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5单元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5单元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含解析),共26页。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方面: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②性状方面:具有易于区分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性状。
③操作方面: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特别提醒 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分离定律的实质
(1)细胞学基础(如下图所示)
(2)分离定律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
(3)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适用范围
①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有性(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4.分离定律的应用
(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利用杂合子选育显性纯合子时,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使用。
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
(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为禁止近亲结婚和进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教材拾遗 (1)满足孟德尔实验的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P5旁栏思考)
(2)在孟德尔提出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时,生物学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P5相关信息)
(3)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P6讨论)
(4)“演绎”是理论推导,即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并非进行测交实验(P7)。
(5)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获得开紫花的纯种的方法有两种: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品种。二、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P7技能训练)
1.判断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说法的正误
(1)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 √ )
(2)两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既否定了融合遗传又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方式( × )
(3)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 )
(4)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
2.判断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说法的正误
(1)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 )
(2)“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
(3)“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且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推理演绎内容( √ )
(4)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说( × )
(5)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
(6)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运用的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 √ )
3.判断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内容及相关适用条件说法的正误
(1)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
(2)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 )
(3)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于肺炎双球菌( √ )
(4)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 × )
易错警示 (1)对分离定律理解的两个易错点
①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即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即A∶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通常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②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原因如下:
a.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若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b.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性状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2)不要认为子代只要出现不同性状即属于“性状分离”
性状分离是指“亲本性状”相同,子代出现“不同类型”的现象,如红花♀×红花♂→子代中有红花与白花(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白花),若亲本有两种类型,子代也出现两种类型,则不属于性状分离,如红花♀×白花♂→子代有红花与白花,此不属于性状分离。
考向一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辨析
1.读下图信息思考如下问题:
F1 高茎
Dd
↓⊗
F2
雄配子
雌配子
D
d
D
DD高茎
Dd高茎
d
Dd高茎
dd矮茎
(1)若F1所产生的雄配子D∶d=2∶1,雌配子D∶d=2∶1,则F2中高茎∶矮茎=8∶1。
(2)若D对d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中等茎,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中等茎∶矮茎=1∶2∶1。
(3)若F2中只得到4株豌豆,则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值一定为3∶1吗?不一定。
(4)结合上述问题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性状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包括②③④⑤⑥(填序号)。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2.(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孟德尔分离现象的假说要点: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1.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雌配子Y与雄配子Y数量相等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子叶颜色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产生F1的亲本一定是YY(♀)和yy(♂)
答案 C
解析 豌豆产生雌配子的数量远少于雄配子的数量,A项错误;③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绿色,而F1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黄色,B项错误;①②基因型均为Yy,子叶表现为黄色,③的基因型为yy,子叶表现为绿色,C项正确;产生Yy的亲本可能为YY(♀)、yy(♂)或YY(♂)、yy(♀),D项错误。
2.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甲:P 黑斑蛇×黄斑蛇
↓
F1 黑斑蛇、黄斑蛇
乙:P 黑斑蛇×黑斑蛇
↓
F1 黑斑蛇、黄斑蛇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D.乙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 D
解析 乙组P:黑斑蛇×黑斑蛇的后代出现了黄斑蛇,说明黑斑对黄斑为显性,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A、B项正确;设黑斑基因为A,则黄斑基因为a,则甲组F1和P中黑斑蛇基因型都为Aa,C项正确;乙组P中黑斑蛇基因型为Aa,F1中黑斑蛇基因型为AA或Aa,D项错误。
考向二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3.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答案 B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F1(Dd)能产生D、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4.请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思路与方法:
