析】解:A.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看起来虽然没有变质,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再食用,所以过了保质期的面包不能食用,A不符合题意。
B.花生发霉是由于放置的时间过长、环境过于潮湿所造成的,在发霉期间,花生会产生很多的细菌以及毒素,这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发霉的花生不能食用,B不符合题意。
C.有“虫眼”的蔬菜不一定没有打农药,可能使用的药力较小,未把害虫杀死或打农药的时间不对,害虫已经危害蔬菜一段时间了,才打的农药,所以买回的蔬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以减少农药残留,C不符合题意。
D.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喷洒了较多的农药,水果上会有农药的残留,因此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以去掉上面附着的农药,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D符合题意。
故选:D。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解答此题要掌握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20.【答案】C
【解析】解:A、糖类: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淀粉消化吸收后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A正确。
B、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所以鲜肉富含蛋白质,能在胃中初步进行消化,B正确。
C、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所以粽子中的水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后就能被吸收,C错误。
D、粽子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所以发霉的粽子不能食用,D正确。
故选:C。
(1)糖类: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1.【答案】D
【解析】解:A.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同时注意食物合理搭配,食物多样性,食物清淡饮食,适当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故A正确。
B.积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按时作息,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故B正确。
C.处方药必须遵照医属服用处方药,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故C正确。
D.烧烤、牛排、火锅等需要适当控制,不利于人体健康,故D错误。
故选:D。
(1)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解答此题要掌握合理营养、安全用药的知识。
22.【答案】C
【解析】解: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就说明肾小球出现病变通透性增强,使原本无法进入原尿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经滤过作用进入了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血细胞和蛋白质无法被重吸收,就随尿液排出,形成了血尿和蛋白尿。所以某人被检测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可以推测他肾脏出问题的结构是肾小球。C正确。
故选:C。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喝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液的形成过程和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23.【答案】B
【解析】解:A.血液一般呈现红色,如果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活小鱼来观察,看不清该血液流动情况,尤其是看不清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的流动情况。因此,为了方便观察鱼尾鳍血液流动的情况,应该选取尾鳍含色素少的活小鱼,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以看出:血管①内的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是动脉;血管②内的血液由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是静脉,B符合题意。
C.②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便于观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在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具有与进行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24.【答案】静脉 ② 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红蛋白 ② ③ ①
【解析】解:(1)图中血管①管腔大,管壁较薄,是静脉。
(2)三种血管中,②动脉血流速度最快,①静脉血流速度较慢,③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
(3)③是毛细血管,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4)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5)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在这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②动脉→③毛细血管→①静脉。
故答案为:
(1)静脉
(2)②
(3)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血红蛋白
(5)②;③;①
(1)静脉管壁较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2)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大多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3)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a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此题考查了血管的功能和学生的识图能力,是一道好题。
25.【答案】反射弧 简单 ③ 传入神经 不能 大脑皮层
【解析】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故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③脊髓,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简单反射。
(3)根据箭头指向可知,②为传入神经。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因某种原因②传入神经受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人体不会作出反应,因为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4)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小腿突然弹起,这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故答案为:
(1)反射弧
(2)简单;③
(3)传入神经;不能
(4)大脑皮层。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脊髓)、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简单反射。
26.【答案】肺 膈 收缩 增大 肺 吸气 呼气
【解析】解:(1)图中的①玻璃管模拟气管,②气球模拟肺,③橡皮膜模拟膈。
(2)乙图中用手向下拉橡皮膜,模拟的是③膈肌收缩状态,此时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图甲模拟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模拟呼气过程。
故答案为:
(1)肺;膈
(2)收缩;增大;肺;吸气;呼气
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图中的①玻璃管模拟气管,②气球模拟肺,③橡皮膜模拟膈。
掌握呼气与吸气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光合 叶绿体 碳—氧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植树造林 绿色出行(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等)
【解析】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碳”的“零排放”,从而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们要做到: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等。
故答案为:(1)光合;叶绿体;
(2)碳—氧;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植树造林;绿色出行(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等)。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特点。
28.【答案】视网膜 巩膜 变小 晶状体 睫状体 ACD
【解析】解:(1)外界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⑥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巩膜是白色坚韧的,对眼球有保护作用,被称为“白眼球”。
(2)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同学们从教室走到有阳光的室外做操③瞳孔会变小,减少光线的射入。
(3)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我们视近物时,它的凸度变大,视远物时,凸度变小。放风筝时,当我们的眼睛看着风筝逐渐飞向远方时,结构④晶状体曲度会发生变化。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睫状体进行调节。
(4)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要”: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故选:ACD。
故答案为:(1)视网膜;巩膜;
(2)变小;
(3)晶状体;睫状体;
(4)ACD。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图中①睫状体、②虹膜、③瞳孔、④晶状体、⑤巩膜、⑥视网膜、⑦玻璃体。
掌握眼球的结构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预防近视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血细胞 过滤 原尿 无机盐 尿素 肾小管
【解析】解:(1)识图可知:a是肾小球、d是出球小动脉。
(2)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这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尿液与原尿(肾小囊中的液体)的成分相比,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多,而葡萄糖没有了,这是由于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的缘故。
故答案为:(1)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2)血细胞;过滤。
(3)原尿;无机盐;尿素;肾小管。
(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形成尿液,肾脏的功能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2)图示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肾小球、b是肾小囊、c是肾小管、d是出球小动脉、e是入球小动脉。
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学会识图、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0.【答案】唾液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变蓝 不变蓝 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吗 温度 唾液淀粉酶
【解析】解:(1)(2)A、B两支试管中除了唾液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A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虽然温度适宜,但清水对淀粉无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色;B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3)B、C、D三支试管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探究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吗?”。
(4)通过本实验证明:淀粉在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分解了,形成了麦芽糖。
故答案为:
(1)唾液;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变蓝;不变蓝。
(3)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吗;温度。
(4)唾液淀粉酶。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31.【答案】不能 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 碘 呆小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为了避免偶然性
【解析】解:(1)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表中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2)某山区水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说明该山区饮水、饮食中缺碘。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从而导致其后代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可通过食用加碘食盐或吃海带、紫菜等食物预防。
(3)甲与丙除甲状腺激素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变量是甲状腺激素。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4)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每小组各用10只蝌蚪,而不是1只。
故答案为:(1)不能;乙与丙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
(2)碘;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4)为了避免偶然性。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掌握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西青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