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西藏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西藏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通过观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现问题
B. 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假说的内容之一
C. 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
D.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2. 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 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B. 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部分非等位基因也可自由组合
C.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和成对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 染色体变异时一定伴随基因结构的改变
3.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 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D.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4. 如图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
A. ① B. ①和② C. ② D. ②和③
5. 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于两对染色体上,已知子代表现型个数如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黄色绿色圆粒皱粒104103106101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6. 虎皮鹦鹉的染色体类型是ZW型,毛色基因在Z染色体上,G绿色对g蓝色基因是显性,已知雄性蓝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ZgZg,则雌性绿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为( )
A. ZGW B. ZgW C. ZGZG D. ZgZg
7. 如图所示DNA分子结构,碱基存在于下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合成一种新病毒,后用这种新病毒做侵染实验,则子代病毒类型为( )
A. 只有新病毒 B. 不止一种病毒 C. 只有车前草病毒 D. 只有烟草花叶病毒
9. 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分裂不同步
B. “嵌合体”间杂交可能产生三倍体植株
C. “嵌合体”能产生含有19条染色体的配子
D. “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
10. 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 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作用于氢键
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11. 下列关于转录、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效率,真核生物的一条mRNA上可能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B.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会发生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C. 原核细胞转录而来的RNA在拟核区加工成为成熟的mRNA然后进行翻译
D. 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tRNA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加到延伸的肽链上,多肽合成结束
12. 如图是“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有含32P的物质,以此标记噬菌体
B. 过程②的目的是使大肠杆菌外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 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D. 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13. 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原为分趾型,以后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如图表示这两种性状与基因型比例变化的过程。对此图解释正确的是( )
A. 小岛环境诱导蜥蜴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B. 上图两种性状比例变化表明两个物种的兴盛与衰退
C. 小岛上蜥蜴的基因库就是全部W和w基因之和
D. ①至④中基因w频率定向增大体现了进化的态势
14. 曼陀罗茎的颜色有紫色和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夏季温度较高时,F1的茎为紫色,但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的茎为浅紫色,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夏季温度较高时,F1茎为紫色,说明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
B. 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茎为浅紫色,说明紫茎对绿茎为共显性
C. 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茎为浅紫色,但相应等位基因的遗传仍符合分离定律
D. 上述事实说明,基因与外界环境共同影响着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并发生相应改变
15. 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C. 过程①需要RNA的参与 D. 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16. 如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和④ B. 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 ③细胞的子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D. 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17. 一对夫妇生育的8个儿子中,3个既患有血友病(H-h)又患红绿色盲(E-e),3个正常,1个只患血友病,一个只患色盲,如图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
A. B. C. D.
18. 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表,则如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GAG
GCC
CTC
TGC
亮氨酸
丙氨酸
谷氨酸
苏氨酸
A. 亮氨酸 B. 丙氨酸 C. 谷氨酸 D. 苏氨酸
19. 若用15N标记噬菌体并使其侵染没有标记的细菌,下列对子代噬菌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可在衣壳中找到15N B. 可在DNA中找到15N
C. 可在衣壳和DNA中找到15N D. 在衣壳和DNA中均找不到15N
20. 如图是一段DNA分子平面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结构中有含氮元素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1. 如图是某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其中有一条发生了变异,该变异类型是( )
A. 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倒位 C. 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
22.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含3H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b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
B. 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进入甲状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 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 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②⑥④
23. 病毒、蓝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遗传物质 B. 细胞质 C. 细胞壁 D. 细胞膜
24.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一定具有核糖体 B.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C. 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D. 没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5. 假设某动物种群的基因库中,B的基因频率为0.8,b的基因频率为0.2,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的基因频率变为0.3,b的基因频率变为0.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种群发生了进化
B. 该动物种群基因库中基因B、b的产生最初来自基因突变
C. 若干代后,该动物种群中一定形成了新物种
D. 在整个过程中,该动物种群中Bb的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
26. 为满足人们对鸡蛋的需求,人工选择培育出了产蛋量高的蛋鸡,蛋鸡与原种群个体仍可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生产实践中发现冬季延长光照时间能增加鸡的产蛋量,养鸡场采用晚上补充光照的方法来提高产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工选择淘汰产蛋量低的个体可引起鸡种群的进化
