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市第五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611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市第五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611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市第五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5611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市第五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市第五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做法是
A.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B.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C.倡导“低碳”生活 D.促进山地增绿加快生态修复
2.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
A.取用固体 B.倾倒液体
C.加热试管 D.熄灭酒精灯
3.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一氧化碳 氯化钠溶液 B.氧气 二氧化锰
C.二氧化硫 冰水混合物 D.氢氧化钠 空气
4.布洛芬片常用于解热镇痛,其主要成分为异丁苯丙酸,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关于异丁苯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丁苯丙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B.异丁苯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C.异丁苯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
D.异丁苯丙酸含有33个原子
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灭火的原理就是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C.探究与实践: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D.科学态度与责任: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超过正常含量,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分离NaCl和MgCl2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B
检验CO2中混有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Cl2和Na2SO4杂质
溶解后依次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7.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单质碳,则乙和丙的组成元素可以是碳元素和氧元素
B.若丙为氧气,则甲和乙的组成元素可以是氢元素和氧元素
C.若甲是氯化铵,则乙可以是氯化钠、丙可以是氯化银
D.若乙是二氧化碳,则甲和丙均可以是碳酸盐
二、填空题
8.化学是服务于生产、生活,并不断推动人类进步的自然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一种主要成分是 ,其用途有 。
(2)我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充足且均衡的营养素。请你为自己明天的午餐设计的食谱为 。
(3)化肥中的碳酸氢铵对提高农作物产具有重要作用。碳酸氢铵属于 (选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碳酸氢铵有强烈氨味的原因是分子在 。
(4)TPE(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工业用品。塑料属于 (选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9.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其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1)月球土壤中的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是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可控核聚变燃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月球上独特的矿产资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 ,钛铁矿可能的用途是 。
(3)“天宫”空间站使用“氢氧燃料电池”,其中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的部分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化合释放出电能,实现由 能到电能的转化。
②在方框中补充完成反应的示意图 。
③由图2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三、实验题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选用图装置中的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制取CO2应选用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设计实验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验证操作
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结论
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
化学方程式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4)用图所示装置继续探究CO2的其他性质。
①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
②观察到纸花变红,但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四、填空题
11.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物质。
(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其“吸附”中用到的吸附剂可以是 。
(2)图是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①6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②在60℃时,分别取Xg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进行如图的实验。加入乙烧杯中的固体是 (选填“NaCl”或“KNO3”),X的取值范围是 。
(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2.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某种镁合金的成分为Mg和Al。
(1)镁合金是轻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首选材料,主要利用了镁合金的 优良性能。
(2)取该镁合金一小块进行实验。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镁合金的目的是 。
(3)将打磨后的镁合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①若X为过量H2SO4,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②若X为一定量CuSO4溶液, Z为无色溶液,Y的成分可能是 。
1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一】: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1)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如图所示) ,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时,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某兴趣小组同学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如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该实验也可以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请你说明理由 。请分析60s时,烧瓶内溶液中的微粒有 (用化学符号表示)。
【探究二】:盐的化学性质
如图,向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某同学探究反应后,溶质的成分(Y)及生成的沉淀(Z) 中某成分的含量。
(3)取图中试管B中少量上层清液(Y)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Y的成分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向B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稀硫酸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a~n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沉淀(Z)中硫酸钡的质量为 (用a、m和n的关系式表示)。
(5)由探究二可归纳出盐的化学性质有 。
五、计算题
14.某同学在学习质守恒定律时,称取1.2g镁条进行燃烧实验,计算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露天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符合题意;
B、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不符合题意;
C、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促进山地增绿加快生态修复,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图示操作规范,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规范,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不规范,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规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分析】氧化物是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A、一氧化碳为氧化物, 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为单质,二氧化锰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为氧化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故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空气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异丁苯丙酸是由异丁苯丙酸分子构成的,一个异丁苯丙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A说法错误;
B、异丁苯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说法正确;
C、异丁苯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2+18×1+16×2=20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C说法错误;
D、异丁苯丙酸是由异丁苯丙酸分子构成的,一个异丁苯丙酸分子含有13+18+2=33个原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5.B
【详解】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而灭火只需要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错误;
C、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给人带来不适,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超过正常含量,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选项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氯化镁能与适量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过滤,能分离出氢氧化镁,但无法分离出氯化镁、氯化钠,故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碳酸和盐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无法检验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故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氯化钾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而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足量的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和氯化钡分别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然后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钠晶体,故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7.C
