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页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页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5页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6页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页
    2.2《红烛》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2 红烛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2 红烛示范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托物言志托物言情,红烛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精神:坚持 执着 奉献
    作为全诗的引子,领导全篇。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也可叫作象征。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就能明白作者的情感、志向。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抒发壮烈情怀 点燃澎湃青春
    闻一多幼年喜欢古诗词和美术,13岁开始在清华学习古代诗词,学了十年,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情让他没有囿于书斋之中,而是投身到现实生活,在时代洪流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1922 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但是在美国,他看到中国留美学生备受歧视。他痛心疾首,认为这不是针对一个人的,而是针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在美国留学的种种见闻,进一步激发了闻一多的爱国热情,让他满腔的愤慨和挚爱,迫切地要用诗歌来表达。1923 年他以这首《红烛》为序诗,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将爱国热情和古诗词的唯美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生活中,闻先生寡言少语,但内心情感充沛。他喜欢竹子。住在北平时,就在屋外种满了竹子。每当读书累了,就去阳台上转一转,看一眼青翠婆娑的竹子。一九四五年,西南联大教授陈岱孙回北平接收清华园,问闻一多有什麼事要代办?闻一多当时只说了一句:“你看看我那屋前的竹子,还在不在?”  闻先生曾是一个满怀梦想的文艺青年,当文化救亡的幻想破灭后,他毅然决然投入战斗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社会教育家李公仆在昆明被人枪杀。在他的追悼会上,怀着一介书生的热血情怀,闻先生毫无畏惧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然而,就是这次演讲,就在这一天的散会返家途中,闻先生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
    新月派的新诗主张:“三美”
    (1)抒情脉络清晰 本诗共9节。将“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主体部分扣住“火”与“泪”,分两层展开抒情。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哲理上,将红烛精神归结为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表明自己的人生宗旨。(2)抒情方式多样 每节都以“红烛啊”作为开头,将烛比作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用呼告的修辞手法,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3)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表现手法上,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反复假用感叹词强烈表达情感。诗歌形式上,注重形式美和节奏感,注重与诗中的情感相适配,注重押韵格律。
    火——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牺牲自我泪——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忍受被摧残的痛苦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
    作者闻一多和他笔下的红烛有何联系?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对于诗人来说,红烛是什么?
    红烛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第1节主要内容: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从“一误再误”到“不误,不误!”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反映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第二节:诗人对红烛的自我牺牲精神提出疑问,表示不解。
    第三节:否定自己的疑问,有力地表现红烛的可贵精神,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如红烛照亮沉睡的中国,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获得解放。
    第四节主要内容:借红烛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这几节的基调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烧得不稳”、“着急”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是矛盾的现象;是同情、惊疑的呼唤。
    无私无畏地牺牲是为了照亮别人、照亮世界。
    但世界太黑暗,蜡炬之火未成燎原之势,反映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心中所涌现的矛盾、痛苦、挣扎。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残风:象征黑暗反动势力
    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体现诗人心怀救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世人痛哭流涕的情感。
    红烛的泪不会白流,它能“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贡献)诗人借此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为祖国奉献的决心。
    第5~7节主要内容: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但又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造成的。体现对红烛的同情。
    怎么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是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得失荣辱的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本诗主题 诗人通过隐喻的笔法,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描写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2 红烛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2 红烛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说作者,说背景,中国新诗的发展,什么是红烛,师生讨论感知全文,小组探究,探究要点归纳,第一小节赏析,第四小节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教学课件ppt,共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2 红烛教案配套ppt课件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