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
    • 练习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第1页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第2页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第3页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第1页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第2页
    【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导学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化学键》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4.3化学键-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化学键



    1.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CO2 B.CaCl2 C.NH4Cl D.NaOH
    2.下列变化中,需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
    A.干冰气化 B.氯化氢溶于水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加热使氯化钠熔化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并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才形成离子键
    C.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
    D.静电作用只有引力
    4.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H2O B.CO2 C.MgCl2 D.Cl2
    5.下列化合物中,含离子键的是(    )
    A.H2O B.KCl C.Cl2 D.CH4
    6.离子晶体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A.离子键没有破坏 B.离子键被完全破坏 C.离子键被部分破坏 D.有新的离子键形成

    7.下列有关共价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原子跟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
    B.水分子内氧原子结合的电子数已经达到饱和,故不能再结合其他氢原子。
    C.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所有简单离子的核电荷数与其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等。
    8.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化学键是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D.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9.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Na2S C.MgCl2 D.KOH
    10.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11.原子间形成分子时,决定各原子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的是(  )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 D.共价键的稳定性
    12.下列物质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的是
    A.非金属单质 B.硫酸盐 C.离子化合物 D.稀有气体单质
    13.下列关于硫酸铵[(NH4)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间以离子键结合
    B.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C.硫酸铵中任意原子间均以离子键结合
    D.硫酸铵中不含金属元素,故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14.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弱的是
    A.H-O B.H-S C.H-Se D.H-Te

    15.下列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
    B.CO2的电子式:
    C.NaHCO3的电离:NaHCO3=Na++HCO
    D.NaCl的形成过程:
    16.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7.下列电子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8.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变化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B.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钠原子和氢原子
    C.①和②中的氯原子均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NaCl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
    19.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①H2:_______;②N2:_______;③H2O:_______;④NH3:_______;⑤CO2:_______;⑥CH4: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的形成过程:
    ①N2:_______②H2O:_______
    20.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H:O:H C. D.
    21.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电子对的是(       )
    A.H2O B.CH4
    C.SiH4 D.NH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为H:Cl
    B.Na2O2只含有离子键
    C.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24.下列关于化合物类型与所含键的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C.单质中不可能含有任何化学键 D.离子中不可能含有任何化学键
    2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    )
    A.CaCl2和NaOH B.Na2O和Na2O2 C.CO2和CS2 D.[Cu(NH3)4]SO4和NaCl
    26.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B. C. D.
    27.有下列物质:①O2、②N2、③CO2、④NH3、⑤Na2CO3、⑥KI、⑦Na2O2、⑧KOH、⑨H2O2、⑩Na2O。用序号填空:
    (1)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
    (2)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3)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
    (4)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
    (6)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
    28.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NH3 B.CaCl2 C.K2O D.Na2SO4
    29.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NaOH B.Na2O
    C.H2O D.CaCl2
    30.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MgCl2 B.NaOH C.SO2 D.NH4Cl

    31.当碘升华时,下列所述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距离 B.碘分子结构 C.分子内共价键 D.分子的化学性质
    32.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①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②NH3易液化
    ③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④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
    ⑤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减低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全部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大小相当
    B.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远大于化学键,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
    C.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内部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化学键,而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
    34.在“石蜡 →石蜡油 →石蜡气体→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35.加热熔化只需破坏范德华力的物质是
    A.干冰 B.SiO2 C.Na D.MgCl2

    36.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研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下列有关氢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B.由于氢键的存在,乙醇比甲醚更易溶于水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F>HCl>HBr>HI
    D.氢键的存在影响了蛋白质分子独特的结构
    37.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这是由氢键所致
    B.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由于冰中的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其密度大于液态水
    D.可以用氢键解释接近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38.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也与氢键有关。请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_______(填序号)。

