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训练(17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城镇化过程中,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阶段Ⅰ所表示的城镇化阶段是,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下列因素与逆城镇化现象无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城镇化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下图为城镇化过程中某城镇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图示城镇化过程中( )①Ⅰ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 ②Ⅱ阶段城镇规模最大 ③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 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2.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会出现置换。下列表述符合土地置换一般规律的是( )A.商业用地逐渐被居住用地置换B.居住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C.工业用地逐渐被农业用地置换D.农业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3.Ⅲ阶段出现远离城镇的“飞地”(这几处“飞地”仍属该城镇辖区)的原因可能有( )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镇发展 ②城镇化的畸形发展 ③环境移民 ④市中心地价昂贵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1.B 2.D 3.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Ⅰ阶段城镇沿交通线发展,规模小,为城镇发展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Ⅱ阶段城镇向外扩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城镇规模并非最大;Ⅲ阶段为城镇化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该阶段为了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散大城市职能,出现卫星城。第2题,一般情况下,居住用地会逐渐被商业用地置换;因为工业生产容易给城区带来环境污染,所以居住用地不太可能被工业用地置换;一般情况下,农业用地会被工业用地置换。第3题,“飞地”的出现或因自然因素限制了城镇发展,或因市中心地价太高等,它是城镇职能分化和扩散的结果。城镇化的畸形发展、环境移民,不可能导致四个方向都形成“飞地”。浙江省某市调查了当地城镇中心和外围区域早、晚高峰期间的交通状况,并根据调查情况绘制了汽车平均时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第4~5题。
4.该市交通最拥堵的是( )A.中心区域早高峰B.中心区域晚高峰C.外围区域早高峰D.外围区域晚高峰5.下列缓解该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优先发展公共交通B.大力拓宽城镇道路C.大量修建路边停车位D.大幅度提高停车费用答案4.B 5.A解析第4题,城镇中心区交通要比外围区拥堵严重,读图分析可知,晚高峰汽车行驶速度慢,故城镇中心区域晚高峰交通最拥堵。第5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镇交通拥堵的最合理措施。下图是我国某地城镇化进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阶段Ⅰ所表示的城镇化阶段是(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逆城镇化阶段D.后期阶段7.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镇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村镇发展超过城镇C.城镇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答案6.B 7.C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Ⅰ时该城镇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是一种郊区城镇化,阶段Ⅱ时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区更远的乡村和小村镇,是逆城镇化。郊区城镇化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城镇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第7题,由于城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村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因而出现逆城镇化。读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完成第8~9题。项目1950年2010年城镇数目/个15工业总产值/万元12176500城镇人口/万人1265城镇人口比例/%2.745.6 8.表中所列项目不能反映城镇化进程的是( )A.城镇数目B.工业总产值C.城镇人口D.城镇人口比例9.下列因素与逆城镇化现象无关的是(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镇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进城务工人口数量增多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答案8.B 9.C解析第8题,城镇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城镇数目、城镇人口总数及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等指标上。工业总产值与城镇化无关。第9题,进城务工人口数量增多是城镇化的体现,与逆城镇化无关。 10.人口迁移差额率=(人口迁入数-人口迁出数)/人口总数×1 000‰。读某城镇A~I各地区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概述该地城镇化进程的具体表现。(2)分析城镇化过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3)A~I各地区中,人口数量增长最快和基本不变的地区分别是 、 。 答案(1)表现: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人口数量增加。(2)自然环境方面:城镇出现热岛效应;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生物栖息地被城镇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渗减少,地下水减少;加重环境污染;易发生内涝。社会环境方面:产生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压力大等社会问题。(3)I B解析第(1)题,该地城镇化进程的具体表现是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人口数量增加。第(2)题,城镇化过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自然环境方面,城镇规模扩大,出现热岛效应;城镇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生物栖息地被城镇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硬化,下渗减少,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发生内涝;工业生产及生活排放废弃物增多,加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方面,城镇规模过大会造成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压力大等社会问题。第(3)题,人口增长数量=人口迁移差额率+人口自然增长率,A~I各地区中,人口数量增长最快和基本不变的地区分别是I、B。等级考素养提升下图示意某城中村的“握手楼”。读图,完成第1~2题。
1.“握手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镇( )A.失业率高 B.用地紧张C.环境恶化 D.交通拥堵2.“握手楼”集中区域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B 2.B解析第1题,“握手楼”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过小,且楼层越来越高,说明城市用地紧张,导致住房拥挤。第2题,住房拥挤致使房屋过于密集,通风、采光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房屋密集,道路狭窄,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读某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比较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该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Ⅰ城镇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C.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D.在阶段Ⅲ,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4.在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答案3.C 4.D解析第3题,分析该国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曲线可知,该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呈同步增长趋势,阶段Ⅲ工业化进程速度下降了;阶段Ⅰ城镇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阶段Ⅲ工业化水平降低了,有可能是因为高技术产业发达了;在阶段Ⅲ,工业化不一定促进了城镇化。故选C项。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阶段Ⅲ工业化水平下降了,有可能是因为高技术产业发达了,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所以,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故选D项。读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城镇和农村人口发展情况图(含预测),完成第5~6题。
5.下列关于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城镇和农村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城镇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较发达区域平均城镇化水平随着逆城镇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欠发达区域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D.世界人口的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6.欠发达区域城镇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B.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迁移C.城镇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D.农村人口移民发达国家答案5.C 6.B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曲线可知,目前世界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城镇化水平高的欠发达区域,A项错误;较发达区域平均城镇化水平不会随着逆城镇化的进行而下降,B项错误;2020年世界欠发达区域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C项正确;世界人口的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D项错误。第6题,欠发达区域城镇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迁移,B项正确;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农村,A项错误;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死亡率较高,C项错误;与农村人口移民发达国家无关,D项错误。7.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下图甲示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比例变化,图乙示意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量及其变化(含预测)。
甲
乙材料二 居住在城镇中的人口比例表。年份1950197019902025(预测)发达国家50%66.6%72.6%80%发展中国家17.0%25.4%33.6%57% (1)图甲中虚线代表 国家,实线代表 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情况是怎样的? (2)图乙说明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3)材料二表格说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特点是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是 。 答案(1)发展中 发达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发达国家快。(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更快,且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越来越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3)起步早,目前城镇化速度较慢,水平较高 起步晚,目前城镇化速度较快,水平较低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类型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特点。第(1)题,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特点可确定图甲中两条曲线各自代表的国家类型,进而确定其城镇人口增长状况。第(2)题,从图乙可看出,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且越来越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第(3)题,从起步时间、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训练,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