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练习题
展开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1.柴达木盆地中最丰富的矿产是( )
A.铅锌 B.铜
C.钾 D.铁
答案C
解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其中最丰富的是察尔汗盐湖的钾盐。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
3.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
①煤—电—钢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电—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2.C 3.D
解析第2题,贵州降水多,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A项错误;矿区道路铺设常用采矿的废料,可能加重水污染,但其不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为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C项正确;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不是生态退化,D项错误。第3题,贵州缺少铁矿,不适合构建煤—电—钢产业链,①错误;贵州煤炭丰富,适宜发展煤—焦—化产业链,②正确;贵州缺少天然气资源,不适宜发展煤—气—液产业链,③错误;贵州煤、铝土丰富,适宜发展煤—电—铝产业链,④正确。故D项正确。
读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0年工业结构简图,完成4~5题。
4.与1980年相比,2010年该地区( )
A.资源利用率提高
B.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彻底消除环境污染
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1980年
2010年
5.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 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④大力开发水电,禁止煤炭开采 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4.A 5.C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地区1980年、2010年的工业结构均为资源产业,会消耗大量矿产资源,但2010年的工业结构中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所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故选A项。第5题,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禁止煤炭开采不符合实际,故选C项。
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发电机而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必须要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某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依靠海洋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地区是( )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C.江苏东部地区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7.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与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关系是 ( )
A.受天气影响小,有利于能源的持续供给,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B.受地域影响小,可开发利用范围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C.电站建造成本低,可以迅速提高国家能源资源的安全性
D.技术难度小,便于操作,适于我国发展,用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答案6.C 7.A
解析第6题,察尔汗盐湖、运城盐湖和巴里坤盐湖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湖水盐度大,但气候较干旱,缺乏充足的淡水。江苏东部地区濒临海洋,且有充足的淡水,C项正确。第7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要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受天气影响小,可以持续发电,有利于电能资源的持续供给,从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A项正确。海洋渗透能发电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受地域影响较大,B项错误。海洋渗透能发电要在水体中进行,电站建造成本较高,C项错误。海洋渗透能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刚刚研发成功,在我国还处于研发初期阶段,说明其技术难度较大,D项错误。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9年9月25日,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据粗略估算,该地区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的油当量。
材料二 世界已探知可燃冰分布图。
(1)结合材料二,描述已探知可燃冰的分布规律。
(2)青海省可燃冰开采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3)分析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的重要意义。
答案(1)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海洋大陆架)。
(2)开采技术要求高;开采成本高;不易运输;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3)可燃冰作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对扩大我国清洁能源的使用领域、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解析本题以新能源可燃冰为背景材料,考查新能源的开发条件、综合利用与意义。第(1)题,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可燃冰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第(2)题,从开采技术、运输条件和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能源的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依然以矿物能源为主,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可燃冰是清洁能源,其对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领域、促使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能力提升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俗称“瓦斯”。全国95%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晋陕内蒙古、新疆、冀豫皖和云贵川渝等四个含气区,其中晋陕内蒙古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下图为煤层气及其他油气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图中煤层气( )
A.燃烧值更高
B.开采难度更大
C.埋藏更深
D.不可用常规管道运输
2.大规模开采煤层气、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带来的影响是 ( )
A.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B.导致地面沉降
C.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D.减轻大气温室效应
3.勘探、开发煤层气可以( )
A.使能源消费重心向西北转移
B.保障我国能源储备与安全
C.使能源生产重心向东南转移
D.减少我国天然气进口量
答案1.B 2.D 3.B
解析第1题,据材料“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可知,煤层气属于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开采难度更大,B项正确。第2题,大规模开采煤层气、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煤炭、石油等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大气温室效应。第3题,勘探、开发煤层气可以保障我国能源储备与安全;煤层气主要分布在煤炭产区,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转移难以产生影响;我国天然气储量小,需求量大,且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能源,目前开采和使用的技术还不成熟,故短期内不会减少我国天然气进口量。
2020年6月18日,广西防城港港口迎来了满载17.5万吨优质铝土矿的大型远洋货轮。这是我国在几内亚投资建设的最大铝土矿项目首艘大型远洋货轮到港接卸,该项目对改善我国铝行业用矿结构、提升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4~5题。
4.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其原因是( )
A.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高
B.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
C.几内亚市场对铝制品需求量小
D.几内亚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
5.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产生的影响是 ( )
A.提高几内亚铝土矿附加值
B.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
C.提高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
D.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
答案4.D 5.B
解析第4题,几内亚位于非洲,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因此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故D项正确。第5题,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产业主要是以开采业为主,铝土矿的附加值较低,A项错误;能够增加铝土矿的产量,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B项正确;扩大我国铝土矿的来源,但没有提高自给率,C项错误;从非洲开采运输铝土矿不会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D项错误。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智利享有“铜矿王国”的美誉,是全球最重要的产铜国,但采矿成本处于全球最高水平。铜矿给智利带来了财富,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的脆弱性。为扭转亏损趋势,智利铜业公司积极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下图为智利简图。
(1)分析智利铜矿开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2)分析智利过度依赖铜矿导致经济脆弱性较强的原因。
(3)说明智利铜业公司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的可能领域,并阐述理由。
答案(1)地处安第斯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夏季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铜矿开采易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环境成本高;地处偏远山区与沙漠地区,采矿的运营成本高。
(2)铜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大规模的开发,铜矿资源量不断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过分依赖铜矿出口,国内经济会经常受到铜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次强震对大型铜矿造成的破坏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国家经济以铜矿开采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
(3)领域:铜矿冶炼和加工。理由:与智利相比,中国铜矿冶炼技术较先进;智利提高铜产品出口比重,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第(1)题,智利铜矿开采成本高的原因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运营成本、环境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地形起伏大、气候条件恶劣、水源短缺、位置偏僻的地区不利于开采,开采成本高;资源开采过程中,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了开采成本。第(2)题,智利过度依赖铜矿导致经济脆弱性较强的原因要从铜矿资源的特点、在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智利与中国的合作主要从两国各自的优势条件进行分析。中国与智利可在铜矿冶炼和加工方面加强合作。与智利相比,中国铜矿冶炼技术较先进,可为智利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智利铜矿资源丰富,发展冶炼加工可提高铜产品出口比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罗布泊钾肥生产基地的建成,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复习练习题,共7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精练,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