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3年上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考试
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3年4月24日凌晨,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监测到地球发生了一次特大地磁暴,Kp指数(即全球磁场指数,其反映的是每三小时地球磁场活动的情况,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达到了少见的“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磁暴过程是太阳大气层抛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产生的,该太阳大气层是(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核心层
2. 下列现象与该次太阳活动相关的是( )
A. 北京出现沙尘暴天气 B. 北斗导航卫星受到威胁
C. 新西兰出现地震 D. 世界各地出现极光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磁暴过程是太阳大气层抛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属于太阳风,故主要来自日冕层,故 C 选项正确, ABD 选项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地磁暴对地面通信和航天器运行威胁很大,北斗导航卫星会受到威胁,B正确;沙尘暴、地震与太阳活动无关,A、C错误;两极地区可能出现极光,而不是全球,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建设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可以缓解城市中心空间容量不足的问题。空中步行系统大量使用坡道、连廊、天桥、平台和屋顶等转换高差的场所使城市各区间的联系向空中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的步行天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城市空中步行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 实现人车分流 B. 鼓励徒步出行 C. 提升交通效率 D. 拓展城市面积
4.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一步拓展成为( )
①住宅生活空间②商业商务空间③工业生产空间④休闲娱乐空间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5.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促进了城市( )
①用地效益的提升②低碳出行的增多③景观环境的美化④功能分区的转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3. C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城市中心城区为人流、车流最大的区域,空中步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达到提高了中心城区交通效率的目的,C正确;实现人车分流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最终目的,A错误;鼓励步行和拓展城市面积,不一定要建设空中步行系统,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是城市公共空间。从空间利用属性来看,休闲娱乐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和商务空间具有空间开放性的特点,利用上具有一致性。同时城市中心CBD空中步行系统联接不同的商业大厦,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商务空间,②正确;而如图城市步行天桥进行空间拓展,建设小绿地、小公园,形成休闲娱乐空间,④正确;材料中没有信息体现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可用作居住和工业用地使用,①③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大量使用坡道、连廊、天桥、平台和屋顶,提升城市的用地效益,①正确;步行系统的建设,方便了市民的步行出行,实现了低碳出行,②正确;城市空中步行系统设计和建设往往别出心裁,甚至成为城市地标性景观,美化了城市环境,③正确;而城市的空中步行系统只是作为城市主要道路和轨道交通的补充,是根据城市各功能分区的需要,进行因地制宜建设,以满足城市近距离交通的需求。因此,城市功能分区是影响城市的空中步行系统因素,其建设不会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和转换,④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包括各种功能区各功能的效率,交通系统的变化提升交通效率是第一目的。
某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现黄河下游堤距对河道沉积速率产生重要影响,堤距是河流两岸两道堤防之间的宽度。结合图1、图2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 读图1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沉降幅度与现代地壳变形速率正相关
B. 地壳沉降幅度与现代地壳变形速率负相关
C. 地壳长期隆起的地方,堤距变大
D. 地壳长期沉降的地方,堤距变小
7. 结合图文,分析影响水位变幅的因素是( )
A. 注入径流量 B. 降水量 C. 河床宽度 D. 地形
8. “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治黄方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堤距缩小,河流流速降低,有利于河流沉积
B. 堤距缩小,水位变幅增大,洪水期有利于侵蚀
C. 堤距缩小,水流分散,有利于河流侵蚀
D. 堤距缩小,水位变幅缩小,枯水期有利于侵蚀
【答案】6. A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现代地壳变形速率取负值时,其绝对值越大,则现代地壳变形速率也越大,地壳沉降幅度与现代地壳变形速率呈正相关,A正确B错误。图1中无法判断地壳隆起或凹陷的地方,堤距随时间的变化,故C、D不能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由图2可知,水位变幅受堤距影响,堤距越小,水位变幅越大。由于黄河下游基本上无支流汇入,故水位变幅反映了大堤对水流的约束作用,堤距小则大堤对水流的约束作用强,使得水位变幅大,故C正确,而注入径流量、降水量、地形对水位变幅的影响无法从图文材料中看出,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堤距缩小,对水流约束作用增强,水位变幅增大,洪水期水深增加,河流流速增大,有利于河流侵蚀,B正确。堤距缩小,河流流速变大,A错误。堤距缩小,水流集中,C错误。堤距缩小,水位变幅变大,洪水期有利于侵蚀,D错误。故选B。
【点睛】所谓“束水攻沙”,就是根据河流底蚀的原理,在黄河下游两岸修筑坚固的堤防,不让河水分流,束水以槽,加快流速 ,把泥沙挟送海里,减少河床沉积。
