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10元素质量比的计算、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10元素质量比的计算、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20页。
10元素质量比的计算、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22•重庆)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图像
反应过程
KMnO4受热分解
向含等质量HCl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Zn和Fe至过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23•重庆)铁和铜在自然环境中都能被腐蚀,下列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事实是( )
A.历史上铜比铁使用更早
B.铁的文物比铜的稀有
C.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2022•重庆)千金藤素(C37H38N2O6)对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下列有关千金藤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3个氧气分子
B.含有83个原子
C.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由四种元素组成
4.(2021•重庆)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D.C、H、O元素质量比为7:7:2
5.(2020•重庆)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C.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6.(2019•重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5H11AsO2由五种元素组成
B.C5H11AsO2中有一个氧分子
C.一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C5H11AsO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11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2023•重庆)天舟6号货运飞船在2023年5月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再进一步。
科研人员在空间站做了多孔铜、镁合金等材料性能实验,以及甲烷微重力燃烧实验。
(1)相同质量的镁和铜,含原子数更多的是 。铜能拉成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填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2)为了验证Mg(H)Cu的金活动性顺序,小王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将镁条和铜条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硫酸中 ②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只需要实验①就能得出结论
B.实验②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C.实验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
(3)利用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可供电。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生成一种盐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0•重庆)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如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 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 (填序号)。
A.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9.(2019•重庆)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试酒驾,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铬桶可以盛装AlCl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则金属活动性Cr Al(填“>”或”<”)。根据上述信息,不能证明Zn和Cr的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是 (填序号)。
A.Zn、Cr、稀硫酸
B.Cr、ZnSO4溶液
C.Cu、ZnSO4溶液、CrSO4溶液
(3)Cr2(SO4)3为有毒的重金属盐,可用KOH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2022•重庆)钛合金、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
(1)下列矿石主要成分含相同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A.磁铁矿
B.铝土矿
C.菱铁矿
(2)钛与盐酸反应:2Ti+6HCl═2X+3H2↑,则X化学式为 。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填“有”或“没有”)单质银析出。
(3)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2020•重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
A.CuSO4
B.NaCl
C.Na2CO3
D.MnO2
12.(2020•重庆)今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抗疫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
(1)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罩中的材料大部分是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2)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
实验甲中铝丝表面会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 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13.(2019•重庆)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聚酰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填“大”或”小”)。
(3)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 (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 色。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4.(2019•重庆)AgNO3可用于电影胶片制作。现取含有NaNO3的AgNO3样品100g,在一定条件下让样品充分反应,只有AgNO3发生反应,得到固体69g,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2Ag+2NO2↑+O2↑.试计算:
(1)AgNO3中N、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
(3)另取100g样品和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全部溶解于142.5g水中,得到含一种溶质的溶液,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5.(2023•重庆)小明同学准备用24.5gKClO3来制取O2,在加热时忘记加入催化剂。经查阅资料,KClO3加热时先发生反应①:2KClO3KClO4+KCl+O2↑,升高温度继续发生反应②:KClO4KCl+2O2↑。试计算:
(1)KClO3中K和O的质量比为 。
(2)当反应①中生成O2的质量为1.6g时(假设反应②尚未进行),KCl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反应②完全进行后,共生成KCl14.9g,把它制成10%的KCl溶液,需要加入多少克水?
