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精练12 外力作用与地貌(含解析)
展开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优质模拟试题精练
高频考点精练12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9·哈师大附中模拟)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的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的分布。据此完成6~7题。
1.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 C.磨圆度好 D.棱角明显
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川沉积物是冰川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大小混杂、棱角分明。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故冰水扇是冰川作用形成终碛堤后,又经过冰川融水侵蚀、堆积形成。
(2019·河南周口检测)在一片叫作“鲸之谷”的埃及沙漠中,散落着鲨鱼牙齿、海胆刺、巨型鲶鱼的化石。结合“鲸之谷”中的一幅图像,完成3~4题。
3.“鲸之谷”沙漠中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说明了该地区( )
A.海面曾相对上升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陆地曾相对上升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4.目前图示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生物作用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因而海洋生物化石也形成于海洋环境;现在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鲸之谷”沙漠中,说明陆地曾出现过上升运动。
第4题,图示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物也十分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2019·深圳模拟)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把它称作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树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
A.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 B.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强
C.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D.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6.据材料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 )
①冰川侵蚀 ②地壳隆起 ③侧蚀 ④断裂下陷 ⑤下切侵蚀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③②⑤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落差更大,立体感强,B对。侧蚀作用差异不大,不是另类之美的原因,A错。流量大,水流湍急,不易发展成蛇曲,C错。地壳断裂下陷,缺少柔美,D错。
第6题,根据材料,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先是在地形平坦时期,受③侧蚀作用,发育成蛇曲。后来发生②地壳隆起,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增强,⑤增强,形成嵌入式蛇曲。因此形成过程顺序是③②⑤,D对。没有冰川侵蚀、断裂下陷影响,①④错。A、B、C错。
(2019·安徽联考)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乙丙甲
8.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地势 D.基岩性质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乙图壶穴如“碟型”,甲图壶穴如“Ω倒型”,丙图壶穴如“锅型”。故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乙、甲、丙。故选C。
第8题,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与降水量、地势、基岩性质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较小。故选A。
(2020·四川成都七中检测)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10.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答案】9.B 10.A
【解析】第9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选B。
第10题,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选A。
11.(2020·青海西宁模拟)下图地表形态反映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海浪侵蚀
【答案】11.A
【解析】图中地表形态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A对。
(2020·郑州模拟)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12~13题。
12.①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3.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答案】12.B 13.D
【解析】第12题,图示①坡后期沙波剖面高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是堆积坡,依据材料可知该坡为迎水坡,因坡面阻挡而水流较慢,泥沙堆积。
第13题,图示②④两坡后期沙波剖面低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以侵蚀为主。
