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自媒体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自媒体类01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自媒体类02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自媒体类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自媒体类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自媒体类,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如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身处自媒体时代,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但低门槛的自媒体往往也会成为虚假信息的温床,掩盖真相的光芒。
    自媒体时代,我们距离真相更近,还是更远?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由于短视频的碎片化、互动性、丰富性、嵌入性等特征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网络社交的需要,我国短视频行业快速崛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记录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用户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达9.62亿,使用时长达到689.71亿小时,短视频名副其实地跃升为互联网新媒体首位传播方式。作为互联网媒体新锐,大家对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短视频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信息;也有人认为,短视频有造成人们对网络内容“单向化”吸收的负面影响。
    以上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针对这种现象,你所在的班级最近准备举办一次辩论赛,辩题是:短视频的火爆究竟是带来了精神文化的丰富(正方),还是精神文化的匮乏(反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请就你支持的一方观点写一篇开篇陈词,注意立场鲜明,做到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互联网+的时代,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美丽新世界的入口,人人都害怕被时代悄无声息地抛弃或遗忘,于是我们看到微信群里风起云涌,朋友圈里一切皆可晒,说说空间微博分秒必争高效刷屏,各种自拍照片小视频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有人说,为了获得认可,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存在感;还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自然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
    对于“刷存在感”的现象,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作。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9月18日,朋友圈转发了一份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在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名单中,有一篇文章引发关注,它的标题是《我的县长父亲》,作者名为于忠东。
    一时间,全网热议。有网友将其视为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我的区长父亲”桥段的再现,质疑此次评选的公正性;有网友认为,作者的标题容易给人造成歧义,是在“拼爹”而不是比拼文学功底;还有网友则认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卖弄父亲的“县长”身份,反而让大家了解到,身为曾经的县长子女,并没有因此享受到“特殊待遇”,可以看出作者的文章能获奖是名副其实。一时间,关于“我的县长父亲”等关键词冲上热搜,而当天晚上,微信公众号删除了获奖信息和链接。
    材料二:

    (影视作品《夏洛特烦恼》桥段截图)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全民刷屏的时代,刷微博、刷微信、刷淘宝、刷外卖、刷直播、刷票房、刷流量……有人说,我刷的是快捷生活;有人说,我刷的是存在感;还有人说,我刷的是日新月异的时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自云南小伙在快手上喊麦走红之后,大家纷纷填上各地方言,来介绍自己的家乡,流量疯涨。然而,也有人对此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们认为,不少小镇喊麦青年以怪异的言行举止来博取眼球,是靠着“审丑”崛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审美品位的倒退,是对地方文化的亵渎。
    材料二:文艺应回到现实大地,回到生活沃土,回到文艺自身规律和审美品质中来,回到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回到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回到新时代的文化价值观中来。
    ——李震《审美畸变与培元固本》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文化与审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流量是个热词,互联网盈利的本质就是流量。但“以银子换热度,以热度挣银子”的“流量至上”思维的流弊,让热搜、排行失去了公信力,也伤及网络平台的内容质量。
    流量正影响着你的生活。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个人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刷短视频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快手、抖音、头条、B站等各大网络平台每天推送出的各类短视频如潮汹涌,上至宇宙星空下到马里亚纳海沟,大到国际动态小到柴米油盐,既有轻松幽默的搞笑视频,又有讲解前沿科学的教学录像,凡所应有,无不具有。许多人以刷短视频的方式打发时间、消磨时光,也有人通过短视频学习知识、提升自我。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有的人每天在网上消耗数个小时,好像什么都看了,又仿佛什么都没看;有的人虽然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但会不断地随着事件的反转改变自己的立场;有的人只选择符合自己兴趣或者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使自己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有的人听风就是雨,“乐此不疲”地传播不知真伪的信息……
