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第1页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第2页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句子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兀(wù)兀穷年 校补(xià) 掳去(lǔ)
    B.伛身(yǔ) 凹凼(dàng) 颔之(hán)
    C.粗拙(zhuó) 愧怍(zuò) 自矜(jīn)
    D.气冲斗牛(dǒu) 攥着(zuàn) 修葺(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仰慕 窘迫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B.彷徨 混浊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
    C.调羹 轻捷 慷慨淋漓 炯炯有神
    D.咖啡 栏杆 沥尽心血 当之无愧
    3.【2016年中考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二、语言表达
    6.请把下面应用文补写完整。
    今天晚上(7月5号)小明患了急性肠炎,要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明天不能到校上课,他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一天。根据请假条的写作要求,请你代他将下面的请假条补写完整。
    三、句子默写
    7.古诗文默写。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当人们爬山登临山顶时,心中会豪情顿生,自然想起杜甫的《望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四、名著阅读
    8.走近名著。
    (1)《________》是______(人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____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2)《海底两万里》是_____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_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位叫______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
    五、综合性学习
    为庆祝9月10日教师节,七年级各班都开展了一次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9.请从下列赞美各科教师的对联中选出一副与主题不吻合的( )
    A.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B.人生几何,点线面体共绘而成;世事方程,加减乘除同算方行。
    C.上知两汉统一,侃侃论天下;下说三国争霸,娓娓道古今。
    D.起死回生华佗再世;逢凶化吉扁鹊重生。
    10.教师节这一天下午活动课期间,学校“校园之声”广播台开展为教师点歌活动,你想为王老师点一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你该如何跟播音员晓鸥说呢?
    六、课内阅读
    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是__(朝代)文学家___(人名)。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 )
    (2)谈笑有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
    (4)往来无白丁( )
    13.开篇运用类比,引出文章主旨的是哪个句子?
    1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展示自己所居陋室的面貌的?
    15.“诸葛庐”是诸葛亮在南阳隐居住的草庐,“子云亭”是汉代词赋大家扬雄(字子云)的亭宅,两处居所早已闻名遐迩,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回答问题。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③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④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⑤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⑥“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就数你大了!”
    ⑦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⑧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⑨爸爸的花儿落了。
    ⑩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6.“快回家去!快回家去!”属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含义?
    18.如果爸爸是花,那么“我”就是果实。现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这颗果实“丰硕”吗?谈谈你的看法。
    19.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两句赞美父爱的话。
    阅读《美丽的谎言》,回答问题。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20.第⑤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21.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
    22.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
    23.母亲为什么说谎?
    24.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_______。
    25.关于说谎这个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八、作文
    26.作文。
    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请假条_________
    我因患急性肠炎,今晚去医院就诊,_____________;
    请假一天,请予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人:小明
    2023年7月5号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校补(xià)——jià;
    B.颔之(hán)——hàn;
    C.粗拙(zhuó)——zhuō;
    故选D。
    2.B
    【详解】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
    3.B
    【详解】A.孜孜不倦,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使用恰当;
    B.“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此句用于初一四班班长,不恰当;
    C.引人入胜,意思是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使用恰当;
    D.略胜一筹,意思是意指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使用恰当;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A.语意矛盾。删掉“淅淅沥沥”;
    B.成分残缺。去掉“在……中”或“使”;
    C.成分残缺。“复兴”后加“努力奋斗”;
    故选D。
    5.D
    【详解】D.《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故选D。
    6. 王老师 明天不能到学校上课
    【详解】本题考查应用文请假条的基本格式。请假条的基本格式:①居中写“请假条”,用来表明此文是用来请假的;②称呼:另起一行顶格写(该请假条缺少称呼“王老师”);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请假的原因(此假条没有说明请假原因“患了急性肠炎,要马上去医院检查治疗”)、请假时长、请求准假等;④祝颂语;⑤署名:写在正文下右下方;日期:写在署名下面。
    7. 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百般红紫斗芳菲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龙则灵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缘”“凌”“览”“芳菲”“园”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8. 骆驼祥子 老舍 现 法 凡尔纳 尼摩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与内容识记。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诺第留斯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9.D 10.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A.赞美语文老师;
    B.赞美数学老师;
    C.赞美历史老师;
    D.赞美医生;
    故选D。
    10.本题考查表达能力。要结合歌曲表达对王老师的赞美与感激之意。
    示例:晓鸥,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想为我的恩师王老师点一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感谢老师给予我的爱和光明。我在黑夜中行走时,王老师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谢谢!