(2020·长春市调研)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15.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根据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和分布可知,宽谷中分布的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只能是河漫滩。冲积扇多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位于入湖口或入海口处,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洪积平原,因此可以排除A、B、C三项。
第15题,沙丘是“爬升沙丘”,又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外力作用必然是由河水向河岸一侧作用。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沙丘剖面的形状,③的坡度及形状符合景观图的情况。
(2020·荆州市模拟)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16~17题。
16.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17.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6.B 17.C
【解析】第16题,本题考查河流弯曲对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沉积作用。图中②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第17题,本题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和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①④两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河道较深,有利于航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19·吉林市调研)心滩坝是在河流中下游河段常见的地貌。下图为某河流心滩坝地貌演化模式图,图中a、b、c表示不同发育阶段。该地貌与河流底部的河床形态有关。在a—c阶段中,河流流量、流速有所增长,且在c阶段前经历过一次洪水过境。据图完成18~19题。
18.该河流地貌a阶段的特点主要形成于( )
A.河床凸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 B.河床凸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
C.河床凹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 D.河床凹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
19.在由a—c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河流地貌( )
A.数量明显减少 B.位置不发生改变
C.出现新的水道 D.不发生侵蚀作用
【答案】18.B 19.C
【解析】第18题,图示a阶段,是河流心滩坝形成阶段,据材料信息“心滩坝是在河流中下游河段常见的地貌”可知,心滩坝为河流堆积地貌;该地貌与河床形态有关,河床凸起阻挡水流,使流速减慢,形成堆积地貌,故A项错误,B项正确;河流的凹陷处没有阻挡河水、削减流速的作用,不能提供外力堆积的条件,排除C、D两项。
第19题,读图可知,三个阶段中,心滩坝数量没有变化,排除A项;整体心滩坝的位置向下游移动,排除B项;心滩坝的移动意味着既有侵蚀作用又有堆积作用,排除D项;在第一个大的心滩坝中,出现了新的辫状水道,故C项正确。
(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21.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答案】20.D 21.B
【解析】第20题,根据材料“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可知,形成雅丹地貌的物质基础是流水沉积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湖底中,受风化、侵蚀作用的影响,会形成很多裂隙,盛行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洼地,因而平顶山状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土墩,而风蚀土墩是在流水沉积地貌的基础上形成的,故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是流水沉积形成的,D项正确。
第21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坡度相对和缓。
(2019·株洲模拟)“丁”字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中的堤,与堤岸呈“丁”字形(如图),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据此完成22~23题。
22.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处最需建“丁”字坝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3.黄河下游多“丁”字坝,其主要作用是 ( )
A.防洪 B.减淤 C.护堤 D.防凌
【答案】22.A 23.C
【解析】第22题,丁字坝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适宜建设在河流的侵蚀岸,减轻流水侵蚀。图中所示四地,①是河流凹岸,是侵蚀岸,适宜建丁字坝;②是河流凸岸,是沉积岸,不需要;③、④处河岸较平直,沉积、侵蚀较轻,不是最需要。
第23题,丁字坝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黄河下游多“丁”字坝,其主要作用是护堤,减轻水流对堤坝的侵蚀;丁字坝没有防洪、防凌作用;可能增加淤积。
(2020·抚州模拟)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4~26题。
24.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 ( )
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25.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 ( )
A.丰富的降水形成较大的河流 B.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
C.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 D.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
26.图中,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 )
A.岩性坚硬 B.河流较多 C.降水较少 D.断裂较少