    互联网给我们制造了一个信息的海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当代青年应具备合理合法地选择、评价、管理、交流信息的网络技能和网络素养。当代青年如何才能成为信息时代真正的主人?请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写作。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暴雨开始,这是郑州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大量房屋、农田被洪水淹没,交通瘫痪,很多人被困,也有许多人因为这场天灾失去了生命。微博热搜也从明星事件转换为“河南暴雨互助”话题,远在千里的人转发求救信息,就近的人参与到救援行动中,中国各地的人团结一心一直帮助河南人民抗灾,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善良和互帮互助的团结力量。但救灾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类不和谐现象,一批 “网红”打着救灾的旗号到灾区追求“流量”,既没有真心实意帮助救灾,反而给专业人员的救灾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
    救灾过程中有正能量也有负面信息,针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你的体验写一段文字。要求不少于800字。













    1.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先提供了自媒体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告诉我们:自媒体的主体是普通大众,他们发布的内容是他们本身的的事实和新闻,发布途径是网络。依据这一定义可知,自媒体准入门槛低,发布主体和受众主体人数多。另外,材料还指出自媒体给我们获取信息带来的影响:一是增加了信息获取源和渠道,可以让我们听到更多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二是也由于准入门槛低导致自媒体上虚假信息泛滥,让人在虚假信息的误导下,反而远离了真相。这实际上是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自媒体这种新闻传播方式。
    在引导语部分,题目启发考生思考,自媒体让我们更多地接触真相,还是更多地远离真相。实际上,普通大众的参与和自媒体发布信息方式的灵活性,能促进新闻的传播和真相的揭示,但是,由于自媒体从业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其新闻采编和发布过程缺少监督管理,自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很难保证其真实性。
    写作时,可以围绕在自媒体时代如何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来展开论述。首先可以挖掘自媒体的特点:发布主体为普通大众、渠道多、方式灵活、受众多、准入门槛低、不方便监管等。接下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然后,可以进一步指出,在自媒体时代,作为自媒体从业者,应提升自身素质,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作为管理机构,应加强监督管理;作为读者也应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避免人云亦云,避免陷入信息茧房。
    立意:
    1.自媒体要学会自律,读者要擦亮双眼。
    2.真相未曾远离,关键看从业者素质。
    3.借我一双慧眼,看破信息迷障。
    2.例文:
    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很高兴与大家探讨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还是精神文化匮乏的体现这个问题。我方认为,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精神文化丰富的实质是精神文化的多元化。
    不管是从短视频的内容上,还是从短视频的形式上,短视频的火爆都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短视频丰富多元的内容是当下人们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众所周知,短视频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元的。从短纪录片到技能分享,从网红IP的优质视频到草根恶搞视频。网红IP们靠优质视频赢得不少粉丝,不知名的草根拍摄的反映生活现状的搞笑视频的点击量也不少。由此可见,短视频承载了非常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其间有阳春白雪也不乏下里巴人,这充分体现了当今时代人们精神文化的丰富以及人们对这种精神文化丰富的认可度。
    所以,从短视频丰富多元的内容来看,我方认为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其次,从短视频的形式上来说,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催生出了短视频,即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有人曾问,我也想慢下来,我也想有大把的时间去表达自己或者评读经典,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个时代允许吗?是啊!时代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没有时间去细细表达自己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而短视频给了我们一个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契机。短视频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拍摄出来的视频通俗易懂,视频容量不大。拍摄者可以在空闲的时间内有效地表达自己,观看者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丰富自己。这样的形式,满足了当下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下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人们精神文化日益丰富的体现。
