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课文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探究点一海水的温度,探究点二海水的盐度,探究点三海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一、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2)其他因素:海水深度、纬度位置、季节、 、 、 等。
3.海水温度的影响 对全球的热量传输与交换有明显调节作用(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2)影响海洋运输: 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 。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二、海水的盐度1.海水盐度:1 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通常用 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分布特点: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 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 。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利用海水 , 、 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从中提取镁、溴等资源。(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4)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成为 的重要补充。
三、海水的密度1.海水密度: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2.影响因素:主要有 、 和 (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 。
3.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①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 ,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②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3)特殊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有时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 ”。
图表点拨读教材图3.9“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探究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1)8月份,全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8月份,南、北半球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有什么差异?(3)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提示 南半球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比北半球密集,同纬度的水温相对较低。
提示 纬度因素、深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思考提示教材第50页思考提示:中高纬度1 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大致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降低的幅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活动提示教材第52页活动“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提示:1.西沙海域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小,厦门海域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较大,葫芦岛海域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最大。2.西沙海洋站海滨浴场全年适宜游泳;厦门海洋站海滨浴场4—11月适宜游泳;葫芦岛海洋站海滨浴场6—9月适宜游泳。3.西沙海域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厦门海域次之,葫芦岛海域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这主要是纬度差异造成的,越往低纬海域,水温越高,水温的季节变化越小,适宜游泳的时间越长。
知识拓展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时,海水温度不断升高;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时,海水温度不断降低。思考感悟世界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的海域在赤道附近吗?
提示 不在。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对海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大。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陆地温度要比海洋温度高得多,同时陆地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也比海洋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多得多,这些热量通过大气运动传递给同纬度的海域,导致世界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的海域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北纬10°附近。
图表点拨读教材图3.12“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思考以下问题。(1)8月份,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有什么规律?(2)影响赤道海域海水盐度比副热带海域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提示 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提示 海水温度(蒸发量)、大气降水、入海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
活动提示教材第54页活动“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提示:1.红海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波罗的海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2.红海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且周围几乎没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高;波罗的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蒸发弱,且周围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3.红海海域封闭,缺乏和外界低盐度水体的交换,海水盐度高;同理,波罗的海海域也很封闭,缺乏和外界较高盐度水体的交换,海水盐度低。4.红海盐度高的原因:处于副热带海区,沿岸大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沿岸沙漠广布,无淡水注入,海区相对封闭,与外界水体交换少,因而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周围陆地淡水注入多,海域封闭,故盐度低。
知识拓展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是海水温度、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主要受入海径流等因素影响。思考提示教材第55页思考提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北极航道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分为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随着全球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的打通对整个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
结合材料探究:(1)北冰洋是一块冰封的大洋,分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 纬度高,气温低,海水温度低,常年结冰。
(2)分析北极航道的海上运输活动多集中在夏季的主要原因。
提示 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海水温度升高,北极航道上的海冰较少。
一、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
二、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1.海洋平均水温最高的海域不在赤道上,而是在赤道偏北海域。2.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和传热方式不同,与陆地相比,海水温度变化慢,变化幅度较小。
下图是世界某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该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大的深度是( )A.0—50米B.50—200米C.200—400米D.1 600—1 800米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海域1月和7月的表层水温都在30 ℃左右,并且两个月份的水温随深度变化差异很小,说明该海域终年水温高,并且季节变化很小,由此可知该海域最可能位于低纬度海域,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海水温度在5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几乎没有变化,水深50—2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最大,400米以下水温随深度增加下降幅度较小。故选B。