【答案】24.B 25.C 26.D
【解析】第24题,读图可知,绝壁处有地下暗河出水口,说明悬瀑应在河流流水溶蚀后发生,在陡崖处形成悬挂式洞瀑。先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断裂,岩层破碎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后来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悬瀑形成。
第25题,由图可知,悬瀑底处海拔低于溶洞、暗河及瀑布顶端,说明流水下蚀作用强于溶蚀。
第26题,读图可知,湘西峰脊峡谷地区峡谷众多,而形成峡谷的基础是断裂发育,在断层处,岩石破碎,被流水侵蚀形成多个峰脊,而台地峡谷区域台地较少,是由于断裂较少。
(2020·唐山模拟)帕图斯湖(下图)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之间有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据此完成27~28题。
27.形成沙坝的外力作用是 (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海水堆积 D.风化作用
28.导致沙坝海岸线平直的原因主要是( )
A.东北信风的影响 B.地处断层面 C.人工修整 D.洋流的作用
【答案】27.C 28.D
【解析】第27题,读图可知,图中的帕图斯湖为潟湖,原为大西洋的一部分,由于海潮上涨时速度慢,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所以沙坝形成的外力作用为海水堆积;流水堆积一般在河流中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为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一般为沙垄、沙丘;风化作用是在外力作用下,将物质破碎为碎屑物的过程,不会形成沙坝。
第28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坝外侧有巴西暖流流经,在洋流作用下,使得海岸线平直;沙坝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断层属于内力作用;沙坝海岸线形态是自然形成的;该处位于南半球,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
(2019·贵州联考)读北半球某河流三角洲历史演变略图,完成29~31题。
29.图示区域( )
A.海面不断上升使海岸线东移 B.河口冲积岛最终与北岸相连
C.流水沉积形成P处大片古沙洲 D.建港的水域条件N处比M处优越
30.下列图示河谷类型与图中P处河段较为吻合的是( )
31.图示河流三角洲的历史演变特征是由( )
A.陆海相互作用所致 B.全球气候变暖所致
C.海水搬运作用所致 D.地壳逐渐抬升所致
【答案】29.B 30.D 31.A
【解析】第29题,该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受泥沙堆积的影响,海岸线东移,A项错误。该处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堆积,河口冲积岛最终与北岸相连,B项正确。P处位于河流南岸,为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C项错误。河港应该选建在港阔水深处,与N处相比,M处泥沙淤积更少,且水面宽阔;N处位于冲积岛与河岸之间的狭窄水面,且水流慢,泥沙淤积严重,不适合建大型河港,D项错误。
第30题,河流弯曲河段,由于凸岸与凹岸的流水侵蚀、堆积状况相反,因此两岸坡度不对称。P处位于河流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其河岸比河流的北岸陡,河水较深,故D项正确。
第31题,河流三角洲的演变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影响。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长期缓慢下沉;外力作用则主要表现为海陆的相互作用,当河流带来的泥沙超过海水侵蚀作用损失的泥沙,则表现为海退,三角洲平原向海洋推进;反之,表现为海进,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加剧海水侵蚀作用,使三角洲退缩;地壳逐渐抬升,可造成海水后退,但流水沉积作用减弱,不利于三角洲平原的形成,B、C、D三项错误。
(2019·浙江绍兴诊断)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
33.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
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 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
【答案】32.C 33.D
【解析】第32题,甲位于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故排除A、B两项;乙位于祁连山南侧,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故排除D项;丙位于甘肃东南部,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故C项正确。
第33题,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区,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A项错误;极地高原地区以永久冰川为主,不属于冻融侵蚀,B项错误;冰川覆盖的山地,多为永久性冰川,没有消融过程,C项错误;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出现冻结,气温升高时出现消融,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D项正确。
(2019·中原名校考评)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的核心地貌,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约5~10米,走向为东北—西南,出露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下图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34~35题。
34.推测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 )
A.起伏和缓 B.陡峭高峻 C.低洼积水 D.平坦广阔
35.当地岩层之所以近似于垂直地面,是因为( )
A.岩层性质差异 B.岩块断裂上升 C.岩浆向上喷发 D.岩层挤压隆起
【答案】34.C 35.D
【解析】第34题,龙脊谷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属于沉积岩,故可以判断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2亿年前,该地区地势低洼积水,C正确。
