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A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综合检测卷(A)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表是我国某地日出和日落时间。读表,完成1~2题。
某一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日出时间
6:04
6:03
6:02
日落时间
17:56
17:57
17:58
1.下列关于此时昼夜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
2.上表说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昼长时间等于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根据表格中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出此时昼长小于12小时,该地昼短夜长,故C项正确。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该地的昼长时间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昼长在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北移动,故D项正确。
2020年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读下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中近似表示该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路线的是(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4.下列有关北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
B.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
C.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北半球夏至日时,北京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但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第4题,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度数,所以北回归线随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变化,黄赤交角目前认为是23.5°,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北回归线向北移动;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它的上截和下截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完成5~6题。
5.导致大理石柱变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水平运动 B.火山喷发
C.地壳垂直运动 D.板块碰撞
6.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 )
①以地壳水平运动为主 ②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 ③以地壳垂直运动为主 ④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不同时期海平面以上大理石柱的高度不同,说明地壳发生升降运动,这主要与地壳垂直运动有关。第6题,读图,根据海平面变化,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以垂直运动为主,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
“尖峰石阵”是澳大利亚西南部南邦国家公园(30°S附近)的一种著名石灰岩景观。石灰岩由海洋中的贝壳演变而成。该地曾经被森林覆盖,从海边吹来的沙逐渐形成沙地,将森林掩埋,在原始森林枯萎、大地被风化后,沙沉下去了,残存在根须间的石灰岩就像塔一样遗留了下来。下图为南邦国家公园“尖峰石阵”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尖峰石阵”形成的过程是( )
A.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B.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C.板块运动、海水沉积、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
8.“尖峰石阵”风力沉积最显著的季节是澳大利亚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尖峰石阵”是石灰岩景观,“石灰岩由海洋中的贝壳演变而成”说明经过了海水沉积作用,后经过板块运动上升到海平面以上,海风将沙子吹到该地,沙子沉积后形成沙地并掩埋森林,经风化后沙沉下去,出露的石灰岩经风力侵蚀形成石柱,从而形成“尖峰石阵”。第8题,结合材料可知,沙子主要来源于海边,该地位于30°S附近的澳大利亚西南部,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此时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力沉积作用最明显。
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均降水量等值线图。下图为赤峰市年均降水量等值线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 )
A.149毫米 B.239毫米
C.321毫米 D.351毫米
10.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大气环流 D.地形
答案:9.B 10.D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大局子的年均降水量为500~550毫米,花都什的年均降水量为300~350毫米,通过计算可知,两地年均降水量的差值为150~250毫米。故B项正确。第10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大局子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带,降水多;花都什位于河流下游地带,降水少。再结合所学知识,考虑周边的山脉走向与夏季风的风向可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下图所示区域中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遍布岛洲和沼泽,定期出现洪水泛滥,整个流域内降水量的时空差异大。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地区按年降水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2.1月份,①地降水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 )
A.降水多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降水少 受东南信风控制
C.降水多 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多
D.降水少 信风缺少地形抬升
答案:11.A 12.D
解析:第11题,③地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东北信风遇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雨,因此③地降水量最大;②地区离赤道较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结合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以判断,②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①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因此三地区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故A项正确。第12题,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①地受东北信风影响,A、B两项错误;①地地形以平原为主,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缺少地形抬升,降水少,C项错误,D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最佳季节及自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夏季 顺风顺水
B.冬季 顺风顺水
C.夏季 逆风逆水
D.冬季 逆风逆水
14.索马里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 )
A.秘鲁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舟山渔场 D.纽芬兰渔场
答案:13.B 14.A
解析:第13题,北印度洋海区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最佳季节为冬季,该季节顺风顺水,B项正确。第14题,索马里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升补偿,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形成渔场,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秘鲁渔场,故A项正确;其他三个渔场均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故B、C、D三项错误。
下图为某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2019年12月船上某船员在丙海域投放了一个漂流瓶,2020年4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丁处海边捡到。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漂流瓶依次遇到的洋流最可能是(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
C.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16.在图示区域航行时,该帆船船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大面积海域挤满了渔船,部分渔民渔获满仓而返航……”此时该帆船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15.B 16.A
解析:第15题,丙海域为北印度洋,丁为澳大利亚南部沿海。漂流瓶先是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到达非洲东岸,沿马达加斯加暖流到非洲南端,又经西风漂流到澳大利亚南部沿海,故B项正确。第16题,甲处为本格拉寒流,盛行上升流,鱼类资源丰富;丙、丁为风海流,乙为下降流,鱼类资源不丰富。故A项正确。
某考察团在非洲考察时发现南非高原(图中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读图,完成17~18题。
17.猴面包树适应当地什么样的环境变化?( )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明显
D.全年高温少雨
