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镇和乡村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训练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635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镇和乡村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训练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635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镇和乡村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训练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635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全一册课后训练(打包26套)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建设“骑楼”的目的是,“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根据徽派民居多具“白墙黑檐小窗”的特点判断,下列四幅图中属徽派民居的是( )答案:C2.下图中的两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答案:C解析:天津港、海滨浴场体现了现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都是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读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景观图,完成3~4题。
3.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 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D.以上三个方面4.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答案:3.B 4.D解析: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据此完成5~6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古城的规划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B.欧洲传统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C.苏州的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的影响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6.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B.北京故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华盛顿城市建筑以国会大厦为中心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答案:5.A 6.D解析:欧洲的传统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苏州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北京的城市布局以故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并居于高处,是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如下图所示)。“骑楼”是岭南地区的一种特色民居。据此完成7~8题。
7.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8.“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干旱天气多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答案:7.D 8.B解析:第7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8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地传统民居图,完成9~10题。
9.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北面 B.南面 C.东面 D.西面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地区特征的是(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C.该区域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D.该区域属于北方方言区答案:9.A 10.B解析:第9题,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由于正午太阳在南面,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第10题,华北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但是不种植春小麦,而种植冬小麦。11.我国山西省有一些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由外向内单向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读山西省的四合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西不少地方农户园内都建有水窖,请说明其水源来源。(2)“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A.山西农作物主要种植在院内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其十分珍惜C.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D.山西的民风内敛淳朴(3)分析图中屋顶的形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4)说明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的华北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并分析这种结构的作用。答案:(1)大气降水。(2)B(3)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距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量小;当地地表水缺乏,水资源紧缺;屋脊由外向里倾斜,可收集雨水,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4)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多风沙。四合院可以挡风御寒;南向开窗大,冬季可采光取暖。等级考素养提升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片信息概括可知,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A.多元性 B.区域性C.独特性 D.相对稳定性2.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A.靠近首都B.温暖湿润的气候C.平原地形D.沿河靠海答案:1.A 2.D解析:图片反映出天津的地域文化包罗万象,国内外建筑风格兼具,因此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与天津位于沿河靠海的位置特点密切相关。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C.文化特点的差异D.政治历史的差异4.下列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D.丁类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答案:3.A 4.C解析:第3题,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环境中;酒桥位于江南水乡环境,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位于北方平原环境;风雨桥又称“花桥”,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是侗族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不同的自然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桥梁建设的难度以及对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第4题,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沟通河流两侧的交通,在此基础上,受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影响,桥梁被打上时代的文化烙印。现在的卢沟桥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5.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答案:B解析: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材料二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下图分别示意广州西关大屋大门景观和平面图以及北京四合院景观。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筑结构反映了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列表说明)答案:(1)内向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2)地域民居结构特点民居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北方低矮,门、窗户均较小,严实冬季寒冷,多风沙天气南方高墙,门、窗户宽大,通透性好,屋檐多长廊潮湿多雨的天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巩固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测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传统民居建筑体现,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图示两地地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体现出当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