第35题,据材料可知,该地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垄状如龙脊,应为地壳运动造成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褶皱,其中垄为背斜,其外层岩层受外力作用被侵蚀,中间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近似于垂直地面的岩层,D正确。
(2019·合肥高三冲刺)鲁伍马河发源于坦桑尼亚东南部的马塔戈罗山脉,主要支流有鲁建达、卢切林构、利空得、穆胡威西和卢美苏勒等河。鲁伍马河流经数处大瀑布,自鲁伍马海西侧入海,河口处未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示意鲁伍马河地理位置和鲁伍马海盆海水等深线。读图,完成第36题。
36.鲁伍马河河口未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底地形陡,泥沙难以沉积 B.支流较少,径流量小
C.流域植被茂密,泥沙含量少 D.河流落差小,流速慢
【答案】36.A
【解析】该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支流多,落差大,泥沙含量大,但由于大陆架狭窄,且大陆坡陡,泥沙难以在河口沉积,所以河口未形成三角洲。
(2019·汕尾模拟)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据此,完成37~38题。
37.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
A.围垸建村 B.流水作用 C.经济发展 D.交通变化
38.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
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 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
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
【答案】37.B 38.D
【解析】第37题,由图可知,江心洲由于南岸受侵蚀,沙洲南岸坍塌,沙洲从1991-1998年向北扩展,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B对;围垸建村、经济发展不是住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图中无交通条件变化的信息,D错。故该题选B。
第38题,根据图中沙洲边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减小,东北部增大,总体变化较小,故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它生态用地的变化,B错;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对天兴乡出现村落荒废没有直接影响,C错;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兴乡的年轻人多数离开村落进城,导致该地村落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故选项D正确。
(2019·黑龙江模拟)下图为某湖泊沿岸某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图例中数字代表沉积颗粒物大小,沙砾岩、砂岩、泥岩,颗粒物逐渐减小)。读图,完成39~40题。
39.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则其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泥岩区,②—砂岩区,③—沙砾岩区 B.①—沙砾岩区,②—砂岩区,③—泥岩区
C.①—泥岩区,②—沙砾岩区,③—砂岩区 D.①—砂岩区,②—泥岩区,③—沙砾岩区
40.引起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流速快 B.洋流的流动速度快 C.湖泊沿岸坡度大 D.河流含沙量大
【答案】39.B 40.D
【解析】第39题,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结合图例,则①区颗粒大,距湖岸最近,是沙砾岩区。②颗粒较小,居中,是砂岩区。③颗粒最小,距湖岸最远,是泥岩区。因此B对,A、C、D错。
第40题,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泥沙不断堆积,使沿岸附近的湖水变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浅湖水,D对。河流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A错。洋流分布在海洋中,与湖泊沿岸无关,B错。湖泊沿岸坡度大,泥沙沉积对湖泊沿岸地貌影响小,C错。
(2019·韶关模拟)下图中甲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乙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丙为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完成41~42题。
41.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减少 B.地壳抬升 C.地壳下降 D.植被破坏
42.在图中,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 )
A.上游河源处 B.山口冲积扇处 C.中游河流弯曲处 D.河流入海口处
【答案】41.B 42.C
【解析】第41题,当一个地区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阶地。河流流量减少和植被破坏对阶地的形成影响不大;河流下切是外力作用,而地壳下降属于内力作用。据此选B。
第42题,河谷的不对称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的。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和河道的弯曲有关。若河道平直,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岸侵蚀,右岸陡,南半球左岸侵蚀,左岸陡。若河道弯曲,考虑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岸的不对称与河道上中下游位置无关,据此选C。
(2019·重庆调研)涪江发源于岷山北坡,是嘉陵江的最大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在山前形成冲积扇。下图为涪江冲积扇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质构造分布图,据此完成43~45题。
43.涪江受该地质地形影响,形成了多级冲积扇,下列关于断层F与冲积扇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