2021年11月26日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灌溉工程遗产。为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先民们克服困难,用石头修筑敞口形式的蓄水池,使用经太阳照晒的池水灌溉农田种植青稞,时至今日,萨迦灌区仍有400多个蓄水池在发挥作用,灌溉着河谷平原约10万亩的青稞产区,助力日喀则发展成为“世界青稞之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这套灌溉系统蓄水池全部采用敞口式,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降低建设成本 B. 提高水温
C. 蒸发量小,损耗少 D. 提高生物多样性
10. 该地主要粮食作物青稞,推测其生长习性( )
A. 耐寒 B. 喜湿 C. 生长期长 D. 喜肥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该地水源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冰凉的池水,须通过日晒,使水温提升,从而有助于青裸在高寒环境下茁壮成长,B正确;降低建设成本是蓄水池采用敞口式的部分原因而不是最主要作用,A错误;敞口式蓄水池会使蒸发量加大,损耗增多,故C错误;蓄水池采用敞口式不能提高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由于该地高寒,可推知青裸耐寒性强,A正确;该地降水较少,可推知青裸耐旱,B错;该地热量缺乏,适合青裸生长的生长期短,C错;该地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错。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为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水源: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城头山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城祖”,位于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镇,地处澧阳平原,平面近圆形,面积约8万平方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 柱洞为遗址内房屋支撑物腐烂后在地面留下的圆洞,支撑物材料为木材。考古专家发现,在城头山文化后期(公元前约4400年—公元前3300年),柱洞数量增多且直径持续减小,推测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木材需求量增加 B. 气温降低,木材生长缓慢
C. 降水减少,不适合木材生长 D. 经常战乱,森林遭到破坏
12. 图中护城河主要作用有( )
①排水②灌溉③防御④水运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柱洞数量增多,说明房址增加,可推知长期定居人口日益增多,对遗址周边树木的采伐量增加,树木的生长跟不上持续人口增长所需木材的增加,导致小型木材的使用量增加,A正确;BC选项难以解释为何“柱洞数量增多”,BC错。由于题干强调“柱洞直径不断减小”,是持续的,战乱不可能持续1000多年,D错。故选A。
【12题详解】
城头山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护城河具有排水防涝的作用;周围为稻田,具有灌溉的功能;古代人开挖壕沟和修建城墙,具有防野兽和敌人攻击的功能;城头山发现了古码头遗址,说明具有河运的功能。故选D。
【点睛】护城河为人工挖掘的围绕城墙的河,古代为防守用,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河,具有防御作用,可防止敌人或动物入侵。
飞机颠簸是指飞机飞行中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振颤等现象。其原因常常是飞机遇到大气湍流,湍流是大气剧烈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因强太阳辐射所形成的热力湍流以及复杂地形引起的动力湍流等多种。研究表明,由盆地飞往高原机场时飞机颠簸最经常。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 就热力湍流产生的飞机颠簸而言,飞机颠簸一天中最易出现在( )
A. 上午 B. 正午 C. 午后 D. 夜晚
14. 从地形角度考虑,下列航线中飞机颠簸最频繁的是( )
A. 贵阳——昆明 B. 成都——昆明 C. 成都——重庆 D. 拉萨——重庆
【答案】13. C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热力湍流是因强太阳辐射所形成的一种大气的剧烈运动。一天中午后气温最高,大气对流最强,因此,热力对流中的上升下降运动产生的湍流最强,C正确。上午和夜晚气温较低,形成的热力湍流的可能性小,AD错误;正午虽然是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但此时气温还没有升到一天中的最高,形成的湍流几率相对较小,B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结合材料“研究表明,由盆地飞往高原机场时飞机颠簸最经常。”可推知,从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飞往位于云贵高原的昆明,沿线地形起伏巨大,地面受热差异大,且地形总是上升的,飞机经常遇到由地形产生的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B正确;结合所学我国地形分布可知,从贵阳飞往昆明、成都飞往重庆、拉萨飞往重庆,都不满足材料中所说由盆地飞向高原机场,AC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力乱流主要是因地表增热造成气温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常出现在对流层的低层,低纬度地区常见,多发生在夏季的午后。动力乱流是指地表附近空气运动受到阻碍和风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切变造成的乱流,多见于高纬度大陆,在山地上空飞行时,动力乱流造成的颠簸比较常见。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约1260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约增加2171万人,连续14年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读2010年、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广东省四个功能区常住人口数量占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珠江三角洲核心区
沿海经济带东翼地区
沿海经济带西翼地区
北部生态发展区
2010年
53.87%
16.11%
14.61%
15.41%
2020年
61.91%
12.95%
12.51%
12.63%
15. 广东省人口规模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说明广东省( )
A. 耕地面积广大,环境人口容量大 B. 区域开放程度高,提升了人口容量
C. 气候适宜,远未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D. 人均消费水平低,增强了环境承载力
16. 2010一2020年广东省内( )