秀丽线虫只有雄性(性染色体只有1条X,表示为XO且产生的精子都能完成受精作用)和雌雄同体(性染色体为XX)两种类型。雄性可使雌雄同体受精,雌雄同体可自体受精,但雌雄同体之间不能杂交。秀丽线虫某性状的野生型(由基因D控制)对突变型(由基因d控制)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XdXd与XDO的两种个体,请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含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设计:将雌雄同体(XdXd)与雄性个体(XDO)混合培养,选出F1中表现为野生型的个体另行培养,观察、记录F2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预期结果:野生型(雌雄同体)∶突变型(雌雄同体)=3∶1
考向三 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
5.如图为与白化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由隐性基因控制
B.Ⅰ2的基因型是Aa,Ⅱ4的基因型为aa
C.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D.Ⅱ3与一个患者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答案 D
解析 根据系谱图中“无中生有”可以判断该遗传病由隐性基因控制,A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aa,则不患病的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B项正确;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C项正确;Ⅱ3的基因型为AA、Aa,Ⅱ3与一个患者(aa)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D项错误。
6.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3)F2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Tt 抗锈病 (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 性状分离 (3)TT或Tt Tt 从F2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不抗锈病个体,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题型1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
4.合理设计杂交实验进行判断
1.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两个家系中不同遗传病的表现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______性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______性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显 5号个体和6号个体均为患者,而其子代9号个体表现正常 (2)隐 7号个体和8号个体均表现正常,而其子代11号个体患病(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 (1)图甲中5号个体和6号个体均为患者,而其子代9号个体表现正常,则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
(2)图乙中7号个体和8号个体均表现正常,而其子代11号个体患病,则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________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写出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选用一株常态叶玉米与一株皱叶玉米杂交,得到的子代中既有常态叶植株又有皱叶植株,则能否判断出显隐性?若不能,请利用子代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常态叶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显性 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 (2)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该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叶形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 (3)不能;选择子代中常态叶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中常态叶植株∶皱叶植株=3∶1,则常态叶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常态叶植株,则常态叶植株为隐性性状
解析 (1)甲同学是利用自交方法判断显隐性,即设置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可再设置杂交实验判断,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乙同学利用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若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同时表现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性状。(3)杂交子代中既有常态叶植株又有皱叶植株,则说明亲本为显性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测交,无法判断显隐性,但是根据测交结果,子代两种性状中,一种为显性杂合子,一种为隐性纯合子,所以可选择常态叶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中常态叶植株∶皱叶植株=3∶1,则常态叶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常态叶植株,则常态叶植株为隐性性状。
题型2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
结果分析
2.自交法
待测个体子代
结果分析
3.花粉鉴定法
待测个体花粉
结果分析
4.单倍体育种法
待测个体―→花粉幼苗获得植株
结果分析
特别提醒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上述四种方法均可,其中自交法较简单。
3.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可以认为( )
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答案 D
4.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1)完善下列实验设计: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第二步:紫花植株×红花植株。
(2)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第一步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为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未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第二步后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后代全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 (1)紫花植株自交 (2)①杂合子 DD或dd ②DD dd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第一步是让紫花植株自交,根据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紫花植株是否为纯合子。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则紫花植株为杂合子;如果未出现性状分离,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或dd。第二步是将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如果后代全表现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如果全表现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d。
题型3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组合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A_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为aa),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
(2)隐性突破法(相关基因用A、a表示):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亲代基因型中必定含有一个基因a,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出进一步判断。
(3)分离比判断法: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B、b表示)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组合方式
显性∶隐性=3∶1
都是杂合子
Bb×Bb→3B_∶1bb
显性∶隐性=1∶1
测交类型
Bb×bb→1Bb∶1bb
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BB×BB或BB×Bb或BB×bb
只有隐性性状
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
bb×bb→bb
5.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现让毛腿雌鸡甲、 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数量比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毛腿雌鸡甲与光腿雄鸡丙交配,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比例为1∶1,故基因型组合为Bb×bb,甲的基因型为Bb,丙的基因型为bb;毛腿雌鸡乙与光腿雄鸡丙交配,后代全部是毛腿,故基因型组合为BB×bb,乙的基因型为BB。
6.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个)
黄果(个)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 511