A.Q1—Q2—Q3—F B.Q2—Q3—F—Q1 C.Q1—F—Q2—Q3 D.Q1—Q2—F—Q3
44.某同学根据河流沉积作用的变化规律,推断图中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合理的是( )
A.Q1>Q2>Q3 B.Q3>Q2>Q1 C.Q1=Q2>Q3 D.Q2>Q3>Q1
45.相对于冲积扇Q1,图中冲积扇Q2更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洪涝 D.旱灾
【答案】43.D 44.A 45.C
【解析】第43题,据图可知,最初,涪江从高山出山口后,形成山前冲积扇Q1;然后北部断层活动,使得北部高山进一步抬升,南部地势下降,河流往西南部迁移改道,台地的发育,台地上形成新的山峰,南部区域发生了进一步下沉,形成新的冲积扇Q2,因断层F南部有山峰形成,且切断了冲积扇Q2(图中信息:Q1、Q2冲积扇均被断层F切断,但Q1在断层F之南的已发生变化,Q2仍完好),故判断形成时间Q1>Q2>F;Q2形成后,断层F使得南部抬升,河流从F断层起对冲积扇Q2南部由沉积改为侵蚀,经过隆起的山峰后,出山口后,形成新的冲积扇Q3。
第4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Q1形成时期为涪江发育的早期,为河流从高山进入丘陵时形成的冲积扇,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带来的沉积物较大,多为砾石;Q2为北部断层活动发生后,南部地势进一步下降,此时进入涪江发育中期,受溯源侵蚀、河流的下切和侧蚀后,上游河道变宽,砾石类较大的颗粒物就在涪江更上游沉积,而Q2的地势相对平缓(为台地,经过台地时发生沉积作用,图中Q2的河流段有沙洲形成,说明流速缓慢,沉积作用明显),故Q2的沉积物颗粒比Q1小;Q3为河流经过Q2冲积扇后形成的冲积扇,Q2位于山间盆地且面积较大,带到下游的沉积物颗粒会更小,故Q3颗粒物更小。
第45题,读图可知,Q2位于河流沿岸,Q1距河流较远,受河水上涨的影响,Q2更易发生洪涝灾害,C项正确。
(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如图一,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图二),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据此完成46~48题。
46.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 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
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 D.沙丘向湖心移动
47.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有( )
①西北风 ②湖陆风 ③地壳隆起 ④河流 ⑤地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48.推测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答案】46.A 47.C 48.B
【解析】第46题,根据材料,青海湖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东岸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A项正确;湖泊东部没有河流注入,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无关,B项错误;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西坡是迎风坡,坡度缓,沙丘东坡是背风坡,坡度陡,C项错误;沙丘向湖岸移动,D项错误。
第47题,据图二推测,图示西岸沙丘的西北部有黑山阻挡西北风,阻挡西北风将堆积泥沙吹向湖泊,西北风不是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①错误,⑤正确;湖陆风中湖风吹向陆地,将湖泊中泥沙吹上岸边堆积形成,②正确;地壳隆起影响整体区域,不仅影响西岸,③错误;河流携带泥沙沉积,是主要沙源,④正确。故C项正确。
第48题,青海省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主要人类活动是利用草场资源放牧。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河流含沙量增大,故B项正确。
(2019·河南大联考)岩石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渗入;温度降低时,再次冻结成冰,岩石裂隙进一步加深加宽。在冻、融不断交替过程中,岩石崩裂成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下图为冰劈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49~51题。
49.冰劈过程属于(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50.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一定( )
A.有层理 B.有裂隙 C.密度大 D.导热慢
51.最易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是( )
A.南极大陆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49.A 50.B 51.B
【解析】第49题,冰劈过程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对岩石的静态破坏,是风化作用。
第50题,水的冻融是冰劈的直接动力,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必须有裂隙。
第51题,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地表为岩石、地表湿润、气温在0 ℃上下波动。
(2019·山西联考)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侵蚀,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黄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52~54题。
52.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抬升 D.间歇性下降
53.面积仍在扩大的河流阶地是( )
A.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三级阶地 D.四级阶地
54.当河水漫过河漫滩时,该段黄河( )
A.出现凌汛,进入结冰期 B.流速较慢,沉积作用强
C.处于枯水期,水位低 D.含沙量大,侵蚀作用强
【答案】52.C 53.A 54.D