    因此,从短视频的形式来看,短视频的火爆也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短视频的火爆已然是事实,当今时代发展的条件下,精神文化在不断的丰富亦是不可否认的。为了在适应时代的基础上让丰富的精神文化散发出来,短视频应运而生,其火爆即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短视频的出现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时事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讲述了当今时代小视频流行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引导他们思考此现象带来的利与弊,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现实生活。
    短视频之所以在今日火热“出圈”,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网络的日益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所产生的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于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也应该用辩证的角度去全方位论证其优劣影响。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短视频虽短,但并非没有内容。比如李子柒的短视频,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既分享了中国传统美食,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看这些短视频,我们同样能有许多收获。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味沉溺于快速而过的短视频而无暇顾及其他,会让人们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由此可见,过度观看短视频,会使人们被浮躁冲淡,虚度时光、缺乏耐心、思考和沉淀。
    写作任务中,“写一篇开篇陈词”是对交际情境和体裁的限定,要求学生既要给出所持的立场,又要给出持此种态度的理由。写作时,学生可以持正方观点,认为短视频的出现是自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抵挡的社会趋势,它符合人民需求,顺应时代潮流,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持反方观点,认为短视频的出现使人们沉溺于其中,内容低俗,粗制滥造,内容“同质化”,循环往复,容易造成“信息茧房”,毫无精神文化丰富一说。或者说正因为精神文化匮乏,所以才通过短视频这种快速浅显的方式获取精神上的满足。
    立意:
    1.以视频之短,富文化之涵。
    2.尊重自我表达,丰富精神文化。
    3.借短视频之风,燃时代精神之火。
    4.警惕引流陷阱,勿做短视频奴隶。
    5.短视频热需要冷思考。
    6.误以“短”为长,勿于“短”中惘。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两层。第一层围绕“存在感”展开。背景是互联网+时代“人人害怕被时代抛弃或遗忘”,现象有朋友圈一切可晒,微博时刻刷屏,自拍照片小视频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点是用“视觉冲击”祈求他人关注,通称为“刷存在感”。存在感,指个体察觉到具有价值的事物能被自己影响而产生的感觉,属于一种精神需求。存在感的缺乏反映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寂寞。“存在感是刷出来的”,也就是说,孤独的人渴望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或举动吸引别人的注意,以获取所谓的存在感。
    第二层引述不同人对于“刷存在感”现象的看法。看法一:持认可态度,肯定了“刷存在感”对于满足人的需求,彰显人的社会价值的作用。看法二:持否定态度,指出网络刷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的本质。社交媒体里的互动信息因其快速、娱乐、短浅的特质,呈现出枉顾事实原则、一味游戏狂欢的弊端,由此获得的“存在感”是一种非常浅薄劣质的价值,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看法三:同样持否定态度,并指明“真正的存在感”为何,将之与网络虚假的“存在感”区分开来。真正的存在感来自强大自信的内心,并非依赖外部关注。
    综上所述,对于“刷存在感”现象应持否定批判态度。导语要求考生对此现象谈个人思考,建议写成议论文。可以先说明“存在感”一词的涵义和之于个人的重要性;再分析“刷存在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弊病,指明其空虚本质;最后就“如何获取真正的存在感”提出建议举措,可以就青年人自身谈如何培养强大自信的心灵。
    立意:
    1.内心丰盈,自带光环。
    2.真正的存在感来自强大自信的心灵。
    3.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内心的不自信。
    4.莫为“存在”丢智商。
    5.“虚拟”的存在感不要也罢。
    4.例文:
    舆论之下,坚持自我
    “县长父亲”“一等奖”,当权力字眼与评先树优同时出现,网民想入非非也并不难理解,但仅凭两个字眼,就以一副“你懂的”的姿态给事件下定义,未免太过草率。
    庆幸的是,随着原文的披露,走马观花式看热闹产生的误解与偏见被及时纠正,跟风站队、盲目指责的网友和自媒体也显得尴尬无比。获奖文章回忆了建国后德州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清廉为官、一心为民的故事,不少网友认真读完全文后表示情真意切、文思俱佳,细腻的笔触让读者看到了老一辈的优良作风,获奖理所当然、实至名归。
    而这,也启示我们该如何对待此类反转又反转的舆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仗义执言”后惨被打脸的前例屡见不鲜,但吃一堑、长一智的成效仍不明显。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让子弹先飞一会”,这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自觉,心直口快值得肯定,但也不能总是拿来背黑锅。了解清楚事实再发声,才不至被外界情绪裹挟,成为真相面前的刺耳杂音。
