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时达标练含答案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时训练,共8页。
第三章 第一节A组·基础达标1.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故A错误.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若两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便不再发生热传递,即达到了热平衡,故B正确,C错误.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会发生变化,但内能变化不一定是热传递引起的,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故D错误.2.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答案】B【解析】质量一定的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压强增大,内能增大,则A、C错误;体积不变气体不做功,内能增大则吸收热量,则B正确,D错误.3.(多选)下列现象中,哪些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A.打开电灯开关,灯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夏天喝冰镇汽水来解暑C.冬天搓搓手,会感觉到手变得暖和起来D.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答案】BD【解析】A是电流做功改变内能的,不是热传递;B是汽水与人体间有温度差,汽水吸热造成的,它属于热传递;C是摩擦做功改变内能的,也不属于热传递;D是太阳给热水器传热,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D正确.4.如图所示,在紫铜管内滴入乙醚,盖紧管塞.用手拉住绳子两端迅速往复拉动,管塞会被冲开.管塞被冲开前( )A.外界对管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管内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变大D.管内气体内能增大,压强变大【答案】D【解析】克服绳与金属管间的摩擦做功,使管壁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乙醚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直至沸腾,管塞会被冲开.管塞被冲开前管内气体内能增大,压强变大,D正确.5.(多选)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答案】CD【解析】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r>r0,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增大,A、B错误,C正确.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r<r0,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增大,D正确.6.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只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的胶塞.用打气筒慢慢向筒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后( )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答案】C【解析】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对外做了多少功,就意味着转化了多少能量.本实验中由于是厚壁容器,打开卡子后,气体迅速膨胀,这样的过程可以当作绝热过程,由此判断,转化的应是系统的内能,即气体对外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C正确.7.如图所示,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隔开,左侧装有气体,右侧为真空.现将隔板抽掉,使左侧气体自由膨胀直至达到平衡,则在此过程中(不计气体的分子势能)( )A.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B.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少【答案】C【解析】抽掉隔板后,气体膨胀,体积增大,但由于右侧为真空,所以气体自由膨胀不做功,因而内能不变,温度不变,故C正确.B组·能力提升8.如图所示,活塞将汽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汽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用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甲不变,E乙减小 B.E甲不变,E乙增大C.E甲增大,E乙不变 D.E甲增大,E乙减小【答案】D【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甲、乙两气室气体都经历绝热过程,内能的改变取决于做功的情况.对于甲室内的气体,在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活塞左移,压缩气体,外界对甲室气体做功,其内能应增大;对乙室内的气体,活塞左移,气体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应减小;所以选项D正确.9.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b过程到达状态b或者经过ac到达状态c;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温度分别为Tb和T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 b和Qa c,则( )A.Tb>Tc,Qa b>Qa c B.Tb=Tc,Qa b>Qa cC.Tb>Tc,Qa b<Qa c D.Tb=Tc,Qa b<Qa c【答案】B【解析】因为pbVb=pcVc,故Tb=Tc,所以ac和ab两个过程的内能变化量相同;而ac过程是个等容过程,做功是零,故Qac=ΔU,又因为ab过程是个等压过程,体积增大,故气体对外做功,故Qa b=ΔU+W,所以Qa b>Qa c,B正确.10.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增大,A正确.1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A B C D【答案】B【解析】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Ep减小.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Ep增大.当r=r0时,分子力为零,此时分子势能最小.故B正确.12.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情况可以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表现出来,根据图像回答:(1)从图中看到分子间距离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试说明理由.(2)图中分子势能为零的点选在什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分子势能可以大于零,可以小于零,也可以等于零,对吗?(3)如果选两个分子相距r0时分子势能为零,分子势能有什么特点?解:(1)如果分子间距离约为10-10 m数量级,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此距离为r0.当分子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要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斥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如果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引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从以上两种情况综合分析,分子间距离以r0为数值基准,r不论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都增大.所以说,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最低点.(2)由题图可知,分子势能为零的点选在了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的位置.因为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的最低点,据题图也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分子势能可以大于零,可以小于零,也可以等于零.(3)因为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最低点,最低点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此种情况的特点为分子势能大于等于零.1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沸腾时,1 g的水由液态变成同温度的水汽,其体积由1.043 cm3变为1 676 cm3.已知水的汽化热为2 263.8 J/g.求:(1)体积膨胀时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2)气体吸收的热量Q;(3)气体增加的内能ΔU.解:取1 g水为研究系统,1 g沸腾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汽需要吸收热量,同时由于体积膨胀,系统要对外做功,所以有ΔU<Q吸.(1)气体在等压(大气压)下膨胀做功W=p(V2-V1)=1.013×105×(1 676-1.043)×10-6 J=169.7 J.(2)气体吸热Q=1×2 263.8 J=2 263.8 J.(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2 263.8 J+(-169.7) J=2 094.1 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气体实验定律(Ⅱ)复习练习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一节 气体实验定律(Ⅰ)巩固练习,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五章 原子与原子核第三节 核力与核反应方程综合训练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