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甘孜州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甘孜州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资料分析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甘孜州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气门 C.体壁 D.气管
2.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以药治虫 B.以虫治虫 C.以菌治虫 D.以鸟治虫
3.“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繁殖行为
B.由蜻蜓的遗传物质决定
C.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D.是一种学习行为
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B.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5.下列不是动物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动作 B.声音 C.生长激素 D.气味
6.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消费者和生产者
7.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
A.放到冰箱里就可以了
B.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C.食品密封就行
D.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8.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A.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B.尾鳍的摆动
C.胸鳍和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9.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错误的是( )
A.需要一定的水分
B.需要适宜的温度
C.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D.有的不需要氧
10.下列实例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①种子植物的生殖 ②马铃薯用块茎生殖 ③“克隆养”的出现 ④“试管婴儿”的诞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剪取绿步的一段枝条,插入盛水的花瓶,能长成一个新个体,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芽接 B.枝接 C.扦插 D.杂交
12.下列哪一组性状是相对性状( )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C.狗的卷毛和直毛
D.兔子的红眼睛和猪的大耳朵
13.小红的爸爸有酒窝(Aa)、妈妈无酒窝(aa),小红也有酒窝。控制小红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或aa D.AA
14.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 )
A.XX B.X C.XY D.Y
15.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那么“蝴蝶”与“毛毛虫”分别处于发育的哪个阶段( )
A.若虫、成虫 B.幼虫、卵
C.成虫、幼虫 D.成虫、蛹
16.家蚕和水稻个体发育的起始点都是( )
A.精子的成熟
B.受精卵
C.卵细胞的成熟
D.刚孵出的蚕宝宝和种子
17.昆虫的发育方式中,完全变态比不完全变态多了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龟属于两栖类动物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C.我国生物种类很多,不必保护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19.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
A.遗传物质 B.性状 C.生活习性 D.生活环境
20.把两只母鸡养在笼子里,它们能生蛋并孵出小鸡吗( )
A.能生蛋,该蛋也能孵出小鸡
B.能生蛋,但该蛋不能孵出小鸡
C.不能生蛋,也不能孵出小鸡
D.能生蛋,但该蛋只能孵出小母鸡
21.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 打洞, 这说明了生物的( )
A.进化现象 B.适应现象 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
2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唐诗描写了鸟的什么繁殖行为?( )
A.求偶 B.交配 C.筑巢 D.孵卵
23.判断某种病是不是传染病的主要依据是
A.传染性和流行性 B.传染性和爆发性
C.爆发性和流行性 D.流行性和遗传性
2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
A.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是有利的
D.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5.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 )
A.基因 B.DNA C.细胞核 D.染色体
26.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存在于(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2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C.女儿的性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于母亲
D.人的体细胞中含有一对性染色体
28.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保护环境,我国应尽“大国责任”。下列决策不合理的是
A.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B.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决定
C.打造“绿色丝路经济带” D.将污染较重的企业迁到国外
29.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不能结婚,其原因是( )
A.近亲结婚不符合我国的风俗习惯
B.近亲结婚会引发家族矛盾
C.近亲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D.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30.蚯蚓、蛭等环节动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A.用鳃呼吸
B.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C.身体不分节
D.体表有外套膜
31.关于生命进化的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植物到动物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
32.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下列有关急救措施应遵循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33.下列是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4.一对双眼皮夫妻,他们有一个双眼皮儿子和一个单眼皮女儿,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概率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35.以下概念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36.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分别是( )
A.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B.海洋和河流
C.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D.原始海洋和高温湿润地区
37.出现下列哪种情况的同学需要看心理医生
A.考试前心情比较紧张 B.总疑心其他同学说自己坏话
C.剧烈活动后身体很疲劳 D.与同学闹矛盾后心情不好
38.预防冠心病有效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下列不属于良好生活习惯是( )
A.吸烟喝酒 B.生活有规律
C.合理膳食 D.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39.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
B.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
C.人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
D.血液中白细胞吞噬各种病毒
40.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下列关于现代生活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谓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B.橘子发霉后,去掉发霉部位即可放心食用
C.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D.非处方药毒性小,可自行斟酌用量,无需按照说明书服用
二、填空题
41.生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生殖,用枝条扦插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生殖。
42.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对染色体,而在生殖细胞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________________。决定是男性的一对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是女性的一对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
43.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脸色变黑,这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__(有或没有)改变,________________(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的。这种变异称不可遗传的变异。
44.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___________或人与____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
三、资料分析题
45.蝗虫是农业害虫,它的成虫具有群集、迁飞的习性,容易形成蝗灾。大山雀是蝗虫的天敌之一,大山蛮生殖和发育的突出特点是能产带硬壳的大型卵。[ ]填序号,请分析回答:
(1)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 ]______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____________。
(2)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请结合蝗虫的发育特征,试着写一条既环保又能防治蝗虫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鸟蛋敲破,让内容物流到一培养皿内。可发现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它是______。受精的鸟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小的胚胎,鸟卵中,为胚胎发育供给所需的养料和水分的结构是[ ]______和卵白,类似于大豆种子萌发时为胚提供营养的______。
四、综合题
46.根据图“生物进化树”回答问题(G代表原始的生命):
(1)A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类。
(2)B属于哺乳纲动物。它们的生殖发育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C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它和裸子植物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植物。
(4)D是种类最少的脊椎动物,其发育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5)E的生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F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最高等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