【分析】分析转化关系图可知,甲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乙和丙能互相转化。
【详解】A、若甲是单质碳,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乙一氧化碳,碳完全燃烧生成丙二氧化碳,乙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丙二氧化碳,丙二氧化碳和碳高温条件下生成乙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选项正确;
B、若丙为氧气,甲可能是过氧化氢,乙可能是水,过氧化氢可以生成水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可以生成氧气,过氧化氢和水均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选项正确;
C、若甲是氯化铵,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乙氯化钠,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能生成丙氯化银,乙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丙氯化银,但丙氯化银无法生成乙氯化钠,选项错误;
D、若乙是二氧化碳,甲可能是碳酸钠,丙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选项正确。
故选C。
8.(1) 氮气(合理即可) 可用作保护气(合理即可)
(2)青菜汤、青椒炒瘦肉、米饭(合理即可)
(3) 氮肥 运动
(4)合成材料
【详解】(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成分,氮气可用作保护气、可用来制化肥等(合理即可);
(2)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则瘦肉富含蛋白质,青椒、青菜富含维生素,炒瘦肉要放入食盐是无机盐、植物油是油脂,汤含有水,米饭富含糖类;故填:青菜汤、青椒炒瘦肉、米饭(合理即可);
(3)碳酸氢铵中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氨气,氨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会闻到强烈氨味;
(4)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
9.(1)2
(2) +4 生产钛金属
(3) 化学 分子分裂成原子
【详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2)铁元素显示+2价,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氧元素显示-2价,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和为0,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解得x=+4。钛铁矿中含有钛元素,可以用来生产钛金属。
(3)①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化合释放出电能,该实验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由该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2个H、2个O,反应后有4个H、2个O,则反应物还需要补充1个H2来提供2个H,如图所示 。
③由反应的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10.(1)酒精灯
(2)
(3) BD/D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没有设计二氧化碳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的对照实验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选用装置中的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A为固体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适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应选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收集装置应选向上排气法,故选D;
大理石(或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由结论可推测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4)①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②观察到纸花变红,但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是因为没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试验,所以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11.(1)活性炭
(2) 110 KNO3 37.3
【详解】(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水的净化方法“吸附”中用到的吸附剂可以是活性炭。
(2)①由图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
②在60℃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为37.3g和110g。分别取Xg NaCl和Xg KNO3固体,甲烧杯(NaCl)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X>37.3,但是乙烧杯(KNO3)中加入两次的Xg后,烧杯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2X≤110,则X≤55,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37.3<X≤55。
(3)a、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溶质质量不变,故a错误;
b、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溶剂质量减小,故b正确;
c、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故c正确;
d、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12.(1)密度小或延展性(合理即可)
(2)除去其表面薄膜
(3) Mg+H2SO4=MgSO4+H2↑和2Al+3H2SO4 =Al2(SO4)3+3H2↑ Mg、Al、Cu;Al、Cu;Cu
【详解】(1)镁合金是轻薄笔记本电脑外壳的首选材料,主要利用了镁合金的密度小、延展性好、硬度大的优良性能。
(2)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实验前,需用砂纸打磨镁合金的目的是除去其表面薄膜。
(3)①镁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铝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故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和2Al+3H2SO4 =Al2(SO4)3+3H2↑;
②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镁排在铝之前,铝排在铜之前 ,若X为一定量CuSO4溶液,镁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镁消耗完后若有铝剩余,铝会继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故 Z为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无硫酸铜,故物质Y一定有铜,可能有镁和铝,故Y的成分可能是Mg、Al、Cu;Al、Cu;Cu。
13.(1) 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 HCl+NaOH=NaCl+H2O 复分解反应
(2)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H2O、Na+、Cl-、H+
(3) 红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Na2CO3+Ba(OH)2=BaCO3↓+2NaOH
(4) Ba(OH)2+H2SO4=BaSO4↓+2H2O ×(m−n)g
(5)盐能够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变红,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最后完全反应,溶液中不再有氢氧化钠,溶液不再呈碱性,酚酞不变色呈无色,则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HCl+NaOH=NaCl+H2O;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由图可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减小减弱,最终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即加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填溶液的pH逐渐减小;
由图可知,60s时溶液的pH小于5,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的物质有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则溶液中的粒子有H2O、Na+、Cl-、H+,故填H2O、Na+、Cl-、H+。
(3)由图可知,A试管中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则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否是酚酞变红,故填红;
取图中试管B中少量上层清液(Y)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反应是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即溶液中有氢氧化钡剩余,所以Y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故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生成沉淀的反应是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Ba(OH)2=BaCO3↓+2NaOH。
(4)由上述可知,B试管中含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钡沉淀,向B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沉淀的质量第一次增加发生的反应,即a~n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Ba(OH)2+H2SO4=BaSO4↓+2H2O;
n~m段的反应是碳酸钡沉淀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H2SO4=BaSO4↓+H2O+CO2↑,每197份质量的碳酸钡反应产生233份质量的硫酸钡,反应中碳酸钡与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比=197:(233-197)=197:36,由图可知,碳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逐渐的质量=(m−n)g,则参加反应的碳酸钡的质量为×(m−n)g ,故填×(m−n)g。
(5)由图可知,探究二中的反应是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归纳出盐的化学性质是盐能够与见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故填盐能够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14.解:设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则有
x=2g
答: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2g。
【详解】见答案。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第四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第四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五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五中学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共2页。
2021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初中化学毕业认定考试试卷+答题卡: 这是一份2021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初中化学毕业认定考试试卷+答题卡,文件包含2021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初中化学毕业认定考试试卷docx、2021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初中化学毕业认定考试答题卡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