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1. 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是混合物 B. 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铜 D. 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是化学变化
2.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
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B. 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
C. 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 D. 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
3.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4.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 B. 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D. 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5. 在家务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CO和H2
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
C
用食盐调节汤的咸淡
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
D
用NH4NO3配制绿萝生长的营养液
NH4NO3是复合肥料
A. A B. B C. C D. D
6.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 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 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7. 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
C. Nd3+的核外电子数为60
D. 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
8. 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 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 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9. 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州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B. 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 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 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
10. 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 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 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1. 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 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12. 下列果汁或饮料中,呈弱碱性的是( )
A. 苹果汁(pH≈3) B. 番茄汁(pH≈4) C. 西瓜汁(pH≈6) D. 苏打水(pH≈9)
13. 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
固体
难溶,粉红色
固体
易溶,溶液呈
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
固体
A. 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B. Co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 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 D. 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14.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 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 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5. 磷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造,如LiFePO4等。
(1)白磷保存在水中可以防止自燃,主要原因是 ______ 。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消耗0.4g氧气至少有 ______ g红磷参加反应。
(3)磷有多种化合价,PCl5读作 ______ ;已知PCl5+4H2O=5HCl+H3PO4(磷酸),磷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______ ;根据化合物的分类,LiFePO4属于 ______ 。
16. 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金属的冶炼与使用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日常生活中,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是 ______ (填标号)。
A.金
B.铜
C.汞
D.钨
(2)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如图a。
①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 ______ 。
(3)图b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ZnCO3,高温易分解生成ZnO。
①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
②已知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 ______ (填标号)。
A.结晶
B.蒸发
C.蒸馏
D.升华
③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发生反应: 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4)湿法冶金利用置换反应。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 ______ 。
17. 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某盐湖水样品含有NaCl、Na2SO4及少量MgSO4和CaSO4,某小组从中获取NaCl和Na2SO4的主要过程如图1:
(1)“除杂1”应依次加入的两种试剂是 ______ 、 ______ ,“除杂2”应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 。(除杂限选试剂:HCl、HNO3、Na2CO3、Ca(OH)2)
(2)将“溶液A”在80℃蒸发浓缩,至有少量固体析出。
①该小组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析出的少量固体是NaCl,但检验后却发现是Na2SO4。请作出合理解释: ______ 。
②该小组停止蒸发浓缩,经 ______ 、过滤得到大量Na2SO4固体及母液;将母液中的NaCl分离出来,操作是 ______ 。
(3)设计由硫磺(单质硫)生产Na2SO4的转化路径,依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提示:常见+4价硫的化合物可与O2化合为+6价硫的化合物)
18.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向少量Fe(OH)3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______ ,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2)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观察到 ______ ,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 ______ ,可判断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
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Ca2+和Cl−,他据此认为Ca(OH)2与HCl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CaCl2。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______ 。
(4)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______ Cl−。(填“>”“<”或“=”)
②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 ______ 有关。
19. 某学习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CuSO4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100mL,配液方案如表:
(本研究所用溶液很稀,密度均近似看作1g/cm3)
编号
浇灌液中CuSO4的
浓度
总体积/mL
5%CuSO4溶液的
用量/mL
水的用量/mL
盆1
5%
100
100
0
盆2
3%
100
60
40
盆3
1%
100
a
b
盆4
w
100
c
d
①补充盆3的配液数据:a=______ ,b=______ 。
②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合理设计盆4的配液方案:w=______ ,d=______ 。