【解析】第52题,据材料可知,河流阶地就是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侵蚀,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形成的,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第53题,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不同阶地堆积的河流沉积物不同,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河漫滩地区,可判断河漫滩地区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一级阶地的面积仍会扩大。
第54 题,根据图中东西方向及河床的陡缓分布可知,该河段东岸较缓、西岸较陡,所以河流向南流,应该位于黄河的中游河段,即黄土高原河段,该河段自高纬流向低纬,无凌汛。河水漫过河漫滩说明此时处在丰水期,即黄土高原处在夏季多暴雨的时期,此时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侵蚀作用强。
(2019·山西榆社中学联考)巢湖湖岸的组成岩性成分可分为基岩石质湖岸、砂土质湖岸、粘土质湖岸三种类型。基岩石质湖岸岩石坚硬;砂土质湖岸土质疏松,多湖滩地;粘土质湖岸具有较强的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多裂隙。读巢湖湖岸线崩塌区域(如图中粗线部分)分布图,完成55~57题。
55.图示崩塌湖岸线的湖岸类型主要为( )
A.基岩石质湖岸 B.砂土质湖岸 C.粘土质湖岸 D.冲积扇
56.造成湖岸崩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溶蚀 B.季节性冻融 C.风力侵蚀 D.湖浪侵蚀
57.①②两处湖岸较其他各处湖岸崩塌严重的气象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风向 D.风速
【答案】55.C 56.D 57.C
【解析】第55题,据材料可知,基岩石质湖岸岩石坚硬,因而能够阻挡湖浪的侵蚀,抗蚀能力强,不易形成崩塌,排除A项;砂土质湖岸土质疏松、透水性强,经湖浪的冲刷,易形成宽阔的浅滩,不易形成崩塌,排除B项;粘土质湖岸由于具有较强的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多裂隙的特性,湖岸陡峻,一旦受到高水位的湖浪冲刷或雨水浸透之后,易引发大块崩塌,或因自身重力作用发生滑落,形成陡直的崩塌湖岸地貌,所以崩塌主要发生在粘土质湖岸中,故C项正确;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不属于巢湖湖岸类型,故D项错误。
第56题,流水溶蚀是通过化学反应侵蚀的,标志性地貌是喀斯特地貌,排除A项;巢湖位于我国南方,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 ℃,没有季节性冻融现象发生,排除B项;巢湖湖岸崩塌主要是湖浪对湖岸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风力侵蚀影响小,C项错误,D项正确。
第57题,读图可知,①处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②处地处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受盛行风的影响,①②两处湖浪较大,湖浪对湖岸的侵蚀作用强,故C项正确。
58.(2020·山东济宁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图一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图二为地苏地下河地区喀斯特地貌。
(1)说明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特征。(3分)
(2)“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3分)
(3)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3分)
(4)为该地开发利用地下河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58.【答案】(1)分布不均,地下河(干支流)上游少,中下游多;均沿地下河分布。
(2)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形成溶洞(地下河);继续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形成天窗。
(3)地表崎岖(起伏不平),土壤易侵蚀,可耕地少;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多季节性地表河),灌溉水源缺乏。
(4)利用天窗抽引水灌溉;利用地下河落差发电;利用天窗、地下河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天窗的分布不均,地下河(干支流)上游少,中下游密集;均沿地下河分布。第(2)题,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顶部塌陷,形成天窗。
第(3)题,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影响主要从对水源的储存和土壤的影响进行分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土壤易被侵蚀,土层薄,土壤贫瘠,耕地面积少;由于地下裂隙多,地表水渗漏严重,灌溉水源侵蚀。
第(4)题,地下河中合理利用可从“引”“扩”“提”“拦蓄”“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利用地下河及岩溶泉出露位置高,供水点位置较低的特点,修渠引水;“提”,在一些天窗、岩溶潭、落水洞或开凿竖井用动力提取地下水;“扩”,在地势平坦,出露于地表的泉水与深部管道有联系或泉水补给资源很充沛时,可在露头对泉水出口扩大或加深,以增大出水量;“拦蓄”在地下河或岩溶泉的出口处,选择适当位置利用有利地形条件拦蓄地下水,采用拦蓄地下水方法,同时也积蓄了地表水,在河谷中拦坝,通过引水渠,引至具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利用水动力发电;“开发”,地下河中有众多的溶洞、上面还有天窗,可发展旅游业。
59.(2019·湖南株洲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1)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8分)
(2)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指出陡坎内侧树龄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3)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请你在图中找出依据,并说明理由。(4分)
(4)下游的曲流也发生了裁弯取直,但是旧河道内的树龄乙处和丙处不同,请你分析原因。(2分)