B. 延长光照时间会导致与产蛋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
C. 蛋鸡与原种群没有生殖隔离,但可存在地理隔离
D. 人工选择的方向可决定鸡进化的方向
27. 下列关于自交和测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
B. 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
C. 自交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界的豌豆品种基本为纯种
28. 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A和a,其中a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A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Aa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
A. 1:1 B. 3:1 C. 5:1 D. 7:1
29. 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①哮喘病
②21三体综合征
③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④青少年型糖尿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0.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身高与体重 B. 羊的黑毛与牛的黄毛
C. 兔的长毛与短毛 D. 豌豆的高茎与小麦的矮茎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31.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取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代(F1)表现型的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回答下列问题。(控制豌豆粒色和粒形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粒色
粒形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501
498
758
242
(1)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 (黄色圆粒), ______ (绿色圆粒)。
(2)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______ ;F1代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______ 。
(3)如果选取F1中的全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后代出现的表现型及相应比例为 ______ 。
32. 如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该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该病是由 染色体 性基因控制的。该病的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请再举出一种与该病的遗传方式相同的遗传病。
(2)第Ⅱ代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中的 号,请写出第Ⅰ代中该个体的基因型 。
(3)第Ⅱ代3号的基因型是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4)若Ⅱ代5号与一女子结婚,要保证所生孩子的色觉一定正常,该女子的基因型必须是 。
33. 先天性厚甲症(PC症)是一类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指/趾甲增厚、过度角质化等症状,影响美观。目前研究报道,目前研究报道,PC症的相关基因KRT位于常染色体上,突变导致其编码的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亮氨酸变为脯氨酸。某家族中一位男性患PC症,医生调查了该家族成员的表现形后发现,患者外祖父因去世无法采集到数据,外祖母无该病症状,患者母亲患病,父亲无该病症状,该患者的兄妹无该病症状。
(1)KPT基因突变发生是因为KRT基因 ______ 。
A.复制时发生了碱基替换的
B.转录时发生了错误
C.复制时增加了多个碱基
D.翻译时发生了错误
(2)据上述信息判断,先天性厚甲症可能的患者可能的遗传方式有 ______ 。
(3)该PC症基因用A/a表示,该患者外祖母基因型是 ______ 。
(4)该患者和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女方正常怀孕,为了解胎儿是否有患有PC症的风险,需做的检测是 ______ 。
A.检查胎儿染色体结构
B.检测胎儿性别
C.检查胎儿染色体数目
D.分析胎儿的相关基因
34. 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和纤维素,果胶酶能够水解果胶.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处理果泥,以提高果汁产量.某生物学习小组通过测定果泥的出汁量,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假设】不同温度条件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实验过程】分别在10℃、20℃、30℃、40℃、50℃、60℃、70℃、80℃条件下重复如图1的实验操作,并记录果汁量,绘制出图2.
请分析回答:
(1)实验操作过程中,果泥与果胶酶混合前后(如①→②所示步骤)设置温度应
(填“不同”或“相同”).在图9-2的实验结果中,当温度为 ℃时收集的果汁量最多.
(2)在40℃至80℃范围,随着温度升高,收集的果汁量逐渐减少,结果说明果胶酶的活性逐渐 .酶活性改变的原因是 .
(3)果胶酶只能催化果胶水解,不能催化纤维素水解,体现了酶的 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孟德尔通过观察杂交实验出现的结果发现问题,A错误;
B、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数量,B错误;
C、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C正确;
D、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也就是等位基因要分开,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
故选:C。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方法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D
【解析】解:A、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能体现“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正确;
B、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部分非等位基因也可自由组合,这能体现“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B正确;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和成对染色体数目均减半,这能体现“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正确;
D、基因突变能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而染色体变异时一般不会伴随基因结构的改变,D错误。
故选:D。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掌握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的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的准确答题。
3.【答案】D
【解析】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果蝇的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
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主要表现在: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稳定性。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在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4、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由组合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4.【答案】A
【解析】解:A、①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A正确;
BC、②表示受精作用,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C错误;
D、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题图,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5.【答案】C
【解析】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子代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接近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子代中圆粒和皱粒的比例也表现为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综合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或为Yyrr和yyRr。
故选: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应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分析数据,根据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推出亲本基因型,然后应用正推法结合遗传规律解答问题。
6.【答案】A
【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虎皮鹦鹉的染色体类型是ZW型,毛色基因在Z染色体上,G绿色对g蓝色基因是显性,且雄性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ZZ,则雌性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ZW ,又因为G绿色对g蓝色基因是显性,则雌性绿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为ZGW,A正确;
B:G绿色对g蓝色基因是显性,ZgW雌性蓝色虎皮鹦鹉的基因型,B错误;
C:雌性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ZW ,C错误;
