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5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课件第8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探究点一喀斯特地貌,探究点二河流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      等)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中国主要分布地区:广西、贵州、    等地。 
    3.主要喀斯特地貌及特征
    二、河流地貌1.河流从源头到河口,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2.不同河段的地貌特征
    知识拓展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剥蚀、崩塌)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幔、石帘、石笋等则是由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2.喀斯特地区的“天坑”“天坑”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凹坑,不同地区天坑的成因可能不同。①喀斯特洞穴顶部塌陷会形成又深又大的凹坑,称为“天坑”。②喀斯特地区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的洼地,称为喀斯特漏斗,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喀斯特漏斗塌陷也会形成“天坑”。
    活动提示教材第68页活动“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提示:1.(1)气候特点:位于亚热带,炎热多雨,夏季降水集中。(2)地貌特点:位于群山深处,喀斯特地貌发育,形如“巨碗”,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在基建方面的优势:喀斯特地貌区多弧形的漏斗、天坑、洼地,可利用天然地形,减少工程量。3.在排水方面的优势:底部裂隙发育,有利于地表水自然排放,雨季无雨水浸没、无地下水浸没,保障射电望远镜的安全。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排水。
    图表点拨读教材第71页案例“‘年轻’的黄河三角洲”,思考以下问题。(1)说出形成黄河三角洲的外力作用名称。(2)描述1984—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3)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推测黄河三角洲面积未来的变化趋势。
    提示 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
    提示 不断变大;1984年到1994年增速较快,1994年到2004年增速减慢。
    提示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黄河含沙量减少;黄河三角洲沉积速度逐渐减慢;未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
    材料一 《徐霞客游记》的摘录。
    材料二 下图为桂林漓江两岸地貌景观图和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景观图。
    材料三 下图为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材料四 下面为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图。
    结合材料探究:(1)结合材料一,说明游记中描述的是什么地貌。(2)结合材料二,说明两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种(地表或地下)喀斯特地貌。
    提示 桂林漓江两岸地貌景观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景观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石笋、石柱和石钟乳等)。
    (3)结合材料三,指出图中a、b、c、d、e、f六种地表喀斯特景观分别属于哪一种。它们演变的先后顺序是什么?(4)结合材料四,说明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提示 a为溶沟,b为峰林,c为残丘,d为洼地,e为峰丛,f为孤峰。它们演变的先后顺序是a、d、e、b、f、c。
    提示 主要分布区:我国西南地区,如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最基本条件: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等。
    一、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
    二、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影响
    1.气候湿热地区雨量充沛,气温高,植物分泌的有机酸多,加快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2.喀斯特地区有许多溶洞和暗河,因此在喀斯特地区修建水库时要注意渗漏问题,修筑铁路和桥梁时要注意地基的塌陷问题。
    [2023广西三新联盟联考]广西某中学的研学小组于2022年暑假游览20元人民币上的景点(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与上图景观成因最相似的是(  )
    2.图中地貌景观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地表水资源更加丰富B.旅游资源更加独特C.交通运输建设更便利D.地形变得更加平坦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片可知,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为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A景观由形态可知,为象鼻山,地处桂林,为喀斯特地貌,A对;B景观为冰川地貌,由冰川侵蚀形成;C景观为沙漠,由风力堆积形成;D景观为河口三角洲,属于典型的河流地貌。故选A。第2题,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表裂隙发育,地表水资源短缺,A错;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石芽、钙华池、溶洞等,地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独特,B对;喀斯特地貌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区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困难,C、D错。故选B。
    喀斯特地区最富有特色的地貌是地下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里最常见的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石钟乳是悬垂于洞顶的碳酸钙堆积物,呈倒锥状。下图为石钟乳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石钟乳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溶蚀C.风力堆积D.流水淀积4.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具有可溶性B.地形相对较平坦C.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D.人类活动频繁
    [2023贵州黔东南六校联考]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约28千米。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7题。
    5.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6.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类似的是(  )A.鸣沙山 B.桂林山水C.三垄沙雅丹 D.天涯海角7.与该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岩石、光照B.气候、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
    解析 第5题,读图可以看出,图中有峰丛、溶洞、地下河、竖井、天坑等,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是云贵高原。故选D。第6题,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地区,B正确;鸣沙山属于风成地貌,不属于喀斯特地貌,A错误;三垄沙雅丹属于雅丹地貌,C错误;海南天涯海角属于海岸侵蚀地貌,D错误。故选B。第7题,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D正确。故选D。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是根据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三亚宣言》等文件制定,旨在促进澜湄沿岸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河流地貌类型多样。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澜沧江—湄公河干流从上游到中下游的河谷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分析澜沧江—湄公河中下游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特征。
    提示 上游为“V”形谷,中下游为槽形谷。原因是上游主要受流水的下蚀作用;中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以侧蚀作用为主。
    提示 冲积平原。其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细,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一、河谷地貌及其形成过程
    二、图示河曲的形成及判断
    三、河流阶地及其形成
    山体相对高度大,水流速度较快,流水搬运能力较强,则沉积物的颗粒较大,反之沉积物的颗粒较小。冲积扇由扇形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
    [2023江苏徐州期中]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风化作用 ④堆积作用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 第1题,图示河流形成曲流,并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①④正确;河流曲流的形成与搬运作用无关,搬运是过程,不形成具体地貌,②错误;风化作用与该河流地貌关系不大,③错误。故选D。第2题,乙图所示P坡较缓,且有沉积物,说明为堆积岸,即凸岸,T坡较陡且无沉积物,说明为侵蚀岸,即凹岸,甲图中的①③符合;②位于直道部分,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侵蚀岸和堆积岸,材料中没有告知半球信息,故无法判断侵蚀岸和堆积岸,②错误;④的P、T两点均位于凹岸一侧,也不符合,④错误。故选C。
    读长江沿岸地貌图,完成3~4题。
    3.图中地貌从源头到入海口排序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4.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3题,读四幅景观图可知,图④景观显示的是雪山和高原,且水流少,可判断为河流源头;图①景观显示的是高山和峡谷,且河道窄,可判断为上游河段;图②景观显示的是广阔的平原,且河道弯曲,可判断为河流中下游河段;图③景观显示的是河汊纵横,且有海洋,可判断为河流下游河段的入海口。第4题,读图可知,②③河段主要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2023河北邢台期中]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图1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图2为河流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三角洲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下列关于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角洲分布在图2中的①处 ②三角洲位于图2中的③处 ③三角洲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 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地貌中,与图2中的②处地貌形成原因不相同的是(  )A.湘江橘子洲B.金沙江虎跳峡C.上海崇明岛D.尼罗河三角洲
    7.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发生了明显变化,扇顶颗粒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风速B.重力C.河水流速D.太阳辐射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新知突破•储素养,知识点一喀斯特地貌,可溶性,落水洞,CaCO3,喀斯特地貌的应用,知识点二河流地貌,宽而浅,牛轭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作业课件ppt,共19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重新沉淀,石块和卵石,冲积平原,牛轭湖,三角洲,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影响,河流地貌,流水作用的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