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实验、流程、探究)-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0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实验、流程、探究)-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实验、流程、探究)-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一.实验题(共4小题)
1.(2023•重庆)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 (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021•重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常用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
(2)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 。
(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 (填名称)。
3.(2019•重庆)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Ⅰ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 色固体。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a在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Ⅲ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2019•重庆)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为 。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若用A、E装置制取H2,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 (填序号)。
二.工艺流程题(共2小题)
5.(2023•重庆)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用硫化氢气体(H2S)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
(1)吸收室中生成的S可进一步燃烧为反应室提供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HI进入产品室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一种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
(4)硫化氢气体制备氢气时生成两种单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
6.(2019•重庆)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对铜矿冶炼铜时得到的一种黑色固体进行探究。
(1)分离出白色沉淀的操作Ⅰ的名称是 。
(2)红色固体为单质,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③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A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三.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7.(2019•重庆)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CaCO3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N2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1)通入N2的原因之一是N2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甲装置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浓硫酸的作用是 。
(4)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
①另一个物理量为 (填序号)。
A.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B.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
C.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
D.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
②若去掉丁装置,测得CaCO3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儿N2的目的是 。
0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实验、流程、探究)-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题(共4小题)
1.(2023•重庆)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 A (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作对比 。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BD (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答案】(1)A;CuSO4+2NaOH=Cu(OH)2↓+Na2SO4;
(2)步骤1:作对比;
步骤2:BD;
步骤3:CO2+Ca(OH)2=CaCO3↓+H2O。
【解答】解:(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则氢氧化钠运动得快,所以实验中在A区域会先出现沉淀,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1~5号的孔穴中分别是酸性、碱性溶液,水是中性溶液,则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作对比。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即酸性、碱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A、1号、5号都是碱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B、1号、3号分别是碱性、酸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C、3号、4号都是酸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D、4号、5号分别是酸性、碱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A;CuSO4+2NaOH=Cu(OH)2↓+Na2SO4;
(2)步骤1:作对比;
步骤2:BD;
步骤3:CO2+Ca(OH)2=CaCO3↓+H2O。
2.(2021•重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常用 外焰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
(2)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 AC (填序号)。
(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 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
(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 澄清石灰水 (填名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常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答案为:外焰;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AC,因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答案为:2H2O22H2O+O2↑;AC;
(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答案为: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澄清石灰水;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
3.(2019•重庆)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Ⅰ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集气瓶 ,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 黑 色固体。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气体a在电源的 负 (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Ⅲ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②③① (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Ⅰ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集气瓶,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故答案为:集气瓶;黑;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配平即可;气体a在电源的负极端产生;故答案为:2H2O2H2↑+O2↑;负;
(3)实验Ⅲ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冷却到室温;故答案为:②③①;
4.(2019•重庆)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 铁架台 。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3)C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为 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bc (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若用A、E装置制取H2,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 ①③② (填序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仪器M的名称是铁架台;
(2)B装置有酒精灯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适合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C装置中的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①能与空气反应;②密度与空气接近;
(5)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①③②。
故答案为:
(1)铁架台;
(2)2KClO32KCl+3O2↑;
(3)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
(4)bc;
(5)①③②。
二.工艺流程题(共2小题)
5.(2023•重庆)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用硫化氢气体(H2S)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
(1)吸收室中生成的S可进一步燃烧为反应室提供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SO2 。
(2)HI进入产品室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一种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H2SO4或I2 。
(4)硫化氢气体制备氢气时生成两种单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H2S═H2+S 。
【答案】(1)S+O2SO2;
(2)分解反应;
(3)H2SO4或I2;
(4)H2S═H2+S。
【解答】解:(1)吸收室中生成的S可进一步燃烧为反应室提供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2)HI进入产品室中,生成碘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3)在流程图中,H2SO4、I2既是流程中某个反应的反应物,也是流程中另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可循环利用。
(4)硫化氢气体制备氢气时生成两种单质,则生成的单质和氢气和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H2+S。
故答案为:
(1)S+O2SO2;
(2)分解反应;
(3)H2SO4或I2;
(4)H2S═H2+S。
6.(2019•重庆)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对铜矿冶炼铜时得到的一种黑色固体进行探究。
(1)分离出白色沉淀的操作Ⅰ的名称是 过滤 。
(2)红色固体为单质,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C2Cu+CO2↑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
(4)反应③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A中的溶质为 HCl和CuCl2 (填化学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操作Ⅰ分离出白色沉淀和溶液,所以是过滤。
(2)红色固体为单质,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黑色的氧化铜和碳在高温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C2Cu+CO2↑。
(3)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4)反应③恰好完全反应,由于蓝色溶液含有硫酸铜和剩余的硫酸,所以加入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铜和HCl,则溶液A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HCl和 CuCl2。
故答案为:
(1)过滤。
(2)2CuO+C2Cu+CO2↑。
(3)CuO+H2SO4=CuSO4+H2O。
(4)HCl和CuCl2。
三.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7.(2019•重庆)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CaCO3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N2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1)通入N2的原因之一是N2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
(2)甲装置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
(3)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 。
(4)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
①另一个物理量为 C (填序号)。
A.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B.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
C.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
D.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
②若去掉丁装置,测得CaCO3含量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儿N2的目的是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丙装置吸收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通入N2的原因之一是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填:不活泼。
(2)甲装置中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3)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
故填: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
(4)①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另一个物理量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分数。
故填:C。
②若去掉丁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被丙装置吸收,导致测得CaCO3含量偏高。
故填:偏高。
③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儿N2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丙装置吸收。
故填: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丙装置吸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5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4页。
这是一份13燃烧与灭火-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2页。
这是一份03盐的化学性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