D:雌性虎皮鹦鹉的基因型是ZW ,D错误。
故选:A。
特殊类型的伴性遗传,ZW型,其中雄性基因型是ZZ,则雌性基因型是ZW。
本题考查特殊伴性遗传基因型的书写,教材中的原型,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7.【答案】C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③为含氮碱基,①②④中都不含碱基。
故选:C。
题图分析:图示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含氮碱基,④为脱氧核糖和磷酸。
本题结合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8.【答案】D
【解析】解:烟草花叶病毒和车前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因此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合成一种新病毒,后用这种新病毒做侵染实验,则子代病毒均为烟草花叶病毒。
故选:D。
烟草花叶病毒与车前草病毒都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本题考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遗传物质,再根据重组病毒的遗传物质做出判断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分裂不同步,A正确;
B、“嵌合体”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或4N,可以产生含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因此“嵌合体”间杂交可能产生三倍体植株,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嵌合体”能产生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即能产生含有76÷4=19条染色体的配子,C正确;
D、二倍体的葡萄染色体数目是2N=38,所以它的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应该是38(染色体没有加倍的)或76(染色体加倍的),D错误。
故选:D。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使得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本题中秋水仙素作用后,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染色体数目为4N,还有60%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为2N。
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10.【答案】A
【解析】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三个复制点复制的DNA片段的长度不同,因此复制的起始时间不同,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正确;
C、DNA分子的复制首先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解旋,解旋酶作用于氢键,C正确;
D、真核细胞的DNA分子具有多个复制起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提高了复制速率,D正确。
故选:A。
本题是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首先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成两条单链,解开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链,子链与模板链双螺旋成新的DNA分子,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分析题图可知,真核细胞的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多个复制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
本题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和意义,准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11.【答案】B
【解析】解:A、为了提高效率,真核生物的一条mRNA上可能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A错误;
B、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有碱基互补配对过程,会发生氢键的形成和断裂,B正确;
C、原核细胞转录而来的RNA没有加工过程,且进行边转录边翻译,C错误;
D、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没有tRNA转运相应的氨基酸,D错误。
故选:B。
转录、翻译的比较
转录
翻译
时间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答案】B
【解析】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物质的培养液直接培养噬菌体,A错误;
B、过程②为搅拌,其目的是使噬菌体的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B正确;
C、由于缺少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对照实验,虽然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也不能直接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部分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错误。
故选: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2、实验过程: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了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生物学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简单过程为:标记细菌→标记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搅拌离心。
3、分析:测试的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DNA却进入了细菌体内,可见,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完成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及其侵染细菌的具体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据此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答案】D
【解析】解: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上图表明同一种群个体由于自然选择使联趾性状的增多,B错误;
C、基因库就是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之和,C错误;
D、①至④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使联趾性状的增多,导致基因w频率定向增大体现了进化的态势,D正确。
故选:D。
首先通过阅读题干与题图可知本题的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然后梳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最后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分析综合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了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正确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
14.【答案】B
【解析】解:A、F1茎为紫色,其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说明在夏季温度较高时,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A正确;
B、温度较低时,F1茎为浅紫色是受环境影响,说明显隐性可依条件而更改,紫茎对绿茎属于不完全显性,B错误;
C、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茎为浅紫色,这是环境影响基因表达的结果,但相应等位基因的遗传仍符合分离定律,C正确;
D、实例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也跟环境有关,D正确。
故选:B。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本题考查生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的关系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
15.【答案】C
【解析】解:A、A肯定含有C、H、O、N,可能含有S元素,A错误;
B、多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肽链数,B错误;
C、过程①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需要信使RNA作为模板,转运RNA运输氨基酸,核糖体RNA组成核糖体,C正确;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据图分析,图中A是C、H、O、N等元素,B是氨基酸,C是肽键,①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生物多样性,难度不大。
16.【答案】C
【解析】解:A、图中①、③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②、④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A正确;
B、图中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而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③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C错误;
D、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其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题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17.【答案】A
