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1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2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6页。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因菊花经济效益高,某地农民开垦坡地种植菊花,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区域的关联性

    D.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材料反映了区域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属于区域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植被破坏导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图1)。在找到合适环境后,风滚草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而堆积(图2),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

    A.耐寒 B.耐旱

    C.耐风 D.耐渍

    4.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旱灾 B.水源

    C.大风 D.障碍物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当干旱来临时,风滚草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说明风滚草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主要习性为耐旱。第4题,根据材料分析,风滚草随风滚动,说明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大风。

    生活在陕南地区的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北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  )

    气候多种多样 地形多种多样 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

    A.通风透气

    B.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

    7.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

    答案5.B 6.B 7.C

    解析第5题,石头房、竹木房主要是各地就地取材建设而成,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吊脚楼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建在平坦的地区。第6题,陕北地区纬度较高,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同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大,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可接受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第7题,陕南注重排水,说明降水较多;陕北注重雨水收集,说明水资源少。两地区降水差异大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故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面分别为我国甲、乙、丙三个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甲、丙两区域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

    B.丙区域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域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域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9.从农业角度来看,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共同点是(  )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答案8.B 9.A

    解析第8题,甲、丙两区域分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纬度低于东北地区,热量条件较东北地区优越。第9题,三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A项正确;华北地区人口稠密,B项错误;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华北地区是暖温带,C项错误;只有东北地区分布有黑土,D项错误。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明显。上图为两区域地理位置和农作物及熟制差异图。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有哪些明显差异?

    (2)分析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差异对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种植活动的影响。

    答案(1)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比松嫩平原优越;松嫩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分布较分散,人均耕地少;松嫩平原黑土广布,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多。

    (2)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优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和棉花,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春小麦、大豆,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等方面分析,土地条件主要从土地面积大小、分布状况、耕地类型等方面分析。第(2)题,自然条件对农业种植活动的影响主要从耕地类型、种植制度、作物种类等方面分析。

    能力提升

    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据此完成1~2题。

    1.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品,形成两地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2.以上现象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层次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C 2.A

    解析广东气候炎热,喝凉茶可以解暑降温;四川地处盆地,空气湿度大,麻辣食品有利于祛湿防病。两地的饮食习惯都是由气候引起的,这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而两地饮食习惯的差异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

    植被的返青、枯黄和落叶都是重要的植被物候现象。下图为青藏高原11个生态地理分区示意图,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候现象与海拔关联大,且不同生态区的高寒草地物候现象也存在差异。读图,完成3~5题。

    3.随海拔的升高,整个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的(  )

    A.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

    B.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推迟

    C.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迟

    D.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4.在海拔2 600~3 500米的地区,区的高寒草地返青期明显晚于区,与之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

    A.夏季风

    B.年降水量

    C.纬度因素

    D.地势起伏

    5.①②③④四区中,高寒草地返青期最晚的是(  )

    A. B.

    C. D.

    答案3.A 4.C 5.D

    解析第3题,植被返青需要该地区的气温上升到某一温度,而枯黄期的出现需要该地区的气温下降到某一温度。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植被返青时间越晚且枯黄时间越早。A项正确。第4题,植被返青时间的早晚主要受气温影响,与区相比,区位置更偏北,纬度高,气温低,返青期晚,C项正确;该地区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受夏季风影响小,A项错误;年降水量对植被返青影响小,B项错误;该地区海拔在2600~3500米,各地区的地势起伏状况差异不大,D项错误。第5题,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的自然带变化依次为山地针叶林区,山地针叶林、草原区,高寒灌丛草甸区,高寒草甸草原区。故地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返青期最晚,D项正确。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洋浦千年古盐田(位置见图1)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其古老的晒盐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盐田附近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岸边黑色的、多气孔结构的玄武岩石块凿成一个个底面平平的砚状浅坑,平时在这些浅坑中注入海水(涨潮时海水也会自动漫入这些浅坑),经暴晒制作出高品质的盐。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一批批规模较大的工厂化盐场严重冲击着古盐田,传统制盐技艺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

    (1)当地传统民居多以石头为建筑材料(如图2),说明其原因。

    (2)分析洋浦古盐田的形成条件。

    (3)分析当地村民多以玄武岩制作晒盐容器的主要原因。

    (4)请你对古盐田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当地多玄武岩,就地取材可减少建设成本;玄武岩石材坚硬,耐腐蚀能力强,经久耐用;当地夏季炎热潮湿,玄武岩多气孔,利于隔热(降低室内温度),同时利于防潮(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环境。

    (2)纬度低,气温高,光照充足;位于沿海地区,风速大,蒸发旺盛,利于晒盐;地形平坦,多石质海滩,方便晒盐;靠近码头,利于盐的运输、销售。

    (3)玄武岩热容量小,白天增温快;玄武岩为黑色,吸收热量多,利于蒸发;玄武岩的多气孔结构,有利于渗水、析盐。

    (4)大力发展文化观光旅游;建立海盐晒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打造特色盐制品产业;扩大市场规模,增加盐工收入,使古老的海盐晒制技艺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当地分布着多气孔结构的玄武岩石块。玄武岩是优质建筑材料,当地建造传统民居可以就地取材,从玄武岩作为建筑材料具有坚硬、耐腐蚀、隔热和防潮等优势方面分析。第(2)题,古盐田的形成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主要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交通和市场等方面分析。第(3)题,晒盐的过程主要是尽可能快地减少制盐容器中的水分,最终让盐析出。玄武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水分蒸发和渗漏两方面。第(4)题,主要从经济、社会和政策等方面寻找措施。经济措施可以从发展文化观光旅游、打造特色盐制品产业和扩大销售规模等方面分析;社会措施主要是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等;政策措施主要是建立晒盐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