    39.下列现象中,其原因与氢键存在无关的是(    )
    A.水的熔沸点比H2S高
    B.HCl的熔沸点比HI低
    C.NH3极易溶于水
    D.邻位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位羟基苯甲醛沸点低
    40.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氢键
    B.氢键比范德华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41.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具有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的化学式:
    ①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_______;
    ②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_______;
    ③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_______;
    ④五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_______。
    根据元素周期律,化合物①、②、③的热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
    (2)写出下列具有10个电子的离子的电子式:
    ①单核一价阴离子是_______。
    ②双核一价阴离子是_______。
    ③五核一价阳离子是_______。
    42.卤族元素的单质能与H2反应,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F2
    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
    Br2
    加热至一定温度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
    I2
    不断加热才能缓慢反应,同一条件下,生成的HI会分解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_________族。
    (2)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
    (3)依据上表,可以推测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_(填字母)。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b.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卤化氢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d. 卤化氢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I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近。BrCl和FeCl2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3.A、B、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A和B能形成B2A和B2A2两种化合物,B、D、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D、F、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5。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D的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①B2A2中含有_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_键。
    ②该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B、D、E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②六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③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溶于氨水
    ④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F>A>G
    (5)在E、F、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第三周期中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2)②③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⑨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可以判断⑤和⑥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单质的熔点⑤比⑥低        b. 化合价⑤比⑥低
    c. 单质与水反应⑤比⑥剧烈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⑤比⑥强
    (5)为验证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A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验证溴与碘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⑨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加入的⑨单质的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4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46.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47.前四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58;Y原子的M层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Z与Y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
    (1)写出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A,Z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B,A与B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写分子式。
    (3)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单质与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化合物C,一个C分子中所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
    (5)含W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的含氧酸根离子是___________,该含氧酸根离子在分析化学中有重要作用,在酸性条件下该含氧酸根离子可将氧化成,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8.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A
    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
    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
    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
    -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A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2)用电子式表示B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
    (3)在元素C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
    (4)已知硒(Se)与D同主族,且位于D下一个周期,根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a、其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3
    d、非金属性比Cl元素的强
    4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IA






    0
    1

    ⅡA
    ⅢA
    IVA
    VA
    VIA
    ⅦA

    2








    3








    (1)写出元素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元素①~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④、⑤、⑥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离子符号)。
    (4)元素①和②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是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5)元素⑦、⑧、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6)下列可以判断元素④和⑨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④比⑨低
    B.单质与氢气反应④比⑨剧烈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④比⑨强
    D.单质的密度④比⑦小
    5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元素①~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3)元素①和②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是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比该化合物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4)元素⑦、⑧、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可以判断元素④和⑨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④比⑨低
    B.单质与氢气反应④比⑨剧烈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④比⑨强
    D.单质的密度④比⑨小
    (6)元素⑧的氢化物水溶液中通入少量元素⑨的单质,发生了置换反应,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考答案:
    1.B
    【详解】A.二氧化碳分子中C、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选项A错误;
    B.氯化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选项B正确;
    C.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中N、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选项C错误;
    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D
    【分析】离子化合物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中的离子键被破坏,熔化及电离过程中离子键也被破坏,以此来分析。
    【详解】A.干冰气化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化学键破坏,故A错误;
    B.HCl溶于水,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有共价键的破坏,故B错误;
    C.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故C错误;
    D. 加热使氯化钠熔化,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而破坏离子键,故D正确;
    答案选D。
    3.D
    【详解】A. 离子键是相邻的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A正确;
    B. 并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才形成离子键,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铵盐中也是存在离子键,B正确;
    C. 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C正确;
    D. 静电作用不只有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还有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D不正确。
    本题选D。
    4.C
    【详解】A.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CO2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MgCl2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C符合题意;
    D.Cl2是单质,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B
    【详解】A.H2O含有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KCl含有离子键,故B符合题意;
    C.Cl2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CH4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C
    【详解】离子晶体时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离子晶体受热熔化的过程中离子键被部分破坏,故选C。
    7.A
    【分析】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取决于该原子最外层的不成对电子数;
    B.共价键的饱和性是指每个原子的成键总数或以单键相连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
    C. NH4Cl等铵盐是离子化合物;
    D.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的。
    【详解】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取决于该原子最外层的不成对电子数,一般最外层有几个不成对电子就能形成几个共价键,故A不正确;
    B、一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一旦与另一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成键后,就不能再与第三个电子配对成键,因此,一个原子有几个不成对电子,就会与几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故一个氧原子只能与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H2O,故B正确;
    C、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等铵盐;故C正确;
    D、不管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必定存在差别,此差值就是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8.C
    【详解】A.一般非金属之间易形成共价化合物,但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A错误;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
    C.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C正确;
    D.一般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但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A.HCl中氯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
    B.Na2S中钠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MgCl2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氧和氢之间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碘升华时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未被破坏,故A错误;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发生物理变化,化学键未被破坏,故B错误;
    C.酒精是非电解质,溶于水不发生电离,共价键没有被破坏,故C错误;
    D.HCl为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发生电离,即HCl=H++Cl-,共价键被破坏,故D正确;
    答案为D。
    11.B
    【详解】原子间形成分子时,形成了共价键,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方向性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饱和性则决定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B正确;正确选项B。
    12.D
    【详解】A.非金属单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氢分子中含有氢氢非极性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盐的硫酸根中含有硫氧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单质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含有共价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A
    【详解】A.硫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间以离子键结合,故A正确;
    B.硫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间以离子键结合,故B错误;
    C.硫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间以离子键结合,铵根离子中的N和H、硫酸根离子中的S和O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故C错误;
    D.硫酸铵属于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间以离子键结合,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答案选A。
    14.D
    【详解】非金属元素之间非金属性相差越大,其吸引电子能力相差越大,则形成的共价键极性越大,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O>S>Se>Te,所以这几个共价键的极性大小顺序是H-O>H-S>H-Se>H-Te,H-Te极性最弱,
    故答案为D。
    15.B
    【详解】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质子数为17,相对分子质量为35,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故A正确;
    B.CO2的电子式: ,故B错误;
    C.NaHCO3在水中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NaHCO3=Na++HCO,故C正确;
    D.NaCl的形成过程为钠离子失电子,氯离子得电子: ,故D正确;
    故选B。
    16.A
    【详解】A.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氯离子带电荷并需用方括号括起来,钠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电子式:,故A正确;
    B.氮气中氮原子之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每个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原子还有自身一对孤电子对,电子式:,故B错误;
    C.氨气为共价化合物,每个氢原子与氮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中每个氧原子分别与碳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17.D
    【详解】A.溴化镁为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正确;
    C.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正确;
    D.氯化氢是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D。
    18.C
    【详解】A、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是放热过程,所以①和②变化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正确;
    B、根据以上两个反应可知,Cl原子更易吸引电子,正确;
    C、②中的氯原子与H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偏向Cl原子,Cl原子未得到1个电子,错误;
    D、氯化钠以离子键形成的,HCl是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所以氯化钠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正确;
    答案选C。
    19.(1) H—H NN O=C=O
    (2)