(2)该小组还研究了BaCl2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
①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过滤,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假设一:只有CuCl2假设二:CuCl2和BaCl2假设三: ______ 。
③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表格。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______ 。
______ 说明假设二不成立。
______ 。
______ ,说明假设三成立。
20. 某小组采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探究CO还原Fe2O3时,出现了争论。甲同学观察到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推断黑色固体是Fe;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黑色固体可能是Fe3O4,并查阅了资料:Fe3O4可被磁铁吸引,几乎不溶于稀的酸溶液。(1)制备CO的原理是:HCOOHCO↑+H2O(HCOOH在常温下为液态),图b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CO的是 ______ (填标号)。
(2)若甲同学推断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对乙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分析和验证。
①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Fe3O4是合理的,理由是 ______ 。
②该小组通过对黑色固体进行检验,证明同时含有Fe3O4和Fe。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 ______ 。
(4)该小组为了探索CO还原Fe2O3与温度的关系,走访了某钢铁厂。工程师用SDTQ热分析仪对该反应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温度下所得固体的质量,推导对应的固体成分,结果如图C。
①用CO炼铁时,还原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 ______ ℃。(填“400”“600”或“800”)
②图中:x=______ 。
③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加热温度为600℃左右,他们发现上述对黑色固体成分的检验结果与图像有矛盾,推测黑色固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以下反应: ______ =Fe3O4+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B错误;
C、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铁,氧化铁为红色的,而氧化铜为黑色,故C错误;
D、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含有多种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天然材料进行分析;
C、根据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铁进行分析;
D、根据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B
【解析】解:A、白色污染主要由不易降解的塑料导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该选项正确。
B、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该选项不正确。
C、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可节约金属资源,同时减少铅对环境的污染,该选项正确。
D、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可减少使用农药带来的土壤和水体污染,该选项正确。
故选:B。
A、白色污染主要由不易降解的塑料导致。
B、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C、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可节约金属资源。
D、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可减少使用农药带来的土壤和水体污染。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
3.【答案】D
【解析】解:A.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故A正确;
B.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水、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故C正确;
D.PM2.5是空气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行分析;
B、根据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硫和水、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进行分析;
D、根据PM2.5是空气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4.【答案】B
【解析】解:A、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可以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服用补铁剂可治疗缺铁性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补钙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正确。
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常见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放热可用于做饭,说法错误;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可用于清洗餐具,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说法错误;
C、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食盐和水的比例会导致氯化钠的浓度不同,氯化钠有咸味,则可调节汤的咸淡,说法正确;
D、NH4NO3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来分析;
B、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分析;
D、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掌握基本化学知识,从而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正确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空气湿度增大,说明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故选项解释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不会由运动变为静置,故选项解释错误。
D、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都能解离出氢离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根据分子(或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或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或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钕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而不是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0;Nd3+由Nd失去3个电子形成,则核外电子数为60−3=57,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该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所得到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该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因此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D、由图知,净水时从上到下净化程度依次增高,应最先经过小卵石,选项错误。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C、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9.【答案】B
【解析】解:A.火箭发射时需要燃料大量的充分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仅为21%,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所以需要液氧作为助燃剂,故A正确;
B.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
C.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高能燃料,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故C正确;
D.飞船进入轨道后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仅为21%,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进行分析;
C、根据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高能燃料,进行分析;
D、根据飞船进入轨道后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0.【答案】C
