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专项练习——阅读理解(试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568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外拓展专项练习——阅读理解(试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568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外拓展专项练习——阅读理解(试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5568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外拓展专项练习——阅读理解(试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本册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先读题,再读文章——文中找答案,关键词前后重点阅读,文章中找中心思想,答题要点的内部结构,从结构上,照样子,写一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年级语文课外拓展专项练习——阅读理解
阅读解题技巧
1、先读题,再读文章——文中找答案
2、关键词前后重点阅读
3、文章中找中心思想
4、答题要点的内部结构
(一)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阅读测试
1、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几缕( ) 映照( ) 斑斓( ) 橘黄( )
榛树( ) 挺拔( ) 绛紫( ) 清澈( )
2、写出近义词。
美丽—— 清澈—— 映照——
3、从文中找出ABB的句子。
例:笑嘻嘻 、 、
4、 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 、 、 。
5、 丰富的颜色可以组成一个成语,从文中找出答案,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6、第4自然段通过对 、 和 生动形象的描写,反映了原野 的特点。
7、从结构上。文章从天空、 、 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8、照样子,写一写。
金灿灿 、 。
9、对“榛树叶子全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的心像榛树叶一样红。
B、人们看到粮食成熟了,丰收了,心里十分高兴。
C、原野景色秀美,人们特别高兴。
10、从文中第3段找出比喻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10、如果是你,小河清澈见底,你会怎么写呢?
(二) 蚂 蚁
一群蚂蚁做出决定,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嗨—嗨嗨”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但刚走了一半的路程的时候,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
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 你怎么不肯出力 被指责的蚂蚁反驳说 你不要说我了,你也没怎么出力 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批评:“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他们甩在路边。
争吵声把一只在路边( )太阳的公鸡吸引了过来,他看见大青虫,立马( )上去,一口( )走了。
当蚂蚁回过神来停止争吵时,已经晚了。
阅读测试
1、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抱怨( ) 担任( ) 号子( )
反驳( ) 批评( ) 打盹(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争吵—— 吸引—— 反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容易—— 批评—— 反驳——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齐心合力: 。
5、给第四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扑 甩 叼 晒
6、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短文中的括号里。
7、开始,大青虫被拖动了,是因为 ;后来大青虫被公鸡叼走了,是因为 。
8、读完这篇短文,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
。
9、写一篇在生活中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合作过的事情。
(三)三个金人的故事
曾经有个小国派使者来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做得惟妙惟肖,都很可爱。 同时出了一道难题: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点小事都不懂吧。
皇帝发愁了,文武大臣也都面面相觑。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阅读测试
1、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惟妙惟肖( ) 倾听( ) 进贡( )
泱泱( ) 面面相觑(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听—— 汇报—— 基本——
3、阅读课文,将4自然段的短句补充完整。
4、从文中找出形容老大臣:在做事情之前,心中就已经有了全面的打算,很有把握的样子的成语是哪个?
6、 皇帝是从哪里看出三个金人一模一样呢?
7、利用解读句意的方式,理解三个金人的特征,将下面填写完整。
稻草人
动作
特点
结合感受理解含义
第一种
左耳进右耳出
不听
不懂倾听
第二种
左耳进嘴里出
不经思考
多说无益
第三种
5、聪明的你,看了这三个小金人的故事,你愿意做哪个小金人?联系生活和学习来写一写吧。
(四)看着别人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如果我有了过失,说了谎话,又不愿承认,妈妈就会说:“看着我的眼睛。”如果我襟怀坦白,我就敢看着她的眼睛,否则就只有羞愧地低头。
从此,我面对别人的时候,总是看着他的眼睛。
当我刚刚开始学习注视别人的眼睛的时候,心中有些不安。我觉得自己是个小小的孩童,我怎么敢看着别人的眼睛?那不是太不尊敬人了吗?我对妈妈讲了我的顾虑,她笑了,说:“那你明天试着看看老师的眼睛。”
我这才知道,眼睛对眼睛,是可以说话的。它们进行无声的交流,在这种通行的世界语里。容不得谎言,用不着翻译。它们比嘴巴更真实的反映着一个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注视着别人的眼是一种郑重,是一种尊敬,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坦诚。
阅读测试
1、请将文中第4段的比喻句用“ ”划出来。
2、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迷惘( ) 顾虑( ) 翻译( )
尊敬( ) 坦诚( ) 襟怀( )
隐秘( ) 谎言( )
3、请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并写出近义词。
寻觅:
困惑:
思考:
注视:
羞愧: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当“我”看到老师的眼睛里 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一定要记住它。当老师的眼睛
的时候“我”知道这只需要一般掌握。
(2) 老师也在读“我”的眼睛,假如“我” ,老师就会停顿他讲解步伐,在原地连兜几个圈子,直到“我”的目光重新明亮如洗。假如“我”调皮向他眨眨眼睛,他知道“我” , 可以继续向下讲了。
5、下列名人名言中,与本文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B. A.自己动手,自己动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是我们实验工作的最高原则。
——巴甫洛夫
C.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与眼睛的关系。
——泰戈尔
C.美无处不在,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达·芬奇
6、文中说“眼睛对眼睛,是可以说话的”,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想象“我”和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1)当老师眼睛里冒出精彩的火花时,好像在对“我”说:“ 。”
(2)当“我”调皮地向老师眨眨眼睛时,“我”是在对老师说:“ 。”
7、写一写关于眼睛互动的故事。
(五)竹 子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时开始萌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和脚手架,为人类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阅读测试
1、请找出文中四字成语,写下来。
2、给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笙( ) 箩筐( ) 竹杠( )
土壤( ) 干燥( ) 腐烂( ) 扎成( ) 除污去尘( )
2、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写的吗?在文中用“ ”划出来。
3、从第三自然段总结下竹子的品质有哪些?
4、文中:“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生活中,拥有竹子这样品质的人和事物还有很多。请结合文意展开联想,谈谈生活里类似的现象,并写下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拓展专项(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部分乡亲停止采摘李子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拓展专项(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课外阅读拓展专项(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童话,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