508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答案 C
解析 从实验2中可以看出,红果与黄果杂交,后代只出现红果,说明黄果为隐性性状,红果为显性性状,由实验3也可得出红果为显性性状,A错误;实验1的子代红果∶黄果=1∶1,则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B错误;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则F1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C正确;因为实验3的F1中黄果为隐性性状,所以其基因型为aa,D错误。
题型4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含自交与自由交配)
1.用经典公式或分离比计算
(1)概率=×100%。
(2)根据分离比计算
如Aa∶1aa
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
AA、aa出现的概率各是,Aa出现的概率是,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显性性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2.根据配子概率计算
(1)先计算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
(2)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
(3)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的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3.自交的概率计算
(1)杂合子Dd连续自交n代(如图1),杂合子比例为()n,纯合子比例为1-()n,显性纯合子比例=隐性纯合子比例=[1-()n]×。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标曲线如图2所示: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如图3),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
4.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1)若杂合子Aa连续自由交配n代,杂合子比例为,显性纯合子比例为,隐性纯合子比例为;若杂合子Aa连续自由交配n代,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杂合子比例为。
(2)自由交配问题的两种分析方法:如某种生物基因型AA占,Aa占,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AA的比例。
①棋盘法:在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列出雌雄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分别分析每种杂交类型后代的基因型,然后综合分析所有后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
♂
AA
Aa
AA
AA
AA、Aa
Aa
AA、Aa
AA、Aa、aa
由表可知,杂交类型有AA×AA、Aa×Aa、AA×Aa、Aa×AA共4种,后代中AA的比例为×+××+2×××=。
②配子比例法:AA个体产生一种配子A;Aa个体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和a,所占比例均为,则A配子所占比例为,a配子所占比例为。
♀(配子)
♂(配子)
A
a
A
AA
Aa
a
Aa
aa
由表可知:F1基因型的比例为AA∶Aa∶aa=∶∶=4∶4∶1;F1表现型的比例为A_∶aa=∶=8∶1。
7.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中紫花的基因型有2种
B.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3∶1
C.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D.F2中红花植株占
答案 B
解析 F1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2∶1,性状分离比为5∶1,由此可得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红花植株占。
8.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情况下,下列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
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
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答案 D
解析 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3=;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2/(23+1)=;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符合遗传平衡定律,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而且每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均不变,则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2××=;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由于存在选择作用,所以每一代的基因频率均会发生改变,需要逐代进行计算。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自由交配一次,子一代中AA∶Aa∶aa=1∶2∶1,去除aa个体,则子一代中有AA和Aa。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子一代再自由交配,子二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2=,Aa的基因型频率=2××=,去除aa个体,子二代中有AA和Aa。子二代中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子二代再自由交配,在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2=,Aa的基因型频率=2××=,去除aa个体,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
9.如图是白化病的系谱图,回答以下问题:
(1)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号个体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 (1)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由1、2号表现正常,6号患病可知,1、2号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7号表现正常,则基因型为AA、Aa,由3号患病,4号表现正常,且8、9号表现均正常可知,8号的基因型为Aa。则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2)7号与8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则子代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10号个体表现正常,则其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纯合子体内基因组成相同,杂合子体内基因组成不同。
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2019·海南,18)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答案 D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A正确;因豌豆雌雄同花,在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B正确;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能够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2.(2019·全国Ⅱ,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答案 B
解析 实验①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作为亲本的植株甲为杂合子;实验④中植株甲与另一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在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依据实验②、③判定植株甲是否为杂合子,故选B。
3.(2018·江苏,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答案 C
解析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会使2种类型配子比例偏离1∶1,从而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
4.(2019·全国Ⅲ,32)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答案 (1)显性性状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型之比为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解析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为显性性状。(2)欲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根据题意,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玉米子粒若干,其显隐性未知,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亲本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子代没有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在子代中选择两种性状的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也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杂交,若F1只表现一种性状,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F1自交得F2,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型之比为1∶1,说明该亲本分别为杂合子和纯合子,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5.分析下列有关性状显隐性的两个典型问题。