59.【答案】(1)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2)树龄较小。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所以树龄小。
(3)依据: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理由: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为1968年绘制,最老树龄为20年,说明河流的裁弯取直至少在20年前。
(4)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
【解析】第(1)题,由于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发生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第(2)题,陡坎向地势低的一侧为内侧。根据图示可知,陡坎内侧树龄较小。这是因为陡坎内侧为旧河道,有一定的水量,不能生长树木;水干涸后才有树木生长,相对陡坎其他部位而言,陡坎内侧树龄小。
第(3)题,上游的曲流(甲处)在1948年以前发生裁弯取直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图中显示上游有一段陡坎内侧树龄为10~20年。
第(4)题,树龄大小与河道积水时间有关,丙处在乙处的下游,积水时间长。只有当积水退去才有树木生长,故丙处树龄较小。
60.(2020·山东联考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北黄海是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包围的半封闭海域,海底中部地势平坦,开口朝南,地势向南黄海倾斜。北黄海西部海域发育有泥质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流域治理的影响,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分布面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区分布及洋流流向。
(1)说出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的主要来源。(2分)
(2)指出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的分布特征。(2分)
(3)推测近年来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区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
60.【答案】(1)黄河以及流经两大半岛河流携带的入海泥沙。
(2)泥质沉积物呈块状和带状分布;山东半岛北部海域较辽东半岛沿岸分布面积较广。
(3)北黄海海域泥质沉积物面积呈减小趋势。原因:黄河及流经两大半岛河流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修建水库,河流携带泥沙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北黄海水域水文发生变化,沿岸流减弱。
【解析】第(1)题,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具有多源性,以山东沿岸流携带的陆源黄河沉积物为主,也受到辽东半岛河流沉积物的影响。因此其主要物源为来自渤海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入海河流所携带的沉积物。
第(2)题,据图可以看出,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物分布:辽东半岛西部块状分布明显,辽东半岛东部、山东半岛带状分布明显;沉积物面积:山东半岛北部面积大,向海延伸明显。
第(3)题,预测近年来北黄海西部海域泥质沉积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原因主要从泥沙来源、植被覆盖率、海水侵蚀方面分析。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植被覆盖率提高,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同理两大半岛河流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也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减少,因此沉积物来源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沉积区面积呈减小趋势。
61.(2020·福建厦门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图1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县城北侧的城隍庙(图2)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历史上,该县城及周边地区常遭洪水袭击。1926年7月,该县大雨连绵七天七夜,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致使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
(1)分析宁陕县城易遭洪水袭击的原因。(6分)
(2)绘制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图2中西河道的剖面示意图(含水位线及河床地形)。(4分)
(3)解释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8分)
(4)指出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江心洲两侧的东、西河道中水量较小的河道,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61.【答案】(1)所在区域(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县城地势低洼,且多条河流在此交汇。(6分)
(2)(4分)
(3)降雨量大且历时长,长安河流量大,河道弯曲度大;东侧为凸岸,西侧为凹岸;与东侧相比,西侧流速较快,水位迅速上涨,明显高于东侧。(8分)
(4)东河道。(2分)理由:东河道较窄;东河道(位于凸岸)水深较浅;城隍庙未受洪水影响,说明东河道水位较低。(4分)
【解析】第(1)题,可从来水多(降水多且集中)、快(地势落差大而汇水快),以及排水慢(地势低平)角度分析。
第(2)题,从河流形态上看,西侧为凹岸、东侧为凸岸,则河床东浅西深;“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城隍庙却安然无恙”“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说明水位西侧高、东侧低。
第(3)题,凹岸处来水补充快、多而水位高。第(4)题,水量与河宽、河床深度呈正相关。
