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课后训练(24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当堂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训练提升某校师生组织了地貌观察活动,下图为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1.一般情况下,图中P、Q、M、N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A.P B.Q C.M D.N2.实地观察发现,N地植被较P地茂密,其原因最可能为N地( )A.位于阳坡,光照强B.位于阴坡,蒸发弱C.位于迎风坡,降水多D.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答案1.D 2.B解析第1题,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故P、N气温高于Q、M,由于水汽潜热输送的原因,相同海拔的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故气温最高的是N,故选D项。第2题,植被的生长状况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尤其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大,图中N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生长茂盛的最可能原因是位于山地阴坡,光照少,蒸发作用弱,水分条件好,故选B项。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3~4题。
3.上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西南、东北地势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4.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答案3.C 4.D解析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分布知,该区域分布有两座丘陵,分别位于该区域的东南和西北方位,其他区域为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西南和东北两个方位,故选C项。第4题,甲、乙两处等高线均向高处凸出,均为山谷,故选D项。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完成5~6题。
5.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6.该地公路M处呈迂回曲折的主要目的是( )A.缩短直线距离 B.降低建设成本C.减小公路坡度 D.通过更多聚落答案5.C 6.C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知,M处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该公路穿越的是山地陡坡,故选C项。第6题,山地坡度较大,呈“之”字形修建公路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坡度,有利于行车安全。7.读某国家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归纳该国的地形特征。
答案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解析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两方面描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测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同步训练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