    坚守自我,独立思考。夏洛特·伯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写道:“被议论牵着鼻子走的人为自己种下悲伤和遗憾。”的确,我不否认在舆论洪流滔滔而下时逆流而上的难度系数,但若人生的选择全数为舆论主导,自我又该安放在何处?他人的言论好比风向,我们自身好比轮船,有时借风起航,借舆论规范自己是可取的,但全程依靠风向便会偏离航线,失了自我。这样,便是全然忘记了纪伯伦的警示:“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如今,我们不仅是舆论的接受者,也是舆论的发声者。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似乎就都成了道德的审判者。一方面,道义上的监督借助网络平台得以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现实。《我的县长父亲》虽是个乌龙,但我们也能看到,疫苗造假、滴滴凶车、唐山烧烤店打人等事件,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另一方面,私人与公共领域的界限愈加模糊,道德的评价变得更加随意。言之无物、挖坟掘墓、攻击谩骂成了舆情发酵后衍生出的网络暴力等常见现象。因此,在批判别人前,我们不妨先审视自己。多一点宽容与理性,不要让舆论变成“黑暗森林”。
    人生在世,就应有因自我便素履以往、无问西东的魄力,不可让他人的目光成为自己的主宰,也不要让自己的舆论变成他人的枷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我的县长父亲》一文获奖,一开始之所以会引起哗然大波,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质疑作协评选名单的公正、公平性,二是怀疑文学作品的水平高低以及作者的真实功底。在今日诸多人看来,这个标题就像材料二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官二代写的作文《我的区长爸爸》获奖并被老师评为经典范文一样,体现了教育、文学等方面潜规则、陷于人情世故的不公平现象。而回到材料一,公众之所以关注此类征文比赛获奖信息,并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多数时候,舆论场上会有一种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观点博弈,一些看起来是对作家文学水平和文学才能的探讨,背后实际上是对社会公平以及规则的追问。但查明事实真相后,受众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文章以朴实的笔触,温情的回忆,呈现了一个可敬而立体的父亲形象,也“还原”了一位清廉官员的为民底色。所以,文章能得奖,完全与标题无关。而这也更能说明当下,舆论场上出现的一些质疑声、嘲讽声,有些本身就是偏向解读,即看到某个标题就断定这是一篇烂文章,看到某段话就断章取义,认为是粗制滥造,甚至有些带着先入为主的视角,以“资源论”“拼爹论”来质疑他人获奖的动机。而我们身为这个舆论场中的一员,这也启示我们应该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舆情、发表言论,而不是断章取义、见风使舵。此外,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这也启示我们,即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解读,但评价的标准,仍应限于文学作品的范畴,而非主观或者情绪化批判。其中的逻辑在于,考量一名作者的文学功底,应该是“让作品来说话”,而不是用主观情绪去表达。
    写作时,可以对这一事件进行简单的概括,并对此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如不要因为一个标题就对“县长父亲”苛责,而是去批评指正那些“嘴上满是感恩,心里全是特权”的父亲,以及不明所以就“喷枪”的看客。由此,可引出自己对于如何利用网络媒介、如何看待舆情的讨论(教育公平、文学评论等方面也是可切入的角度,但对高中生而言要写好难度较大)。对于如《我的县长父亲》这样的舆论,可以说我们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思考,而不能仅仅是随舆论之流;此外,我们也应理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能让它成为新一轮裹挟他人的工具。需要注意,我们写作的落脚点要是青年应如何面对舆论以及该如何发表自己的言论:如当代青年要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洪流,不轻易被舆论带偏;当代青年要认识到舆论的力量,要明辨是非,理性发声;当代青年要正确对待舆论在当下的快速产生和传播,多做引导舆论正向发展的事情,产生更多的积极意义;当代青年要在现实洪流中守住真我,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当代青年要在网络时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为负面舆论的破坏力不容小觑。
    立意:
    1.明辨利弊,理性发声。
    2.莫被舆论牵制了思维。
    3.借舆论之利,行可为之事。
    5.例文:
    刷尽流沙,生活是金
    流量时代,全民目击,人人都是新信息的发布者,也能轻松成为信息的接收者,无数信息铺天盖地朝我们涌来,刷不完的短视频、图片、文章使我们无限接近理想生活,同时也易使我们陷入信息茧房,从而丧失走出幻想、探索世界的勇气,我们应当以抽离的姿态看待变化,刷掉永不停歇的流沙,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宝藏。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们感受到实现理想原来如此容易,旅游博主见证穿越世界的旅行,生活博主体验值得经营的美好,读书博主分享名著读后感和人生感悟……在刷着这些视频、图片时,人间的一花一草一树都变得可爱起来,只因出现在别人的生活中,我们有了置身事外的轻松愉悦,不知不觉中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不由得增添了“我的生活也该如此”的动力。
    不仅如此,刷屏的信息经由大数据分析处理能精准投入面向各类人群,目不识丁的老年人能跟着抖音的音乐舞蹈乐呵,小孩也能学学样子划拉起屏幕装作融入了社群,信息的下行使人们获取知识变得非常便捷迅速,适应了快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信息的无缝流通使得交通的闭塞也不成阻碍,如疫情期间各地利用直播带货农产品,为农民增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有各类凡人微光、基层智慧、劳动艺术经由快短视频的传播掀起千层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都更有生机活力,极大地满足了社会舆论的风向把握需求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网络信息如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人们花在刷屏上的时间自然大大增多,据统计,中国网民平均花在刷屏上的时间高达七个小时,这意味着就算与朋友聚餐也会相逢于微博,就算决心踏遍世界也敌不过躺下看别人“一分钟环游全球”。无限耽溺于刷屏,或许能得到共情的力量,也定会限制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安于看客的身份,渴望从虚拟世界中获得向上的动力和逃避的机会,却往往无法接受现实的失落打击。