47.红绿色盲症是一种色觉障碍,患者分辨不清红色与绿色。研究表明该病是由只分布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盲基因,也没有控制正常色觉的基因。请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______片段,红绿色盲基因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
(2)红绿色盲与正常色觉构成一对________________,其中红绿色盲是________________性状。
(3)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一个体细胞中一般含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产生的精子中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红绿色盲基因。
参考答案:
1.D
【分析】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而位于胸腹部的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详解】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不断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故选D。
2.A
【分析】生物防治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详解】以药杀虫属于化学防治,A符合题意;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都属于生物防治,B、C、D不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生物防治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D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
【详解】“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在产卵,属于昆虫的繁殖行为,为一种先天性行为,该行为是由蜻蜓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不属于学习行为,故D错误。
故选D。
4.B
【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详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因此雨后,常见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故选B。
5.C
【详解】试题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蚂蚁通过气味进行交流;蜜蜂通过舞蹈等动作来进行交流。可见C符合题意。
考点:动物通讯
6.B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详解】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消费者。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7.D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详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所以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A
【分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详解】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甲烷菌。当温度很高时,如500度,就会把细菌、真菌杀死,因此细菌和真菌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故选C。
10.D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
【详解】①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②马铃薯用块茎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
③“克隆羊”的出现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④“试管婴儿”的诞生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
下列实例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①种子植物的生殖 和 ④“试管婴儿”的诞生。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据此解答。
【详解】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或水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因此题干的繁殖方法属于扦插。
【点睛】掌握扦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2.C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详解】A.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是两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狗的卷毛和直毛,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兔子的红眼睛和猪的大耳朵,是两种生物的两种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13.B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小红的爸爸有酒窝(Aa)、妈妈无酒窝(aa),由此可见有酒窝是显性,无酒窝是隐性,妈妈的无酒窝基因(aa )一定有一个传给小红,因此,小红也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故选B。
14.A
【详解】试题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 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 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人类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15.C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详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蝴蝶与毛毛虫分别处于成虫、幼虫的发育阶段,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B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殖过程的理解,新个体发育的起始点即受精卵的形成,解答即可。
【详解】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水稻开花经过传粉后,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胚是新植株的幼体。因此,家蚕和水稻个体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
故选B。
17.C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
【详解】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所以不完全变态发育比完全变态发育少了一个蛹期。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8.B
【分析】根据龟属于爬行动物、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分析解答。
【详解】A.龟属于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A错误。
B.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
C.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已经遭到极大的破坏,为了我们的生态平衡,虽然我国生物种类很多,但仍然需要保护,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属于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大量繁殖,D错误。
故选B。
19.A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详解】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γ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0.B
【分析】能够孵化成小鸟的卵必须是受精的卵,受精是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详解】并不是每个鸟卵都能孵化出小鸟。要想孵化出小鸟,鸟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鸟卵是受精的卵;具备鸟卵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把两只母鸡养在笼子里,这两只母鸡能够生蛋,但由于鸡蛋都不是受精的鸡蛋,所以都不能孵化出小鸡,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1.C
【分析】进化现象是指生物在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的过程,适应现象是指生物与环境相适应,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详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C正确。
【点睛】理解和掌握生物的遗传现象。
22.C
【分析】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
【详解】“几处早莺争暖树”是鸟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春燕啄春泥”中做春泥是为了筑巢,属于筑巢行为。故选C
【点睛】掌握鸟类的生殖行为是解题的关键。
23.A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类的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
【详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所以A正确。
故选A。
24.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综上所述,ABD正确,C说法错误。
故选C
25.A
【分析】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
【详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可以分成许多小段,其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称为一个基因,所以基因是DNA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控制性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D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A错误。
B.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B错误。
C.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C错误。
D.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存在于细胞核中,D正确。
故选D。
27.B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
【详解】A.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A正确。
B.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B错误。
C.正常人体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C正确。
D.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D正确。
故选B。
28.D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以及生活的非生物环境,到目前地球是唯一有生物生存的星球,人类移居外星尚不可能,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能源的使用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主要的水污染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所以决策不合理的是将污染较重的企业迁到国外。