A. 珠三角核心区房价涨幅最高 B. 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口正增长
C. 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全国快 D. 珠三角核心区就业压力最大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广东省人口规模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说明广东省区域开放程度高,提升了人口容量,B正确;耕地面积大小不是影响广东省人口容量的主要原因,A错误;气候适宜,但已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C错误;人均消费水平高,降低了环境承载力,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珠三角核心区由于常住人口数量增多,加剧住房紧张,房价涨幅最高,A正确;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在2010年为(12601-2171)×15.41%≈1607万人,而2020年为12601×12.63%≈1587万人,人口为负增长,B错误;广东省新增人口较多,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全国慢,C错误;珠三角核心区产业集中,就业岗位多,就业压力不是最大的,D错误。故选A。
【点睛】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程度等。
校外托餐场所,是指为学生提供校外托餐为目的的固定经营场所,主要服务于有儿童托管需求的家庭,主要开设在住宅小区。西安市雁塔区位于西安市的城南片区,长延堡、大雁塔、电子城、小寨路街道均位于雁塔区的核心区域。下图示意雁塔区校外托餐场所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雁塔区校外托餐场所空间分布( )
A. 具有明显的南北走向 B. 中部和北部稀疏
C. 东部和西部密集 D. 中部密集外部稀疏
18. 推测影响雁塔区校外托餐场所布局选址的因素( )
①人口分布②中小学校分布③工厂分布④公交车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校外托餐场所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以长延堡街道为中心呈现东西走向,A错误;校外托餐场所多分布在雁塔区北部和中部,北部形成了连片的中高值区,B错误;西部与东部区域的集聚程度从北向南逐渐递减,形成了东西走向“中密外疏”的空间分布格局,D正确;东部、西部分布稀疏,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校外托餐场所受人口分布、中小学学校分布、居民小区分布、房屋价格等因素影响,①②正确;工厂分布、公交车站对校外托餐场所布局选址影响较小,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小饭桌”的出现解决了许多家长忙于日常工作无法照顾孩子就餐的问题。据了解,市面上的“小饭桌”主要分为居民楼里的家庭作坊式经营和商业楼里的机构式经营。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人类活动、气候、植被覆盖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图示意贵州省安顺花江大峡谷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花江大峡谷山麓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
A. 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 B. 树干粗大,状如纺锤
C 根系发达,形成板根 D. 叶片多呈蜡质,且坚硬
20. 花江大峡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成因是( )
A. 表聚现象明显,淋溶作用弱 B. 500米表层处较低,高山草甸广布
C. 900米表层处最低,人类活动频繁 D. 1100米表层处最高,有机质分解慢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区即为当地自然带典型植被,对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A正确;树干粗大、状如纺锤,属于热带稀树草原的树木特征,B错误;根系发达、形成板根,属于热带雨林植被特征,C错误;叶片多呈蜡质且坚硬,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特征,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A错误;贵州省海拔500米处还处于森林带,不会出现高山草甸广布现象,B错误;海拔900米处海拔较高,人类活动较少,C错误;读图可知,表层1100米最高,因海拔较高,气温更低,有机质分解慢,D正确。故选D。
【点睛】温度越低,土壤水分蒸发越慢,湿度越大,有机质分解越慢,花江大峡谷1100米处海拔高,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大。
二、综合题(共40分)
21. 2022年6—8月长江流域出现了全流域中旱、部分地区重旱、局部地区特旱,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往年同期显著降低。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湖南某高中的1名同学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过程如下:
1.实验用品准备:烧瓶、石棉网、带有橡皮塞的弯玻璃导管、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
2.实验步骤:①往烧瓶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如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②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待弯玻璃导管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时,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③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结形成水滴,降落到托盘中。
(1)人类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填字母),植树造林、保护湿地带来的直接变化是G____(增大或减小),H____(增大或减小)。
(2)图中水的运动顺序为____(填序号)。该同学发现上述实验未能模拟下渗环节,想加以改进,在不增加实验用品的前提下,可以____,如果降水量不变,实验中想减少下渗量,则可以____。
(3)试从水循环角度,简要分析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显著下降的原因。
【答案】(1) ①. G ②. 减小 ③. 增大
(2) ①. ③②①(顺序不能错) ②. 在托盘上打孔 ③. 堵住托盘的部分孔洞或倾斜托盘,增大倾斜角度