    过度刷屏不仅夺走了我们过好生活的时间和勇气,更使我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困于“刷”的魔咒,囿于信息茧房。“罗辑思维”频道的创始人罗振宇曾坦言,如罗辑思维这样的快知识频道不教人思考,只是将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传播出去,但会给人以获得知识甚至自主思考的错觉。直观又短促的影像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也使人淡化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使人逐渐成为屏幕的奴隶,无法停止,因为一但抽离幻境,仍然无知和伧俗的打击必使人无法承受。
    日新月异,科技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使人们的生活不可逆转地加快变浅,我们注定无法回到过去,但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我们可以积极地“刷”掉无关或重复的信息,留下有益深刻的内容,也应当自觉脱身于无止境的虚拟屏幕,将视角转向生活和生活中的人,保留体验夏夜凉风和浪漫初雪的能力,刷尽流沙,生活是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刷”是关键字,第一句话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刷”的现象。第二句则指出了人们对“刷”的意义的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指出“刷”其实就代表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给我们日益快捷、方便的生活。第二种观点重点在于“存在感”这个词语。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这里,“存在感”则是指网络社交时代的分享热潮,以及求得众人关注、点赞而刷出的“存在感”。通过网络分享,可以得到“赞”和“关注”,从而找到了存在的“感”。第三种观点其实与第一种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他并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具备一定的宏观视野,能看到“刷”背后体现的时代进步。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这道作文题是要我们思考全民刷屏象征的科技、社会进步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意义。
    写作时,可以分析“刷”流行的原因,指出“刷”背后代表的社会意义,并由此引入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思考。中间部分,首先可以指出网络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自由、高效、丰富,肯定“刷”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应指出,“刷”给我们带来足不出户就可自由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夺走了我们积极探索的勇气;“刷”而知之的时代,我们变得越来越浅尝辄止,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靠“刷”而获取存在感,我们也失去了与人面对面现场交流的能力。从而指出科技进步和网络信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与此同时,更重要的则是思考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即提出可以参考的建议:“刷”还是“不刷”,如何“刷”,“刷”什么。
    立意:
    1.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把双刃剑。
    2.别让我们成为技术的附庸。
    3.在刷屏时代找回思考能力。
    6.例文:
    培文化之基,筑审美大厦
    自云南小伙在快手平台上以方言“我是云南的……”喊麦走红后,全国各地迅速刮起一股方言喊麦的旋风。有些人批判小镇喊麦青年的行为是哗众取宠,是“审丑”之行,实在有些言过其实。
    小镇喊麦青年的言行是否怪异姑且不论,因为“怪异”的标准因人而异,我们就关注方言本身,无论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沿革和地理变化的角度来看,方言都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一个特定地域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底蕴。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领地逐渐萎缩,而方言承载的文化也面临断层的窘境。如何做好地方文化的传承,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小镇喊麦青年的言行无疑是一个创举,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不仅不是“审丑”,完全可以视之为创造性的“审美”。诚然,文化的发展需要以健康的审美作为基础,但“健康”与否,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衡量,并以发展的历史的眼光进行审视,而不是仅凭外在的表象和个人的喜恶就做出武断草率的结论。
    当然,审美的“畸变”不是没有,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趋向没落,而“丧文化”、二次元、阴柔风的流行,就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下当下民众尤其是年青人审美素养的滑坡乃至畸形的变异。如果中国文化的传播主体要靠这些审美发生“畸变”的年青人,那无疑是危险的,所以,提高全民尤其是年青人的审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而民众审美素养的提高,除自身主观上的努力以外,还深受文化意识的制约。可以说,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民众以什么样的文化土壤,民众就会发酵出什么样的审美素养。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从小浸淫在意大利歌剧中的西方人理解中国的古筝或琵琶曲,同样我们也无法让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性格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对古希腊的裸体雕塑文明抱以极大的热忱。概言之,社会倡导什么,民众往往就热爱什么;时尚有风潮,对文化的审美同样也有风潮。