16.(2022•重庆)化学泡沫灭火器是常用灭火器之一,其反应原理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现将34.2kg质量分数为10%的Al2(SO4)3溶液与270kgNaH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Al2(SO4)3 342;Na2SO4 142;Al(OH)3 78。
试计算:
(1)Al2(SO4)3中O元素与S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3)将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变为20%可以用不同方法。请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只写出计算过程,不答具体操作)。
17.(2021•重庆)二氧化氯(ClO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制取原理为:2NaClO3+4HCl(浓)═2ClO2↑+2NaCl+Cl2↑+2H2O。某工厂将30kg NaClO3固体加到100kg浓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13.5kg ClO2(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其它物质全部形成溶液)。
已知:NaClO3和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5和67.5。
试计算:
(1)NaClO3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参加反应的NaClO3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NaCl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10元素质量比的计算、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22•重庆)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图像
反应过程
KMnO4受热分解
向含等质量HCl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Zn和Fe至过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答】解: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是气体,逸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逐渐减小,但不会为0,故①错误。
②锌、铁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氢气,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65 2 56 2
等质量的锌和铁与盐酸反应,铁生成氢气质量大,由于锌、铁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氯化氢质量相等,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②正确。
③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pH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稀盐酸过量后,溶液的pH小于7,故③正确。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故温度升高,但反应结束,冷却降温,温度减小,最终恢复原来温度,故④正确。
故选:C。
2.(2023•重庆)铁和铜在自然环境中都能被腐蚀,下列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事实是( )
A.历史上铜比铁使用更早
B.铁的文物比铜的稀有
C.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答案】C
【解答】解:A、历史上铜比铁使用更早,说明铁比铜活泼,铁比铜难冶炼,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B、铁的文物比铜的稀有,是因为铁比铜活泼,铁更易锈蚀,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比较的金属氧化物和单质与酸的反应,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2022•重庆)千金藤素(C37H38N2O6)对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下列有关千金藤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3个氧气分子
B.含有83个原子
C.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由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答】解:A、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1个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8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4×2):(16×6)=222:19:1:48,则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千金藤素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2021•重庆)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D.C、H、O元素质量比为7:7:2
【答案】D
【解答】解:A.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C.紫花前胡醇中含有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选项说法正确;
D.紫花前胡醇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2×14):(1×14):(16×4)=84:7:32≠7:7:2,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2020•重庆)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C.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答案】B
【解答】解:A.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C.地塞米松(C22H29FO5)中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9):19:(16×5)=264:29:19:8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错误;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33:10,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2019•重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5H11AsO2由五种元素组成
B.C5H11AsO2中有一个氧分子
C.一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C5H11AsO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11
【答案】C
【解答】解:
A、C5H11AsO2由碳氢砷氧四种而非五种元素组成。A错误;
B、C5H11AsO2中有C5H11AsO2分子而没有氧分子。B错误;
C、一个C5H11AsO2分子中有5+11+1+2=19个原子构成。C正确;
D、C5H11AsO2中5:11是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而非质量比。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2023•重庆)天舟6号货运飞船在2023年5月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再进一步。
科研人员在空间站做了多孔铜、镁合金等材料性能实验,以及甲烷微重力燃烧实验。
(1)相同质量的镁和铜,含原子数更多的是 镁 。铜能拉成丝,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C (填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2)为了验证Mg(H)Cu的金活动性顺序,小王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将镁条和铜条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硫酸中 ②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 (填序号)
A.只需要实验①就能得出结论
B.实验②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C.实验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
(3)利用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可供电。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生成一种盐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NaOH+2O2=Na2CO3+3H2O 。
【答案】(1)镁;C;
(2)ABC;
(3)CH4+2NaOH+2O2=Na2CO3+3H2O。
【解答】解:(1)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大的所含原子数目少;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相同质量的镁和铜,含原子数更多的是镁;铜能拉成丝,形状发生改变,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
(2)①将镁条和铜条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硫酸中,镁与稀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以证明镁的活泼性大于铜; ②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镁能够置换出铜,能够证明镁的活泼性大于铜;
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只需要实验①就能得出结论,故正确;
B.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镁能够置换出铜,实验②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故正确;
C.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将镁条放入CuSO4溶液中,镁能够置换出铜,因此实验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故正确;
故选:ABC;
(3)甲烷、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生成一种盐(为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aOH+2O2=Na2CO3+3H2O;
故答案为:
(1)镁;C;
(2)ABC;
(3)CH4+2NaOH+2O2=Na2CO3+3H2O。
8.(2020•重庆)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如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 延展 性。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Ag2O4Ag+O2↑ 。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锌、铁、银 ,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 B (填序号)。