29.D
【分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几率增大。
【详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的后代中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发病率较高。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因此若她们在现代将被禁止结婚,其理论依据是近亲结婚的后代中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0.B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水蛭、沙蚕。
【详解】蚯蚓和沙蚕身体柔软,背部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和沙蚕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而蚯蚓和沙蚕的身体分节,使这种运动方式更为灵活自由,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1.B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受到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影响。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详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B错误。
故选B。
32.D
【分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办法,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①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③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②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3.D
【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A正确。
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通过了原始材料。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B正确。
C.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环境既会对生物的个体产生影响,也会对遗传物质产生影响。环境通过提供物质和能量,对基因进行选择,影响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造成损伤诱发基因突变等对基因产生影响。因此环境影响生物进化,D错误。
故选D。
34.C
【分析】“一对双眼皮夫妻,他们有一个双眼皮儿子和一个单眼皮女儿”,表明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
【详解】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A,则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a,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单眼皮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父母遗传给单眼皮女儿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概率为25%即1/4。
故选C。
35.A
【分析】(1)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叫做基因。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的不同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昆虫属于节肢动物。
(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
【详解】A.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生物体,A正确。
B.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应该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错误。
C.生物包括动物,动物包括昆虫,因此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生物>动物>昆虫,C错误。
D.细胞质中包含叶绿体和液泡,但是叶绿体和液泡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D错误。
故选A。
36.A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分子)。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故选A。
37.B
【分析】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可概括为:转移注意力;宣泄;自我安慰。
【详解】A.考试前心情比较紧张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怕考不好,所以紧张,A不符合题意。
B.总疑心其他同学说自己的坏话,这是消极的心理状态,表明心理不健康了,需要进行心理咨询,B符合题意。
C.剧烈活动后,由于能量消耗太多,人人都会感到身体疲劳,这是正常现象,C不符合题意。
D.与同学闹矛盾,在矛盾没有解决之前,心情都会不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8.A
【分析】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详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见A符合题意。
【点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9.C
【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ABD.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血液中白细胞吞噬各种病毒都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BD不符合题意。
C.人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预防乙型肝炎,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乙肝病毒)起作用的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
故选C。
40.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A错误。
B.发霉的橘子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去掉发霉部位也不可食用,B错误。
C.保持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C正确。
D. 非处方药虽然毒性小,但必须按照说明书服用,不可自行斟酌用量,D错误。
故选C。
41.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详解】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42. 23
23 性染色体 XY XX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详解】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对,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染色体23条。人的染色体有两类,一类是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另一类是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是XX的为女性,性染色体为XY的为男性。
43. 环境 没有 不会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长期野外工作皮肤变黑,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称不可遗传的变异。
44. 病原体 人 动物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病流行的必要条件,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即可终止。
45.(1) B幼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2)在蝗虫的幼虫时期,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3) 胚盘 c卵黄 子叶
【分析】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A受精卵→B若虫→C成虫;鸟卵结构:a胚盘,b卵壳,c卵黄,d卵白,e气室。
【详解】(1)蝗虫的发育经过A受精卵→B幼虫→C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由此可知,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B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2)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与成虫一样具有三对足、成虫一对触角,但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若虫,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蝻。由此可知,蝗虫的幼虫不能飞,成虫可以飞,可以选择在幼虫时期防治蝗虫,如可以采用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3)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为雏鸟,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由此可知,鸟卵中,为胚胎发育供给所需的养料和水分的结构是c卵黄和卵白;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膨胀,然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由此可知,类似于大豆种子萌发时为胚提供营养的子叶。
46.(1)爬行
(2) 胎生/哺乳 哺乳/胎生
(3) 被子 种子
(4)变态发育
(5) 蝗虫 藻类 被子
【分析】(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2)图中A爬行类,B哺乳类,C被子植物,D两栖动物。
【详解】(1)A爬行类动物,具有发达的肺,用肺呼吸,其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B属于哺乳纲动物。它们的生殖发育特征是胎生、哺乳。
(3)C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它们和裸子植物合称为种子植物。
(4)D属于两栖类,是种类最少的脊椎动物,它的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特征是变态发育。
(5)E的生物名称是蝗虫,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F是最低等的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最低等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又名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
47.(1) DNA 染色体
(2) 相对性状 隐性
(3)不一定
【分析】(1)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1个DNA分子。(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研究表明红绿色盲是由只分布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盲基因,也没有控制正常色觉的基因。
(3)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一个体细胞中一般含有2条X染色体,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产生的精子类型有X或者Y两种,因此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产生的精子中不一定含有红绿色盲基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生物结业会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重庆市涪陵区2020年初中结业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影响和改变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