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达标检测卷2含答案第1页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达标检测卷2含答案第2页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达标检测卷2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达标检测卷2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粤教版 (2019)全册综合综合训练题,共10页。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变化B.单晶体一定是单质,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有确定的熔点C.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D.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的【答案】A【解析】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地吸收热量,改变分子间的距离,所以内能也要发生变化,故A正确;单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比如食盐、雪花等,故B错误;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但有确定的熔点,故C错误;多晶体也是各向同性的,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D错误.2.如图所示,ab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水球中形成的气泡.ab两气泡温度相同且a的体积大,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  )A.该水球内的水分子之间只有引力B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C水球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最后水球呈红色,这是布朗运动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和斥力,A错误;ab两气泡温度相同,则a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与b的相等,B错误;水球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正确;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终红色将扩散到整个水球,这是扩散现象,D错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D.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有光学各向异性【答案】D【解析】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单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势能,而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C错误.液晶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所以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有光学各向异性,故D正确.4.如图所示,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状态ABCA的图像,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BCAC分别与T轴和V轴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气体压强增加BBC过程气体压强不变CCA过程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DAB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答案】D【解析】本题目考查对VT图像的理解.过各点的等压线如图所示,从状态A到状态B,在同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所以AB过程气体压强不变,A错误;从状态B到状态C,斜率变大,则压强变小,B错误;从状态C到状态A,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C错误;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正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没有透过雨伞布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1 g100 的水与1 g100 的水蒸气相比较,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不相同C.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大,所以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答案】A【解析】雨水在布料上形成一层薄膜,由于液体表面存在张力,雨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没有透过布雨伞,故A正确;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绝大部分的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100 的水与100 的水蒸气温度相同,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又因为均为1 g,分子总数相同,故总动能也相同,故B错误;当浸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附着层内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故C错误;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而多晶体没有规则形状,各向同性,故D错误.6.关于液体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B      C      DA.甲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B.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产生表面张力C.丙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D.丁图中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垂直【答案】B【解析】甲图中露珠呈球形,这是液体表面张力的结果,故A错误;乙图中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产生表面张力,故B正确;丙图中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故C错误;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故D错误.7.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自状态A经状态C变化到状态B,这一过程在VT图上如图所示,则(  )A.在过程AC中,气体的压强不断变小B.在过程CB中,气体的压强不断变小C.在状态A时,气体的压强最大D.在状态B时,气体的压强最大【答案】D【解析】气体的AC变化过程是等温变化,由pVc可知,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A错误.在CB变化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即为等容变化,由c可知,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B错误.综上所述,在ACB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始终增大,所以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最大,故C错误,D正确.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对晶体和液晶的特点展开了讨论.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B.乙说,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丙说,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丁说,液晶在分子结构上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答案】AD【解析】单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无论是多晶体还是单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A正确,B错误;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但不能说它是液态的晶体,它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C错误,D正确.9.杭州的龙井茶虎跑泉水天下闻名.有人说,虎跑泉的水质特别好,若不信,可用一只碗舀满虎跑泉水,然后小心地将硬币放在水面上,硬币则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将硬币一枚接一枚小心地投入水中,只见水面会高出碗的边缘而不致溢出,对此不正确的观点是(  )A这是虎跑泉水的特有现象,由此可证明泉水的质地确实优良B.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泉水里面添加了某种特殊物质C.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并非是虎跑泉水所特有D.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答案】ABD【解析】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并非虎跑泉水的特有现象,故选ABD10.住在海边的小明,跟几个朋友自驾去某高原沙漠地区游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出发前给汽车轮胎充气,气压不宜过高,因为汽车高速行驶时胎压会增大B小明在下雨时发现,雨水流过车窗时留有痕迹,说明水对玻璃是浸润的C.到了高原地区,小明发现,尽管气温变化不大,但车上带的矿泉水瓶变得更鼓胀了,这是瓶内空气压强变大的缘故D.小明发现在晴天大风刮起时,沙漠会黄沙漫天,海上不会水雾漫天,这是因为水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答案】AB【解析】出发前给汽车轮胎充气,气压不宜过高,因为汽车高速行驶时若遇到凹陷的道路,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导致胎压会增大,A正确;小明在下雨时发现,雨水流过车窗时留有痕迹,说明水对玻璃是浸润的,B正确;到了高原地区,小明发现,尽管气温变化不大,但车上带的矿泉水瓶变得更鼓胀了,这是由于高原的大气压强减小的缘故,C错误;小明发现在晴天大风刮起时,沙漠会黄沙漫天,海上不会水雾漫天,这是因为风使蒸发的水蒸气迅速扩散,不易形成小水滴的缘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11(9)pV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T1T2T3.用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__N2T1________T3N2________N3(均填大于”“小于等于)【答案】大于 等于 大于【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判断出状态1和状态3温度相等,即T1等于T3.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状态1分子平均速率大于状态3分子平均速率,则N1大于N2.气体从状态2到状态3,体积增大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则N2大于N312(9)如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1)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__________(向上向下)移动,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ΔT表示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用Δh表示B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  )           A        B        C       D【答案】(1)向下 BC两管内水银面等高 (2)A【解析】(1)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压强增大,B管中液面下降,要想使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必须使BC管中水银面再次等高,故应将C管向下移动.(2)B管的横截面积为S,由盖­吕萨克定律,c,即ΔhΔT,所以应选A13(1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左侧开口,右侧封闭.右细管内有一段被水银封闭的空气柱,空气柱长为l12 cm,左侧水银面上方有一块薄绝热板,距离管口也是l12 cm,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4 cm.大气压强为p076 cmHg,初始温度t027 .现在将左侧管口封闭,并对左侧空气柱缓慢加热,直到左右两管内的水银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在这个过程中,右侧空气柱温度保持不变,试求:(1)右侧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2)左侧管中气体的最终温度.解:(1)以右管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p1(p0ph)80 cmHgl1l12 cml210 cm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可得p1lp2l2p296 cmHg右管气体最终压强为96 cmHg(2)以左管被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p076 cmHgl3l12 cmT1(27327) K300 Kp296 cmHgl414 cm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得T2T1442 K左管气体最终温度为442 K14(11)珠海市地处珠江口西岸,春夏季受暖湿的海洋性气流影响,相对湿度较大.人们喜欢用拔罐疗法来祛湿.若罐的容积为50 cm3,室温为27 ,已知大气压p01.0×105 Pa,罐壁导热性能良好.(1)某次拔罐过程中,先将罐内空气加热到57 ,求此时罐内空气质量与室温下罐内空气质量的比;(2)当罐被扣到人体上之后,罐内的空气从57 降温到室温,罐的容积由于皮肤变形减少2 cm3,求降温之后罐内气体的压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1)罐的容积V150 cm3,罐内空气温度T1(27273) K300 K此时包括溢出罐气体在内的气体的总体积为V2,温度为T2(57273) K330 K由盖­吕萨克定律有解得V255 cm357 时罐内剩余气体质量与室温下气体质量之比为(2)降温前罐内气体的体积为V350 cm3,温度为T3330 K,压强为p31.0×105 Pa降温的后罐内气体的体积为V4(502) cm348 cm3,温度为T4300 K解得p40.95×105 Pa 

    相关试卷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达标检测卷5含答案: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全册综合习题,共9页。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达标检测卷4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全册综合习题,共9页。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达标检测卷3含答案: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全册综合习题,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