18.考察团在考察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主要是因为德班( )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
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答案:17.C 18.D
解析:第17题,图中甲地为南非高原,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猴面包树适应干、湿季明显的环境变化。第18题,德班位于沿海,其东部的海洋上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一个青年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乘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行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路线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荒漠带 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垂直分异规律——海拔
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热量
C.地方性分异规律——海陆位置
D.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分
答案:19.C 20.D
解析:第19题,从北京至哈萨克斯坦的努尔苏丹沿途的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土耳其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发育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德国柏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育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0题,该旅游线路经历了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过程,纬度变化不大,沿途自然带的变化主要受水分的影响,属于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综合题(共40分)
21.(8分)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甲 ;乙 ;丁 。
(2)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地找到地下水。
(3)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2)甲 乙
(3)顶部岩层受张力易被侵蚀
(4)不合适。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
解析:第(1)题,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弯曲,判断为向斜;丁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第(2)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甲处为背斜,可能有石油或天然气分布;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乙处为向斜,可能有地下水。第(3)题,背斜顶部的缺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从上面分析可知,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而缺失。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处有断层,修建水库易出现渗漏;水库储水后区域地壳压力增大,使地层不稳定,可能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且工程难度较大,因此此处不适合修建水库。
2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
材料二 威海是著名的“雪窝子”,总降雪量大,但是南北悬殊。环翠区降雪量大,乳山市降雪量小。图2是威海市地形图。
图1
图2
(1)从天气系统角度看,图1中A处按气压状况称为 ,B处按气流状况称为 。
(2)图1中Q地此时风向为偏 风,天气特点是气温 、气压 ;未来几天可能受 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 天气。
(3)图1所示的是北半球的 (季节);M、N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
(4)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威海的气候类型的是 (填字母),该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5)图2中C处冬季降雪比D处 (填“多”或“少”),原因之一是C处冬季多吹 风,海洋水汽沿地形爬升,多 雨(填降雨类型)。
答案:(1)低压 反气旋
(2)南 较高 较低 冷锋 降温、雨、雪、大风等
(3)冬季 M
(4)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多 西北(或偏北) 地形
解析:第(1)题,根据气压分布可知,A处为低压,B处按气流状况称为反气旋。第(2)题,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可判断Q地的风向是偏南风;根据锋的符号可知,未来几天该地可能受冷锋的影响,其天气特点是伴随雨、雪、大风、降温等。第(3)题,此时陆地形成高气压,北半球是冬季;M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4)题,威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它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A图为地中海气候,B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图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第(5)题,威海冬季盛行西北风,C地位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3.(10分)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为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分析该渔场的形成原因。
(2)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3)一艘自北向南航行的轮船途经该海域,试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
(4)图示沿海地区难以利用土地分布面积较广,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沿海地区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大量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利于渔场形成。
(2)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大致位于非洲西南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沿岸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内陆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低。
(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往北流)的影响,该轮船逆流而行,轮船航行速度减慢,能耗相应增加;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的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航行安全。
(4)图示沿海地区地处大陆西岸,且有南回归线穿过,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空气较干燥;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东南信风的影响;受沿岸本格拉寒流减湿作用的影响。
解析:第(1)题,该渔场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盛行风、上升流、营养盐类上泛等方面分析。第(2)题,原因主要从寒流、地势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结合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分析洋流对航行速度和能耗的影响以及海雾对航行安全的影响。第(4)题,图示沿海地区沙漠广布,其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
2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年8月,北京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照片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甲、丙两地的景观。
(1)说出甲、丙两地照片反映的自然带类型。
(2)判断研学小组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
(3)结合地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分析丙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
(4)概括研学小组到达丁地时应注意的问题。
(5)归纳此次研学路线沿途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甲为热带雨林带;丙为热带荒漠带。
(2)草木茂盛,动物繁多。
(3)丙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的交替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因而地表河流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显著,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
(4)防晒、防暑,尊重当地习俗等。(合理即可)
(5)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位于非洲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丙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热带草原地区,8月为北半球夏季,该地草木茂盛,动物繁多。第(3)题,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即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读图可知,丁位于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应注意防晒、防暑等。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路线是自南向北的,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023春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2023春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