    【解析】(1)
    氢气为含有氢氢单键的双原子分子,结构式为H—H;氮气是含有氮氮三键的双原子分子,结构式为NN;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结构式为;二氧化碳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结构式为O=C=O;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结构式为,故答案为:H—H;NN;;;O=C=O;;
    (2)
    氮气是含有氮氮三键的双原子分子,则用电子式表示氮气的形成过程为;水是共价化合物,则用电子式表示水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
    20.A
    【详解】
    A.二氧化碳中碳氧之间共用两对电子,A正确;
    B.氧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B错误;
    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应为,C错误;
    D.氮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氨气的电子式为,D错误;
    故选A。
    21.C
    【详解】A.氯气中两个氯原子之间形成了一对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氯气的电子式为,故A正确;
    B.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故电子式为,故B正确;
    C.N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故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故D正确;
    故选:C。
    22.A
    【详解】A.H2O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6-2×1)=2,故A正确;
    B.CH4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4-1×4)=0,即不含孤电子对,故B错误;
    C.SiH4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4-1×4)=0,即不含孤电子对,故C错误;
    D.NH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5-1-1×4)=0,即不含孤电子对,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3.D
    【详解】A.氯原子核外最外层有7个电子,与氢原子形成HCl分子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 Na2O2的电子式为:,其中既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故B错误;
    C.质量数应标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应为12C,故C错误;
    D. KBr形成过程中,钾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钾离子,溴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溴离子,其形成过程为:,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等知识。一般常见离子的电子式为:
    ①阳离子:简单阳离子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已失去最外层电子,所以其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本身。例如:Na+ 、K+ 、Mg2+ 、Ca2+、 Ba2+ 、Al3+等;复杂的阳离子(例如NH4+、H3O+等),除应标出共用电子对、非共用电子对等外,还应加中括号,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如、;
    ②阴离子:无论是简单阴离子,还是复杂的阴离子,都应标出电子对等,还应加中括号,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例如:、、、、等。
    24.B
    【详解】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例如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A错误;
    B.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正确;
    C.单质中可能含有任何化学键,例如多原子单质中含有共价键,只有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中不含任何化学键,C错误;
    D.离子中可能含有化学键,例如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
    故选B。
    25.C
    【分析】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键为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共价键为相邻原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力,从组成上判断,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性形成离子键,非金属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CaCl2只含离子键,NaOH含离子键、共价键,均为离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Na2O只含有离子键和Na2O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CO2和CS2均只含共价键,均为共价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Cu(NH3)4]SO4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NaCl只含有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6.B
    【详解】A.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A不选;
    B.中只有F-F非极性键,B选;
    C.中只存在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C不选;
    D.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D不选;
    故选:B。
    27.(1)⑥⑩
    (2)①②
    (3)③④
    (4)⑨
    (5)⑦
    (6)⑤⑧