    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文化与审美的关系更是前所未有的紧密,我们不仅要如李震所言,让文艺也即文化“回到生活沃土”“回到新时代的文化价值观中来”,更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敞开国门,面向世界,让我们国民的审美素养不仅“接地气”“有朝气”,还具有恢宏博大的气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式材料。
    材料一介绍了一个网络现象,云南小伙在快手上喊麦,用云南方言介绍自己的家乡,小伙子在网上迅速走红,人们纷纷效仿,可见网络在文化宣传方面起到了快速推广作用。在网上用方言介绍自己的家乡成了人们了解地方文化的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方式值得肯定,文化宣传搭上网络快车,使文化能够快速传播,使中华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这有利于达成我们民族文化的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是人们的担忧却引发我们对网红行为的反思,不少小镇喊麦青年以怪异的言行举止来博取眼球,靠着“审丑”崛起,这与“美”的标准相悖,这是一种审美品位的倒退,是对地方文化的亵渎,这种网络行为应该受到抵制。网络是把双刃剑,用网络来宣传家乡文化可以加速文化传播速度,但不正当的宣传模式和行为也会给大众造成误导,受众不仅不会受到文化的美的熏陶,还会受到网络的毒害,因此,网络平台应该实时监管,规范网络“丑”文化的传播。我们也要擦亮双眼,学会审美,拒绝网络“丑”文化。
    材料二李震《审美畸变与培元固本》一文的引用部分强调了文艺的特点,文章倡导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宣传,都应该注重文艺的自身规律和审美品质中来,回到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回到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回到新时代的文化价值观中来。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位自媒体人对文化的宣传方式也应充满正能量,自己的宣传模式也应该符合审美标准,让文艺体现时代发展和文化价值,而不是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
    写作任务:写作的主题应为“文化与审美”,因而中心论点应围绕这个主题,写作中不能脱离“文化”和“审美”这两个关键词,文章内容要阐明二者的关系。
    写作指导:正文部分可运用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如可列举“郭言郭语的‘郭老师’”“骗人的‘水泥妹’张方方”网络怪象来论证网络“审丑”要不得;列举“藏族男孩丁真”、河南卫视的《敦煌飞天》《唐宫夜宴》等对文化的宣传方式,来论证符合审美标准的文化宣传的益处。这样能做到论证充实有力度。
    立意:
    1.文化宣传方式应符合审美标准。
    2.用文化之美感染大众。
    3.拒绝网络“丑”文化,倡导“美”文化。
    7.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论述了“流量至上”思维的流弊,让热搜和排行失去了公信力,也伤及网络平台的内容质量。由此看来,“流量至上”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无论如何,还应该秉持“内容至上”的思想。
    “流量至上”的思想催生了流量经济,而流量经济正在深刻地改造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流量提供便利、娱乐和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人们的烦恼和困惑。流量为王本身无可厚非,流量也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但是,在追逐流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流量背后的社会问题,警惕一味逐利影响下的社会风气导向。这说明,如果一味的倡导“流量至上”,最终会引发很多后果,会带来很多副面的影响。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先明确写作的观点,但要注意无论如何,“流量至上”的负面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然后在文章的主体分析“流量至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在这里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认识,列举一些“流量至上”带来负面影响的例子,重点分析“流量至上”带来的流弊;最后可以给出解决“流量至上”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等。
    立意:
    1.“内容至上”远高于“流量至上”。
    2.“流量至上”要不得。
    3.流量无情人有情。
    8.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当下刷短视频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正确看待刷短视频也就非常有必要。材料中对刷短视频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许多人以刷短视频的方式打发时间、消磨时光”,一种是“通过短视频学习知识、提升自我”。这两种做法都有其道理,可是第一种做法虽然可以打发时间、消磨时光,暂时让人不会感觉很无聊,但是这种做法比较消极,刷短视频打发时间的做法对时间未免是一种浪费,这样虽然也能让人暂时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浅层次的短时间的快乐,其实这种做法弊大于利,不值得充分肯定。对于青少年来说第二种做法更值得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做法,这样能合理充分地利用短视频丰富的资源,能够开阔眼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因此,作为青少年,在面对短视频时,我们应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沉迷于短视频的浅层次快乐而不能自拔,应该理性抵制诱惑,合理利用短视频,以获取知识,促进自我成长。
    写作时,应在文章的开头简洁地引用材料,之后亮明观点;文章可采用递进式结构,先论述刷短视频的危害;接着论述刷短视频的益处;最后论述不沉迷短视频,应该理智利用短视频。结合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以充实、清楚地说理。
    立意:
    1.不沉迷短视频,抵制短视频之害。
    2.理性利用短视频的资源,充实自己。
    3.青年人应珍惜时间,不在刷短视频中虚度青春。
    9.例文:
    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这是一个较好的时代,也是一个较坏的时代”,曾有人套用狄更斯的话评价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的确,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享受到的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的挑战:海量信息真伪难辨,人们分辨不出何为真何为“谣”,各种“反转”屡屡出现……