[2023辽宁辽西联合校期中]读下图,①为某地海水垂直水温变化曲线,②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曲线,完成3~4题。
3.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 D.海水比热容4.读曲线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C.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D.在水深1 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解析 第3题,曲线②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曲线,特点是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表层海水升温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B正确;②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曲线,因此温度的变化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比热容无关,A、D错误;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对海洋表层水温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B。第4题,读图中曲线①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约25 ℃,可判断其不可能处于高纬度海区,A错误;观察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可知,大致以 1 000米深度为界,0—1 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B、C错误;由图可知,在水深1 000米以下,水温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D正确。故选D。
远处是浩瀚的大海,近处是广阔的滩涂,地面被分割成多个四四方方的区域,四周盐蒿草茂密,宛如一块块淤泥地,是盐民取之不尽的盐仓。
结合材料探究:(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海盐多数都是盐场晒制出来的,这说明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辐射促使海水蒸发,海水中盐分结晶形成海盐,说明蒸发量的大小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我国,一般盐场多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相对较少,从气候的角度看,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降水量的大小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南方地区少,对晒盐有利。
(3)下图为世界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认真观察该图,说出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提示 从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但由于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相对较低。热带盐度最低的海区并不在赤道上,而是在赤道以北,大约在10°N。2.影响海盐晒制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海岸类型、气候、地表径流等。
[2023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期末]读某海域海水等盐度线图,完成1~2题。1.图示海域是( )A.南海B.波罗的海C.阿拉伯海D.红海2.图示海域盐度高,主要原因有( )①淡水注入少 ②降水稀少 ③蒸发强烈 ④海域开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纬度、海域形状及盐度数值可知,图示海域应该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D正确。第2题,红海海域周边区域终年炎热干燥,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边河流发育少,河流汇入的淡水量很少;该海域相对封闭,与周边海水交换少,因此盐度高。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读沿36°N纬线部分海域浅层海水盐度(单位:‰)分布图,完成3~4题。3.海域A的盐度可能是( )A.36.5‰B.37.0‰C.35.3‰D.35.8‰4.该纬度海域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弱B.冬季结冰,盐分集中C.气候相对干燥,蒸发旺盛,降水少D.入海径流多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等值距为0.5,A处盐度在36‰以下,应为35.5‰—36‰,因此35.8‰符合题意。第4题,由经纬度可知,该海域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蒸发旺盛,故海水盐度较高,C正确。
经常出海航行的人都知道,轮船的“吃水”(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在不同海区不同,这与海水的密度有关。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做下潜试验时,忽然沉入2 000多米深的海底,导致129名船员全部遇难。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结合材料探究:(1)大洋表层海水密度最低的海区在哪里?主要原因是什么?(2)一艘满载的油轮自波斯湾出发,向东经马六甲海峡到目的地上海。沿途油轮“吃水”有什么变化?(3)推测“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最可能的原因。
提示 赤道偏北海区。温度高,盐度低。
提示 从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吃水”增加;从马六甲海峡到上海港东侧外海区,“吃水”减少;从外海区到上海港,“吃水”又增加。
提示 有时候随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浮力也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长尾鲨”号核潜艇可能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一、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二、海水密度的分布及变化特点
海水密度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表现在:同一艘船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水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船的吃水深度越小。
[2023福建宁德期中]黑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低于地中海,黑海在100—150米深处密度突然增大形成密度飞跃层。下图为黑海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1~3题。
1.与地中海相比,黑海表层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更丰富 B.海水温度高C.径流汇入多 D.海域更开放
2.若一艘轮船由地中海进入黑海,其吃水深度( )A.逐渐变深B.先变深后变浅C.逐渐变浅D.先变浅后变深3.黑海密度飞跃层有利于( )A.表层鱼类生长B.底层鱼类生长C.潜艇安全航行D.上下水层交换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海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周围陆地上河流众多,且河流水量丰富,因此河流流入水量大,引起表层海水盐度较低,C正确;生物丰富并不会导致盐度较低,A错误;黑海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水温不高,B错误;黑海更加封闭,D错误。故选C。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盐度大于黑海,密度更大,浮力更强,因此从地中海到黑海,浮力变小,吃水深度逐渐变深,A正确,故选A。第3题,密度飞跃层位于100—150米深处,因此对于表层和底层鱼类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A、B错误;潜艇隐蔽在密度飞跃层之下就不易被敌舰声呐发现,有利于潜艇安全航行,C正确;黑海密度飞跃层会阻碍上下水层的交换,D错误。故选C。
船舶载重线指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通常标注于船身。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上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下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主要是( )A.海水温度B.海水盐度C.海水密度D.海水运动5.图中北大西洋冬季海水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低B.温度高C.盐度高D.盐度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示范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2影响因素,海水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关键能力·课堂探究,随堂演练·强化落实,太阳辐射,海水蒸发,普遍高于,海洋生物,大气温度,淡水资源,保持低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授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