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398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398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398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3981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3981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3981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武汉部分学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3武汉部分学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武汉部分学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联合体期末联考高二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大物博,物产丰饶,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2022年棉花产量500多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90.2%。完成下面小题。1. 新疆种植棉花的制约性因素是( )A. 热量 B. 光照 C. 温差 D. 水源2.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新疆除棉花外还适宜大规模种植( )A. 甘蔗 B. 水稻 C. 葡萄 D. 柑橘3. 新疆种植棉花易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其主要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 B. 风沙天气多 C. 灌溉水源不足 D. 蒸发量大图为我国部分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4. ④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国家政策 C. 科技实力 D. 劳动力资源5. 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矿产资源特别
矿产能源缺乏 B. 城市化问题突出C. 交通拥堵 D. 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6. 与③④工业基地相比,①工业基地发展的不足是( )A. 工业基础薄弱 B. 劳动力不足 C. 创新能力不足 D. 矿产资源缺乏下图位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我国各自然区内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东北三江平原的河流有春夏两汛②西北天山北坡受来自大西洋水汽影响明显③华北地区易春旱,7、8月易受伏旱④西南喀斯特地区降水充沛,但地表水不足⑤青藏地区因高海拔、寒潮影响而高寒⑥东部季风区北部沿海夏秋季节易遭受台风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③⑤⑥8. 东部季风区农业发展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A. 寒潮 B. 沙尘暴 C. 旱涝 D. 梅雨9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A. 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影响 B. 多属内流区C. 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下图示意我国上海、广州、乌鲁木齐和拉萨四地日照时数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依次为( )A. 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拉萨 B. 广州、上海、拉萨、乌鲁木齐C. 上海、乌鲁木齐、广州、拉萨 D. 拉萨、乌鲁木齐、广州、上海11. 造成①、②两地春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原因是( )A.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 B. 植被覆盖率的大小变化C. 大气能见度的差异 D. 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12. ③地在夏季日照时数最大的主导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势高低 C. 天气状况 D. 昼夜长短青藏高原冰川总体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下面图甲示意1978年和2015年喀喇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不同坡向冰川分布面积,图乙示意1978年—2015年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 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的坡向是( )A. 东北坡
B. 东南坡 C. 西南坡 D. 南向坡14. 与北向冰川相比,喀喇昆仑山南向冰川变率更大,主要原因是( )A. 南向冰川规模小 B. 南向冰川受西南季风影响大C
南向冰川位于向阳坡
D. 南向冰川受人类活动影响大15. 造成喀喇昆仑山西北坡冰川退缩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气温 C. 光照 D. 坡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3小题,共55分)16.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陕西渭河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渭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却一直没有在渭河干流上建水电站。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
(1)简要说明渭河平原的地形特点及形成原因。(2)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3)从地形、地质、水文角度,推测图示渭河干流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成立初期主要组装生产家用空调,现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产业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现有多个研究院、所,在国内外建有多个空调生产基地和再生资源基地,覆盖从上游生产到下游回收全产业链。实现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2020年7月10日,格力电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于赣州市(南康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从事空调等生活家电的研发、生产、销售。下图示意格力在全国的空调生产基地分布。
(1)据图描述格力空调生产基地的分布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格力电器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于赣州市(南康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条件。(3)结合图文材料,简述格力从成立初期到现在成为世界500强采取的措施。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比重高。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煤转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同时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还着力打造风电、光伏、绿色氢能(由水电解而成)和储能产业链,以新能源发电带动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发展,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促进其经济发展。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
(1)结合图文信息,简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较丰富的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联考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2%, ④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武汉部分学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