    11. 唐 刘禹锡 12.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大 官府的文书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4.从室外环境,交往人物,室内生活三个方面描写陋室。 15.将自己所居陋室与诸葛庐和子云亭相类比,表明陋室不陋,突出“德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点名陋室不陋。
    【解析】1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的美誉。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也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只因我(住屋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是德行美好。
    ②句意:谈笑的都是大儒博学之人。鸿:大。
    ③句意: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官府文书。
    ④句意: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3.本题考查对主旨句的理解。
    《陋室铭》即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类比的方式开头,以不高不深的山和水比陋室,以因“仙龙”而出名灵验比“德馨”,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
    文章是从三个方面描写陋室的,①作者从陋室的自然景色入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环境宁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②“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与室主人交往的人物。来来往往的都是饱学之士,没有平头百姓。这些人可以高谈阔论,纵情畅怀。突出了交往人物博学的特点;
    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闲下来在室内生活,可以抚琴弄弦,展卷读经修身养性,突出了生活情趣高雅的特点。
    15.本题考查对文章构思的分析理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意思是:(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作者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旧居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说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不仅说明了陋室不陋,又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
    【点睛】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6.心理描写。表达了我急于回家向爸爸汇报一天的情况和自己收获的心情,以及对爸爸的挚爱的感情。 17.“爸爸的花落了”既指爸爸栽种的花儿谢了,更含蓄地说明爸爸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18.丰硕。因为爸爸饱含了爱的严厉,使“我”养成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爸爸的鼓励使“我”变得坚强,能够独立做事;当意识到爸爸去世时,“我”想到了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个小小的大人,我的“镇定和安静”说明我不再幼稚,而是有了一种责任感,所以我在爸爸爱的孕育下,我已“丰硕”。 19.示例:父爱如阳光,让我沐浴了它的温暖与恩泽,父爱如清风,让我享受了它的温柔与细腻;父爱如春雨,让我品味了它的甘甜与圣洁。
    【解析】16.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及作用。
    结合下文“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分析,“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是在心里催促自己快点回家,告诉爸爸我已经小学毕业了。据此可以理解为是心理描写。结合第③段“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分析,表达了我急于回家向爸爸汇报一天的情况和自己收获的心情,以及对爸爸的挚爱的感情。
    17.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结合第②段“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分析,指爸爸栽种夹竹桃的花儿谢了。结合第④段“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分析,含蓄地说明爸爸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1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结合第⑤段“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分析,我忽然意识到了问题,意识到爸爸去世。结合第⑦段“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分析,“我”想到了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个小小的大人,我的“镇定和安静”说明我不再幼稚,而是有了一种责任感。结合第⑩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分析,可知,爸爸的去世,加速了我的成长,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据此分析,“我”这颗果实“丰硕”。
    19.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运用比喻修辞,写出两句赞美父爱的话即可。
    示例: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
    20.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 21.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22.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23.怕“我”惦念她。 24.过渡或承上启下或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5.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20.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结合第⑤段“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分析可知,原因是: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被别人瞧不起。
    2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第④段作者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原文“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联系下文“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分析,意思是有些谎言的目的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那样的谎言是有益无害的。“用心说出的谎言”是为了让对方快乐,精心设计了一些隐瞒事实的话。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关爱和惦念,是为了让人们快乐,这样的谎言体现出了人们之间那种美好的情感。
    22.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即可。从文中有关“我”的表现可以看出,我得到老师的答案后,第③段“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可以看出老师的目的在于以此来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2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⑥段“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可知,母亲舒缓的原因是怕“我”惦念她。
    24.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
    根据上文“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分析,承接上文“我向妈妈写信,说一些美丽的谎言”,根据下文“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分析,引出下文“母亲的美丽的谎言”。据此得出其作用是:承上启下。
    2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作者的观点是: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据此谈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并能陈述理由。观点要明确,可联系生活实际。
    示例:我赞同。有些谎言是美丽的。它们可以掩盖痛苦,带来快乐。说美丽的谎言又何乐而不为呢?
    26.例文: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他,是学校一等一的好学生,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家长心目中的小骄傲,同学眼中的学霸!我欣赏他溢于言表的才华,欣赏他平时的小幽默,风趣!他是我最欣赏的人。
    他,上课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眼睛随老师的移动而移动,生怕自己的一不留神而错过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记得他刚来我们的时候,因为从来都不熟知他是什么样的人,以为他跟书呆子没有什么区别,了解他后我才发现我一开始的认知是错误的,因为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窗外,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微微吹来的清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坐在教室里的我们,正在谈笑风生,一点都没有么临考的紧张感。我们讨论一些比较有趣的见闻,来放松一下上午紧张的考试。原本在复习的他,听到我们这笑声一片,抬起头,微微皱起了他清秀的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看到他抬起头,心想:不会使我们的欢闹声吵到这个好学生了吧。我们的谈笑声放低了,但还是被他听到。他听到我们的谈话,突然眼前一亮,然后放下手里的资料,走了过来,坐在了我们旁边。
    像是对我们的谈话很感兴趣一样,然后我就说:“要一起吗?”他嫣然一笑说:“好啊!”本以为他是象征性的加入,听听我们再谈一些什么。他却说的比我们都多。我想,肯定是他平时的压力太大,所以让他本该有的一面给掩藏起来了,现在看到他这样子,莫名的松了一口气。平时的他让我感觉我和他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感,但是看到他这样,之前的感觉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我欣赏他的幽默,风趣,是因为他表面的形象已经给了他太多的压力,让他把自己原本的一面给隐藏了,努力让自己成为老师,家长,同学心目中的样子。现在他这样的样子让人有一种想要亲近他的感觉,更多的了解他,成为他的朋友。我欣赏的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内在,他们呢?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从题目来看,“我最欣赏的一个人”要写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我”是观察角度,也是行文角度,以“我”的眼光来观察,抒写个人的看法,写真情,谈感悟。“最欣赏”也就是最为赏识、认可,这里的“最”是程度副词,也是“好”中之“好”,一定要写出自己欣赏的原因,道德品质、理想抱负、行为举止等的与众不同之处。最好能作个比较,突出“最”字。审题的最后一个关键字是“人”,这表明要写人记事。这里的“人”可以是身边的老师、同学、亲人,也可以是影视剧作品的人;还可以是当今社会的名人。
    二、选材立意。我们可以写身边的亲人,他们离我们最近,他们身上的爱心、奉献、付出、专注等精神也许深深影响着我们,写出他们的事例,表达你的感激和赞美之情;也可以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教书育人,乐于奉献,或勤奋上进,心地纯良,展现他们的美好,表达自己见贤思齐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很好的选材立意;当然时下的英雄人物,如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献身科技的科技人员,把他们的事例展现出来,表达自己的赞美和崇拜之情;另外,文学名著上的人物也可以作为选材来写,如曹操、李逵、猪八戒等,把他们的闪光地方发掘出来,也是不错的选材。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句子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讷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语文试卷,共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