    【解析】(1)
    ⑥KI由钾离子和碘离子构成、⑩Na2O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只含有离子键。
    (2)
    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①O2、②N2由同种原子构成,只含有非极性键。
    (3)
    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③CO2、④NH3只含有极性键。
    (4)
    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⑨H2O2。
    (5)
    ⑦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形成离子键,氧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6)
    ⑤Na2CO3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形成离子键,C、O之间形成极性键;⑧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的H、O之间形成极性键。
    28.D
    【详解】A.NH3只含有共价键,A与题意不符;
    B.CaCl2只含有离子键,B与题意不符;
    C.K2O只含有离子键,C与题意不符;
    D.KO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29.A
    【详解】Na2O、CaCl2中只有离子键;H2O中只有共价键;NaOH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选A。
    30.C
    【详解】A、MgCl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NaOH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SO2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NH4Cl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共价键知识,题目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抓住共价的本质,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其它方法都只是辅助判断。难点:A,两个氯原子间不形成化学键。本题注意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而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含共价键。易错选项D,NH4Cl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全是共价键。
    31.A
    【分析】固体碘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升华是由固体I2变为气态I2,物质 的分子结构不变。
    【详解】A.当碘升华时,克服的是I2分子间微弱的作用力,使物质分子之间距离增大,A符合题意;
    B.当碘升华时,克服的是I2分子间微弱的作用力,而I2分子中的化学键没有断裂,因此碘分子结构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碘升华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而物质分子内的化学键不变,C不符合题意;
    D.碘升华时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由于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32.C
    【详解】①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因为氢原子和卤素原子间共价键的键能依次减小的缘故,与键能有关;
    ②NH3易液化是指氨气的物理性质,而键能是指化学性质,与键能无关;
    ③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卤素单质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与键能无关;
    ④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氢键要大于范德华力,但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与化学键的键能无关;
    ⑤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减低,是因为钠离子和卤素离子间的离子键依次减弱的缘故,与晶格能有关;
    答案选C。
    33.D
    【分析】化学键是指分子或晶体中,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是指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详解】A项、化学键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化学键键能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A错误;
    B项、化学键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化学键键能大于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故B错误;
    C项、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溶解度等,不影响化学性质无关,故C错误;
    D项、分子内部的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所以二者本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比较,注意明确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之间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
    34.D
    【详解】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了范德华力,石蜡蒸气→裂化气发生了化学变化,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故答案为D。
    35.A
    【详解】A. 干冰是分子晶体,加热熔化只需破坏范德华力,故A符合题意;
    B. SiO2是共价晶体,加热熔化只需破坏共价键,故B不符题意;
    C. Na是金属晶体,加热熔化只需破坏金属键,故C不符题意;
    D. MgCl2是离子晶体,加热熔化只需破坏离子键,故D不符题意;
    故选A。
    36.C
    【详解】A.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使水分子之间形成孔穴,造成冰的微观空间存在空隙,宏观上表现在冰的密度比水小,冰能浮在水面上,A项正确;
    B.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甲醚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乙醇比甲醚更易溶于水,B项正确;
    C.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HBr、HI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则有沸点:HF>HI>HBr>HCl,C项错误;
    D.蛋白质上的氨基和羰基之间能形成氢键,从而影响了蛋白质分子独特的结构,D项正确;
    答案选C。
    37.D
    【详解】A.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并非化学键,它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水在高温下难分解是化学性质,故A错误;
    B.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B错误;
    C.冰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隙较大,排列较松散,其密度小于液态水,故C错误;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形成缔合分子,通常测定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缔合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理论值,故D正确;
    答案选D。

