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后训练(24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湿地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有,该公益项目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阅读材料,完成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由于其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且服务价值较高B.湿地被称为“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D.湿地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中大量排放废物2.湿地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有(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吸纳一切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答案1.A 2.A解析第1题,湿地是指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湿地并非就是水库;有些湿地(如河流)可以通航;湿地对污染物的降解是有一定限度的。第2题,位于河流源头的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另外,湿地可降解水体中的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等。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项目: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殖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环保组织就在实际地点种下真树。据此完成3~4题。3.该公益项目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4.该公益项目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上亿棵树,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 )A.净化空气 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 D.保持水土答案3.B 4.C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该公益项目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扩大森林面积,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第4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6.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自然灾害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肥力下降答案5.B 6.D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橡胶林的蒸发量为1037毫米,而原始生态林蒸发量为969毫米;橡胶林降水量比原始生态林小,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于橡胶林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所以径流总量减少;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气候更干燥。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下渗量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变差;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自然灾害增加;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由混交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橡胶林,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1962—1971年被渠化为一条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1976年,该地区开始了河道的恢复工程,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下图为基西米河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基西米河渠化河道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盐碱化更严重C.泥沙沉积增多 D.生物种类减少8.基西米河恢复自然面貌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发电能力增强 B.下渗水量增多C.通航能力增加 D.水流速度加快答案7.D 8.B解析第7题,基西米河渠化河道使河道两侧的湿地面积减少,生物种类减少。第8题,基西米河恢复自然面貌后,发电能力降低,河道变长,下渗水量增多,通航能力降低,水流速度减慢。9.阅读材料,完成下题。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下表为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森林对大气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森林对水文的作用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森林对土壤的作用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森林对生物的作用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从表中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知森林有固碳功能;“吸收二氧化硫、一氧化氮”“降低风速,吸附飘尘”说明森林能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说明森林能增加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进而使降水增加;“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说明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说明森林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力提升陕西省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的汉江上游山区,林地覆盖率93.6%。20世纪70—80年代,当地大力发展采矿、木材加工等,没能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却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11年以来,留坝县坚持“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绿色产业发展战略。2017年9月,被评为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当地农民走向美丽乡村富裕之路。据此完成1~3题。1.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大力发展采矿、木材加工,主要是利用了自然环境的(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C.支撑服务 D.文化服务2.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发展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 )A.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B.没有利用好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C.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D.该地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较弱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我们在地区发展中应( )A.侧重利用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B.侧重利用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C.保护生态环境,只利用其文化服务功能D.进行综合权衡,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答案1.A 2.C 3.D解析第1题,20世纪70—80年代,留坝县大力发展采矿、木材加工等产业,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属于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故选A项。第2题,留坝县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该地出现资源短缺,所以,不一定超过了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A项错误;文化服务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利用与否均不会带来环境问题,B项错误;支撑服务是维持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不存在强弱问题,D项错误。第3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反映的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不能只侧重获取其供给服务,而影响其他服务功能,应进行综合权衡,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故选D项。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山脉和B湖泊所处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分别是 ( )A.防治水污染、保护森林B.保护森林、防治水污染C.保持水土、保护森林D.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5.下列关于A山区过度开垦对甲河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减少B.三角洲面积缩小C.水质变好D.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答案4.B 5.D解析第4题,A山脉所处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故环境保护的重点是保护森林植被,保持水土;B湖泊所处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面积缩小和水污染严重,故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防治水污染和保护湿地。第5题,A山区若过度开垦则导致水土流失加重,造成甲河流含沙量加大,水质变差,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旱涝灾害增多,沿海地区的河口三角洲面积加速扩大。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面积1.3万平方千米,人口极为稀少,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木里有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2019年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持续近一个月未降水的某山地云南松和栎灌林区,因雷击引发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较往年明显加剧。(1)说出区域内水土流失现象较往年明显加剧的原因。(2)有人认为,火灾发生后,短期内残存的云南松和栎灌林生存条件有所改善,请说明理由。答案(1)岩石经高温灼烧,风化作用加强,碎屑物增多;山火发生区域植被烧毁,地表裸露(土壤缺乏植被保护,容易被侵蚀);火灾发生在雨季来临前,植被恢复时间短。(2)周围杂草和其他植物减少,光照增强;大火烧死害虫,高温烘烤土层,病虫害减少;燃烧的灰烬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生长。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加剧主要是因为植被覆盖率降低,雨季来临前难恢复,且当地地形复杂,岩石风化加剧,碎屑物增多,地表裸露面积大,缺乏植被保护,容易被侵蚀。第(2)题,森林群落多有垂直分层结构,火灾发生后,残存树木光照条件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害虫数量减少,故生存条件有所改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作业题,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湿地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有,该公益项目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阅读材料,完成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