A.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
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
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故填:延展。
(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即银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2O4Ag+O2↑。
故填:2Ag2O4Ag+O2↑。
(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铁、银,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比锌多,是因为最终生成气体的总量多少与金属活泼性无关。
故填:锌、铁、银;B。
9.(2019•重庆)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试酒驾,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6 。
(2)铬桶可以盛装AlCl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则金属活动性Cr < Al(填“>”或”<”)。根据上述信息,不能证明Zn和Cr的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是 C (填序号)。
A.Zn、Cr、稀硫酸
B.Cr、ZnSO4溶液
C.Cu、ZnSO4溶液、CrSO4溶液
(3)Cr2(SO4)3为有毒的重金属盐,可用KOH溶液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r2(SO4)3+6KOH=2Cr(OH)3↓+3K2SO4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则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
(2)铬桶可以盛装AlCl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可知铬不能置换铝盐溶液中的铝,则金属活动性Cr<Al;
A.将两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硫酸中,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来分析,铝产生气泡较快,铬产生气泡较慢,能判断锌和铬的活动性,可以达到目的;
B.铬不能置换出金属锌,能判断锌和铬的活动性,可以达到目的;
C.铜与两种盐溶液均不反应,无法判断锌和铬的活动性,不能达到目的;
(3)Cr2(SO4)3和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和硫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2(SO4)3+6KOH=2Cr(OH)3↓+3K2SO4。
故填:(1)+6;
(2)<;C
(3)Cr2(SO4)3+6KOH=2Cr(OH)3↓+3K2SO4,。
10.(2022•重庆)钛合金、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
(1)下列矿石主要成分含相同金属元素的是 AC (填序号)。
A.磁铁矿
B.铝土矿
C.菱铁矿
(2)钛与盐酸反应:2Ti+6HCl═2X+3H2↑,则X化学式为 TiCl3 。若把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有 (填“有”或“没有”)单质银析出。
(3)工业制铝原理为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铝和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 。
【答案】(1)AC;
(2)TiCl3;有;
(3)2Al2O34Al+3O2↑。
【解答】解:(1)磁铁矿和菱铁矿中都含有铁元素,故答案为:AC;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Ti、6个H和6个Cl,反应后有6个H,则X的化学式为TiCl3,钛能置换出稀盐酸中的氢,则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前,因此将钛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故答案为:TiCl3;有;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氧化铝电解生成铝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故答案为:2Al2O34Al+3O2↑。
11.(2020•重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N2 。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1 。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B 。
A.CuSO4
B.NaCl
C.Na2CO3
D.MnO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填:C2H5OH+3O22CO2+3H2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12个,氢原子都是4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10个包含在5R中,则R的化学式为N2。
故填:N2。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
过氧化氢在硫酸铜、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氯化钠不能和过氧乙酸溶液、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反应,也不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因此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钠。
故填:6:1;B。
12.(2020•重庆)今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抗疫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多种材料。
(1)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罩中的材料大部分是 合成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2)修建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
实验甲中铝丝表面会出现的现象是 有红色固体析出 ,实验甲能得出的结论是 铝 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 C (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医用口罩、隔离服、防护罩中的材料大部分是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填:4Al+3O2═2Al2O3;
铝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实验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这一实验现象说明铝比铜活泼;乙实验说明铝不如镁活泼,则甲和乙就可以证明活动性:Mg>Al>Cu;丙实验可以省略;故填:有红色固体析出;铝;C。
13.(2019•重庆)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聚酰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 合成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大 (填“大”或”小”)。
(3)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 Al2O3 (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FeSO4=3Fe+Al2(SO4)3 。
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 浅绿 色。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聚酰亚胺是一种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故填:大;
(3)①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填:Al2O3;
②铝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铝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铝,故填:2Al+3FeSO4=3Fe+Al2(SO4)3;
③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故填:浅绿。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4.(2019•重庆)AgNO3可用于电影胶片制作。现取含有NaNO3的AgNO3样品100g,在一定条件下让样品充分反应,只有AgNO3发生反应,得到固体69g,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2Ag+2NO2↑+O2↑.试计算:
(1)AgNO3中N、O元素的质量比为 7:24 。
(2)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
(3)另取100g样品和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全部溶解于142.5g水中,得到含一种溶质的溶液,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AgNO3中N、O元素的质量比为:14:48=7:24;
(2)设硝酸银质量为x,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为y,生成银的质量为69g﹣(100g﹣x)=x﹣31g
2AgNO32Ag+2NO2↑+O2↑
340 216 32
x x﹣31g y
x=85g
y=8g
答: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为8g。
(3)设85g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m,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n,参与反应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AgNO3+NaCl=AgCl↓+NaNO3
170 58.5 143.5 85
85g z m n
m=71.75g
n=42.5g
= z=29.25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75%
答: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8.75%。
故答案为:
(1)7:24;
(2)8g;
(3)28.75%。
15.(2023•重庆)小明同学准备用24.5gKClO3来制取O2,在加热时忘记加入催化剂。经查阅资料,KClO3加热时先发生反应①:2KClO3KClO4+KCl+O2↑,升高温度继续发生反应②:KClO4KCl+2O2↑。试计算:
(1)KClO3中K和O的质量比为 13:16 。
(2)当反应①中生成O2的质量为1.6g时(假设反应②尚未进行),KCl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反应②完全进行后,共生成KCl14.9g,把它制成10%的KCl溶液,需要加入多少克水?