    作为青年人,我们唯有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才能畅游信息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社会整体媒体环境现状如何?现状就是各种谣言在朋友圈“三人成虎”地大肆传递;“键盘侠”躲在暗处兴风作浪,“喷”遍每个角落;人们动辄“互撕”,站队骂架时有发生……种种乱象,就是媒介素养低下的外在表现。信息时代,提升媒介素养是全社会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刻不容缓,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作为青年人,我们也要努力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提升媒介素养,要具备理性思维,炼就一双慧眼。
    在传统媒体放心日益消减、自媒体消息鱼龙混杂、现实与虚拟难解难分的当下,我们需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我们要有批判性精神。看到碎片化信息,不要热血上头,急于点赞、转发、跟风,更不能信谣传谣;对繁杂的信息要有基本理智的判断,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否则就要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提醒大家,尽可能从国家媒介、正规可信度高的网站获取信息,远离标题党、虚假新闻。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守门”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同学们,青年人对网络依赖性强,增强甄别过滤信息能力,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有人说数字时代放弃“守门”,我们将迎接的会是“垮掉的一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没有信息“守门”,数字化时代,其实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信息“守门”需要集全社会之力,我们青年人要有使命意识,要自觉竖起防线,主动远离非法网站,增强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更不能触犯法律,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榜样引领,要树立远大理想。
    我们会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被各种“投喂”信息包围,思维呈现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理想。拥有有远大理想且意志坚定的人,会屏除一切干扰,做事心无旁骛,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理想有多大力量?理想让大山女校“燃灯”校长张桂梅一身病痛仍潜心育人痴心不改,理想让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山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坚持三十五年不动摇,理想让“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不懈怠。信息时代,理想可以帮助我们守住心管住手,能帮助我们突围商家的各种信息“投喂”,拒绝刷视频获得的廉价快感,能使我们沉下身心自觉进行深度阅读,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媒介素养是数字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可以和数字时代健康地共生共长。只要我们年青人以批判性的精神看待媒介环境,在数字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远大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就可以做数字化时代的主人,畅游信息时代,成就美好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一以漫画形式,展现了当今信息社会的网民,如婴儿般被网络信息直接投喂,而不是自己获取信息;材料二则介绍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传播信息便捷丰富,但面临“无效信息获取过多”“信息翻转过快,信息立场难以确定”“受困于‘信息茧房’”“海量信息真伪难辨”等等诸多问题。对此,试题引语中对当代网民提出了新要求,也提出了新问题。要求是:当代青年应具备合理合法地选择、评价、管理、交流信息的网络技能和网络素养。问题是:当代青年如何才能成为信息时代真正的主人?由此,可以得知本次写作的关键有二:“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有效获取信息”,二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针对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海量信息真伪难辨的挑战,在写作时应重点回答信息时代青年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问题。对此,可选择的立意是多样化的。重点可以谈青年应有怎样的媒介素养,也可以谈青年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还可以谈如何提升青年媒介素养。关于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体素养,考生可以联想很多可写的内容,可以举例说明海量信息如何真伪难辨,辨别谣言如何之难,从而突出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面对海量信息,青年人应具有什么能力,比如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增强青年媒介素养道德层面、技术层面的不同做法,考虑影响青年媒介素养内因外因等。
    立意:
    1.增强理性认知,培养“搜商”。
    2.正确筛选信息,增强媒介素养。
    3.辨别信息真伪,增强媒介素养。
    4.理性运用媒介,获取信息。
    10.例文:
    不能为了“流量”给救灾添堵
    河南防汛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但在争分夺秒之时,在河南新乡市等灾区救援现场也出现了“网红打卡”的奇葩现象。
    在一些灾难面前,总少不了围观人群,更有甚者打着“爱心旗号”去“看热闹”。但以摆拍姿态呈现灾难,请那些网红扪心自问,良心真的不会痛吗?利用灾难获取流量就真就那么心安理得吗?
