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第二节 洋流课后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洋流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读图,完成1~3题。
1.该海域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若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且洋流②势力强劲,则此时为北半球(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若该海域地处北太平洋,则洋流①为( )
A.墨西哥湾暖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那利寒流
答案:1.A 2.B 3.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能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也可能为北印度洋的夏季环流。第2题,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了顺时针流动的季风环流,北半球夏季时西南季风强盛,洋流②势力强劲。第3题,若该海域地处北太平洋,则洋流①为日本暖流,洋流②为北太平洋暖流,洋流③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洋流④为北赤道暖流。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图2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C.图1中洋流为暖流
D.图2中洋流为寒流
5.若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大西洋,则( )
A.图1中洋流为本格拉寒流
B.图2中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C.图1中洋流为加那利寒流
D.图2中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
答案:4.B 5.C
解析:第4题,图1中海水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图2中海水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1中洋流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为寒流;图2中洋流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域,为暖流。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1中洋流为寒流,图2中洋流为暖流。由图中海水等温线的数值可知,该海域的水温较高,纬度较低。结合洋流流向可知两图中的洋流应位于中低纬度海区。结合题干信息“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大西洋”可知,图1中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图2中的洋流为巴西暖流,故选C项。
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6~7题。
6.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补偿流
C.径流入海
D.人工养殖
7.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6.A 7.A
解析:第6题,甲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的。第7题,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
8.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有( )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9.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有(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答案:8.A 9.C
解析:第8题,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和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图中属于寒流的有②③⑤。第9题,乙海域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丙海域深层海水上涌将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两海域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故选C项。
10.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别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洋流的名称。
A ,B ,C ,
D ,E 。
(2)B、C、D三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属于补偿流的是 。(填字母)
(3)图中大型渔场出现在 (填字母)处,原因是 。
答案:(1)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风漂流 秘鲁寒流 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
(2)B、D C
(3)C 上升补偿流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易形成渔场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可判断该海区位于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再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判断各洋流名称。第(2)题,根据洋流的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随风漂流形成的大规模海水运动。结合图中洋流的分布,即可推知B、D为风海流;而当该海区的海水流走以后,周围相应海区的海水就会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补偿流,图中C洋流是如此。第(3)题,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补偿流分布的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常形成大型渔场。
能力提升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完成1~2题。
1.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则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 )
①暖流 ②寒流 ③大洋东岸 ④大洋西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则洋流G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加剧了沿岸环境的荒漠化
B.增加了湿热程度
C.扩大了温带的范围
D.降低了干热程度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据图示信息可知,洋流G自北向南流动。若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则洋流G为暖流,位于大洋西岸。第2题,若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自北向南流动,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沿岸环境的荒漠化。
读洋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实验中,茶叶的运动轨迹模拟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图中甲处模拟的洋流增强,可能导致( )
A.附近渔场质量提升
B.盛行西风势力减弱
C.沿岸气候变干变冷
D.海洋污染物扩散减慢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该实验中,茶叶的运动轨迹模拟的是北半球的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呈方形;中高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呈三角形,③符合,C项正确。第4题,图中甲处模拟的洋流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是寒流。若寒流增强,海水的降温减湿作用增强,可能导致沿岸气候变干变冷,C项正确。
5.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
D.K海域的渔场是由上升流形成的
答案:C
解析:Q地因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A项错误;P地受千岛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项错误;M海域因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对航运不利,C项正确;K海域的渔场是由沿岸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D项错误。
6.读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海域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丙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它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 (填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3)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从甲到乙,再返回甲。写出依次利用的盛行风的名称和洋流的名称。
(4)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 ②开罗正值少雨时节 ③正值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④新疆天山牧民在海拔较高处放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1)北 此大洋环流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2)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3)从甲到乙利用的盛行风为东北信风,利用的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从乙到甲利用的盛行风为西风,利用的洋流为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4)D
解析:第(1)题,该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且环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因此该大洋环流可能位于北太平洋或北大西洋的中低纬度海区及夏季的北印度洋海区。第(2)题,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则丙处附近海域有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第(3)题,由甲至乙时,应借助东北信风,从乙返回甲时,应借助盛行西风;由甲至乙时,借助的洋流依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从乙返回甲时,借助的洋流依次为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第(4)题,当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夏季时,地球公转到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开罗位于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适宜科考;新疆天山牧民夏季时在森林带之上的高山草甸牧场放牧。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课堂检测,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随堂练习题,共6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堂检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