【解析】解: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a与负极相连,b与正极相连,所以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说法正确;
B、b管收集到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此实验可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法错误;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从而从水分解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故选:C。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可知,参加反应的N2和H2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说法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的化学式是NH3,其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考查了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难度不大。
12.【答案】D
【解析】解:A、苹果汁pH<7,呈酸性,不合题意;
B、番茄汁pH<7,呈酸性,不合题意;
C、西瓜汁pH<7,呈酸性,不合题意;
D、苏打水pH>7,呈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pH和溶液酸碱性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答案】B
【解析】解:A、钴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所以活动性比镁弱,不会和氯化镁反应,故A错误;
B、CoO是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CoO和盐酸反应生成CoCl2和H2O,CoCl2易溶,溶液呈粉红色,故B正确;
C、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所以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错误;
D、Co与NaOH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钴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则活动性比镁弱进行分析;
B、根据CoO是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盐、水、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不会与碱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A
【解析】解:A、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进行分析判断。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D、根据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隔绝氧气 0.31五氯化磷 PO43− 盐
【解析】解:(1)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容易缓慢氧化放热引起自燃,所以白磷保存在水中,其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自燃;
(2)设消耗0.4g氧气至少需要红磷的质量为x,
4P+5O22P2O5
124 160
x0.4g
124160=x0.4g
解得x=0.31g,
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消耗0.4g氧气至少有0.31g红磷参加反应;
(3)根据化合物的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时候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所以PCl5读作五氯化磷;
根据磷酸中氢离子显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磷酸根离子显示−3价,则磷酸根离子带3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磷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表示为PO43−;
根据化合物的分类,LiFePO4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
(2)0.31;
(3)五氯化磷;PO43−;盐。
(1)根据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容易缓慢氧化放热引起自燃进行分析。
(2)根据4P+5O22P2O5进行分析。
(3)根据化合物的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有时候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6.【答案】BC+SnO2Sn+CO2↑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作还原剂 C2Zn+O22ZnO 银离子或Ag+
【解析】解:(1)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还应该便宜,
A、金具有导电性,但是价格昂贵,不符合题意;
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低廉,符合题意;
C、汞在常温下是液态,不符合题意;
D、钨的熔点高,不适合制作电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①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nO2Sn+CO2↑;
②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①煤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在罐中,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碳能夺取氧化锌中的氧将其还原为锌,所以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
②由于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此时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
A、结晶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B、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热使其除去水分,剩下溶质固体,蒸发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不符合题意;
C、蒸馏是将液体先通过加热使其气化,再通过冷凝使其液化的过程,蒸馏是根据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在冷凝区,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故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蒸馏,符合题意;
D、升华是指固态物质不经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③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O22ZnO;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氢>铜>银,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反应完全,铁有剩余,铁会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为银和铜,可确定硝酸银中的银一定被全部置换出来,无法判断硝酸铜是否有剩余,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阴离子银离子(Ag+)。
故答案为:(1)B;
(2)①C+SnO2Sn+CO2↑;
②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①作还原剂;
②C;
③2Zn+O22ZnO;
(4)银离子或Ag+。
(1)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Ca(OH)2 Na2CO3 HCl 溶液中硫酸钠的含量比氯化钠高,硫酸钠先达到饱和析出 降温结晶 加热蒸发溶剂至有较多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SO2+2NaOH=Na2SO3+H2O、2Na2SO3+O2=2Na2SO4
【解析】解:(1)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镁和硫酸钙,可将硫酸镁或硫酸钙转化为氯化钠和硫酸钠。从杂质含有硫酸根离子可知,转化为硫酸钠较为容易,只需除去镁离子和钙离子,引入钠离子即可。根据给出药品,可以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之后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滤液中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杂质碳酸钠、氢氧化钠可以加入盐酸转化为氯化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①8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的质量相等则氯化钠先析出,但硫酸钠先析出,则说明溶液中硫酸钠的含量比氯化钠高,硫酸钠先达到饱和析出。
②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40℃后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较多,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改变较小。所以开始经降温结晶,过滤得到大量硫酸钠固体与母液。然后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母液中将氯化钠分离出来,操作时加热蒸发溶剂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温度较高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又升高,不会因为低温时饱和蒸发水而析出),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3)使用硫单质生产硫酸钠,初中常见的硫单质的反应是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根据碱的通性,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根据提示常见+4价硫的化合物可与O2化合为+6价硫的化合物,则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其他路径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Ca(OH)2;Na2CO3;HCl;