(3)海洋输送的水汽减少;陆地降水减少;气温偏高,蒸发旺盛;汇流到长江干流的径流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流域干旱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水循环的类型、环节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人类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G,植树造林、保护湿地,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带来的直接变化是G减小,H增大。
【小问2详解】
图中水的运动顺序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对应序号是③②①。该同学发现上述实验未能模拟下渗环节,想加以改进,在不增加实验用品的前提下,可以在托盘上打孔,如果降水量不变,实验中想减少下渗量,则可以堵住托盘的部分孔洞或倾斜托盘,增大倾斜角度等。
【小问3详解】
据材料“2022年6—8月长江流域出现了全流域中旱、部分地区重旱、局部地区特旱,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往年同期显著降低”可知,长江流域降水减少,而给长江流域带来降水的是夏季风。故夏季风从海洋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减少;导致陆地降水减少,补给河流水量减少;汇流到长江干流的径流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减少;加上气温偏高,蒸发旺盛,水分蒸发增多,进一步减少了河流水量等。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丹撤侨振奋国人人心。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长绒棉的产量长期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埃及,苏丹棉花多在湿季种植一季。2016年9月,以农作物种植、加工和农业科技等为主的农业综合性园区“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区”启动,生产棉花、花生、橡胶等并进行加工,主要销售到中国。
材料二苏丹部分农作物种植区分布图
(1)分析苏丹南部种植棉花的优势气候条件。
(2)分析苏丹发展橡胶加工业可能遇到困难。
(3)为了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准备在甲区域种植橡胶,请简述可能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地处热带,热量丰富;位于高原,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高;棉花生长期降水较多;棉花采摘期,降水少,光照充足。
(2)经济发展落后,资金缺乏;科技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较低;距中国较远,运输成本高。
(3)橡胶树生长吸收大量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该区域靠近沙漠,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苏丹农业发展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农业发展气候条件、工业区位、农业发展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苏丹部分农作物种植区分布图可知,苏丹棉花种植区分布在12°N~18°N之间,地处热带,热量丰富;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棉花品质高;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干湿两季,棉花多在湿季种植,生长期降水较多;棉花采摘期,逐渐进入干季,降水少,光照充足。
【小问2详解】
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发展落后,资金缺乏;教育落后,科技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协作能力差;劳动者素质较低,职工培训费用高;主要销售到中国,距中国较远,运输成本高。
【小问3详解】
橡胶树生长会吸收大量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容易导致草本植被退化;该区域靠近沙漠,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在甲区域种植橡胶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岸沙丘是发育在河谷环境,并叠加于河流地貌之上,受风、水交互侵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风沙地貌类型。圈河流域位于图们江下游,地处敬信盆地南缘,距日本海较近。圈河临近日本海,入海口附近两岸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9m,以流动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为主。2009年,珲春政府在该地区沙丘基础上开发了以旅游观光为主要盈利方式的沙丘公园。上图示意2015年圈河入海口处河岸沙丘分布。
(1)简述图示河段的河道形态特征。
(2)分析河岸沙丘形成过程。
(3)说明图示河岸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答案】(1)河道平缓弯曲;河道宽浅,多汊流、江心洲、边滩分布。
(2)该河段地形平坦,河道宽阔弯曲,水流速度减缓,洪水期泥沙在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冬春季节,水位下降,河漫滩裸露,松散泥沙在强烈西北风的搬运作用下在河岸东侧堆积,形成河岸沙丘。
(3)上风向的河漫滩位于凸岸处,面积不断扩大,沙源丰富;沙丘公园建成后,人类活动干扰增强,加速河岸沙丘的发育过程,面积不断扩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河沙丘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有河漫滩发育,说明该河段河道平坦,河道呈现弯曲的状态;由于地形平坦,水域面积较大,说明河道宽阔且水深较浅;据图可知,河道具有较多河汊、江心洲和边滩分布。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下游,地形较平坦,使得河流侧蚀较强,河道较为宽阔和弯曲;由于该河段地形平坦,河道弯曲,使得水流速度减慢,洪水期水量较大,搬运的泥沙较多,泥沙在河流凸岸处堆积形成河漫滩;冬春季节为枯水期,此时水位下降,造成河漫滩裸露在外,冬春季节该地区盛行西北季风,且风力较强,河漫滩的松散泥沙受到较强西北风的影响,受到风力的不断搬运作用,泥沙不断向河岸的东侧堆积,从而形成了河岸沙丘。
【小问3详解】
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该城镇布局合理的工厂是, ①处适宜规划, 有关临空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淄博烧烤走红出圈,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量,5°B, 据图推测2007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 根据人类大陆图可直接推测的是, 库伯佩迪多年气候统计资料对应, 推测该类地下住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