【答案】(1)13:16;
(2)16.3%;
(3)134.1g。
【解答】解:(1)KClO3中K和O的质量比为39:(16×3)=39:48=13:16。
故答案为:13:16。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KClO4+KCl+O2↑
74.5 32
x 1.6g
x=3.725g
KCl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为×100%≈16.3%。
(3)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14.9g+x)×10%=14.9g x=134.1g。
答:(2)KCl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为16.3%;
(3)要加水的质量为134.1g。
16.(2022•重庆)化学泡沫灭火器是常用灭火器之一,其反应原理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现将34.2kg质量分数为10%的Al2(SO4)3溶液与270kgNaH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Al2(SO4)3 342;Na2SO4 142;Al(OH)3 78。
试计算:
(1)Al2(SO4)3中O元素与S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
(2)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3)将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变为20%可以用不同方法。请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只写出计算过程,不答具体操作)。
【答案】(1)2:1;
(2)1.42%。
(3)蒸发17.1kg的水或增加4.275kg溶质。
【解答】解:(1)Al2(SO4)3中O元素与S元素的质量比为(16×12):(32×3)=2:1,故答案为:2:1;
(2)设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342 426 156 264
34.2kg×10% x y z
x=4.26kg
y=1.56kg
z=2.64kg
则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100%=1.42%
答: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1.42%。
(3)将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变为20%,可以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
设蒸发水的质量为n,溶液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34.2kg×10%=(34.2kg﹣n)×20%,解得n=17.1kg;
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m,则,解得m=4.275kg;
答:将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变为20%可以蒸发17.1kg的水或增加4.275kg硫酸铝。
17.(2021•重庆)二氧化氯(ClO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制取原理为:2NaClO3+4HCl(浓)═2ClO2↑+2NaCl+Cl2↑+2H2O。某工厂将30kg NaClO3固体加到100kg浓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13.5kg ClO2(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其它物质全部形成溶液)。
已知:NaClO3和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5和67.5。
试计算:
(1)NaClO3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3:48 。
(2)参加反应的NaClO3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NaCl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答案】(1)23:48;
(2)21.3kg;
(3)8%
【解答】解:(1)NaClO3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16×3)=23:48;
(2)设参加反应的NaClO3的质量为x,生成氯气的质量为y。
2NaClO3+4HCl(浓)═2ClO2↑+2NaCl+Cl2↑+2H2O
213 135 71
x 13.5kg y
解得:x=21.3kg y=7.1kg
答:参加反应的NaClO3的质量21.3kg;
(3)所得溶液中NaClO3的质量分数:≈8%
故答案为:(1)23:48;
(2)21.3kg;
(3)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4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消耗稀硫酸98g,,共收集到H2为0.1t,AgNO3可用于电影胶片制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金属化学性质-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6页。
这是一份13燃烧与灭火-重庆市近四年(2019-2023)中考化学真题高频考点汇编,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