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1.5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展开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因此加法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维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综上所述,有理数的加法具有极其很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2、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发现有理数加法的不同形式的解释方法,从中获取成功体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渗透学生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形象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会用正负相抵法进行运算.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运用“相抵相消”法.
【教学工具】PPT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法)、展示目标
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如何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加法运算呢?
二、观察与思考
在操场上,小亮操纵遥控车模沿东西方向做定向行驶练习,每回接连行驶两次。规定初始位置为0,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 车模每回的行驶情况、数轴表示及运动结果如下表所示:
观察上表,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2)请将车模每次行驶和运动结果的情况用有理示出来.
(3)接连两次行驶的运动结果能用算式表示吗?如果能,应怎样表示?
事实上,求接连两次行驶的运动结果,用加法。按照上面对“正”“负”的规定,“向东行驶3 m,再向东行驶2 m,运动结果是向东行驶了 5 m”, 用算
式表示就是(+3)+(+2) =+5 (-3+(-2)=-5
(+3)+(-3)=0; (+5)+(-2)=+3;
(-5)+(+2)=-3;(—5)+0=—5
三、大家谈谈
1.两个正数相加,怎样确定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
2.两个负数相加,怎样确定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
3.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怎样确定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
4.一个数同0相加,和等于什么?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例题解析
例1:
计算:
(1)(+8)+(+5); (2)(+2.5)+(-2.5);
(3)()+() (4)()+()
总结: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一是辨别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
二是确定和的符号,
三是判断应利用绝对值的和还是差进行计算
练1在以下每题的横线上填写和的符号、运算过程及结果.
(1)(-15)+(-23)=—(15+23)=—38;
(2)(-15)+(+23)=+(23-15)=8;
(3)(+15)+(-23)=—(23—15)=—8;
(4)(-15)+0=—15.
练2【中考·梅州】计算(-3)+4的结果是( C )
A.-7 B.-1
C.1 D.7
有理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例2
如图,海平面的高度为0 m.一艘潜艇从海平面 ,先下潜40 m,再上升15 m.求现在这艘潜艇相对于海平面的位置.(上升 为正,下潜为负)
解:潜艇下潜40 m,记作-40 m;
上升15 m,记作+15 m.
根据题意,得(-40)+(+15)
= -(40-15)
=-25(m).
答:现在这艘潜艇位于海平面下 25 m 处.
总结:
此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是有理数加法的应用题,解应用题最后必须写答,注意结果要符合实际意义。
五、巩固练习
课本22页练习1、2
六、课堂小结:
有理数相加的方法口诀:两数相加看符号,符号分为同异号;同号相加分正负,符号不变取原号,正取正号负取负号,绝对值相加错不了;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值走.
七、课后作业:
1.必做:完成教材A组1、2,、3,选做:B组1、2
八、板书设计
1.5 有理数的加法(1)
行驶情况
数轴表示
运动结果
先向东行驶3 m,
再向东行驶2 m
向东行驶了5 m
先向西行驶3 m,
再向西行驶2 m
向 西 行驶了 5 m
先向东行驶3 m,
再向西行驶3 m
初始位置
先向东行驶5 m, 再向西行驶2 m
向东行驶了 3 m
先向西行驶5 m, 再向东行破2 m
向 西 行驶了 3 m
先向西行驶5 m, 然后停止不动
向西行驶了 5 m
行驶情况
数轴表示
运动结果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先复习旧知引入课题,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讨论,从而发现有理数加法的性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支亲身体验的产生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通过例题来巩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学生及时地掌握所学的新知,对于学生起到有效地巩固作用。
有理数加法是小学学过的加法去处的拓展,学生已经具有了正数,负数、数轴和绝对值等知识。加法法则实际上给出了确定两个有理数的和的“符号”与“绝对值”的规则,它是通过分析两个有理数里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再归纳出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一个有理数与0相加三种情况而得到的。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准备的限制,在分情况讨论、应分成哪几种情况、如何归纳不同情况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甚至是直接讲解。同号两数的加法法则比较易于理解,而异号两数相加时情况比较复杂,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另外,根据法则做加法,需要注意“按部就班”地计算这是一个培养良好运算习惯的过程。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5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996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5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a>,共5页。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5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重点难点,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