62.(2020·枣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库赛湖的年纹层是由冬季冰面颗粒物质沉积形成的粗颗粒层和夏季沉积的细颗粒层两者交替形成的。粗颗粒层物质磨圆中等、分选性差,具有明显的风力搬运特征;细颗粒层物质颗粒较细,除细沙、黏土外,还含有大量的枝角类碎片和生物壳体,具有明显的流水搬运特征。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1)库赛湖属于构造湖,形成初期水深坡陡,但现在东南部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据图推测原因。
(2)判断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沉积的季节并分析形成过程。
(3)年纹层M较常年偏厚,请分析原因。
62.【答案】(1)东南部有河流注入,携带大量泥沙,泥沙沉积,使得坡缓水浅。
(2)粗颗粒层沉积于春季。库赛湖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的机械搬运作用使大量的粗颗粒物质在冰面堆积,等到春季湖冰融化,冰面上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层。
(3)M层为细颗粒层,为夏季流水沉积。该湖的主要补给为冰雪融水,M层对应年份夏季气温偏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湖泊沉积物多,细颗粒层较厚。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湖泊东南部坡缓水浅,这是因为东南部有河流注入,携带大量泥沙,泥沙沉积所致。
第(2)题,库赛湖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的机械搬运作用使大量的粗颗粒物质在冰面堆积,等到春季湖冰融化,冰面上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层,因此,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沉积的季节为春季。
第(3)题,年纹层M为细颗粒层,细颗粒层厚,说明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多,应该是流量偏大。结合材料可知,该湖的主要补给为冰雪融水,融水的量与气温关系密切。M层厚,说明M对应年份夏季气温特别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湖泊沉积物多,细颗粒层较厚。
63.(2019·天津河西质检)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曲流是指河流在平缓地区形成的连续穹曲河道。流经太行山北段的拒马河,古时“水势巨大,如万马奔腾”,因此得名。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拒马河的曲流在雄峻峡谷中蜿蜒流淌,地质专家将这种独特的景观命名为曲峡地貌。2005年,十渡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复为世界地质公园。下图所示为拒马河的地理位置、遥感图像和河湾形态。
(1)说明拒马河的十渡河段形成曲流地貌的地质过程。
(2)拒马河的十渡河段,每个河湾的凸岸都有古村落聚集,分析其主要成因。
(3)改革开放以来,十渡镇的很多古村落经历了一次“萧条—复苏”的发展过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63.【答案】(1)早期,太行山地区地形平坦,形成曲流现象。随着地壳的整体抬升,流水沿着曲流的河床侵蚀下切,形成峡谷(曲峡地貌)。
(2)河湾凸岸的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河岸不易崩塌,居住环境较为安全。
(3)萧条:十渡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毗邻北京城区,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居住,导致村庄的人口流失。复苏:十渡镇地区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家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促进了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经济复苏。
【解析】第(1)题,曲流是由于侧蚀作用形成的,峡谷是由于下蚀作用形成的。早期,太行山地区地形平坦,侧蚀作用为主形成曲流现象;随着地壳的整体抬升,流水沿着曲流的河床侵蚀下切,形成峡谷(曲峡地貌)。
第(2)题,河流凸岸的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发展村落和农业生产;凸岸流速慢,河岸不易崩塌,居住环境较为安全。
第(3)题,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萧条-复苏应与我国大环境有关;萧条的原因与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才流失、交通落后、经济落后有关。十渡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毗邻北京城区,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居住,导致村庄的人口流失,村落萧条。复苏的原因与发展旅游业、改善基础设施有关:十渡镇地区风景优美,是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家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促进了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人口回流,经济复苏。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精练11 内力作用与地貌(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精练11 内力作用与地貌(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蛇绿岩出露地表的地质作用过程是,该“帽子”白色部分的岩石是,临沂蒙阴境内的岩石主要为,图示,甲处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精练7 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精练7 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气旋,锋面气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精练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精练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此时,北京时间是,当新疆阿克苏某农场,当北京市郊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