(1)(2019·海南,28节选)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全国Ⅰ,32节选)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有眼
雌
9∶3∶3∶1
雄
9∶3∶3∶1
无眼
雌
9∶3∶3∶1
雄
9∶3∶3∶1
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性状,顶花为显性性状;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高茎为隐性性状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解析 (1)根据甲自交后代出现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性状,顶花为显性性状;根据乙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可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高茎为隐性性状。(2)若控制无眼/有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交子代无眼∶有眼=1∶1,则说明亲本为显性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测交,根据测交结果,子代两种性状中,一种为显性杂合子,一种为隐性纯合子,所以可选择均为无眼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一、选择题
1.(2020·南充模拟)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是否正确
C.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
D.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
答案 C
解析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F1产生配子的数量,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这样可以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C项正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杂交和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D项错误。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B.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
C.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D.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一定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 D
解析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A项正确;测交是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B项正确;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若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C项正确;若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若子代数目较少,则不一定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D项错误。
3.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每次抓取前要摇晃小桶的目的是保证下次抓取小球的随机性
D.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
答案 A
解析 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错误;甲、乙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即被抓取的随机性),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摇晃小桶,使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正确;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D正确。
4.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各杂交组合及子代鼠的体色情况。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
雌
雄
灰
白
Ⅰ
①灰
②白
5
6
Ⅱ
③白
④灰
4
6
Ⅲ
⑤灰
⑥灰
11
0
Ⅳ
⑦白
⑧白
0
9
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
A.让①与⑥杂交,③与⑧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B.让⑤与⑧杂交,⑥与⑦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C.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D.让③与⑥杂交,④与⑤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
答案 C
解析 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色对白色是显性,则①④为杂合子,②③⑦⑧为隐性纯合子,⑤⑥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若白色对灰色是显性,则②③为杂合子,①④⑤⑥均为隐性纯合子,⑦⑧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通过①④杂交、②③杂交,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显隐性进行确定。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
5.(2019·南阳一模)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AA和Aa)、白色(aa)两种。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组成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连续自交2代,得F2,如不考虑自然选择的作用,则下列关于F2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A个体占 B.Aa个体占
C.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不同 D.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
答案 B
解析 根据分析,F2中显性纯合子AA占,A正确;杂合子Aa的比例为,B错误;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分别为和,C正确;F2红花植株中基因型AA∶Aa=3∶2,则杂合子占,D正确。
6.(2019·山东淄博期中)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荷斯坦牛耳尖性状遗传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
D.Ⅲ2与Ⅲ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荷斯坦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Ⅱ1和Ⅱ2都是V形耳尖,而其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以判断V形耳尖为显性性状。根据Ⅰ1和Ⅱ3可判断V形耳尖不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所以V形耳尖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A项错误;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Ⅱ1和Ⅱ2为杂合子,但无法判断Ⅲ1是否为杂合子,B项错误;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来自Ⅱ3和Ⅱ4,而Ⅱ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则来自Ⅰ1和Ⅰ2,C项正确;设相关基因为A、a,Ⅲ2的基因型为aa,Ⅲ5的基因型为Aa,所以Ⅲ2和Ⅲ5交配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D项错误。
7.(2019·河南郑州一中期中)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基因T和t控制。种植基因型为TT和Tt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所有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为( )
A.7∶6∶3 B.9∶2∶1 C.7∶2∶1 D.25∶10∶1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基因型为TT的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都是TT;基因型为Tt的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TT、Tt、tt,则所有子代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的数量占+×=,基因型为Tt的个体的数量占×=;基因型为tt的个体的数量占×=,因此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为9∶2∶1。
8.遗传学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可能有多个,但体细胞中最多只有其中的两个,这些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遵循分离定律,已知兔的毛色由Ay(黄色,纯合时胚胎致死)、A(鼠灰色)、a(褐色)决定,显性关系为Ay>A>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基因型为AyAy、AyA、Aya的成年兔均为黄毛
