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6页。


    第二章过关检测卷(A)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大约5000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000米长的巨人之路。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读图,完成1~3题。

    id:2147499289;FounderCES

    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

    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

    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凝固

    D.强大海风的吹蚀作用

    2.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

    A.变质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3.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往往(  )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

    C.含有化石

    D.岩石坚硬致密

    答案:1.C 2.D 3.B

    解析:第1题,据材料信息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知,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凝固形成,C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巨人之路石柱是由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属于喷出岩,D项正确。第3题,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岩浆喷出地表后,岩浆中的气体迅速挥发,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形成气孔构造;坚硬致密主要是侵入岩的特性。

    下图为某地岩层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id:2147499296;FounderCES

    4.岩层①②③④按从老到新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5.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4.C 5.B

    解析:第4题,沉积岩一般下老上新,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故岩层①②③④从老到新的排序为②①③④。第5题,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岩浆岩和变质岩中不可能含有化石。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id:2147499303;FounderCES

    6.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7.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答案:6.A 7.C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板块海拔相近,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第7题,阿尔卑斯山脉由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日本列岛和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C项正确。

    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

    id:2147499310;FounderCES

    8.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

    固结成岩 褶皱构造 沉积作用 岩浆侵入 断层构造 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9.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的侵入 B.断层的发生

    C.页岩的沉积 D.褶皱的发生

    答案:8.B 9.D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岩层发生了弯曲,形成背斜构造;众多岩层发生断裂、位移,属于断层构造;有明显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选B项。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首先众多岩层发生褶皱弯曲,然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之后岩层发生断裂、位移,形成断层,最后在表层发生页岩的沉积,故选D项。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10~11题。

    id:2147499317;FounderCES

    10.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海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河流侵蚀

    11.图中由海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

    答案:10.A 11.C

    解析:第10题,根据题干可知,鼓浪石是海浪拍打形成的,为海水的侵蚀作用。第11题,海水沉积作用会形成沙滩地貌。

    读图,完成12~13题。

    id:2147499324;FounderCES

    12.西藏山南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其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13.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是(  )

    A.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

    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

    C.半山腰降水丰富

    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

    答案:12.B 13.A

    解析: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较低,气候较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进入21世纪,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并已经完成了部分线路的开通。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部分路段。读图,完成14~15题。

    id:2147499331;FounderCES

    14.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

    15.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答案:14.D 15.C

    解析:第14题,由图中两个海拔数值可知,铁路弯曲处地势落差大,故地势起伏是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第15题,裁弯取直既可以缩短线路长度,也可以减少线路弯曲而提升速度。该处铁路弯曲的原因是地势落差大,裁弯取直必然要修建隧道、桥梁等,会加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增加铁路建设的难度。

    二、综合题(共40分)

    16.(14分)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id:2147499338;FounderCES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

    A     ,B     ,C      

    (2)写出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

                 ,                ,          

    (3)由图可知,裸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    作用和    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    作用的对象,最后在低洼地区    下来,经过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4)结合图示,写出形成下列地貌的地质作用(填数码)。

    a.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    

    b.大理岩的形成:    

    c.含煤岩层的形成:    

    d.海底火山喷发:    

    答案:(1)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2)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埋藏及成岩作用

    (3)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4)   

    解析:岩浆活动只能形成岩浆岩(C为岩浆岩,为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岩浆岩等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经外力作用(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沉积物经埋藏及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A为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被埋到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而形成变质岩(B为变质岩,为变质作用)。

    17.(14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id:2147499345;FounderCES

    (1)图中C、D处,属背斜的是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形成原因是                     ; D处是    ,形成原因是                         

    (3)C、D两处找油气应在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C、D两处,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处,原因是               

    答案:(1)D

    (2)山地 向斜槽部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地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3)D C

    (4)C C为向斜构造,可能会发生渗水现象

    解析:第(1)题,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为背斜,向下凹陷的为向斜。第(2)题,向斜槽部由于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第(3)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构造易于储水。第(4)题,由于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适合修建地下隧道,向斜部位修建隧道可能会发生渗水现象。

    18.(12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id:2147499352;FounderCES

    图1

    id:2147499359;FounderCES

    图2

    id:2147499366;FounderCES

    图3

    (1)从地貌上看,图1是      ,图2是         ,二者都是河流    地貌。 

    (2)若图1、图2两地貌在图3中有分布,则图1在   处,图2在   处。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1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1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id:2147499373;FounderCES

    答案:(1)冲积扇 河口三角洲 堆积

    (2) 

    (3)C

    (4)B

    解析: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图1为冲积扇,图2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图3中③②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位于出山口处,可能会形成冲积扇;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图1中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第(4)题,从冲积扇的中部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过关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