【解析】解:A、A图中h和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那么所生的孩子要么两病皆患,要么完全正常,当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在联会时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He、hE的配子时出现只患血友病和只患色盲,与题意相符,A正确;
B、B图中H和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如果不发生交叉互换,所生的孩子要么只患色盲,要么只患血友病;如果发生交叉互换,会出现既患有血友病(H-h)又患红绿色盲(E-e)和正常的情况,但概率很低。与题意不符,B错误;
C、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该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
D、H与h是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而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H与h、E和e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X这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夫妇生育的8个儿子中,3个既患有血友病(H-h)又患红绿色盲(E-e),3个正常,1个只患血友病,一个只患色盲,而儿子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所以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上,一条含有HE,另一条含有he,而一个只患血友病,一个只患色盲是由于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在联会时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了He、hE的配子。
本题结合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图,考查伴性遗传、连锁与交换、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征,能根据题干信息“3个既患有血友病(H-h)又患红绿色盲(E-e),3个正常,1个只患血友病,一个只患色盲”,推断母亲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情况。
18.【答案】A
【解析】解:tRNA上的三个碱基(GAG)属于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图中mRNA对应的密码子为CUC,而密码子在mRNA上,mRNA是DNA上的模板链转录而来的,因此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是GAG.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亮氨酸。
故选:A。
遗传信息在DNA上,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这样遗传信息就从DNA转移到mRNA上;mRNA上控制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位置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图中和表中的信息准确判断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
19.【答案】B
【解析】解:A、由于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不能在外壳中找到15N,A错误;
B、由于15N在亲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都有,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其DNA进入细菌,以自身DNA为模板,利用细菌提供原料,所以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B正确;
C、由于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不能在外壳中找到15N,C错误;
D、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D错误。
故选:B。
1、DNA中含有15N,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能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检测到15N放射性。15N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将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检测不到15N放射性。
2、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本题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成分及相应的组成元素;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再根据题干信息答题。
20.【答案】D
【解析】解:①表示脱氧核苷酸,元素组成是C、H、O、N、P,含有氮元素,①正确;
②表示脱氧核糖,元素组成是C、H、O,②错误;
③表示碱基,含有氮元素,③正确;
④表示脱氧核糖和碱基,含有碱基,则含有氮元素,④正确。
综上①③④正确。
故选:D。
图示是一段DNA分子平面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①为脱氧核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碱基,④包含脱氧核糖和碱基。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1.【答案】B
【解析】解:A、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该图中染色体的长度未变,A错误;
B、倒位是指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该图中确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现象,B正确;
C、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在该图中不能发现,C错误;
D、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这在该图中不能发现,D错误。
故选:B。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和类型,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和锁哥图示信息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22.【答案】A
【解析】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H2O中的H,来自羧基(-COOH)和氨基(-NH2),A错误;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为逆浓度梯度运输,故a是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
C、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核糖体,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⑥囊泡,④细胞膜,故为①③②⑥④,D正确。
故选:A。
分析甲图:a表示碘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分泌过程。
分析乙图:①是核糖体,无膜;②是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③是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④是细胞膜;⑤是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是囊泡;⑦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本题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综合性题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对题目的关键。
23.【答案】A
【解析】解:A、所有生物都有具有遗传物质,A正确;
B、病毒不具有细胞质,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壁,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膜,D错误。
故选:A。
1、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本质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核糖体及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病毒只有DNA或RNA一种核酸。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的比较掌握及了解不同生物的生物类群,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24.【答案】A
【解析】解: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一定具有核糖体,A正确;
B、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B错误;
C、不同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C错误;
D、部分没有叶绿体的原核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D错误。
故选:A。
1、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5.【答案】C
【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因此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正确;
B、基因突变产生了等位基因,B正确;
C、该动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新物种,C错误;
D、该种群中Bb基因型频率=2×b×B=2b×(1-b)=-2(b-12)2+12,在b由b=0.2上升至0.7的过程中Bb的基因型频率先增加后减小,D正确。
故选:C。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即等位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进化的实质,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计算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记忆和对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计算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B
【解析】解:A、人工选择淘汰产蛋量低的个体,会引起某些基因频率的改变,从而引起生物的进化,A正确;
