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599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2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599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课后训练(24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1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3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3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同步测试题,共5页。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速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缺乏环境保护意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答案1.A 2.C解析第1题,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的破坏与短缺。第2题,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读1700—2010年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人口增加C.植被破坏 D.自然灾害4.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 )A.生态环境趋于恶化B.河流含沙量减少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得以解决答案3.B 4.A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耕地和牧场的面积在增加,而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在减少,这与人口增加后对农牧业的需求增加有关。第4题,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会使生态环境恶化,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频率增加,水资源短缺更加严重。我国土壤退化的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据此完成5~6题。5.导致我国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直接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D.滩涂养殖业的发展6.为了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应(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产量C.发展生态农业 D.控制人口数量答案5.A 6.C解析第5题,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使得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而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我国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直接的原因。第6题,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所以,为了促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发展生态农业,切实保护现有耕地。干热岩是指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体,可用于发电和取暖。初步估算,中国埋深3~10千米范围内的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相当于中国2010年能源消耗总量的5200倍。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如下图所示)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西安市多个小区和办公场所已经实现干热岩供暖。据此完成7~8题。
7.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 B.政策 C.技术 D.市场8.西安市大力开发利用干热岩资源,有利于( )A.缓解沉降 B.改善大气质量C.减少地震 D.减少能耗答案7.C 8.B解析第7题,由“干热岩资源的开发主要利用增强型地热系统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可知,目前限制我国大规模开发干热岩资源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不成熟。第8题,干热岩资源属于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其有效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9.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2)简述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缺的困扰,请说明最主要的原因。(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水资源 带,原因是 。 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区。(3)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4)过渡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一致。第(2)题,位于非季风区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第(3)题,多水带缺水主要是人为污染、需水量大导致的。第(4)题,我国水资源过渡带,人口众多,工农业比较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供给不足。能力提升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而且能使土地永续利用。据此完成1~2题。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方面考虑,在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2.黄淮海地区在发展经济和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有(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②合理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工程,防御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地、涝洼地、沼泽、沙荒地、红黄壤,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1.B 2.B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与江南丘陵不适合通过大规模整治土地提高单产;长江三角洲耕地质量高;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面积比例大,应整治土地,提高耕地质量;鄂尔多斯高原应退耕还牧,以维持生态平衡。故选B项。第2题,根据黄淮海平原低湿、涝碱、多风沙的实际情况,①④不可行。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读榆林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和交通线路图,完成3~5题。
3.榆林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稀少 B.能源资源丰富C.地表径流少 D.多荒漠4.改革开放之初,榆林的经济并没有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 ( )①无优惠政策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经济结构单一 ④产品附加值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区( )A.以轻工业为主B.水资源充足C.环境污染严重D.南部水土流失严重,北部沙漠化严重答案3.B 4.B 5.D解析第3题,科威特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资源丰富。结合图例可知,榆林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的原因最可能是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B项正确。第4题,改革开放之初,榆林的经济并没有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以采矿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③④正确。第5题,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可以推断该地区以重工业为主;该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短缺;若对重工业区合理规划、管理,不一定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榆林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南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北部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严重。6.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读南、北美洲部分要素对比表,完成下列各题。地区总人口占世界比重/%GDP占世界比重/%水资源总量/km3水资源年开采量/km3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km3水资源利用结构/%生活工业农业北美洲7.927.36443.7608.44145194249南美洲5.69.39526.0106.21332182359 (1)北美洲水资源总量比南美洲 ;北美洲水资源开采率比南美洲 。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1)少 高(2)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特点:水资源利用结构中,工业用水比重北美洲比南美洲大;农业用水比重北美洲比南美洲小;生活用水比重南美洲比北美洲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北美洲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高(工农业高度发达);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解析第(1)题,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资源总量北美洲少于南美洲,而开采率北美洲高于南美洲(北美洲为发达地区,资源利用率高)。第(2)题,南、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不同,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巩固练习,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该城市可能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随堂练习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