    38.b
    【详解】由NH3+H2ONH3·H2O NH+OH—可知,一水合氨分子中氨分子中的氮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了氢键,则一水合氨的合理结构为,故选b。
    39.B
    【详解】A.水的熔沸点比H2S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A不选;
    B.HCl的熔沸点比HI低,由于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I,无氢键无关,故B选;
    C.NH3极易溶于水,由于氨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C不选;
    D.邻位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位羟基苯甲醛沸点低,邻位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对位羟基苯甲醛分子间形成氢键,故D不选。
    故选B。
    40.C
    【详解】A.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存在氢键,例如CH4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故A错误;
    B.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故B错误;
    C.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含有碱基的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C正确;
    D.氢键影响的是水的熔沸点,水的稳定性与共价键的键能有关,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1.(1) HF H2O NH3 CH4 NH3<H2O<HF
    (2)

    【解析】(1)
    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氟化氢,化学式为HF;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水分子,化学式为H2O;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氨分子,化学式为NH3;五核10个电子的共价分子是甲烷,化学式为CH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则氨分子、水分子、氟化氢分子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故答案为:HF;H2O;NH3;CH4;NH3<H2O<HF
    (2)
    具有10个电子的单核一价阴离子是氟离子、双核一价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五核一价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电子式分别为、、,故答案为:;;。
    42.(1)VIIA
    (2)
    (3)b d
    (4)H2+I22HI
    (5)3BrCl+6FeCl2=5FeCl3+FeBr3

    【解析】(1)
    卤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主族序数=7,所以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ⅦA;
    (2)
    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氢原子最外层电子与Cl最外层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形成过程可写为:;
    (3)
    a.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但是表中数据无法判断,故错误;
    b.根据表中的信息:单质和氢气化合越来越难,得到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卤化氢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卤化氢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故正确;
    答案选b d;
    (4)
    I2与H2反应生成碘化氢是可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I22HI;
    (5)
    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近,根据氯气和FeCl2之间反应生成FeCl3的原理,推断:BrCl和FeCl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Cl+6FeCl2=5FeCl3+FeBr3。
    43.(1) 第三周期第IVA族
    (2)
    (3) 离子 非极性共价 2Na2O2 + 2H2O = O2↑ + 4NaOH
    (4)①
    (5) HClO4 半径逐渐减小

    【分析】A、B、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A和B能形成B2A和B2A2两种化合物,A为O元素,B为Na元素;B、D、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D为Al元素;结合“D、F、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5”,则F为P元素,G为Cl元素,E为Si元素。
    【详解】(1)E为Si元素,Si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VA族;A离子为O2-,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IVA族; ;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B2A2为Na2O2:
    ① Na2O2的电子式为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非极性共价;
    ②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 + 2H2O = O2↑ + 4NaOH;
    (4)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D、E原子半径依次减小,①正确;
    ②A元素为O,O没有最高正化合价,②错误;
    ③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Al(OH)3不溶于氨水,③错误;
    ④非金属性:Cl(G)P(F),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PH3,非金属性:O(A)>P(F),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PH3,④错误;
    正确的是①,答案选①;
    (5)E、F、G依次为Si、P、Cl,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酸性最强的为HClO4。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答案为:HClO4;半径逐渐减小。
    44. HNO3>H2CO3>H2SiO3 cd 分液漏斗 2Br-+Cl2=Br2+2C1- Cl2+2OH-=H2O+Cl-+ClO- 溶液分层,下层液体为紫红色 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了检验结果 增大
    【详解】分析:(1)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3)依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书写电子式;
    (4)根据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5)①由图可以知道,A为分液漏斗,A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氧化还原反应;②NaOH溶液吸收多余氯气;③碘在四氯化碳中为紫红色;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了检验结果;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原子半径均增大,得到电子能力减弱。
    详解:(1) 第三周期中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l,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②③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NO3>H2CO3>H2SiO3。
    (3)HCl是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表示为:。
    (4)比较钠和铝的金属性强弱:a. 单质的熔点不能比较,a错误;b. 化合价高低不能比较,b错误;c. 单质与水反应Na比Al剧烈,可以比较,c正确;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比Al(OH)3强,可以比较,d正确;故选cd。
    (5)①由图可以知道,A为分液漏斗,A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氧化还原反应,该离子反应为:2Br-+Cl2=Br2+2C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分液漏斗;2Br-+Cl2=Br2+2C1-;
    ②NaOH溶液吸收氯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H2O+Cl-+ClO-;
    ③溴与KI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若通入过量氯气,剩余的氯气能够进入试管氧化碘离子,干扰了溴与碘离子的反应,所以氯水滴加少量的原因是: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了检验结果;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氯气能够氧化溴离子和碘离子,氯气必须少量,否则干扰了检验结果。
    ④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原子半径均增大,得到电子能力减弱;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增大。
    45.D
    【分析】本题明显是要从黄绿色气体入手,根据其与碱溶液的反应,判断出YZW是什么物质,然后代入即可。
    【详解】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应该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据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
    A.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径最大,选项A错误;
    B.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选项B错误;
    C.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选项C错误;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相对比较简单,根据题目表述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的元素,再代入四个选项判断即可。要注意选项D中,标准状况下氧气、臭氧、氟气的状态为气体。
    46.B
    【详解】A. 单质氧化性的越强,非金属性越强,A正确;
    B. 单质沸点的高低,是由其微粒间的作用力决定的,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B错误;
    C. 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正确;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正确。
    答案为B。
    47. 第三周期第ⅦA族 12
    【分析】前四周期元素X、Y、Z、W核电荷数依次增加,Y原子的M层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则外围电子排布为,故Y为P元素;Z与Y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则Z为Cl元素;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d轨道数目为5,外围电子排布为,故W为Mn元素,则X、Y、Z、W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58,则X核电荷数为,故X为H元素。
    【详解】(1)Z为Cl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ⅦA族。
    (2)Y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A为,Z与X形成共价化合物B为HCl,由于非金属性,故氢化物还原性较强的是;故答案为:。
    (3)为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4)单质的物质的量为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化合物,在分子中,每个分子中有12个键,含有的σ键数目为12;
    故答案为:12。
    (5)含W(Mn)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的含氧酸根离子是离子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答案为:。
    48.(1) 二 ⅤA
    (2)
    (3)HClO4
    (4)ab