B、延长光照时间可引起性激素含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产蛋量,并没有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
C、蛋鸡是一个新品种,并没有与原种群产生生殖隔离,但可因人为因素出现地理隔离,C正确;
D、人工选择的方向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7.【答案】D
【解析】解:A、测交和自交都可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A错误;
B、自交可用于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测交不能,B错误;
C、孟德尔通过测交法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自交法也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即严格自交植物,在自然界中豌豆品种基本为纯种,D正确。
故选:D。
1、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
2、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自交法、杂交法和测交法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8.【答案】C
【解析】解: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其中aa花粉败育,花粉败育是父本不能提供aa,而母本却能提供aa,进行自由交配时,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1,由于aa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aa的基因型频率=12×13=16,A_的基因频率=56,所以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5:1。
故选:C。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显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1:2:1。
对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实质的理解和应用、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解决该题的突破口是对于自由交配的和花粉败育的理解。
29.【答案】B
【解析】解:①哮喘病是多基因遗传病,①正确;
②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②错误;
③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遗传病,③错误;
④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④正确。
故选:B。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回忆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对于人类遗传病类型的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0.【答案】C
【解析】解:A、人的身高与体重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羊的黑毛与牛的黄毛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兔的长毛与短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豌豆的高茎与小麦的矮茎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1.【答案】AaBb aaBb 14 AaBB、AaBb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2:1:1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亲本黄色圆粒基因型为AaBb,绿色圆粒基因型为aaBb。
F1中纯合子aaBB+aabb=12×14+12×14=14.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AaBB、AaBb。
(3)F1中黄色圆粒AaBB、AaBb,分别占13、23,绿色皱粒aabb,杂交后代黄色圆粒=13×12×1+23×12×12=26,绿色圆粒=13×12×1+23×12×12=26,黄色皱粒=23×12×12=16,绿色皱粒=23×12×12=16,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2:1:1。
故答案为:(1)AaBb aaBb
(2)14 AaBB、AaBb
(3)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2:1:1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代(F1)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由此可推出亲本黄色圆粒基因型为AaBb、绿色圆粒基因型为aaBb。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拆分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问题,难度中等。
32.【答案】X 隐 多于 血友病 1 XBXb XBXb 100% XBXB
【解析】解:(1)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血友病也是伴X隐性遗传病。
(2)Ⅱ-5为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基因型是XbY,Xb来自母亲,即Ⅰ-1,Ⅰ-1号不患病,为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
(3)Ⅰ-1基因型为XBXb,Ⅰ-2基因型为XbY,Ⅱ-3不患病,基因型为XBXb,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00%。
(4)Ⅱ-5基因型是XbY,要想子女不患病,女子基因型为XBXB。
故答案为:
(1)X 隐 多于 血友病
(2)1 XBXb
(3)XBXb 100%
(4)XBXB
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以下特点:
(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分析,然后进行相关知识基因型的推断,进行概率计算。
33.【答案】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型为aa;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型为Aa D
【解析】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PC症的相关基因KRT位于常染色体上,突变导致其编码的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亮氨酸变为脯氨酸,说明KRT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是由于复制时发生了碱基的替换。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外祖母无该病症状,患者母亲患病,父亲无该病症状,该患者的兄妹无该病症状,可知先天性厚甲症(PC症)是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而PC症的相关基因KRT位于常染色体上,说明先天性厚甲症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假设控制PC症的等位基因为A、a,如果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外祖母无该病症状,所以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如果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患者母亲患病,基因型为aa,而外祖母无该病症状,基因型为A-,患者母亲的基因中有一个a基因来自于外祖父,一个a基因来自于外祖母,所以该患者外祖母的基因型为Aa。
(4)根据以上分析,PC症无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都是由基因突变而引起的遗传病,后代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因此为了解胎儿是否有患有PC症的风险,需做的检测是分析胎儿的相关基因。
故选:D。
故答案为:
(1)A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型为aa;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型为Aa
(4)D
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概念和遗传规律的应用,识记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4.【答案】相同 40 降低 高温使酶失活 专一
【解析】解:(1)实验操作过程中,果泥与果胶酶混合前后(如①→②所示步骤)设置温度应相同.在图9-2的实验结果中,当温度为40℃时收集的果汁量最多.
(2)在40℃至80℃范围,随着温度升高,收集的果汁量逐渐减少,结果说明果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酶活性改变的原因是高温使酶失活.
(3)果胶酶只能催化果胶水解,不能催化纤维素水解,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故答案为:
(1)相同 40
(2)降低 高温使酶失活(变性等,合理即给分)
(3)专一
1、酶的活性以酶促反应速率来体现,果胶酶能破坏细胞壁,有利于液泡中的果汁出汁,因此,果汁的出汁量就能反应果胶酶的活性.
2、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在高温下酶活性丧失,在低温下酶活性降低,只有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酶的活性达到最高.
3、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果胶酶的作用: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使果汁变得澄清。
(2)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催化效率受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影响.
(3)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和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本题考查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市州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市州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