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课后训练(24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风速在19时突然降低是因为,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下图为某次强台风过境后的珠江某地被刮入水中的汽车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1.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①破坏性大 ②季节性强 ③可以缓解旱情 ④复合型特征明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为了学习先进经验,我国应该与下列哪些国家加强台风预报和监测方面的交流?( )①美国 ②日本 ③印度尼西亚 ④英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登陆后,台风的风速会很快减小,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增大B.云层增厚,云中水汽量多C.海陆热力差异显著D.下垫面摩擦力增大答案1.B 2.A 3.D解析第1题,洪涝同样有较强的季节性,并且破坏性大。台风多发生于伏旱期间,可以缓解旱情,且灾害表现为狂风、暴雨、风暴潮三个方面,复合型特征明显。第2题,应向受台风影响大且经济发达的国家学习。第3题,台风登陆后风速减小的原因,一是摩擦力增大,二是失去水汽来源,缺少了能量。下图是珠江三角洲某地台风从其东南向西北经过前后的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风速在19时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D.台风停滞不前5.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上B.台风外围大风区的风速由内向外减小C.台风最强降水出现在台风中心D.台风风速由外向里越来越大答案4.B 5.B解析第4题,台风中心是台风眼,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风速突然降低,说明是台风眼经过。第5题,台风构造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外围大风区风速由外向内增加,最强降水出现在旋涡风雨区,而不是台风中心。2018年4月4日,河北省自北向南开始出现寒潮,局地出现中到大雪。根据所学知识完成6~7题。6.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B.冬季和春季C.秋季和冬季D.初冬和秋末7.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带来的天气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答案6.A 7.A解析第6题,秋季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这两个季节寒潮危害最大。第7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暴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干旱天气是由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引发的。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某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安徽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8~9题。8.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A.①时段 B.②时段C.③时段 D.④时段9.为防护茶园免受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B.用塑料薄膜覆盖C.给茶树培土D.大量施用农药、化肥答案8.C 9.B解析第8题,材料提到“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图中③时段气温较低且持续几天,C项正确。第9题,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只会降低茶园的温度,增加冻害;用塑料薄膜覆盖,减少热量的散失,减轻冻害威胁;给茶园培土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影响冻害。10.阿勒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处于新疆最北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春秋季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多发。下表示意某年2月10—12日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现象及极大风速与最低温度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地点10日20:00至11日8:0011日8:00至11日20:0011日20:00至12日8:00天气现象极大风速/(m·s-1)最低温度/℃天气现象极大风速/(m·s-1)最低温度/℃天气现象极大风速/(m·s-1)最低温度/℃阿勒泰阴有降水4.2-19.1多云转晴3.2-32.8晴2.9-34.5 (1)简述此次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的变化过程。(2)阐述此次寒潮过境对阿勒泰地区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危害。答案(1)寒潮侵入初期,风力增大,气温较低,并出现降雪天气;中后期,风力减弱,气温继续下降,天气转晴。(2)该地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寒潮侵入,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降雪等恶劣天气;大风和降温,可导致牲畜患病;降雪会覆盖牧场,影响牲畜觅食和转移。解析第(1)题,主要从风力、气温、天气状况角度分析。第(2)题,主要从大风、降温、暴雪天气对农牧业的影响方面分析。等级考素养提升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完成1~2题。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台风C.赤潮 D.梅雨2.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是( )A.广东省 B.长江三角洲C.山东半岛 D.柴达木盆地答案1.B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理现象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并且路径由海洋到陆地,可判断为台风。第2题,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台风出现频率最小。读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完成3~4题。3.寒潮入侵的季节不同,经过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寒潮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潮入侵①地区常带来风雪迷茫、寒冷彻骨的天气B.寒潮到达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干燥常出现少雨雪多风沙的天气C.4、5月份,寒潮到达③地区常使该地区成为全国多雨中心D.春秋季节寒潮入侵④地区可带来大规模雨雪、冰雹天气4.“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益处是( )A.高低纬热量交换B.缓解冬季旱情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D.保持物种的繁茂答案3.A 4.B解析第3题,由于受离寒潮源地的远近、地形、地势影响不同,寒潮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①地区离寒潮源地近,受其影响多风雪、寒冷天气。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南侧暖空气干燥常会出现少雨雪多风沙天气。③和④地区都位于我国南方,离源地远,加上重重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特别是4、5月份,受其影响更小。第4题,寒潮带来的益处:一是低温会冻死害虫的卵,减少来年的病虫害;二是寒潮会带来降水,可以缓解冬季旱情。5.阅读某种灾害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造成该灾害的天气系统大多数发源于南北纬5°—20°海区。尤其是在10°—20°海区发生的占65%,在20°以外的较高纬度海区发生的只占13%,发生在5°以内赤道附近海区的极少。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我国该灾害五个主要受灾省级行政区分布示意图。材料三 该年上述五个主要受灾省级行政区该灾害主要损失统计表。省级行政区经济损失/亿元转移人口与死亡人口之比/(万人/人) 92.352602/116 5.2010.28/0 3.1716.73/4闽45.57110.61/3浙1.390.02/0 (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为什么该灾害的形成源地绝大多数在低纬度海区,而在赤道附近海区的却极少? (2)将省级行政区Ⅰ、Ⅱ、Ⅲ填入上表空白处。简析Ⅱ省受该自然灾害影响损失较大的原因。答案(1)台风 台风是一种在强低压中心附近形成的气旋,由于大量空气膨胀上升,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能供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才能旋转起来,赤道附近海区地转偏向力极小甚至为零,因此难以形成台风。(2)依次为Ⅱ、Ⅲ、Ⅰ。位于该气象灾害移动的主要路径上,受影响次数较多;该省工业(经济)发达,经济损失大;该省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转移及死亡人口较多。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以判断该自然灾害为台风。台风的成因一是有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二是要有地转偏向力。第(2)题,广东省受台风影响的次数多,再加上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所以损失较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影响我国的台风, 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 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