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数据的波动程度(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5605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数据的波动程度(1)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5605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据的波动程度(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2.会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3.用方差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体会方差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方差是一种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并且根据方差的大小对实际问题作出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学生兴趣引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深入探究,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会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会比较数据的波动大小.难点:理解方差的意义.三、教学过程教练的烦恼现要从甲,乙两名射击选手中挑选一名射击选手参加比赛.若你是教练,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合适?
甲,乙两名射击选手的测试成绩统计如下:(1)请分别计算两名选手的平均成绩;
(环),
(环)(2)请根据这两名选手的成绩在右图中画出折线统计图;(3)现要挑选一名选手参加比赛,若你是教练,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适宜?为什么?谁的稳定性好?应以什么数据来衡量?甲射击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和:(7-8)+(8-8)+(8-8)+(8-8)+(9-8)=0乙射击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和:(10-8)+(6-8)+(10-8)+(6-8)+(8-8)=0怎么办?甲射击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平方和:(7-8)2+(8-8)2+(8-8)2+(8-8)2+(9-8)2=2乙射击成绩与平均成绩的偏差的平方和:(10-8)2+(6-8)2+(10-8)2+(6-8)2+(8-8)2=16上述各偏差的平方和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与射击次数有关!所以要进一步用各偏差平方的平均数来衡量数据的稳定性.为了刻画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可以采用很多方法.统计中常采用下面的做法:设有n个数据x1,x2,…,xn,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
的差的平方分别是(x1-
)2,(x2-
)2,…,(xn-
)2,我们用这些值的平均数,即用s2=
[(x1-
)2+(x2-
)2+…+(xn-
)2]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方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s2=
[(x1-
)2+(x2-
)2+…+(xn-
)2]计算方差的步骤可概括为“先平均,后求差,平方后,再平均”.方差如何反映数据波动情况呢?结合前面折线统计图及所求方差得出结论.
甲:(7-8)2+(8-8)2+(8-8)2+(8-8)2+(9-8)2=2乙:(10-8)2+(6-8)2+(10-8)2+(6-8)2+(8-8)2=16
,
当数据分布比较分散(即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较大)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大,方差就较大;当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小,方差就较小.反过来也成立,这样就可以用方差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即: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我们知道,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正像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一样,考察总体方差时,如果所要考察的总体包含很多个体,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实际中常常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问题 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位:t)如下表.
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解:(1)为了直观地看出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的情况,我们把这两组数据画成下面两幅图.
(2)甲、乙两个品种在试验田中的产量组成一个样本,算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
,
说明在试验田中,甲、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由此可以估计在这个地区种植这两种甜玉米,它们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
(3)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是
显然
>
,即甲种甜玉米的波动大,这与我们从右图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由此可知,在试验田中,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比较稳定.正如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一样,也可以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因此可以推测,在这个地区种值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比甲种的稳定.综合考虑甲、乙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可以推测这个地区比较适合种值乙种甜玉米.例1 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表
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解:甲、乙两团演员的平均身高分别是
方差分别是
由
<
可知,甲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练习1.用条形图表示下列各组数据,计算并比较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体会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的.
(1) 6 6 6 6 6 6 6 (2) 5 5 6 6 6 7 7
(3) 3 3 4 6 8 9 9 (4) 3 3 3 6 9 9 9解:2.如图是甲、乙两射击运动员的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观察图形,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
,
哪个大?解:甲、乙两射击运动员的平均成绩分别是
(环),
(环)方差分别是
,
显然
<
,即乙射击运动员的射击训练成绩波动大.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这样既能让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 ,出示学习目标,例2学习,当堂检测,归纳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