    【分析】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则该气体为NH3,A为N元素;B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B元素是Na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则C元素是Cl元素;D元素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2价阴离子,D元素的-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则D元素是S元素。
    【详解】(1)A是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5,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可知N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
    (2)N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N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形成Cl-,Na+、Cl-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用电子式表示B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
    (3)元素的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在元素C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HClO4;
    (4)a.根据元素名称硒(Se)可知其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a正确;
    b.由于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而在SeO2中Se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间,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
    c.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为+6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c错误;
    d.同一主族的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S>Se,由于非金属性Cl>S,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Se比Cl元素的弱,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b。
    49.(1) 第三周期IVA族
    (2)Na
    (3)F->Na+>Al3+
    (4) 1
    (5)HClO4>H2SO4>H2SiO3
    (6)BC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F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i元素、⑧为S元素、⑨为Cl元素。
    (1)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VA族,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IVA族; ;
    (2)
    元素①~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位于周期表左下角的钠元素,故答案为:Na;
    (3)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氟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故答案为:F->Na+>Al3+;
    (4)
    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甲烷是天然气主要成分,电子式为,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二氯代物只有1种,故答案为:;1;
    (5)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则高氯酸、硫酸、硅酸的酸性依次减弱,故答案为:HClO4>H2SO4>H2SiO3;
    (6)
    A.氟气和氯气的熔点大小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则氟气的熔点低于氯气不能用于判断氟元素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时,反应越剧烈,则氟气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低于氯气能用于判断氟元素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则氟化氢的稳定性强于氯化氢能用于判断氟元素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
    D.氟气和氯气的密度大小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则氟气的密度小于氯气不能用于判断氟元素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C。
    50.(1)Na
    (2)
    (3) CH3CH3
    (4)HClO4>H2SO4>H2SiO3
    (5)BC
    (6)H2S+Cl2=2HCl+S↓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S、⑨为Cl;
    (1)
    越靠近左下角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元素①~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
    (2)
    元素③为N,质子数为7,核外电子排布为2、5,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
    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合物是CH4,C和H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对,电子式是;比CH4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是CH3CH3;
    (4)
    ⑦为Si、⑧为S、⑨为Cl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Cl>S>Si,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也增强,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SiO3;
    (5)
    A.单质的熔点为物理性质,非金属性是化学性质,熔点低与非金属性无关,故A不选;
    B.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单质与氢气反应④比⑨剧烈,可知非金属性④大于⑨,故B选;
    C.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稳定性④比⑨强,可知非金属性④大于⑨,故C选;
    D.单质的密度为物理性质,与非金属性无关,故D不选;
    故答案为:BC;
    (6)
    ⑧为S、⑨为Cl,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氯气通入硫化氢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Cl2=2HCl+S↓。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核酸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核酸导学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43核酸》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43核酸》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导学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4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4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导学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1金属材料》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解析版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1金属材料》同步学习思维导图+学练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