(2)①溶液中硫酸钠的含量比氯化钠高,硫酸钠先达到饱和析出;
②降温结晶;加热蒸发溶剂至有较多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3)、SO2+2NaOH=Na2SO3+H2O、2Na2SO3+O2=2Na2SO4。
(1)根据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镁和硫酸钙,可将硫酸镁或硫酸钙转化为氯化钠和硫酸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80℃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40℃后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较多,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改变较小进行分析;
(3)根据硫单质的反应是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8.【答案】固体溶解或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溶液变浑浊 氢氧化钙消失了 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盐酸中有氯离子,混合后即是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 >离子的浓度
【解析】解:(1)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固体溶解说明反应物氢氧化铁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说明发生了反应;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能说明发生了反应;
(3)①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钙消失了,则说明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②氢氧化钙在水中解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化氢在水中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即是氢氧化钙和盐酸不反应混合后也会有钙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盐酸中有氯离子,混合后即是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
(4)①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忽略,则相当于相同数目的氢氧根离子替换为氯离子,导电能力下降了,则导电能力:OH−>Cl−;
②BC段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且不再发生反应,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加了,但溶液体积不变,所以BC段导电能力增加,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的浓度有关。
故答案为:(1)固体溶解或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2)溶液变浑浊;
(3)①氢氧化钙消失了;
②没有找到反应发生的证据,因为氢氧化钙溶液中有钙离子、盐酸中有氯离子,混合后即是不反应也会存在钙离子和氯离子;
(4)①>;
②离子的浓度。
(1)根据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3)①根据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进行分析;
②根据氢氧化钙在水中解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化氢在水中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即是氢氧化钙和盐酸不反应混合后也会有钙离子和氯离子进行分析;
(4)①根据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相当于,相同数目的氢氧根离子替换为氯离子,导电能力下降了进行分析;
②根据BC段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且不再发生反应,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加了,但溶液体积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20800%100CuSO4+BaCl2=BaSO4↓+CuCl2 CuCl2、CuSO4 滴加硫酸铜溶液 无明显现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解:(1)①根据“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可知,各组实验溶液浓度不同。从表格数据可知,浇灌液中硫酸铜的浓度是使用5%硫酸铜溶液和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溶液。配制100mL的1%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需要5%的硫酸铜的质量为1%×100mL×1g/cm3÷5%=20g,20g÷1g/cm3=20mL,需要水的体积为(100mL×1g/cm3−20g)÷1g/cm3=80mL,所以a=20,b=80。
②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需要使用只浇灌水的空白组实验与使用硫酸铜溶液浇灌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判断硫酸铜溶液是否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则w=0%,d=100。
(2)①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②有氯化铜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可能有硫酸铜或氯化钡过量,根据假设一、二可知假设三为CuCl2、CuSO4。
③可以使用氯化钡、硫酸铜继续滴加入滤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有无另一种试剂剩余。
假设二不成立,则判断的是氯化钡不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无氯化钡存在,假设二不成立。
假设三成立,则判断的是硫酸铜存在,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有硫酸铜,假设三成立。
故答案为:(1)20;80;0%;100。
(2)①CuSO4+BaCl2=BaSO4↓+CuCl2。
②CuCl2、CuSO4。
③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2)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C3CO+Fe2O32Fe+3CO2 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 80033.64FeOFe
【解析】解:(1)由制备CO的原理知,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图b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CO的是C。
(2)甲同学推断黑色固体是Fe,则对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①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Fe3O4是合理的,理由是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②该小组通过对黑色固体进行检验,证明同时含有Fe3O4和Fe,可加入稀盐酸,Fe3O4不溶于稀盐酸,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则黑色固体同时含有Fe3O4和Fe。
(4)①用CO炼铁得铁单质,结合图像,还原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800℃。
②由图知,最初氧化铁固体的质量为48g,其中铁元素全部转化到铁单质中,则铁的质量为48g×112160×100%=33.6g,则x=33.6。
③由图知,600℃左右固体为氧化亚铁,可能是在冷却过程中氧化亚铁分解为四氧化三铁和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Fe3O4+Fe。
故答案为:(1)C。
(2)3CO+Fe2O32Fe+3CO2。
(3)①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②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
(4)①800。
②33.6。
③4FeO;Fe。
(1)由制备CO的原理知,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图b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CO的是C。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4)用CO炼铁得铁单质,结合图像,还原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800℃。
由图知,600℃左右固体为氧化亚铁,可能是在冷却过程中氧化亚铁分解为四氧化三铁和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Fe3O4+Fe。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科技带来进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