    自媒体时代,“网红”经济兴起,催生了新的商业形态与谋生道路。但为了“红”,一些主播就拿着自拍杆“强行演出”,将人命关天的救灾现场当作自己的秀场,简直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添堵又添乱。
    网红想要“长红”,就应该把握好围观直播的边界,不能哪里有流量,就去哪里蹭。这种只有“利益算法”,没有“责任算法”的行为,势必要遭到人们的严格审视。救灾,既应严肃,也应纯粹。灾情面前,摆在第一位的是“救”而不是“秀”;参与救灾,重要的是真能耐而不是刷存在,任何带有功利目的的念想和举动都应该被摒弃。
    当然,不乏一些网红可能也是秉着救灾的初心,确实想到灾区帮忙。但在此时,灾区更需要的是专业救灾人士,把路留给他们,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不能否认,一些网红同样富有公益心,也想为灾区做点事,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呼吁关注灾区。但救灾毕竟有一定的门槛,缺乏经验和能力却贸然进入灾区,既给自身带来风险,也会为救援增加负累。
    正如一名救援队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建议网红们回到他们熟悉的网络世界,去多支持、多呼吁粉丝们有序支援灾区,都比到现场要好得多。
    有短视频社交平台发布公告回应称,将严厉打击利用河南灾情发布视频蹭热度、消费灾情等行为。
    此次,相关短视频平台反应还算及时,但是,必须再次重申,短视频平台也该适时摒弃“以流量为导向”的逐利行为,改一改“吸引眼球,追求猎奇猎艳”的刺激风格了。尤其是灾情当前,短视频平台更要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价值导向和行业监管不能“短”。
    另外,在铁打的网络、流水的“网红”现实面前,靠着蹭流量、消费他人灾难“红”起来的“网红”,就应该早早被“流量市场”唾弃。社会公众更应该用“指尖”投票,告诉这些网红:这种灾难消费,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热度,更该凉一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时事热点材料作文。
    材料主要介绍今夏河南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这一事件。在这场灾难中,全国各地团结一心帮助河南人民抗灾,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善良和互帮互助的团结力量。但是也有不和谐现象,所谓的“网红”打着抗灾的旗号蹭救灾的“热度”,追求“流量”,给救灾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作文要求对救灾过程中这两种现象进行思考,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一段作文。
    【立意】1.做好事,不是为了让人知道;
    2.善良,不再是表演的道具;
    3.这世上99%的善良,都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4.表达真善意,拒绝表演善良;
    5.不能光有“利益算法”,没有“责任算法”;
    6.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等等。
    【素材】1. 全心投入救灾的公益心、责任感值得肯定,但如何尽力而为且量力而行值得探讨。爱心恰到好处,才不会好心办坏事;善举分寸得当,才不会弄巧成拙。
    2. 一名救援队长也呼吁,对于这些“网红”明星,建议他们远程向灾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帮助,或者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提供帮助,也可以对受灾地区的农产品多做些推广或者其他的辅助性工作。
    3. 强者与弱者是不断转化的,没有永恒的强者,也没有永恒的弱者。郑州有难,八方支援,河南有难,八方支援。同样的,中国哪一个省市有难,都会被“八方支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弱者,但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强者。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亲情类: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亲情类,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完成作文,例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大爱类: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大爱类,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例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人生感悟类: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写作分类训练:人生感悟类,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