B.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
C.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
D.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
答案 A
解析 由于Ay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没有体细胞基因型为AyAy的个体,A错误;由于Ay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黄毛兔都是杂合子,因此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子代不可能全部为黄毛兔,B正确;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黄毛兔基因型为AyA×AyA,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鼠灰色兔=2∶1,C正确;两只黄毛兔相互交配,如果黄毛兔基因型为Aya×Aya,则子代可能为黄毛兔∶褐色兔=2∶1,D正确。
9.某植物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并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D.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答案 C
解析 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1,但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2,A正确;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正确;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成熟后代为AA∶Aa=1∶2,杂合子的概率为,当自交次数为n时,杂合子的概率为2/(2n+1),C错误;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小,D正确。
10.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母性效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DD×♂dd,F1全是右旋,F1自交,F2也全是右旋
B.♀Dd×♂Dd,F1全是右旋,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3∶1
C.♀dd×♂DD,F1全是左旋,F1自交,F2也全是左旋
D.♀dd×♂Dd,F1全是左旋,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1∶1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母本核基因型决定,并不是与母本表现型一致,因此判断子代表现型得先判断母本基因型。♀DD×♂dd,因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右旋,F1基因型为Dd,则F1自交,F2也全是右旋,A正确;♀Dd×♂Dd,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右旋,F1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因此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3∶1,B正确;♀dd×♂DD,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左旋,F1基因型为Dd,故F1自交,F2应全是右旋,C错误;♀dd×♂Dd,母本基因型是dd,则F1全为左旋,F1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1,故F1自交,F2中右旋∶左旋=1∶1,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同学们对该植物的花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1)从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色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解析 (1)从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A:30对红花亲本杂交,F1中红花∶白花=36∶1,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花色隐性性状为白色。(2)B:30对红花×白花,F1中红花∶白花=5∶1,说明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因此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由B组30对红花×白花→F1中红花∶白花=5∶1,可以判定亲本红花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2∶1。(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B两组的红花亲本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A、B两组杂交后代不会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
12.通常母鸡的羽毛宽、短、钝且直,叫母羽;雄鸡的羽毛细、长、尖且弯曲,叫雄羽。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而雄鸡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鸡的这种羽毛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H、h表示)。现用一对母羽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的母鸡都为母羽,而雄鸡中母羽∶雄羽=3∶1,请回答:
(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母羽和雄羽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在子代中,母羽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各种表现型鸡的品种,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请另行设计一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需写出配子)。
答案 (1)性状分离 母羽 (2)HH、Hh、hh 母羽∶雄羽=1∶1 (3)如图所示
解析 (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说明母羽对雄羽是显性,亲本都是杂合子,即Hh。(2)在子代中,由于所有的母鸡都为母羽,所以母羽鸡的基因型为HH、Hh、hh。由于雄羽为隐性性状,所以雄羽鸡的基因型为hh。母鸡的基因型有HH、Hh、hh,比例为1∶2∶1,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hh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基因型有Hh和hh,比例为1∶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是母羽∶雄羽=1∶1。(3)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可用母羽母鸡(Hh)与雄羽雄鸡(hh)杂交,遗传图解见答案。
13.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稀碘液,请设计两种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实验器材;相关基因用M和m表示)
方案一: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首先让纯种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②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现象。
(3)实验预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F1中含有M和m基因,且M和m这对等位基因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方案二: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②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稀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预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的等位基因M和m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 方案一:(1)测交法 (3)测交后代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型且比例为1∶1 (4)测交中的糯稻为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m)的配子,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即粳稻和糯稻,可知F1必然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M和m
方案二:(1)花粉鉴定法 (3)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4)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含基因M的配子(遇碘液呈蓝黑色)和含基因m的配子(遇碘液呈红褐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含解析),共7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单元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与程序,基因的分离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2单元 第5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含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